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的雞住五星級?談消費者的認知困境

殷志偉,劉正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住在「五星級套房」的「母雞媽咪」?

在臺灣麥當勞官網的「樂親子」專區的「漢堡開門」分項,有一個介紹其合作對象「石安牧場」的短片專區。在短片中,產蛋母雞一致被稱為「母雞媽咪」。在「住的好」這部短片裡,麥當勞叔叔和漢堡神偷為大小朋友們介紹「母雞媽咪」在石安牧場內的居住環境。在影片中,畫面還沒轉到「母雞媽咪」的真實居住環境之前,麥當勞叔叔和漢堡神偷先為觀眾做介紹。他說:「石安牧場母雞媽咪所居住的環境,跟一般的雞舍不一樣喔,尤其有三個地方特別不一樣。這裡的環境空氣好、水質好、空間好,所以可以說是母雞媽咪的五星級的套房喔!」

滑動8

介紹完畢,畫面一轉跳到所謂「五星級套房」的畫面,如下圖所示:

滑動1

從「五星級套房」的畫面中,對工廠化農場有認識者,就可一眼辨識出這些被麥當勞稱為「五星級套房」的雞舍,採用的就是把母雞做集約飼養的格子籠飼養模式。 

但是這種格子籠真的是母雞的「五星級套房」嗎?

違反母雞自然成長的農場化養雞實況

格子籠一般為33公分*33公分,關了四隻母雞在裡面,即每隻約只有9公分*9公分的活動空間,沒超過一張A4紙張的尺寸。這些雞籠可疊三至五層高。在臺灣,每家養雞場各有不同的雞籠規格,每籠飼養一到八隻母雞都有,有些雞舍只有單層雞籠,有些則有兩或三層。臺灣多以傳統開放式雞舍飼養母雞,佔96%。而在傳統開放式雞舍中,以每籠飼養二到三隻母雞最多。

根據2005年的普查資料,台灣蛋雞的飼養密度平均每隻雞456.7平方公分(22公分*22公分),但是其中有55.2%蛋雞之空間低於450平方公分。歐盟委員會列出保護格子籠產蛋雞的最低標準為450平方公分/隻,依照此標準,我國飼養者有超過一半不合格,而英國FAWC建議最小容許空間為600平方公分/隻,則全台僅有8.3%符合標準。

通常母雞自孵化成長至17週齡後(四個多月),就被送到格子籠內,終其一生再也無法在土地踏步。由於格子籠內空間狹窄,母雞無法走動和活動身體、築巢、啄食地上的種子、拍翅膀和梳理羽翼等,而這些都是牠們的自然天性。格子籠由鐵絲組成,在籠內擁擠的情況下,母雞軀體和羽翼易被鐵絲擦傷磨損,以致羽毛脫落流血。

身在格子籠內的母雞,只能站在不符其自然生存環境需求的鐵絲網上,以致引起牠的長期不適。為了避免雞爪死纏在鐵絲上,養殖人員有時會直接把雞爪剪短,更為激進的方式,是直接切除母雞的腳趾末端,以防腳趾生長。

cage-fatigue

【格子籠內的雞隻,必須忍受許多人為的物理限制,無法如自然成長的雞隻一樣】

資料來源:www.all-creatures.org/articles/ar-enriched.jpg

現今工廠化農場內的母雞一年可產超過300顆蛋,但這是一種不符自然的高產蛋量,如果加上格子籠內狹窄擁擠,缺乏運動空間,導致母雞骨骼無法被強化,就會引發骨頭脆弱易斷的問題。母雞在產蛋過程中,用來製造蛋殼而消耗的鈣質,一整年累積下來足有牠自身骨骼的三倍重。換言之,在工廠化農場裡用作產蛋的母雞,因不斷下蛋而導致其擁有長期性鈣質流失問題,以致患上骨質疏鬆症和骨骼強度不良等健康問題。在美國,這些難以想像的可怖情況普遍到被賦予一個業界專有名稱——「籠養母雞疲勞症」。

此外,互相叮啄是雞隻的天性之一。但這種叮啄在自然環境中對雙方而言,都是無傷害的,因為彼此都有後退避開的空間。但在格子籠內的雞隻,因活動空間受限,且無法發揮天性而深感壓迫,就會導致叮啄變成一種傷害性行為。為了避免籠內的雞隻相殘而導致損失,業者會對雞隻做涉及危險和帶來劇痛的「灼喙」。這是在小雞剛出生時把其喙送入剪喙機器,由熾熱刀片切斷,並同時燒灼喙部神經和血管組織,以減少出血。經灼喙後的雞隻,會有一段長至五、六星期的疼痛感。灼喙無疑是把作為雞隻身體一部分的雞喙進行截肢,而在自然的環境中,沒有一隻雞會從小就被強行做人為剪喙。若給雞隻做灼喙的過程中處理不當,以致其喙嚴重受傷,將會導致牠無法進食和飲水而斃命。如今給母雞做灼喙已是母雞養殖業的必然程式。在臺灣,所有的母雞都有做灼喙。

滑動2

【格子籠內的雞隻,經常必須做灼喙,免得雞隻之間互相灼傷】

一般來看,秋季來臨後,日照時間漸短,雞隻就會做自然換羽。在自然換羽的過程中,母雞會停止產蛋,直到三個月後才恢復產蛋。但這麼長的停產時間,不符經濟效益原則。因此業者就會以人為方式,縮短換羽時間,使雞群提早恢復產蛋。對業者而言,強迫換羽是一個節省成本,提高收益的手段,在雞齡約80週時執行。以斷水、斷食的方式,引發母雞生理緊迫,激起調節本能,換來兩個月後的另一段產蛋高峰。(註:石安牧場沒有進行此步驟)

在美國,雞隻做強迫換羽時會被斷食7到14天,而在臺灣則是10到12天,斷水兩天。在斷食斷水期間,雞隻將承受飢餓和飢渴煎熬,以致其在整個強迫換羽過程中,可能會損失30%的體重,嚴重者更可能會因此而死亡。

在工廠化農場裡的母雞,因被迫以超越其自然極限的方式產蛋,導致其產蛋效能在一至兩年內就衰退,嚴重者更可能會因此而身亡。「母雞難產綜合症」是母雞的輸卵管發炎或部分肌肉癱瘓,導致無法順利產蛋而身亡的疾病,好發於長期被養在窄籠,沒有空間活動身軀、缺乏鈣質等營養而導致健康不良的母雞身上。但因為畜產品便宜,畜禽價格低,即使動物生病,也難得獸醫照料。因為這樣做不敷成本。

當母雞產蛋效率衰退,即被視作產能耗盡。業者在成本效益的考慮下,會予以淘汰,即被宰殺。母雞從出生到被宰殺,不過只活了兩年,但在自然生長的環境裡,牠們可活十年之久。

飼養動物的真實與假象

格子籠飼養的缺點與不人道顯而易見。但在麥當勞官網,這種飼養方式卻有不同的定義。在以小孩為對象的「樂親子」專區,被迫當作「產蛋機器」的母雞,被親切地稱呼為「母雞媽咪」;窄小的格子籠,則被稱為有「寬敞的空間」的「五星級套房」。住於「五星級套房」內之母雞,也會產下很棒的雞蛋。如麥當勞叔叔在「住的好」短片所言:母雞媽咪在這樣棒的環境居住,可以生產出最棒、最優質的蛋寶寶喔!

在「住的好」這部約一分鐘的短片裡,「五星級套房」這個字眼,分別以語音和圖文介紹的方式,前後出現了五次,平均每12秒出現一次。在介紹麥當勞食材和小遊戲的分項中,也至少出現了三次把格子籠稱作「五星級套房」的訊息。內容呈現如以下圖所示:

滑動6

基於格子籠飼養方式的不人道,嚴重損及動物福祉,歐盟已在2012年1月1日起,禁止境內畜農以格子籠方式飼養母雞。在人道意識逐漸提升的情況下,西方多國與企業逐漸以行動拒絕母雞做格子籠飼養方式,轉而支援較為人道的室內平飼、放牧、有機等飼養方式之母雞所產雞蛋。但臺灣麥當勞似乎仍裹足不前,且在向消費者介紹其食材來源之資料所使用的詞彙與情境描述中,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

認真面對企業論述對消費者的思想形塑

在現代社會,生產與消費之間存有一道斷裂空間——消費者多從產品包裝或廣告的文字論述、圖像,而非透過直接的接觸與了解,得知產品生產相關訊息。業者的論述成了填補這道認知斷裂的主要補充來源,形塑現代消費者對於農場動物的想像與觀感。可愛的卡通化「母雞媽咪」、美化的字眼「五星級的套房」,塑造出另一個虛擬世界。

pig-cartoon

【卡通化的動物跟美化的字眼,並無法讓消費者知悉實際的飼養過程】

資料來源:ezgo.coa.gov.tw/epaper_industry/94/images/200994_news_industry_1.jpg

市場交易除了是金錢的有形交換,還有一種無形的思想影響。將動物做工具性利用,認可動物可為人類的利益犧牲,是一種漠視動物權利的行為與思想,我們可以稱呼它是「物種主義」(Speciesism)。在充斥不實訊息,物化並鼓勵人們積極消費動物的環境,無法讓人們意識到物種主義的存在與操作;反之,人們視動物為商品或可利用資源的觀念,在一次又一次地接觸類似廣告訊息與消費行為中,愈為增強。

若要做出改變,需推動「以消費群體為基礎進行的社會改革」。市場裡影響力最大的,未必是大企業,而很可能是由個體組成的消費群體。每個消費者都有改變的力量。消費者需主動捍衛自身的知情權,了解日常飲食中的肉、蛋、奶等畜產品,經歷什麼樣的生產過程來到自己的手上。唯有掌握真實與充足資訊,才能做出正確的消費選擇與判斷,將自身行動化為實踐願景的一部分。從短期來說,宜從立法管制不實訊息竄流市場;長期來看,則應從教育重新建立起人對非人動物的正確認知,這是治本方法,也是當務之急。

 

註:

我在寫論文時,憑麥當勞介紹石安牧場的短片「住的好」的內容,認定該牧場做格子籠飼養,並把文中提及格子龍飼養對母雞不人道的描述,套在石安牧場上。2017年我看石安牧場官網時,知道該牧場已在2011年更新採用歐盟2012年實施保護母雞法規之動物福利籠養設備。福利籠跟格子龍不同,前者較照顧動物福利。因此我在文內說石安牧場做格子龍飼養不對。我為自己的失誤、誤導向石安牧場、麥當勞、讀者道歉,對不起。本文有關格子籠飼養的描述,為綜合描述,非指單一農場或國家之情況。

作者之一 殷志偉 2017.1.27


推薦參考資料

Ÿ   Earthlings(地球上的生靈)

Ÿ   From Farm to Fridge: The Truth Behind Meat Production(從農場到冰箱:肉類生產背後的真相)

Ÿ   Singer, Peter著、孟祥森、錢永祥譯,1996,《動物解放》。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在〈麥當勞的雞住五星級?談消費者的認知困境〉中有 22 則留言

    1. 每一次消費,都是一個選擇;每一個行動,都是信念之實踐。聆聽我們的心

      你和大家可跟身邊家人、朋友、網絡、網絡如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等分享這些訊息。

  1. 看了本文讓人不知道該不該改素食…

    1. 您可以多瞭解一些現代的畜產品生產和非人動物在人類社會的處/困境,如透過Earthlings(地球上的生靈),再根據自己內心的聲音做選擇。。。

  2. 每當看到這些報導,總覺得好慘忍,而自己就是間接的殺手,是否該改吃素!

    1. 現代人不容易了解動物在工廠化農場裡的情況,不容易知道盤中肉、蛋和奶的生產過程。您可以自行上網搜尋資料,再聆聽內心,做出選擇。

      以下資料供您和大眾參考(您可以在谷歌或Youtube搜尋相關影片):

      -Earthlings(地球上的生靈)
      -From Farm to Fridge: The Truth Behind Meat Production(從農場到冰箱:肉類生產背後的真相)
      -Factory Farming: Cruelty to Animals

      書籍推薦:
      Adams, Carol J.著、卓加真譯,2006,《男人愛吃肉.女人想吃素》。臺北:柿子文化。
      Baur, Gene, 2008, Farm Sanctuary: Changing Hearts and Minds About Animals and Foo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Bekoff, Marc著、錢永祥、彭淮棟、陳真、李鑑慧譯,2002,《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臺北:桂冠。
      DeGrazia, David著、楊通進譯,2007,《動物權利》。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Francione, G.,著、張守東、劉耳譯,2004,《動物權利導論:孩子與狗之間》。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Fox, Michael Allen著、王瑞香譯,2005,《深層素食主義》。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Goodall, Jane、McAvoy, Gary、Hudson, Gail著、陳正芬譯,2007,《用心飲食》。臺北:大塊文化。
      Herzog, Hal著、彭紹怡譯,2012,《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
      Kowalski, Gary著、劉佳豪譯,2006,《我的靈魂遇見動物》。臺北:柿子文化。
      Lyman, Howard F., & Merzer, Glen著、陳師蘭譯,2005,《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臺北:柿子文化。
      Marcus, Erik, 2005, Meat Market. Boston: Brio Press.
      Pojman, Loius P.著、張忠宏等譯,1997,《為動物說話:動物權利的爭議》。臺北:桂冠。
      Pollan, Michael著、蕭芳姍、黎敏中譯,2008,《到底要吃什麼?》。臺北:久周。
      Robbins, John著、李尼譯,2011,《食物革命》。北京:北方文藝。
      Torres, Bob, 2007, Making a Kill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nimal Rights. Oakland, CA: AK Press.
      Singer, Peter著、孟祥森、錢永祥譯,1996,《動物解放》。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Singer, Peter、Regan, Tom著、曾建平和代峰譯,2010,《動物權利與人類義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 分享另一則訊息:

    請統一、味全 不要虐待雞! 產業龍頭應制訂動物福利產品政策 拒絕生產、銷售格子籠雞蛋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2013/11/07

    “從研究會公佈的調查影片可看出--供應統一雞蛋的工廠,母雞被密集飼養在格子籠內,空間狹小髒臭不堪,籠內2~4隻雞互相疊擠、踩踏,終身只能從籠子空隙伸出脖子進食及不斷產蛋。因空間擁擠,導致蛋雞緊迫互相啄羽,大量堆積的糞便,產生高濃度氨氣,引發惡臭與蚊蠅盤據,雞屍散落走道。動物活得痛苦,根本不可能產下好蛋!而味全轉投資的福頂養雞場,號稱是五星級「水濂式環保密閉雞舍」,整棟由鐵皮搭建的格子籠雞舍,外部防護的密不通風,內部暗無天日,蛋雞終身活在自動化控制的光照及空調裡,完全遠離自然,分不清白天與黑夜,成為歇斯底里的產蛋工具。”

    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id=464

  4. 在麥當勞的「樂親子」沒看到「漢堡開門」分頁了。

    1. 不好意思,之前看錯了,還是有在。樂親子 – 麥麥童樂會 – 漢堡開門。

      內文首段正確的說法是:
      在臺灣麥當勞官網的「樂親子」專區的「麥麥童樂會 – 漢堡開門」分項。。。

      不好意思,原文沒寫清楚。

      作者之一 殷志偉 注

  5. 此文有關格子籠飼養的描述,為綜合描述,非指單一農場或國家之情況。

    麥當勞的合作牧場,雖可能沒有發生文內所描述之母雞福利受損的所有情況。但格子籠飼養,仍不適稱作母雞的「五星級套房」。

    作者之一 殷志偉 加註

  6. 給臺灣麥當勞一個贊!麥當勞坦承因之前對文內提及的情況(影片可能誤導視聽眾)不了解。了解情況後,已經把有關影片給撤下。感謝麥當勞的即時反應和重視!

  7. 引用/摘錄:

    Mercy for Animals:

    “…

    For the nearly 150,000 male chicks who hatch every 24 hours at this Hy-Line facility, their lives begin and end the same day. Grabbed by their fragile wings by workers known as “sexers,” who separate males from females, these young animals are callously thrown into chutes and hauled away to their deaths. They are destined to die on day one because they cannot produce eggs and do not grow large or fast enough to be raised profitably for meat. Their lives are cut short when they are dropped into a grinding machine tossed around by a spinning auger before being torn to pieces by a high-pressure macerator.

    Over 21 million male chicks meet their fate this way each year at this facility.

    For the surviving females,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life of cruelty and confinement at the hands of the egg industry. Before even leaving the hatchery they will be snapped by their heads into a spinning debeaker a portion of their sensitive beaks removed by a laser. Workers toss and rummage through them before they are placed 100 per crowded box and shipped across the country.”

    Undercover Investigation at Hy-Line Hatchery

  8. 作者殷志偉加註:

    此文摘錄與改寫自作者之一殷志偉的碩士論文《物種主義的再現與強化:以工廠化農場、速食連鎖店與賣場為例》。2013,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9. 每一次消費,都是一個選擇;每一個行動,都是信念之實踐。聆聽我們的心。

  10. 作者之一殷志偉加註:

    1)“根據2005年的普查資料,台灣蛋雞的飼養密度平均每隻雞456.7平方公分(22公分*22公分),但是其中有55.2%蛋雞之空間低於450平方公分。歐盟委員會列出保護格子籠產蛋雞的最低標準為450平方公分/隻,依照此標準,我國飼養者有超過一半不合格,而英國FAWC建議最小容許空間為600平方公分/隻,則全台僅有8.3%符合標準。”

    這一部分為我引自引自李淵百老師的著作*,該著作發表於2010年。因此,文內提到的歐盟委員會標準、FAWC之建議、業者是否合格/符合標準,是2010年或之前的情況。原文沒寫清楚,抱歉!

    *李淵百,2010,。《中國畜牧學會會誌》39(增刊)。

    2)此文摘錄與改寫自作者之一殷志偉的碩士論文《物種主義的再現與強化:以工廠化農場、速食連鎖店與賣場為例》。2013,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可在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找到和下載。)
    論文閱讀、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xq7tZHZJbxmSi1fWEFvekptVlE/edit?pli=1

    3)此文有關格子籠飼養的描述,為綜合描述,非指單一農場或國家之情況。情況亦可能隨著時間往前而有所不同,如可能獲得改善、或惡化。

    4)文內許多內容參考和摘錄自不同作者之著作,但為簡潔化版面,不寫於文內。請原作者原諒。關於參考出處,請看原著論文,尤其是(i)工廠化農場造成的非預期結果—動物養殖—母雞(頁56),(ii)速食連鎖店運用的虛擬動物形象—兒童漢堡開門——教育或誤導?(頁116)

    5)感謝王宏仁老師幫忙做編輯和修改。

    推薦相關網站/影片/書籍:

    ・ Earthlings(地球上的生靈)
    ・ Our Daily Bread(沉默的食物)
    ・ Factory Farming: Cruelty to Animals
    ・ From Farm to Fridge: The Truth Behind Meat Production(從農場到冰箱:肉類生產背後的真相)
    ・ Meet Your Meat 生命的吶喊01 中文字幕清析版
    ・ Philip Wollen: Animals Should Be Off The Menu debate澳際大慈善家,前花旗銀行副總裁,菲力浦屋倫就動物權益發表激情演說
    ・ Best Speech You Will Ever Hear – Gary Yourofsky
    ・ Gary Yourofsky’s Speech: Q&A Session
    ・ Never Be Silent – PETA
    ・ 巴西男童懇求別吃動物 媽媽哭了

    以上影片資料皆可經網絡搜尋(標題)找到。

    ・ 洪法治,2013,《生命主義》。https://www.facebook.com/life.constitution?sk=notes
    ・ Baur, Gene, 2008, Farm Sanctuary: Changing Hearts and Minds About Animals and Foo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 Corbey, Raymond & Lanjouw, Annette (Edited), 2013, The Politics of Species – Reshaping ou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Anima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ox, Michael Allen著、王瑞香譯,2005,《深層素食主義》。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 Goodall, Jane、McAvoy, Gary、Hudson, Gail著、陳正芬譯,2007,《用心飲食》。臺北:大塊文化。
    ・ Kowalski, Gary著、劉佳豪譯,2006,《我的靈魂遇見動物》。臺北:柿子文化。
    ・ Lyman, Howard F., & Merzer, Glen著、陳師蘭譯,2005,《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臺北:柿子文化。
    ・ Marcus, Erik, 2005, Meat Market. Boston: Brio Press.
    ・ Robbins, John著、李尼譯,2011,《食物革命》。北京:北方文藝。
    ・ Torres, Bob, 2007, Making a Kill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nimal Rights. Oakland, CA: AK Press.
    ・ Singer, Peter著、孟祥森、錢永祥譯,1996,《動物解放》。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1. *修正

      李淵百,2010,雞隻飼養之動物福利。《中國畜牧學會會誌》39(增刊)。

  11. 作者殷志偉說明:

    這篇文章,改寫自我的碩論。另一位作者是我的論文指導老師。這篇文章有關母雞在工廠化農場裡的處境之描述,摘錄自我早前另一份投稿文章,或兩篇都改寫自我的碩論,所以相似(我記得不太清楚了)。另一篇文章:母雞血汗工廠?——以消費選擇改善母雞飼養環境 – 《獨立評論@天下》,2013/5/24(此文亦摘錄與改寫自我的碩論,唯刊登時論文仍未正式完成)。這兩篇文章的內容大致相同,尤其在描述母雞在工廠化農場裡的處境,嚴格而言可算是一稿兩投。現在我才意識到這是錯的行為,當時我的論文指導老師也不知道。對不起。

    20-11-2014

  12. “。。。根據2005年的普查資料,台灣蛋雞的飼養密度平均每隻雞456.7平方公分(22公分*22公分),但是其中有55.2%蛋雞之空間低於450平方公分。歐盟委員會列出保護格子籠產蛋雞的最低標準為450平方公分/隻,依照此標準,我國飼養者有超過一半不合格,而英國FAWC建議最小容許空間為600平方公分/隻,則全台僅有8.3%符合標準。

    。。。在臺灣,所有的母雞都有做灼喙。”

    這兩段文字是我參考和摘錄自李淵百老師的著作:

    李淵百,2010,。《中國畜牧學會會誌》39(增刊)。

    根據參考資料原作者的文獻發表年份,這兩段文字所指情況的年份應該是2010年,不是目前。目前不知是否有改善、或惡化。對不起,原文沒寫清楚。

  13. 我在寫論文時,憑麥當勞介紹石安牧場的短片「住的好」的內容(如圖),認定該牧場做格子籠飼養,並把文中提及格子龍飼養對母雞不人道的描述,套在石安牧場上。2017年我看石安牧場官網時,知道該牧場已在2011年更新採用歐盟2012年實施保護母雞法規之動物福利籠養設備。福利籠跟格子龍不同,前者較照顧動物福利。因此我在文內說石安牧場做格子龍飼養不對。我為自己的失誤、誤導向石安牧場、麥當勞、讀者道歉,對不起。

    作者之一 殷志偉 2017.1.27

匿名訪客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