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到了就該認老?傷人,也終將傷已的年齡歧視(上)

翁志遠 /輔仁大學社會系

年底七合一超級大選將屆,許多候選人開始面臨來自選民與媒體的放大檢視,包括人格操守、政治資歷,乃至於家世背景。在諸多的檢驗判準之中,一個似乎較不引起太多注意的面向,就是生理年齡。然而年齡議題在此次選戰之中有無發酵,值得更多的觀察。例如,企圖挑戰地方自治史上民選地方首長的最長任期紀錄,胡志強遭受年紀過大的質疑,由來以久。他的回應則是年齡不必然是負擔,端視經驗和智慧能否隨著年齡與時俱進,甚至舉出產業界教父退休後還被請出江湖重作馮婦為例,替自己背書。另外,曾以無黨籍身份獨立參選台北市長的沈富雄,也一再強調「老而彌堅,年齡於我何有哉」,更「懸賞」新台幣五千元,徵求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 1835-1910)名言:“Age is an issue of mind over matter. If you don’t mind, it doesn’t matter.”的中文譯句,欲藉此引發更多關注。雖然最後仍因自忖與其他候選人難成鼎足之勢而黯然宣布退選,然而,有智多星、老頑童之稱的沈富雄不再受到選民青睞,究意是純粹反映出個人政治實力的衰退,又或者可能只是「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的殘酷寫照?

 

w1

【人生的優勢,真的在年輕嗎?】

資料來源:quotes.lifehack.org/media/quotes/quote-F.-Scott-Fitzgerald-after-all-life-hasnt-much-to-offer-3427.png

為了回答上述的問題,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不久之前(6/10/2014)公布一份調查結果,值得玩味。「健康行為危險因子」老年刻板印象調查在2013年進行,樣本來自24,624位15歲以上民眾,問卷內容涵括「老人是否體弱多病」、「老人是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老人是否為家人或社會的負擔」、「老人是否沒有工作能力」等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年長者明顯「自我感覺不良好」:61%認為自己體弱多病,認為自己健康狀況好的年長者中,也有50.6%的人同意年長者「體弱多病」;如果自覺健康狀況不好,同意年長者「體弱多病」的比率更高達75.3%。另外,44.3%的年長者認為自己是別人的包袱,而且年齡愈大,愈認為年長者是家人或社會的負擔。最後,對於年長者是否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年者長是否沒有工作能力等問題,同意比率分別為68%及48.3%。

相較之下,15至29歲世代年輕人對年長者的看法似乎正向許多:僅有22.9%年輕人同意年長者體弱多病;高達8成以上認同年長者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為年長者是「家人或社會的負擔」及「沒有工作能力」的比率僅14%及16.8%。國健署長邱淑媞分析,可能離「老」還太遠,所以15至29歲的年輕世代對年長者的看法並不如預期的負面。

然而,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結果也無法排除另外兩種可能性:第一,現時15至29歲的年輕世代對於年長者的印象可能大部分來自於和所謂的戰後嬰兒潮世代 (baby boomers: 1946-1964期間出生)互動的經驗,而這一群媒體口中的「金領銀髮族」也的確展現出迥異於以往年長者的特殊風格,包括高度受教、健康良好、資源充沛等等,所以年輕世代對於年長者的正面看法的確是有可能反映出現實情況的改變。第二,電話訪問的過程也有可能引發出一種「社會期待」偏誤(social desirability),也就是在接受問卷或量表施測時,應答者為了形塑出一個良好的印象(即便知道自己的答覆會受到匿名處理),心理上仍多少會傾向於以符合社會文化價值規範標準的不實意願,來代替真正意願回答問題。換言之,15至29歲的年輕世代對年長者的正面看法也有可能只是一種「場面話」而己。如果再把事情搞得更複雜一點,即便一個人在意識層面之上對於年長者並無負面的感覺或想法,但也無法保證他/她在無/潛意識層面亦復如此。也就是說,個人是有可能無法認知到自己在意識層面之下的偏見。如果個人都不自知,那麼我們還有可能測量出個人在無/潛意識層面的偏見嗎?簡短的回答,可以;更完整的回答可以參考「隱性年齡主義」的概念,甚至親自去做個測驗來體會一下。以下分別介紹年齡主義(ageism)的內涵與起源,最後再以其健康後果的討論作結。

【你對老人有多歧視測驗】

 資料來源:Banaji and Greenwald: How biased are you?

年齡歧視的構成面向:認知/情感/行為

伴隨著上個世紀60至70年代間女權/民權運動的勃興,年齡歧視也於同一時期在美國被用來指涉對於年長者的偏見與歧視。精神醫學家Robert Butler最早對於年齡歧視提供了一個正式的定義:「年齡歧視可視為一種針對年老者形成系統性刻板印象(stereotyping)與歧視行為(discrimination)之過程,如同種族主義(racism)與性別歧視(sexism)乃基於膚色與性別而產生。」雖然Butler將年齡歧視與種族主義、性別歧視類比的觀點,後來遭受強烈的批評,但他將此一議題發揚光大的貢獻卻不容抹滅。儘管不同學者對於年齡歧視的定義,言人人殊,但一個普遍的共識仍然存在:一方面,年齡歧視對以年齡區分人群的作為提供正當性基礎,並藉此系統化地排除特定團體享有某些資源與機會的權利;另一方面,年齡歧視引起並增強對於老化過程的恐懼,且將關於不同年齡層的能力與需求之假想形成刻板印象。

資料來源:對老人的年齡歧視,Ageism Towards Older People – Motion Graphics

社會心理學針對團體間關係與衝突的研究發現,人類在社會知覺的過程中往往不由自主地將他人進行分類。有些分類的產生是如此的理所當然,例如種族,性別與年齡,以致被稱作「原初類屬」 (primitive categories)。為了獲得正面的社會形象、滿足提高自尊的心理需求,人們常常較信任與偏袒內團體成員(也就是和自己屬於相同性別、種族或相似年齡的人),認為他們較有價值,以致較易對外團體或非我族類者產生負面的想法、態度或行為。這現象叫做內/外團體偏差(in-group–out-group bias)或團體間偏誤(intergroup bias)。在這個脈絡之下,年齡歧視或許可以理解為針對年長者產生系統化的刻板印象分類、帶有偏見的態度,以及直接或間接的差別待遇之過程,因而具有三個構成要素:

  • 認知(cognitive)成分

係指對特定團體成員的特徵屬性所具有的想法或信念。如同種族與性別,我們也會依賴外在的生理線索,以年齡將人們分類,並隨之發展出對應於不同類屬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例如,我們常會將皺紋、白髮、彎腰駝背、行動遲緩等生理特徵和年長者聯繫起來。像這種基於年齡所產生的刻板印象在我們的社會之中是如此地普遍,以至於我們常視而不見。但這些刻板印象卻能夠衍生出負面的態度及行為,而這些態度和行為又會進一步鞏固我們的刻板印象,並使其永垂不朽。過去的研究也發現,對於年長者的刻板印象並非鐡板一塊:較年輕的族群對於年長者的刻板印象傾向更為簡化;相較之下,年長者對於「我群」的刻板印象則顯得比較多樣。統合相關研究發現後可以界定出七個對於年長者常見的刻板印象類屬(三個比較正面,四個比較負面),如表一所示。

表一:常見的七個對於年長者的刻板印象之類屬及其特徵

正面的
約翰.韋恩(John Wayne)式的保守派 自豪、愛國、保守、富裕、虔誠
完美的祖父母 慈祥、慷慨、家庭優先、睿智
銀髮貴族(golden ager) 聰明、多產、健康、獨立
負面的
意志消沈 備受忽略、悲傷、害怕、孤獨
障礙重重 虛弱、反應遲鈍、衰老
兇悍吝嗇 脾氣不好、愛抱怨、懷有偏見、頑固、喋喋不休
隱居出世 安靜、怯懦、活在過去、一成不變
資料來源:Chapter 9 in Blaine, Bruce E. (2013).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diversity (2n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 情感(affective)成分

涉及對特定團體及其成員所具有的負面態度或情緒反應對於年長者帶有偏見(prejudice)的情緒反應,也常和前面提到關於年長者的刻板印相互呼應。首先,最為常見的情緒反應就是憐憫/同情。當我們發現某些人的生活處境變糟,但這樣的結果又不是個人的錯誤所造成時,憐憫與同情就會油然而生。對於年長者所產生的憐憫與同情,代表著我們承認年長者面臨健康衰退與喪失機會等困境,而這些困境並非是年長者自己所造成的。

其次,由於年長者總會讓我們聯想到:青春與美麗終將消逝,疾病、失能與伴隨而來的社會孤立也大有可能發生,最終,無人能夠逃過一死,因此引發出我們的焦慮。研究發現,對於年長者的焦慮愈高,(a)和年長者接觸的頻率就愈少,(b)認為年長者具有的負面特質也愈多,(c)乃至於較不願意對年長者提供幫助。另外,對於年長者的焦慮也有可能來自於年長者大多虛弱而且容易罹患或傳遞疾病的刻板印象。研究顯示,當提醒實驗參與者注意環境中的病菌時,他們的年齡歧視態度便會增強;同時,覺得自己愈有可能感染到傳染性疾病的實驗參與者,也傾向表現出最多的偏見。

  • 行為(behavioral)成分

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歧視(discrimination),亦即對特定團體的成員因其成員身分所給予的差別對待。最常見的年齡歧視行為可能要算是職場中對於僱用條件的年齡限制,這也是被討論最多的年齡歧視行為。另外,年長者租屋常常遭拒的現象,可能也是台灣所獨有,值得注意。其他關於年齡歧視的台灣在地經驗,可參考聯合報「願景工程」專欄中的「小心,歧視」單元。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其他也很常見卻未受到太多注意的年齡歧視行為值得我們多加瞭解。

首先就是所謂的恩寵式語言(patronizing language),又可分為兩種形式:第一、過度調適(over accommodation) ,指得是較年輕的人和年長者交談時會變得過度禮貌、講話更大聲也更慢,也會使用誇張的語氣、更高的音調以及簡單的語句。這種作為雖然立意良善,目的是希望年長者不會接收到令他們困惑或沮喪的資訊,卻也使得嚴肅認真的想法消失在和年長者的對話之中,更反映出一般認為年長者必然有聽力問題、智力下降、認知功能運作較慢等刻板印象。第二、童言童語(baby talk),和過度調適類似,一樣有簡化的內容、誇張的語氣,和較高的音調,但風格上更接近年輕成人和嬰兒或寵物交談的模式,跨文化研究也顯示童言童語在不同的人類社會之中到處可見。童言童語同樣反映出一般認為年長者認知功能必然下降的刻板印象,其更隱含年長者就像兒童一般高度依賴年輕成人的預設(想想俗話所說的:「老人囡仔性」)。

w2

【老人真的囡仔性嗎?】

資料來源:http://www.geocities.jp/rouraisi/eitoku.jpg

有趣的是,並非所有年長者都討厭恩寵式的語言,生理與心理較不健康的年長者反而覺得這種溝通模式是令人欣慰的,因為其傳達出較年輕的一代瞭解其中的依賴關係,而且也願意提供照顧;另一方面,仍然維持高認知與高社交功能的年長者卻覺得這種說話方式很不尊重而具有羞辱的意味。

很不幸的,年齡歧視也存在於那些以協助年長者為業的人之中。例如:內科醫生或其他醫護人員傾向透過年齡刻板印象去看待年長的病患。年長的病患常被視為憂鬱、老邁、無法醫治、頑固,醫生在思索治療方法時也常有徒勞無功之感。追根究柢,醫學院的訓練較不看重老年醫學的課程,使得醫學院的學生發展出一種觀念:老化是無法阻止的,伴隨老化而產生的疾病也是老化過程中很自然的一個部分,因此這類疾病並不重要,導致他們在開立處方之時往往帶有漠不關心甚至鄙視之感。

精神醫療專業的工作人員亦免不了懷有年齡歧視的信仰。例如:心理治療師往往想要躲避年長的患者,因為他們覺得年長者沒有什麼值得治療的心理問題,他們只不過是因為寂寞所以想要找人聽他們說說話而已。因此,即便呈現出相同的症狀,年長案主比年輕案主更不容易被轉介去接受精神衡鑑。同樣地,精神科醫師在對年長病患進行診斷時,也免不了產生年齡的偏誤。例如,精神醫師對於年長的憂鬱症患者,常常斷定其有較差的預後,因此更傾向採用藥物治療而非心理治療。

由此可見,「老化=生理與認知持續的衰退狀態」之迷思,導致醫護人員常把治療的重心放在疾病的管理而非預防。其實許多的一般性疾病過程,雖然常常被人和老化聯想在一起,例如骨質疏鬆、糖尿病、血壓疾病等,卻有許多證據顯示可以用更積極主動的方式加以改變或治療。期待年長者一定會出現認知及生理上的缺陷,會導致年長者的自尊與各方面的功能衰退地更快。因此,在醫護人員的養成過程與臨床訓練上應該加強對於老化的正常與非正常過程之瞭解。

最後,年齡歧視也可能使得年紀較輕的成人去忽略、剝削,甚或虐待年長者。虐待的形式可以非常多元,包括照顧者的刻意忽略、直接的拳腳暴力,還有詐騙與佔便宜(剝削)等等。高齡虐待(elderly abuse)的盛行率常被低估,原因可能有二。第一,醫師雖然有很高比例受過伴侶虐待與兒童虐待案例的訓練,但對於高齡虐待的問題則較不熟悉,因此往往未能及時發現並加以通報。第二,年長的受虐者因為擔心施虐者的報復而不敢舉發。

(繼續下集)

在〈年紀到了就該認老?傷人,也終將傷已的年齡歧視(上)〉中有 4 則留言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