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人格的養成

世新社發所/陳政亮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教育體制相當重視排名競爭,在我們自己的求學過程中,也都親身經驗過與同儕相較高下,互比短長的成績競賽。但我們比較不明白的是,這個漫長的競爭過程對我們自己有什麼影響?或者問說,這個競爭體制到底帶給我們什麼樣人格特質,以及什麼樣的社會後果?


【台灣聯考榜單反映重視公開排名的文化,對比於今日將成績視為個人隱私的觀點。】

首先,我們可以簡單的觀察到競爭是以家庭作為動員的單位,而家庭經濟狀況經常決定了諸多學習的條件。舉例來說,我有一位醫生的朋友,考量到英語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決定把孩子送到全英語(並且標榜「全外師」)的小學念書,在暑假時也會送孩子到英語系國家去體驗生活。可以想見如此教育肯定昂貴,一般家庭不可能付得起如此的教育支出。即便這並不直接保證孩子的將來,但邏輯上來說,這樣的小孩在未來考試時(至少在英語能力上),顯然擁有較多的機會。再者,家庭經濟能力對下一代的影響並不僅止於單一科目,在所謂的多元入學方案中,孩子的確可能因為具有從小習得的某種才藝,而能掌握更多的選擇路徑。
家庭的財富(所謂「經濟資本」)雖然很重要,但是家長對孩子的課業要求也會產生很大的效果。有人認為,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自動自發」做功課與閱讀的習慣,等到中學階段競爭轉趨激烈時,便能夠幫助孩子面對挑戰。「自動自發」的「養成」,其實總是內涵著權威的強制力,誘導六歲到十二歲的小朋友「自我控制」放學後不看電視或上網,若非不可能,大概也是高難度的。家長權威的力量,經常伴隨著不同程度的責罰。舉例來說,我曾經在台北的公車上,看過一位家長正利用公車上的零碎時間,督促著鄰座剛剛下課、疲倦不堪的孩子背誦英文單字,口氣嚴厲且充滿了威嚇性。
進一步思考後,我們會發現台灣家長這類教養行為非常普遍;而這其實也反映出家長心中的「整體社會圖像」。某日傍晚時分,我在台北捷運上看到一位家長陪伴著自己國小高年級的小孩,以及他的同學回家。當他同學先行離站後,這位家長立即轉頭問自己小孩說:「他是誰?」以及(讀者也許已經猜到的)「他的成績怎麼樣?」換言之,這位家長最在意的是「成績」,這是對一個人的基本認識。說得更直接一點,這位家長大概會希望自己小孩結交好成績的同學,而非「壞(成績不好的)孩子」吧!抽象的說,這位家長心中的社會圖像是一個由名次所構成的階序(hierarchy)世界,受教育者的社會地位正是由成績優劣所決定的。

 

【按照身高排隊或安排座位,從幼稚園就開始。】

圖片來源:http://mu1974.blogspot.tw/2012_09_01_archive.html

名次直接等於社會地位的高下,說來荒誕且殘酷。而這一點每個小孩都有非常豐富的體會。以我中學的經驗來說,教室有七排,每排有七個位置。段考或月考之後,都會根據成績重新調整座位:第一到第七名按身高安置在第一排,第八名到第十四名則坐第二排,以下依序排列。這個空間佈署的用意是什麼?便是讓每一個人(無論是坐在教室裡面的、還是外來的觀看者),都能清楚的明瞭「誰處於什麼位置上」,如此一來,每個人的成績(亦即:社會地位)就明明白白、毫無遮掩的呈現在這個空間之中了。抽象來說,這便是所謂的「全景敞視主義」(panopticism),人在這種空間安排中,變得非常透明,易於控制,而且時時刻刻都不斷的凝視著自己的地位,產生了一種「自我監視」的狀態。

階序式的社會圖像不僅體現在教室內在空間,也具體的展現在班級與學校之間的排序上。好班(前/A段班)對壞班(後/B段班),明星高中對社區高中,高中對高職,前段大學對後段大學,皆是如此。而人們在這教育體系之中總是念念不忘於自己的「出身」,自我觀照其所屬的社會位置。舉例來說,一些大學的高中校友會,就會將「同等級」的學校安排在一起,好比說建中配北一女(口號為「建北齊心,所向無敵」)、省南女併南一中而成「南友會」……等等。傳統封建社會中的俗諺「龍交龍,鳳交鳳,穩龜(駝背)交凍憨(傻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龍與鳳偕、俗與鄙合,此階級秩序在當代教育體系中強力運作的後果,培養出學生偏狹的人格。

此處偏狹人格主要是指涉「勝者傲慢」、「劣者之間的義氣」、普遍的「妒恨」,以及在校內知識學習上的負面態度。先舉個例子來說明何謂「勝者傲慢」。前幾年由於教育部正推動著十二年國教,引發了「消滅明星高中」的爭議,據聞當時某教育基金會在訪問一明星高中時,聽到學生擔心著十二年國教若全按戶籍入學,將會與其它成績不好的同學共同上課,而說:「為什麼我們要跟那些『人渣』讀同一間學校?」此「人渣論」赤裸的表現出蔑視他人的心智狀態,並以此證明自我存在的「價值」。人們固然可以質疑說話者個人的性格偏頗,我倒認為這正是階序社會「成功」製造出來的傲慢人格:在道德的意義上,「魯蛇」是自取其辱,剛好而已。在大學裡頭也是如此,我曾與一些大學生討論高教資源分配的問題,有同學就曾質疑說:「憑什麼那些『後段學生』應當跟『前段學生』享有同樣的資源?」此疑問大概也反映出「人渣論」影響深遠,無所不在。

階序社會的另外一個面向則是魯蛇(loser)的「義氣」。我們在中學時班上總是會出現兩類人:好學生與壞學生。前者是勝利組,後者總是帶點「流氓氣息」,比較「講義氣」。而如果我們細究「以義氣為先」的社會組織方式,可以觀察到義氣在這裡的意義:它表明了「不論處於何種狀況,彼此相互幫忙」的同儕倫理,這是對競爭狀態的直接拒絕,或者是一種心理上的防衛機制,透過「相挺」而來抵抗個人之間的殘酷競爭。畢竟,(成績不好的)「壞孩子們」在這個社會上及整個教育體制裡,無法找到可以被尊重的地方,對他們全面而系統性的貶低必然導致自我防衛心理,形成相挺的道德規範,以證明自我的存在。

義氣「對內團結」,對外則經常展現為對競爭體制與權威的抵抗,除了在校園生活中挑戰校方與教師的權威之外(抽煙、考試作弊、用精巧的理由蹺課、上課睡覺……等等),也同時發展出對於好學生的促狹與嘲弄。有時此種道德規範甚至能超越校方的競爭論述權威。舉例來說,在考試過程中,許多同學表面上會強調自己「都沒準備」,結果考後竟是名列前茅;這自然也會引起同學之間的不滿,經常會出現所謂「考第一名要請客」的奇怪要求。

【勝利組的對立組若是義氣相挺的男子氣概,那女子呢?】

[日] 漂撇男子漢 (Crows Zero) (2007) 中的放牛學校高校生的逞兇鬥狠

仔細分析一下這個過程:所謂的「都沒準備」其實是在說明自己「降低彼此競爭的緊張關係」的意願,但是排名的真實性又赤裸的顯現在眾人面前,最終違背了義氣的邏輯(原來表面假裝不競爭,背後卻力爭上游),因此對於背叛者的「妒恨」在此邏輯來說是具有正當性的。為了這個背叛,成功者必須「補償」失敗者,因此所謂「考第一名要請客」,其實是在集體恨意下對競爭關係造成人際裂縫的一種修補。換言之,「妒恨」心態所展現出來的,其實是義氣規範在受教育者之間的擴張,超越了校方的競爭論述權威。

在校園生活中,我們的確可以看到「傲慢」與「義氣」的人格特質,也常見到對於「勝者」的「妒恨」,最普遍的精神狀態則是對人生的憤懣。活在這種競爭的教育體制之中,家庭與學校都逼迫你競爭,同儕之間被迫進行殘酷的比序,生活當中除了書本再無其它,在這裡似乎沒有半個開心的人;尤其是高中階段因為競爭趨於激烈,青年們時時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當中;無怪乎當代台灣戲劇裡頭的高中生角色,總是帶著沉鬱的愁容,時而高張憤怒,時而茫然憂苦;如此形象的確非常貼近青年們的真實世界。

至於教育體系最在乎的知識獲得,對於學生而言也變成一件苦差事,只要強制的力量一消失,中小學的學生肯定會丟掉課本,不願意再跟校園發生任何的聯繫。對於校內知識學習的負面態度,勝利組與魯蛇兩者都有,只是以不一樣的方式呈現出來。

對於前者而言,真正的學習總是在遠方,是與課堂沒有關係的:課堂其實是「別人的事」。舉例來說,我們常常聽到許多「好」學生說:「我已經準備好考試的範疇了,功課全都做好了,進度還超前了,我可以去做自己的事了!」這個說法獲得了家長的認同:只要能考得好,甚至可以允許交異性朋友!認同這個說法還包括學校的教官與老師:只要能考得好,甚至連偷抽煙、蹺課這類的問題,都可以睜隻眼閉隻眼!「可以去做自己的事了」這句話反面表達了:校內的學習完全是別人的事。無論是學生自己體會到「非這樣競爭不可」從而自動自發的念書,還是完全在被逼迫狀態下讀書,大概都對校內的知識學習採取了負面的認知。我的意思是說,校內的知識傳遞與學習主體(學生本身)沒有什麼關係,學生總是恨不得離開校園去做自己的事。現實上,我常聽到「好」學生們說:高中三年學得最多的就是課外(社團)活動,真正有意義的東西都是自己學到的。

對於魯蛇而言,對於校內知識學習的負面態度則是:這些皆為「虛偽、缺乏實用性」的東西,對自己的現實人生一點幫助也沒有。畢竟他們在課堂上沒有得到任何的尊重,因此他們的拒絕經常以「提早離開校園、進入社會、追求經濟上的自主」的方式呈現出來。對他們而言,學校無異於監牢,校內學習只是浪費時間,課堂知識只是虛偽:它與什麼自我成長毫無干係,而是對某一部分(會讀書的)人有利的玩意。在這意義上,他們對世界的認識總是帶著一種徹底而無情的風格,心中經常響起「被欺負或欺負別人有什麼好驚訝的呢,社會就是如此啊」這類的概念。他們對知識的看法正鑲嵌在此「社會本來便是弱肉強食」的脈絡中:校內知識只是特定人來排除別人的一種工具而已。

【明星高中、頂尖大學、名校:我們還要壓迫自己與孩子多久?】

毫無疑問的,在高等教育中好/壞學生之間的差距透過排名制度與文化被延續了下來;國家資源也以這樣的方式「由好到壞」的分配給一百五十多所大專校院不同的年輕人,而這又反過來強化了社會階級差距的社會圖像。亦即,高教裡頭的階級社會想像並沒有減緩,反而益加清晰。而從台清交政成一路往「下」到邊緣偏鄉的學校,此競爭性的垂直社會形構所造成的基本精神狀態仍然不變:總是缺乏對他人能力的真心欣賞與讚嘆,依舊是帶著妒恨的人格特質。

在學習上,大學生對於知識的負面態度也延續了過去養成的習慣。因著對教育體制長期累積的懷疑,學生很少信任上課的用處,蹺課從而成為大學的常態,如此一來,也更加深了外在強制力的使用(例如:點名、扣分、扣考……等等);雖然比起中學教育,大學校園生活有著更高的自由度;然則在課堂上,大學生很少擁有作為學習主體的自我意識與存在感,熱於求知的人也很罕見,進出教室就像是按表操課一般,只是度日子而已。這與中學時代對課堂知識的反感相同,一方面,學生急於離開教室,但其課外活動的高度創造力與課堂中的頹墮委靡呈現出令人驚訝的反差;另一方面,則熱衷於提早踏入勞動市場,努力販賣自己的勞動力,當個「真正有用(價格)」的人。

我們有可能在此競爭的教育體制上打造新的制度、形塑更健康的人格嗎?這牽涉到大學資源分配與排名/入學方式的制度調整、改變成績導向的明星/社區高中與前/後段班的界線設計,以及在教學上徹底放棄競爭的教育思維—這的確關聯著資本主義社會對「競爭帶來進步」想法的不自覺著迷;除了這些調整之外,還得真正思考如何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來重構教育體制。無論如何,改變雖然並不簡單,但卻值得受困於當前競爭性教育體制的所有人共同嘗試。

在〈競爭人格的養成〉中有 10 則留言

  1. 從小的家庭育教萌芽,物競天擇的觀念就陸續植入,及長在科舉升學體制下開始漫長的競爭人生…養成就是要爬在別人頭上的心態…缺乏慈悲心的生命變得很狹隘…

  2. 美國所謂的兄弟會,在社會和學校時期也是互助合作,而且也都是精英。也沒見他們變成魯蛇,和沒義氣。

    1. 這種互助是有條件的,你沒看到那麼多入會儀式虐死新人的消息嗎?而且你把文章裡說的因果弄反了

  3. 兄弟會的只對”自己人”有義氣. 因為大家在同一個圈子以後碰得到.

  4. 那個…建北會的確是建中北一,成景會是成功景美,但是南友會全名是臺南地區校友會,不只是南一中南女中的學生會參加,就像中友會,雄友會一樣,這都是指地區而不是指學校?

  5. 小弟我認為成績與知識的學習理應出自自發而非強迫性的,這點是考試制度的缺陷
    但若不以成績優秀與否分配教育資源,師資經費的確很難有效運用
    (購置實驗器材即為一例,普通高中甚少做實驗與參加競賽、科展…等,若是比照國中消滅明星學校則經費分散,不足以購置器材)
    亦無標準判斷個人的努力程度與自制能力,這也是業界參考學歷的原因
    何況”勝者/敗者”是相對的,就算不以學業成績評比,必定有其他弱肉強食的情況發生
    (可回想中小學同材間的霸凌行為,不比成績仍可比體格、口才、人緣…等)
    各種制度皆有利弊,不能說改就改,否則容易顧此失彼,也搞的學子們昏頭轉向不知如何準備
    以上小弟淺見,隨興胡言而已,看官們笑笑就好,不必認真~

  6. 以上現象在任何學校都有
    制度與執行上的缺陷與傲慢才是真實問題所在
    其實懂方法加勤奮才能成功
    但是勤奮學習只在各人奸巧
    社會永無和諧

匿名訪客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