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到了就該認老?傷人,也終將傷已的年齡歧視(下)

翁志遠 /輔仁大學社會系

(續上集)

年齡歧視的可能起源

如前所述,年齡歧視的整體面貌相當複雜,所幸,現存的一般性社會心理學研究可以從不同的分析層次對於年齡歧視提供理論性的觀點,使我們較容易瞭解以年齡為基礎的偏見/歧視之可能根源。

  • 個人層次:年齡刻板印象被認為具有保護自我的功能

恐懼管理理論(TMT: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主張,當個人被迫去領悟到自身死亡的可能性(也就是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之時,人們便會排斥所有可能讓他們聯想到最終死亡的人、事、物(例如:年長者),從而更加認同相似的他者(如:較年輕的人或中年人)。社會認同理論(SIT: social identity theory則預測年輕人傾向認同自己的內團體(其他年輕人),並且為了提升自尊,從而排斥外團體的成員(年長者)。最後,綜合以上兩者觀點的功能論取向強調年齡歧視可以提供(1)保護自我的功能,使自我免於受到變老的威脅(類似TMT);(2)社會(交)功能,以促進年輕人內團體的互動(類以SIT)。有證據顯示,當年輕人或中年人對於死亡的負面態度愈高,對於年長者的貶抑也會愈強。

  • 人際層次:年長者的外在特徵助長了年齡歧視

負面月暈效應 (negative halo effects)認為年長者多被認為在外表上較不吸引人,因此也被視為具有負面的特質和能力。過度推論效果 (overgeneralization effects)則是指一般人相信因為年長者的外表暗示出某種特質(例如:無精打彩的眼神à寂寞、彎腰駝背的姿態、悲傷),而這些外顯的特質與他們的內在必然若合符節。最後,年長者的外觀提供某種互動可能性的線索,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能供性 (social affordances),因此兒童從小就會學到年長者的皺紋或緩慢的步伐可能意味著缺乏熱忱或外向性格。總體而言,人際層次的理論皆在強調,年長者受到貶低,純粹只是因為比起一般年紀較輕的人而言,具有令人嫌惡的身體瑕疵。

W5

【皺紋是智慧,還是瑕疵的象徵?】

資料來源:ext.pimg.tw/tenplusten/1321368876-1634906506.jpg
  • 演化理論:貶低年長者的價值具有演化基礎

例如,在一個假設的助人情境中,研究者發現,年輕、強壯、健康的人可能因為被認為具有較高的存活可能性,會比年長、虛弱、生病的人受到更多幫助,由此可見,助人的決定受到整體適應性(inclusive fitness)的影響而帶有年齡歧視的味道。人類可能演化出一種知覺模式,將外表及行為視為虛弱的象徵。甚至,早在三歲之時,兒童就已發展出對於年長者的刻板信念與帶有偏見的情緒,並將之延伸至青少年及年人階段。

一個更廣泛的社會演化/社會功能的觀點則認為,人類在演化過程中會發展出有效且相互依賴的團體,藉以極大化所屬團體乃至於個人的生存機會。因此,當某些團體成員可能威脅到團體的利益時,其他成員就會做出反應。年長者可能被視為一種威脅,因為他們多會被認定無法為其他團體成員帶來利益,並對團體的生存毫無貢獻,從而遭致憤怒與憎恨。

  • 社會文化理論:歷史的偶然促成了年齡歧視

兩個歷史的轉折點對於年長者的「貶值」可能特別重要。第一是印刷術的發明,使得文化的保存更加方便,因此取代了傳統年長者口耳相傳與經驗傳遞的重要功能。第二則是工業革命的發生,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家庭的遷徏變得更為頻繁,小家庭的形態遂成為主流,而資本家更看重能夠快速適應並執行困難的體力勞動之勞工(即年輕人),遠勝於有經驗的勞工(即年長者)。其他現代化的結果也有或多或少的影響,例如,普及的教育與醫療的進步使得高齡人口比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卻也同時剝奪了他們在知識傳遞上所扮演的角色。

  • 社會結構/代間衝突:高齡人口比例擴張,傳統代間關係無法維持

隨著高齡化的趨勢愈演愈烈,高齡人口比例快速擴張的同時仍持續握有社會重要資源,年輕人愈來愈難取而代之,代間的緊張與衝突即有一觸即發之勢。在這種社會結構之中,一般人對於年長者應該如何自處以及如何使用寶貴的社會資源等問題不免產生一種約定俗成的期望 (prescriptive expectations),因而可能帶有年齡歧視的色彩。研究指出,對於年長者在資源使用上應該如何「認份」或「認老」的期望,包含三個重要的面向:第一為社會新陳代謝(succession,意指年長者應該主動放棄人人稱羨的資源(如職位、財富、政治影響力);第二為減少資源耗損(consumption,暗示年長者應該儘可能降低對於社會共享資源的消極耗損(如公共空間、政府支出);第三為行為符合身分(identity,預期年長者應該避免參與以年輕人為訴求的活動(如社群網站、時尚穿著)。後續的實驗發現,年輕的參與者對於那些「不認老」的年長者,表現出高度的憎恨;同時,對於那些符合期待(也就是「認老」)的年長者,卻也表現出高度的肯定。由此可見,基於利益爭奪所導致的代間衝突,的確有可能使得存在已久的年齡歧視進一步加深且加劇。

「老化刻板印象」與「老化的自我刻板印象」

對於老化的刻板印象(尤其是負面的)如何能夠衍生出針對年長者的負面態度以及歧視行為,從而對於年長者的身心福祉造成危害,前面的討論之中已有述及。然而,年輕一代對於老化的刻板印象經常習而不察,甚至是毫不保留地全面接收,對其所可能造成的健康後果難道就能置身事外、高枕無憂?答案恐怕是「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w3

【老化的刻板印象與知覺】

資料來源:吳治勳(2010)。對老的刻板印象、老化自我覺知及最適老化。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研究指出,對於老化的刻板印象(aging stereotypes)會經過持續的內化過程,而在個人進入老年階段時成為一種老化的自我刻板印象(aging self-stereotypes),其發展具有三個特徵:(1)起源於童年階段的老化刻板印象,會在成人時期進一步獲得增強。兒童早在三歲左右就可辦認出年長者的形像,而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兒童認為年長者消極、無助且無力照顧自己。隨著個體年紀漸長,這些刻板印象將不斷受到社會中普遍存在的負面刻板印象與常見的社會認知過程所增強。(2)老化的刻板印象與老化的自我刻板印象可以在意識層面之下運作。例如,有研究發現,當實驗者使用老化相關的詞彙來促發大學生的老化刻板印象之後,大學生從甲地走到乙地的動作變得較為緩慢,所花費的時間也會增加。(3)進入老年階段後,老化的刻板印象就會成為老化的自我刻板印象。因為人總免不了變老,以往年輕時會以年長者當做刻板印象的目標,但當自己變老了之後,自己也就成為其他人的箭靶。因此,老化刻板印象就這麼自然而然地被個人內化為老化的自我刻板印象。這樣的連續過程的確存在,正如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結果(還有其他許多類似研究)顯示,年長者對自己所屬的年齡團體所抱持的態度,常常和年輕人對年長者所抱持的能度一樣負面(甚至更為負面)。

老化的刻板印象往往包括生理與認知功能的衰退,因此,一旦老化的刻板印象內化成為老化的自我刻板印象,也很有可能會影響年長者的生理與認知功能(或稱功能性健康)。有三個方面的研究支持這樣的假設:(1)跨文化研究指出,在三組團體中,華人對老化的看法最為正面,其次為聾啞美國人,聽力正常的美國人則對老化的看法最為負面。而在年長者的記憶力測驗中,表現最好的也是華人,最差的則是聽力正常的美國人。(2)採用實驗設計的研究發現,受到負面的老化刻板印象促發之後,年長參與者在記憶力測驗上表現更差、認知功能下滑、字跡更顯老態、心血管壓力反應也會增加;相對地,受到正面的老化刻板印象促發之後,年長參與者在走路時腳離地的時間較長、步伐愈快,求生意志也更強。(3)最後,貫時性研究發現,對於老化的自我覺知愈正面,兩年之後的功能性健康愈好,兩者之間的關係部分受到自我控制感所中介。另一個追蹤長逹23年的研究更發現,對於老化的自我覺知較正面的人,比起老化的自我覺知較負面的人,平均可多活7.5年,兩者之間的關係部分受到生存意志所中介。

w4

【米德:小孩子必須學習,每一個社會類別的人,都有令人討厭或受歡迎的】

資料來源:quotes.lifehack.org/quote/margaret-mead/instead-of-being-presented-with-stereotypes-by/

 

◎不同世代之間可否避免戰爭?

希望透過本文的介紹,能讓更多人意識到日常生活之中年齡歧視的無所不在,及其傷人也終將傷己的雙面刃性質。儘管高齡人口比例快速擴張並持續握有社會重要資源,使得代間的對立與衝突在日本台灣都有益發明顯的態勢,但這樣的社會結構背景並不足以為年齡歧視的存在提供任何正當性,遑論放任其愈演愈烈。

正本清源之道應該是透過制度改革以達成世代間資源分配更加均衡的雙贏結果,而非眼睜睜看著上下世代拼個你死我活。假設後者不幸成真,不論誰輸誰贏,結果都很難讓人樂觀。試想,如果上世代挾其龐大資源繼續成功卡位,下世代從此只能苦等媳婦熬成婆,這樣一個以老人統治(gerontocracy)為權力基礎的社會能有多少未來,不難以史為鑑;另一方面,如果下世代反撲成功,並將上世代從此囚禁在年齡歧視的桎梏之中,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嗎?我沒有答案,只想提醒大家記得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歧視現在的年長者,就是歧視未來的自己!

在〈年紀到了就該認老?傷人,也終將傷已的年齡歧視(下)〉中有 2 則留言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