祖先無從選擇,幸福可以追尋

紀駿傑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前陣子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率團前往中國,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時,為了討好地主國而說出的「祖先無從選擇」,引起了激烈的爭議與討論。吳伯雄當然又是再重彈台灣海峽兩岸是「同文同種」的血統論老調。但是這樣的血統論調不但和當代主要的國族認同觀點相背離,更和台灣歷史脈絡與事實相違背。

族群的「根源情結」無法解釋多數人認同經驗

關於族群認同,由於早期研究學者主要為人類學者,他們多深入到一個特定的族群(而且常常是地理位置偏遠的族群),探討該族群的核心宗教、文化、語言、規範價值、社會組織等,因而他們看待族群認同的觀點,比較傾向去觀察個人從小就淫浸的文化內涵,以及這些「自然而然」內化的族群特性。這樣的觀點一般稱為「根源情結」(primordialism/primordial attachment),將族群認同視為根深蒂固的個人情感特質。不過,在高度都市化、交通與資訊發達、人群移動頻繁的當代社會,這樣的觀點雖然仍能解釋部分人的歷程,但對於全球多數人的成長經驗與認同過程,並沒有太大的解釋力。

ethnic.001

[看到這群女性性工作者,讀者可以跟炎黃子孫聯想嗎?]

當代多數族群研究學者對於族群認同與國族認同的解釋,主要承襲著Fredric Barth依據「族群邊界」概念與研究所提出的建構觀點情境觀點。包括歷史學者霍布斯邦(E. Hobsbawn)以及提出「想像共同體」概念的政治社會學者安得森(B. Anderson)等人都主張,源自18世紀末的當代「民族國家」觀念與政治體制,其實是政治運作與操作的結果,而非「自然而然」的人類社群集結現象。若非如此,我們便很難以解釋,為何在「民族國家」創始地之一的歐洲,一些具有相同宗教、語言、甚或風俗習慣的族群,卻沒有組成同一個國家,另有一些有著不同宗教、語言及風俗習慣的族群,卻組成一個國家。這些國家至少包括德國、奧地利、瑞士、義大利、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姑且不論其它歐洲國家也都是由多民族所組成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血緣關係固然可能具有凝聚人群的力量,但是卻不能當成束縛人群或阻礙人群追尋幸福的條件或藉口。在人類長遠由東非擴散到全球各角落的歷史過程中,追尋更好的生活環境與更幸福的生命應該便是最主要的原動力。

「祖先無從選擇」對移民而言一點意義也沒有

台灣地區除了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原住民族群之外,許多漢人居民的祖先在過去幾百年間,冒著生命危險橫渡台灣海峽黑水溝,來到一個不可知的新土地,最主要原因便是躲避戰禍、飢荒,追尋自身與家族子孫的幸福。最近二、三十年從東南亞地區婚嫁移民來臺的新移民女性,也是期待找尋新世界的幸福。同樣的道理,台灣作為西起馬達加斯加島、東到復活節島的「南島民族」之原鄉,數千年前,勇敢的南島先民,駕著簡單木船離開台灣原鄉,挑戰一望無際大洋,最終擴散到南洋、大洋洲,他們也都是自主地尋求未來的幸福人生,很少有人會說他們「數典忘祖」。「祖先無從選擇」對他們而言一點意義也沒有,「幸福可以追尋」恐怕才是最實際的動力與考量。

ethnic.002

[遠渡重洋來臺的東南亞新移民女性,是為了追求幸福,跟炎黃子孫有關嗎?]

自主追尋幸福的人群還包括18世紀下半葉原本生活在英國殖民地,後來成為美利堅合眾國最早13州的人們。這些人和敵對的殖民英國政府官員以及軍隊,有著「無從選擇」的共同祖先,但是他們反對英國殖民母國的政策與不公平賦稅,因而選擇以流血革命的方式來追尋自己的幸福。也正是因為如此,美國的獨立宣言便包含了以下馳名的句子:「造物者創造了平等的個人,並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換言之,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遠優位於迂腐的祖先「血統」追求。

usa-revolution

[美國獨立宣言,肯定不可剝奪的生命權、自由權與追求幸福的權利]

「同文同種」只是為政治服務的修辭

吳伯雄和許多成長於戒嚴反共、復興中華文化時代的台灣人,長期接受了黨國教育以及儒家封建言論與漢族中心主義的主張,常能不經意地背誦出諸如「血濃於水」、「同文同種」、「兄弟之邦」等詞彙,但卻未能認真面對這些詞彙和兩蔣政權時代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主張「漢賊不兩立」之間的矛盾。這在在顯示這類的修辭都只是為政治服務罷了。

再者,王明珂的文化與考古歷史研究也清楚地指出,所謂的「大漢民族」或「華夏民族」,其實是在長久的東亞大陸歷史上,由許多不同「民族」與人群、自願或非自願地,跟一群發源於黃河渭水流域附近地區人們,所組合而成的集合體。這個集合體的許多政治人物,更試圖在政治上不斷擴張到鄰近的,未被「漢化」的群體。當東亞大陸政權被非大漢民族所掌控時,以大漢民族主義為號召的「驅逐韃擄」修辭便被傳頌;一旦東亞大陸政權又落回「漢族」手中,馬上可以改口「五族共和」以及「兄弟之邦」。民族認同與民族主義的政治性操弄,可說是斧鑿斑斑。

Han-Turk

【死對頭的漢朝與匈奴,中國政府也把它們畫成同一大漢民族】

換言之,套用安得森的話,「大漢民族」只是一個「想像共同體」,而「炎黃子孫」則是屬於神話學的範疇。更有甚者,當大漢民族披上國族主義的外衣並裝配了各種現代殺人武器之後,其結果便是諸如維吾爾民族以及圖博民族無止境的浩劫與悲痛。

警惕政治權力者掌控了我們追求幸福之路

其實,對於愈來愈多非成長於戒嚴時期,且受到無國界影音網路影響的台灣民眾而言,吳伯雄的血統論不但是迂腐錯誤的老調重彈,更是愈來愈沒有市場的言論。姑且不論眾多台灣民眾的祖先是否包含了最早定居台灣的原住民,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率已經來到了53%的新高,而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則接近39%,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則只剩3.6%。因此,類似吳伯雄所提的這種論調本身其實並不具太大的威脅性,真正該擔心的是,掌握實權的政治人物以此論調為基礎,將台灣民眾原本廣大追求幸福的路徑,限縮於僅能通過與通往中國。

吳伯雄的句子只說對了一半,讓我來幫他完成整句:祖先無從選擇,幸福可以追尋!

在〈祖先無從選擇,幸福可以追尋〉中有 2 則留言

  1. 想請問編輯在這篇文章中加上「看到這群『女性性工作者』,讀者可以跟炎黃子孫聯想嗎?」這句話 與圖片的理由?我不太能理解在這邊強調「女性性工作者」有什麼特別的涵義?

    1. 代表 性工作可能也是一種選擇。

Kathy Lai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