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城市都是我們的教室:實證社會學與大學生的實作課程

張峰碩/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社會學、實證社會學的源頭

走進學校的健康教室或是醫院的診所,最常看到的不外一張張的人體解剖圖,現今西方科學對人體、醫病的理解已經深植人心,我們很自然的從解剖圖看出不同器官的關係與運作,比如了解到食物如何從嘴到胃與腸逐漸被消化吸收。可以想像在距離法國馬賽2小時車程的法國第八大城蒙佩利爾(Montpellier)裡也是如此,蒙佩利爾大學的前身就是法國最早的醫科學校,可追溯至西元1289年,社會學(Sociology)起源的故事跟這一個自中古世紀就開始培育醫學人才,如今也是法國知名的高等教育重鎮之一的蒙佩利爾有關。18世紀的法國在經歷過大革命與工業革命之後,不但證明了過往用宗教與玄學解釋的世界,已經無法完全承載人類求真、求知、求變、求自由、求平等、求博愛的奔放思維,更甚是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可以被推翻重新制定。也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社會學作為一個專門學科的思想開始在一個法國人身上萌芽—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

圖01台北火車站大廳

圖一:日常觀察與推演是很有意思的動腦遊戲,請問這張台北火車站大廳是星期幾?

 

生物學與社會學

孔德認為在生物學中可以把生物解剖為器官、組織、細胞等不同組成單位,而在社會中,也有同樣的情形,我們可以把家庭當作是社會的細胞,許多的家庭組成了器官好比一城市,不同城市間扮演不同角色,彼此關聯形成一個社會像是一個國家整體(Alan Swingewood 1995)。當然之後孔德也說明,不應把這樣的類推僵化,畢竟城市、國家、家庭本身就可以成為一有機體,只是孔德直接用整體社會來作例,藉以說明解剖人體看到不同大小結構組成一個人,也可用以理解社會的構成,有大小結構、元素。既然醫學透過這樣的理解應用在治療人的病痛,社會學也可把動亂的現象理解成社會的痛苦呻吟,可能是家庭與城市整體間的平衡和諧關係生變,進而找到應對的方式。

1859年,孔德過世後的2年,英國的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出版了物種起源,與另一位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提出的演化論思想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其中一人是翻譯赫胥黎演講與論文的中國近代思想家嚴復(1854~1921),另一人則是英國的哲學家、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史賓賽(Herbert Spencer, 1820~1903),他們的想法皆結合了孔德社會有機論以及演化論中物競天擇的想法,認為自然界的進化法則可套用在人類社會,社會中不能照顧自己的人,會被社會淘汰(Alan Swingewood 1995)。

 

現代社會學的始祖

而現代社會學雛形,利用調查統計作研究的方式,比較明確的開始於法國學者涂爾幹(Émile Durkheim,1858~1917),傳承了孔德認為宗教與玄學無法被驗證,我們必須透過自身的觀察、比較與實驗等,才能賦予理論合理性的想法,涂爾幹是最先應用統計方法研究社會生活的人,並明確的指出個人行為背後受到社會的影響,也提出了一套對工業社會運作的解釋(Donald Light, Jr., Suzanne Keller 2000)。涂爾幹認為工業革命後的社會,由於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每個人對社會的依賴也就越深,比如現代家庭將許多照養家人的工作分工,交給家人以外的機構或是他人處理,像是托兒所、外籍看護等現象。自從孔德、涂爾幹一脈絡下來,強調自身觀察、實際驗證、比較的社會學,又被稱為「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社會學,是當今社會學的主流,認為社會學可以自然科學為典範,透過數學、邏輯、觀察、實驗等方式去詮釋、理解社會法則,甚至預測社會的各種現象、發展。

圖02台灣巷弄特色之一宗教與住宅的緊密連結

圖二:台灣巷弄特色之一,宗教信仰空間與居住的緊密連結。

實證社會學在臺灣

社會學、社會科學在臺灣的發展,也繼承了這樣的實證主義精神,早期主要在研究方面的實證導向,近來在課程設計上也強調實踐、實作、實際參與。臺灣社會科學教育在經歷一甲子的發展後,從單純的因應行政教育機構職能需求,到現在多校多元的發展具有各自特色的社會學研究(王振寰 2000)。臺灣社會學發展如由社會相關科系的成立來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主要是國家需要下,相關的職能人力資源所必須而成立的相關科系,現今臺北大學的前省立行政專科學校(社會行政人才)、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科基礎教育人才)、以及政治大學的邊政學系(蒙、藏邊疆及僑務人才)為代表,爾後相繼改制、名為社會學系。

另一類則是一開始即明確以研究社會、與西方社會學銜接而成立的社會學系,最早成立的為私立東海大學,次為臺灣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除了國立臺灣大學外,可以看出其他三所皆為宗教背景的私立學校,這樣的特徵似乎也呼應了社會學是一門自西方而起的學科。臺灣大學社會系定位實際上兩者兼備,從1960年創系當時的四大設系目標來看:一、培植社會問題研究專才、二、培養社會行政人才、三、提高我國社會學之國際地位、四、和倡導社會研究風氣,其中仍有明確要培養社會行政人才的目標在。上述公私立各校最晚成立的是在1973成立的東吳社會學系,爾後社會科學人才濟濟,1980、90年代這些早期成立的社會學系開始相繼成立碩博士班,社會學與社會工作也開始從分組到分系,另外則是其他學校也開始成立社會學相關科系,爾後成立的社會學相關科系,大多可以從科系名稱看出其專精的取向,如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等。

 

整座城市都是我們的教室

圖03BRT駕駛座景

圖三:台中BRT駕駛座看台灣大道街景

圖04三重空軍眷村

圖四:三重空軍眷村

如有機會到新莊、蘆洲、台中走走,便有機會遇到一群大一社會學同學在路上試作訪談、觀察、實驗(圖三、圖四),如18世紀的孔德,他們透過自己設計研究、實地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編輯期末刊物與組織研討會成果展現的方式學習,從零開始、從走出教室開始去理解社會。這是一門名為「居住與城市研究」的課程,嘗試打破傳統課堂講授書本知識的教學,改以透過直接操作、演練、體驗、以學生為主的學習設計。走出教室、要求同學實作研究的課程,並非此一門課首創,早在1960年,東海大學社會系推動的「大肚山頂村落生活改善委員會組織」就有社會系主任張鏡予與系上師生一同走進社區的紀錄,1961年開始台中龍井新庄村也成為東海社會系學生實習研究法的場地(孫清山主編 2006)。臺灣明確進入都市田野的課程,最早則是1963年龍冠海教授帶著臺大社會系師生到校外進行「臺北市社會基圖」的調查工作(蘇碩斌 2006),當年手繪的南機場社區地圖,現在已經是都市規劃中非常重要的文史資料(林秀澧、高名孝主編 2015)。

圖05蘆洲三民高中捷運站旁

圖五:三⺠高中捷運站,捷運站或車站常為上課的集合地點。

圖06東海上課同學集合中

圖六:東海上課同學集合中

圖07輔大同學下課前整理筆記

圖七:輔大同學於捷運站旁整理筆記

以課程內容來說,「居住與城市研究」相關的課程為都市社會學、城市研究等課程,這些課程在臺灣也發展的相當成熟,以臺大社會系陳東升老師的都市社會學為例,便早已將田野融入課程,透過作業的方式,鼓勵同學走出教室探索真實世界。以課程設計策略來說,以田野實作、實習為重心,或以研究為重心,以學生為重心、走出教室的的課程,如上所述都非初次,但通常這樣的元素不會同時集中在同一堂課程。

此一課程最早的設計靈感主要有三,一是有感晚近知識爆炸並且隨手可得,單純講授書本知識以無法滿足同學的求知慾望,也無法深刻學習印象,透過儀式化、特殊化的學習可以加深印象(David Pratt 2000)。二則是有感當時人在清大的王俊秀教授、輔大的王慶中教授、魯貴顯教授提出的許多開課建議,特別是大學與周遭社區連接尚有許多發展的可能性,如能將學生的學習與社區結合,並也把社會人士的意見當作重要的回饋,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與真實生活、日常生活作更有效的連結。 最後則是考量輔大社會系有學士論文的傳統,如能有課堂讓同學練習研究方法,相信對大四論文研究有一定幫助。原始的內容設定乃參考城市研究、都市社會學、城市規劃等三門重要學科,把相關主題穿插安排在18週中,透過簡單的介紹讓同學有初步了解甚至產生進一步研究(或對相關工作)的興趣。授課的準備方面,會事前探勘學校周邊捷運、無障礙公車可到的地點,並搭配每週相關主題,比方以新莊頭前重劃區為田野場地,來觀察、訪談出都市更新的相關資訊。

 

課程管理與內容安排

自2013年發展至今,要感謝輔大社會系、東海社會系歷屆主任與師生、助教等全體不斷的建議、支持與鼓勵。目前課程的管理面,主要有三,首先是一開始就性向測驗,把同學按照人物文圖四種特性分組,必要時候嘗試盡量有男有女。初期有指定組長,近年發展成利用值日的方式,讓同學輪流學習負責與領導統御和溝通。二是利用臉書社團更即時的互動與溝通,臉書封閉社團會在課程一開始成立,課程公告外,也可用來增強師生關係,比如有趣的問答,以及個別的即時溝通聯繫。第三則是參考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1900~1993)的管理哲學(Mary Walton 2006),不斷強調師生應有一致的目標,就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努力,並且相互關心,鼓勵樂觀進取,並透過溝通建立彼此間的信賴、信心。

課程內容現為三段式,第一段性向測驗分組後,老師指定分組,訓練文獻收集、資料收集,順便激勵同學找出自己覺得有趣的題目,以及有趣(適當)的研究方式。第一段的結束為研究設計的課內發表,並且會檢討適當的修訂,之後就會進入第二段田野收集資料,實際上還是會有同學會在第二階段不斷修正題目,這些也都沒關係,鼓勵同學一樣作紀錄,比如最後問卷修改了五次,但沒有時間去收集足夠的資料,則同學最後可以把修改的過程拿出來分析、分享。第三段主要在研究資料的分析與圖像化,如何整理資料、如何呈現,是這一段落的主要練習。倒數第二週會進行最後公開的研討會發表,並且製作紙本以及電子刊物發行,最後一週則是一起檢討他人看過研究發表後的回應,在學習上達到較完整的循環,這也是前兩屆的感想與建議,認為若最後一週發表成果,師生間並沒有充裕的時間最後一起檢討,現在把研究發表放在倒數第二週,避免師生沒有辦法當面討論細談的問題,另外則是實施課程評鑑的調查,作為未來教學、研究改進的參考,這些都是師生在相互討論研究後,才慢慢發展成現今的模式。

 

學生實證研究與迴響

 圖08文字雲圖

圖八:文字雲圖看出同學研究主題的多數關鍵字

手掌形狀的文字雲圖中(圖八),最大字為5屆同學研究題目出現次數較高的字詞,最高為「新莊」、「城市」、「研究」,資料中輔大有3屆紀錄、東海有2屆,東海並不算少,但與臺中或東海特徵有關的字詞並未特別明顯,或許是值得未來研究討論時,可繼續追蹤的面向。次高頻率的字詞為「交通」、「路」、「店」、「度」、「行」、「關係」,似乎反應了交通、消費或產業相關議題較受同學關注。

圖09城市研究歷屆海報

圖九:歷屆居住與城市研究刊物封面

 

對外發表以及刊物製作是課程後期相當重要的部份,大學生與社會交流,並從其中得到回饋,藉以加深社會與學校間的聯繫,彼此互助、學習成長。刊物的編輯主要由學生主導,老師只參與建議與討論,歷屆同學們設計的海報都相當有特色(圖九)。上一屆同學一篇「監視器、路燈、夜間行人多寡與用路安全感」的研究,也讓參與的一位里長印象深刻,與政府首長會面談到派出所裁撤的問題時,明確提到同學們的研究發現,說明夜間行人少,人們的安全感自然就會下降,是歷屆研究的發表的小趣聞之一。

課程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論是課程中的即時溝通或是期末的評鑑,歷屆同學們寶貴的建議都相當受用,也會適度反應在課堂即時調整或是下一屆設計全面修訂。以田野次數來說,已經由第一屆的12 次降到目前的5或6次,一方面資料分析以及刊物出版會需要許多時間,另一方面長時間田野,對同學身心也有相當考驗。根據課後心得,每屆約八成同學對能自我成長方面感到滿意外,也都會有一兩位同學指出專業知識方面提供太少,與選課時預期的學習模式或成果有落差。儘管有缺失與遺憾,但相信也正是這樣的直接溝通,讓課程未來可持續改進,師生一起找出更好的學習模式,快樂的學習、有趣的學習,繼續把城市當教室,把實證當學習。

 

參考書目

Alan Swingewood著、彭懷恩等譯,1995,《社會學思想史》。臺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

David Pratt著、黃銘惇,張慧芝譯,2000,《課程設計:教育專業手冊》。臺北市:桂冠。

Donald Light, Jr., Suzanne Keller著、林義男譯,2000,《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Mary Walton著、周旭華譯,2006,《戴明的管理方法》。臺北市:天下遠見。

孫清山主編,2006,《紅土上的學術殿堂: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五十年1956—2006》。台中:東海社會系。

林秀澧、高名孝主編,2015,《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王振寰,2000,〈社會學是什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蘇碩斌,2006,〈人與空間:論台灣都市社會學典範的建立與變化〉。論文發表於「走出典範:五十年的台灣社會學」。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台灣社會學會,2006年11月25日至26日。

 

在〈整座城市都是我們的教室:實證社會學與大學生的實作課程〉中有 3 則留言

  1. 1. 臺師大社會教育學系培育的並不是所謂的社會科基礎教育人才,想找此類人才請至地理、歷史及公領系。
    2. 臺師大社會教育學系從來沒有改制或改名為社會學系。

    1. 感謝前輩指正並提供重要的訊息,已經校對更改為「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專業人才)」並函請編輯相關人員更改文章相關訊息(改制改名部分),後學受益良多。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