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Bourdieu相約巷仔口咖啡店:台灣人的階級品味如何?

莊致嘉 /東華大學社會系

巴哈的《法國組曲》輕妙而優雅,

伴著我啜飲咖啡…

我與Bourdieu相約在花蓮巷仔口轉角的咖啡店…

在法國中等教育經濟學和社會學課程裡,Pierre Bourdieu和Tocqueville、Karl Marx、Max Weber或Emile Durkheim具同等的地位(Bonnewitz, 2002: 12)。求學期間,我們(應該)或多或少都聽聞過Pierre Bourdieu的論著。廣為熟知的是Bourdieu在1984年出版的《秀異: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法文版書名為 La Distinction)一書,清楚論述當代社會不同於傳統社會和早期資本主義社會之處,在於文化因素已經深入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部門。

distinction

【Bourdieu的「秀異」是國內最熟悉的作品】

在當代社會中,文化的優先性明顯躍居社會生活中的首位。而文化作為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區辨指標格外受到關注(Rimmer 2012)。Bourdieu在《秀異》中檢視社會階層和美學品味之間的關係,指出特定的文化消費模式不僅被用來標誌社會群體之間的差異,同時也生產和再生產了社會關係。他認為從地位團體對音樂的選擇行為可以看到階級慣習的展現,以及文化品味與社會階層之間有明顯的單一對應連結(參見圖1)。而且,階級之間的品味差異也會通過休閒活動、藝術欣賞等其他日常生活實踐來展現階級關係。意即階級和地位團體,以及階級和地位團體所展現的文化品味之間,產生了同源的關聯性。

螢幕快照 2015-07-27 下午8.04.34

圖1   社會位置空間及生活風格空間

但Bourdieu認為個人的文化偏好與他所屬的社會群體之階級具有單一對稱性的觀點遭受到質疑。1990年代初,許多研究對Bourdieu單一對應的階級文化品味關係提出修正(Peterson and Simkus 1992; Peterson and Kern 1996),認為菁英階層的文化消費型態發生了質變,階層之間的消費品味已經不是高雅和通俗之別,而是品味多元化與單一化的區隔。台灣經歷文化全球化的趨勢和社會結構轉型,所以,Bourdieu的秀異觀點是否符合台灣社會的現象?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文化消費品味在台灣是否具有區辨效果,區辨的依據為何,以及文化品味是否發生變遷。

台灣的階級品味情況如何?

本文使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三期第三次(長卷)與第五期第三次「社會階層組」的資料(瞿海源1998; 張苙雲、廖培珊 2008)。表1說明1997年和2007年的文化活動特質可由三個維度作說明:多樣性、流行性和傳統性。維度1是反映行動者在消費這13項文化活動的行為特徵,說明台灣受訪者在文化活動的消費行為上是展現出多樣化的品味,而非Bourdieu的單一對應邏輯(純食的文化品味型態)。同時,也表示台灣社會在1997年和2007年,文化消費行為的「雜食性」特徵並沒有明顯的變遷。流行性和傳統性的意義則可以透過圖2和圖3做說明。

表1  1997和2007年的文化活動之構念提取

螢幕快照 2015-07-27 下午8.07.35

圖2和圖3是以由「流行性」和「傳統性」為座標軸來描繪13項文化活動的特質。「流行性」是呈現大眾流行性至小眾精緻性的文化特質光譜;「傳統性」是從傳統性到現代性的文化特質光譜。這兩個維度可以說明文化活動具有文化跨界(cultural straddling)的等級(hierarchy)差異,即跨階層性的區辨效果。所以,文化活動的消費行為具有區辨社會群體的效果,而「精緻性-流行性」和「現代性-傳統性」即是社會群體的區辨依據

螢幕快照 2015-07-27 下午8.09.22

圖2  1997年文化活動特性空間圖

螢幕快照 2015-07-27 下午8.09.37

圖3   2007年文化活動特性空間圖

 

比較1997年和2007 年的文化活動在空間座標圖上的分布變化,可以發現文化活動的特質意義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遷。「大自然活動」從1997年時較具精緻性的特質轉變成2007年時偏向流行性;「古典音樂和歌劇」的文化特性則從傳統性朝向現代性特質發展;「台語流行歌」和「日本流行歌」的流行性特質沒有明顯的改變,但「台語流行歌」的現代性特質減弱和傳統性增強,「日本流行歌」則相反。

在13項文化活動中,無論是1997年或2007年,「美術或藝術展覽」、「西洋流行歌」和「小說和書籍」一直都是偏向小眾的精緻性和現代性高的類屬;「布袋戲和歌仔戲」偏向流行性和傳統性較高的特質十分明確;「平劇和國樂」具精緻性和傳統性的特質,以及「國語流行歌」和「卡拉OK或KTV」具流行性和現代性的特質也都沒有發生改變象限(quadrant)的變動。因此,綜合上述的發現,各項文化活動的特質會隨著時間而變遷,文化活動的特性則有多面向的意義(而非恆定不變),而且各項文化活動具有跨階級性。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嘗試將人口特質因素(如性別、年齡)、家庭背景因素(如父親教育、省籍、父親客觀階級)、子代社會階層特質(如子代教育、主觀地位認知、客觀階級)放入圖2 和圖3中,即可發現這些有趣的因素和文化活動消費行為之間的關聯性。同時,透過比較1997年和2007年的資料,也可以得知台灣社會是否發生如西方社會一樣的文化品味轉向。這些有趣的分析就留待你/妳和我分享研究的發現。我和你/妳與Bourdieu再次相約在花蓮巷仔口轉角的咖啡店。

===

參考文獻

張苙雲、廖培珊,2008,《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瞿海源,1998,《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三期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Bonnewitz, Patrice(朋尼維茲)著,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

Peterson, R.A. and Simkus, A.,1992, “How Musical Tastes Mark Occupational Status Groups.” Pp 152~186 in M. Lamont and M. Fournier (eds.), Cultivating Differences:Symbolic Boundaries and the Making of Inequa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eterson, R.A and Kern, R. M., 1996, “Changing Highbrow Taste: from Snob to Omnivor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5): 900-907.

在〈與Bourdieu相約巷仔口咖啡店:台灣人的階級品味如何?〉中有 4 則留言

  1. 去年我以生活品味作為餐飲區隔,來看待高雄凹仔底商圈過去15年來的轉變,發現與2007的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已大不相同了。

  2. 想請問:
    1.「Bourdieu在《秀異》中檢視社會階層和美學品味之間的關係,指出特定的文化消費模式不僅被用來標誌社會群體之間的差異,同時也生產和再生產了社會關係。」,我可以大致理解這個模式如何被用來標誌社會群體間差異,但文章中所謂生產和再生產的社會關係是什麼?

    2.文章之後也提及,「但Bourdieu認為個人的文化偏好與他所屬的社會群體之階級具有單一對稱性的觀點遭受到質疑。1990年代初,許多研究對Bourdieu單一對應的階級文化品味關係提出修正(Peterson and Simkus 1992; Peterson and Kern 1996),認為菁英階層的文化消費型態發生了質變,階層之間的消費品味已經不是高雅和通俗之別,而是品味多元化與單一化的區隔。」,想請問所謂單一對稱性的觀點為何?對稱在哪?是指純粹以文化資本豐富–缺乏的分類嗎?

    冒昧提問,不好意思。

  3. 冒昧想求分享秀異一書的電子版資源!

Robert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