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中國高校—台籍年輕博士的學術拓邊

蔡博方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

 

「出走」與「忠誠」之外的第三條路?

這幾年台灣的高等教育劇烈變化,社會輿論討論甚多。不時出現的「流浪博士」議題,引發各種獵奇式新聞報導:博士從事餐飲(例如:雞排、咖啡)、報名國考(例如:初級公務員、消防隊員),或者從事其他「顯然不相襯」的工作而浪費社會資源。博士過剩如何「就或創」(哪種)行業,還有待嚴肅的思考與討論。除了這種「開創一片天」的「出走論述」,第二種最常見的討論則是「堅持論述」,例如:對於「兼任教師」慘況的描述,其中有時還夾帶了某些「責怪受害者」(blame the victim)的評論。撇除這兩種常見的出走論述與堅持論述之外,近年來,開始出現一種新的報導文類:西進中國高校求職[i]

這種報導不太容易被歸類成上述兩種之一的原因,可能不是它表面上看起來不算是A. O. Hirschman所謂的「出走」或「忠誠」,弔詭地,反而是它可能同時兼具有兩種論述於一身[ii]。「西進中國高校」有時候看起來像是「出走」,其原因在於大部分台灣高教工作者不認為這算是一種「留在高等教育界」選擇,更像是一種「轉行」。相反地,「西進中國高校」有時候看起來又像是「忠誠」,其原因多少帶些辛酸:能夠接受比台灣更嚴峻的工作環境的博士(當然,何謂「嚴峻」本文後面會再討論),可見其對高等教育的死心塌地之深。

對於這些朦朧且模糊的「西進中國高校」報導與說法,經過自己數次到中國高校面試的經驗,筆者現在可以有自信地拒斥這些報導[iii]。雖然信心來源還不清楚,本文仍然嘗試先釐清關於「西進中國高校求職」的一些基本事實,至於如何評價這樣的選擇與規劃,則先行保留。一方面,著重在關於基本事實的報導,可以過濾掉自己數年求職過程受挫所產生的哀怨酸氣,以免影響讀者情緒;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面試過的學校,在整體中國高校中可能有抽樣誤差,實在也不應該過度推論。雖然未必堪比「他山之石」,但是,稍微釐清一些基本事實,或許也是一種對台灣高教求職慘況的迂迴「發聲」。

 

中國高校基本分類與其性格

在兩岸高校交流頻繁的今天,有幾個基本事實是不論Google或百度一下就可以知道的:學校層級、學院層級、系所層級。學校層級主要有分985、211、雙非(非985也非211)三種,前兩者大多隸屬於中國教育部(簡稱「部屬」),後者大多隸屬於各省政府教育廳(簡稱「省屬」)[iv]。學院層級的差異性比較大,由於涉及到科系整併、學校整併,各地的高校都有自己的歷史軌跡,常見的趨勢是院級主管在形式與實質權限都大於系所級主管。系所層級在大學部(本科)有分一本、二本、三本,在研究所則有分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的碩士點與博士點。

學校層級反映了中國高教資源的區域不均。39所985高校之中,北京與上海兩個「市」就分別有8所、4所,其他的「省」各有1至3所,屬於985行列的也必然是211高校。在112所211高校之中,北京有26所,上海有10所,江蘇省有11所、湖北省有7所、陝西省有8所、四川省有5所。遼寧、黑龍江、湖南、廣東四省各有4所。各省所列的「重點大學」之中,可能有一所擠進211之列,因此,「雙非」學校仍包含了其他「省屬重點大學」與其他高校。這樣的分級從資源上決定了各校的軟硬體配置,同時也構成了學校的「性格」。

圖一.中國高校分布地圖

(圖片來源:地圖匯http://www.dituhui.com/)

 

從求職者角度來看,學校的整體性格既表現在招聘態度,也表現在薪資福利方面。985、211高校聘用新科博士在學歷上常常列有「海外博士優先」、至少必須「同級學校博士」、「具有幾年博士後經歷」的規定。此外,在研究與教學的經歷上,985、211高校普遍採用SCI、SSCI、EI、AHCI等認定標準,加上CSSCI期刊與集刊、各學科核心期刊等級,而尚未承認台灣學界建立的TSSCI、THCI core指標。從這兩項基本要求來看,臺籍博士西進中國高校求職不是如媒體報導那麼簡單的「台灣供給多,中國需求大」而已,求職者(學歷與經歷)還是必須在符合不同層次高校所制訂的基本條件才有可能。值得一提的是,實際的科研、教學、服務的考核,層級較高的學校要求比較高,但是,層級較低的學校薪資福利卻可能比較好,透過各種利多誘因來搶人。在這三種層級的區分下,台灣籍教師的敲門磚仍然首先是經歷(例如:各種I級發表、歐美博士後經歷),其次才是學歷(歐美博士的「海外」學歷優台灣高校的「境外」學歷)。

中國高校在招聘教師時,公共網頁上較多是「人才引進」方面的訊息。然而,各校人事處同時也有「一般招聘」的訊息。這兩種管道差別很大。「人才引進」大多是副教授以上的職位、年薪制(大多高於台灣教師的年薪),同時說明了「安家費」、「科研啟動金」等其他相關支持政策與額度。這個主要以「個別化」方式進行,大多會負擔應徵者的交通食宿費用、長年招聘且隨到隨審,但是,對於各種層級的「人才」有明確的條件限定,包含年齡的限制。「一般招聘」則大多以講師職位開始,針對剛畢業的博士或出站的博士後,配合學期畢業每年大概分成兩個時段招聘,依照各校人事政策的規定進行。從「一般招聘」管道進去,仍有可能因為條件較優或其他爭取,轉而走「人才引進」管道。我自己的面試經驗中兩種管道都有,走「人才引進」管道當然比較有「禮遇」的感覺,但是,被考核與要求的水平也較高。在「一般招聘」管道跟其他面試者同天進行也並不必然是什麼「貶抑」的經驗,只要負責面試的資深教授們與主管們有廣納人才態度,應徵者仍是會有受肯定的感覺。

圖二.琳瑯滿目的公用招聘網頁,但是,各校人事處官網的訊息還是比較正確。

(圖片來源:http://talent.sciencenet.cn/)

 

此外,近年來中國的985高校與部分的211高校已經開始對於新進人員採行「3+3非升即走」的制度。這種制度相當於台灣高等教育界俗稱的「六年條款」。實行的方式是透過兩次的三年合約,在合約書中除了明確規定「教學、研究、行政」方面清楚的量化責任,以利於校方進行考核之外,更直接規定了合約到期時必須完成「升等」(在中國高校的用詞「評職稱」)。新近教師在第一個三年合約到期時,可能滿足合約上的義務,但是,尚未到達學校升等的要求(通常會比合約內規定的更高)時,可以再有一次機會,到第二個三年合約到期若未能升等,則依照合約予以解聘。換句話說,到中國高校求職的台籍教師,尤其是力爭進入985、211高校的新進教師,仍然必須面對限期升等與到期失業的風險。

學院層級的差異性主要作用在應徵者通過履歷篩選之後的面試。因為學院與學科設置常是相鄰學科之間的勢力狀態的體現。社會學在這個問題上正好是一個很能說明的特殊個案。在經歷「取消」到「恢復」的階段之後,中國高校的社會學可能座落在三種位置:1.馬克思主義學院、2.綜合社會科學類學院(例如:公共管理學院、文法學院、社會學與人類學院等等)、3.社會學院。學院層級的變異未必與學校層級相關,但是,這直接決定了面試場合上提問者(有權投票者)群體的學科背景組成。在「社會學院」中,應徵者比較會面對專屬於社會學內各次領域的問題;反之,在其他學院中則會面臨相鄰學科的教授的提問,例如:歷史學、政治學、中外哲學、馬克思主義學者、社會福利/保障/工作學者。因此,學院層級對於台灣應徵者來說,主要在取得面試機會之後的第二階段。以筆者參加過一個位於二線城市985高校的面試為例,該次面試結束共錄取5位,分別有社會學、行政管理、文學、哲學,之後校級面試再考量不同學科發展留下幾位。這種狀況基本上也類似台灣的「三級三審」制,在系層級上有校院的審查機制,卻更具有招聘人才的彈性。

如果有幸通過了面試,應試者就會在跑校級流程(可能還是有第二關面試),同時進行各種繳交文件的複雜程序。這諸多程序中,臺籍教師比較陌生的應該是「學歷學位認證」、「教師資格證」兩種[v]。前者是中國對於海外(含境外)學歷的認證作業,申請過程嚴格且複雜。多數臺籍教師是透過聘任學校行政人員代為辦理,反倒是到中國考專業證照(例如:律師)的台灣人,比較常透過台灣代辦人員辦理。後者是中國統一管理從中小學到大學的教師的資格考試,高校教師要考「高等教育學」與「高等教育心理學」。從已經在中國任教的臺籍教師口中得知,大概是寒暑假密集上幾週課,然後參加不太難的筆試取得資格。但是,有些「部屬」高校副教授以上的職位可以免去這道程序。

至於科系層級的差異涉及到的是「生源」的質與量。985與211的學校「生源」質與量都比較好,唯一有差別的是理工類、專業類[vi]、綜合類高校之間的差異,不同的科系在全中國排名上不一定等同於該校的層級。但是,校級的力量似乎比較大,可以帶動排名較弱的科所,反之,以科所想要改變校級的聲望可能較難。「雙非」學校生源變異度較大,同時,該校與該系老師在授課上的負擔(不論時數或反應)都比較沈重[vii]。至於研究所是否有授與學位的碩博士「點」,或者該學位點是屬於一級學科或二級學科,對於講師或助理教授以下的教師影響較小,主要因為中國高校教師,必須要取得「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的資格才能指導學生。值得提醒在於,不論是以台灣媒體報導,或者是以接觸來台的中國學生的經驗為基礎,來想像到中國高校任教之後會實際教到的學生群,都不是太準確的方式,更遑論偏頗地認為中國陸生的程度較佳或較差。中國高校學生的群體異質性仍然以所在地區、學校層級、科系層級為關鍵,不容易一概而論。

總體來說,以台灣高教的「前段、後段」(外加中段,例如:「中字輩」大學)或「公立、私立」或「大學、科大」等認知架構,不太容易捕捉到中國高校的差異,更遑論去認識由「校、院、系」三層因素交錯綜合產生的學校性格。個別來說,如果在台灣找教職不順利但是在研究、教學、服務各方面表現都很好的博士,到中國高校求職應該不至於像在台灣這麼不順利,如果是各方表現低於平均水準的話,到中國高校求職應該會比在台灣求職更不順利。因此,第一個需要釐清的誤解是:絕對不是台灣學界淘汰者才會到中國高校求職,同時,雖然從職缺數量上來看中國高校像是在大舉招兵買馬,但是,臺籍教師到中國高校求職也未必比在台灣求職容易,光是要跨越一些偏差訊息夾帶的偏見,做些認識高校制度的基本功課,就是一個不小的隱性成本。

 

左岸呆丸XXXX的熱門話題:薪資與福利

由於本文不是泛論大學文化,也無法討論學生風氣、大學排名、就業管道等等,這些資訊已經有代辦公司整理詳盡,港澳台各地甚至網路上都可以找到。既然討論的是「西進中國高校」求職面而非求學面,對於大學分類有個基本理解就只是個開始,求職者接著想問的應該就是「適應」問題,從校內的薪資福利、工作內容、考核方式,到校外的食衣住行育樂。但是,筆者的經驗也必須指出求職者可能沒想到的問題:對方會比你更擔心「適應」問題,說白了,就是因為外來教師的適應不良帶給其他人的困擾!

薪資與家庭是筆者被問到N次的必考題。薪資方面,照規定來的話,講師或助理教授職位大約在每月八千RMB上下、副教授大約每月一萬RMB上下,沿海地區會因為物價水平而高一些,但是,像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薪資高不過物價,則會有相對貧困感。台灣目前公私立大學的均一價薪資,仍明顯高於中國高校的平均薪資。再加上近年來,資訊發達與交流頻繁,中國高校管理者都瞭解台灣的「少子化」危機與高教2016大限。因此,大多數「雙非」高校會祭出至少不低於台灣薪資,而985與211高校則堅定不移,頂多把話題從「薪資」轉到「福利」的議題,畢竟,薪資不高的情況下,福利是另一種重要的實質補貼。

這就立刻關連到「是否全家到校」的第二個考古題。中國高校在福利各方面是比台灣好,最主要的三個例子是:住房、子女教育、五險一金。住房方面,大多數學校提供「周轉房」讓新進教師可以低價租房,並且保障一至三年,或者提供在校外租房的定額補貼。如果該校正在「擴建校區」大興土木的時期,可能還有「校內住房」可以低價承購或長期租用。提供住房福利是中國高校的常態,只是品質與狀況可能有變化,在台灣則是較偏遠的學校才以住房福利作為誘因。這樣的差異在子女教育上更明顯。中國高校大多提供教師子女從「幼稚園(2歲以上)到小學」就讀權利,附屬學校學費低廉,位置大多在大學校區內。有些師範類的高校甚至也提供附屬中學(國中、高中),供該校教師子女就讀。相對於到中國工作的其他行業的台灣人,苦於子女就讀當地民辦學校,或者昂貴的國際學校來說,這種福利是高教工作者特別的優惠待遇。

圖三.來自WIC網站的專業文,一目了然,辛(薪)酸亦然

(圖片來源:http://wicerworkshop.logdown.com/)

 

比較難理解的是「五險一金」(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種社會保險,加住房公積金)福利制度[viii]。對於高校任職者來說,關鍵的兩個議題是:1.五險一金是否可以選擇性繳納、2.一金是否可以領出來用於租房。第一個議題隨著中國勞動條件的改善,選擇性繳納的作法越來越少見,臺籍教師「五險一金」也跟著逐漸被落實。這就意味一個很大的差別:落實前,實際領到的薪資比較高,不僅個人不繳交五險一金,校方還可能把雇主提撥的部分發給教師;落實後,這兩部分都需要上繳,因而實際領到的薪資會更低一些。「有編制」身份的臺籍教師,更不容易規避「五險一金」的繳納。第二個議題涉及到臺籍教師是「租房」或「買房」的長期規劃。「住房公積金」是進到個人的一個獨立帳戶,等於平時就要工作者預先存一筆「未來繳房貸」的錢,因此,只打算先「租房」的人就要同時付房租與住房公積金(佔薪資的8-12%不等)。如果學校與地區(省或市)政府有提供政策優待,可以讓臺籍教師將住房公積金領出用於租房,則可以免去初到中國任教時的財務負擔。換言之,五險一金對中國教師基本上是正面的「福利」保障,然而,對於初到中國高校工作的台籍教師則未必如此。

在筆者加入的一個名為「左岸呆丸XXXX」的QQ群組(類似台灣使用的Line群組,另一個常見的通訊軟體是微信wechat),大家常常交換的訊息就是關於薪資與福利方面。當然,一個簡單的答案就是:中國各地民情差異太大,各校規定都可能不同,無法一概而論。令人難過的是,不少已經在中國任教的台灣博士都認為,到中國高校工作還是優於在台灣繼續走無止盡的兼任教師生涯,或者在坐三望四的年紀做出壯士斷腕轉行謀生的決定。令人窩心的是,他們也在相互勸告保重身體健康的同時,懷念台灣社會被人詬病多年的全民健保與醫療品質,自嘲被迫尋求各種自然療法。

因此,第二個需要釐清的誤解是:其實已經有為數不少的臺籍青年教師在中國高校任教,而且彼此也有所聯繫,甚至位於同地區者也都積極交換資訊、相互幫助。到中國高校任教並非台灣媒體報導的兩種極端情況:不是被高薪挖角而過得優渥舒適(不想回來),就是苦於高度不確定性卻身陷泥沼(回不來了)。

 

結語:兩岸求職的異(不勝枚舉)與同(都很辛苦)

本文初步介紹關於西進中國高校求職的一些基本資訊,最後還是不免分享一些心得。硬逼著自己不去比較在台灣與在中國求職的經驗似乎是不可能,但是,要說能從中反思出什麼「發現」卻也有點托大之嫌。只能再次說明,這只是個人偏狹的、直覺式的經驗。

從個人接觸到的臺籍教師來看,大多是理工與文史方面的博士,社科的比例偏低,尤其是社會學的更少[ix]。此外,新科臺籍博士單身赴任或兩岸結緣的居多,舉家遷移的較少。兩岸之間的臺籍教師的差異明顯地表現在學科分布上與家庭型態上,在教學與研究的客觀指標上的差異實際上並不明顯。今年初參加兩位赴福建、武漢任教的臺籍教師的分享會,會上講者主要的心得:是否到中國求職仍是個人選擇,只是在選擇之前還必須對於不清楚的事情多些瞭解。

從個人接觸到的中國高校工作者來看,地域文化與世代文化造成的差異或許是兩個鮮明區分。如本文前述中國高校存在著高度異質性,中國教師的差異也不小。「地域文化」是最明顯的因素。南北方人對彼此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刻板印象,北京教師「首都」心態(出了北京都是鄉下!)與上海教師的「國際」心態(離開上海都很封閉!)更是明顯,這些有趣的現象只要接觸過不同地區的中國教師,都可以立刻感受到。在筆者與一起面試者會後閒聊時,發現有人喜歡回到自己成長的省分、城市去求職,也有人正好相反就是想離開熟悉的地方才來應徵。唯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高校教師與新科博士(不論土洋)在求學與成長過程中,都經歷跨度不小的遷移經驗(跨省份、跨地區)。

若真的要將兩者進行比較的話,我發現:首先,中國都市消費水準大概不低於台灣,可是高校教職薪資略低於台灣,再加上社會支持網絡的因素,或許臺籍教師留在台灣任教或轉行會比較「舒適」(但是前景堪憂);其次,前進中國高校任教的狀況與進入產業界不太相同,因此,比較無法以過去台灣社會熟悉的「台商或台勞」模式,來預想到時候會需要「適應」的各方面。畢竟大學體制的變動速度與工作節奏仍不能與企業相比。最後,當代社會的高等教育擴張已經在各國內部都引起相似的求職危機,西進中國求職就不會是單方面「個人選擇(去或不去)」的問題,而是一個更辛苦、更需要「被對方挑選」的過程[x]


 

[i] 本文討論的對象,僅限於台灣剛取得博士學位正在初次求職進入高等教育界的群體,並不包含已經在學界多年的資深人員被挖角到中國,或者到中國讀博士學位之後留在中國求職的兩種狀況。關於各種高階「人才競爭」的論述,可參見「高教人才危機,政院不能無感」。http://udn.com/news/story/7338/1436082 雖然本文作者並不完全認同該投書的論點。

[ii] 參見香港中文大學Gender Studies Programme曾薰慧助理教授在2014年於「巷仔口社會學」的文章,「鳳凰花開,又到了博士求職『祭』」,其中提到「…台灣學界裡「過量」的博士,近幾年似乎有逐漸往中國市場「擠壓」的傾向。這對大多數高度重視學術自由的台灣人應該是個兩難的選項。…」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6/23/tsenghsunhui/

[iii] 可惜的是,大多數已經西進中國高校任教者,並沒有積極地對此議題發聲,反之,對此議題有所論述者卻又大多數只是隔岸揣測。筆者願意冒著野人獻曝的風險,分享自己過去一年多內(從投履歷到面試,準備舉家遷移任職,最後峰迴路轉地留在台灣)經歷的種種經驗。如果未來有更多在中國任教的臺籍教師願意分享其工作心得,或許可以透過更多的第一手報導,釐清台灣社會目前對此議題的種種扭曲報導。此外,感謝許多在中國高校任教的台籍青年教師,提供他(她)們寶貴的經驗與心得,也感謝過去接觸到的許多中國教師(不論是資深或資淺),的開放心態與學術熱誠。

[iv] 關於中國高等教育的「985工程」可參見,維基百科與百度百科。985工程的高校:https://zh.wikipedia.org/wiki/985%E5%B7%A5%E7%A8%8Bhttp://baike.baidu.com/view/59436.htm。211工程的高校:https://zh.wikipedia.org/wiki/211%E5%B7%A5%E7%A8%8Bhttp://baike.baidu.com/view/7085.htm。省屬重點大學:http://baike.baidu.com/view/3936449.htm

[v] 關於「學歷學位認證」可參考網站說明http://www.cscse.edu.cn/publish/portal0/tab82/default.htm。關於「教師資格證書」可參考百度上的說明,http://baike.baidu.com/view/181842.htm

[vi] 例如:政法、師範、財經、農業、航天之類的大學。有些專業類的大學即使是「雙非」大學,仍然可能院系的專業性,與畢業生在相關產業的高就業率,而讓自己在中國高校排名位居熱門選擇。

[vii] 「雙非」之中應該還可以分成省屬與私立,基本上如果是省屬,有省政府的支持,大概維持在二本線上,生源不會有問題;而私立的三本學校,是比較可能有生源問題的。台籍教師如果是循人才引進到校,比較有可能會讓教師自己選擇要擔任「科研型」、「教學型」、「綜合型」。若是選擇「科研型」,一年大約需負擔200課時(學分,大部分情況也等於小時),換算成40週,大概是每週5課時;「綜合型」大概是340課時,大概每週9課時。只有願意擔任「教學型」的教師才會課時比較重。當然,這還是伴隨著地區與學校有所不同。

[viii] 詳細的規定與計算方式,可以參見Ptt資深鄉民成立的「WorkinChina」版,與另外建立的WIC(Work in China)部落格,其中一篇非常專業且詳盡的文章「外籍人士在中國就業證及五險一金」http://wicerworkshop.logdown.com/posts/252555/foreigner-work-permit-and-social-insurance-in-china)。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該文主要以產業界為考慮,未必完全適用於到中國高校求職。

[ix] 目前已經有中文、歷史科系的臺籍教師分享到中國高校求職的經驗,最近的資訊可以參見劉學倫先生「應聘大陸高校教職之經驗談」一文,http://www.chinese.ncu.edu.tw/app/news.php?Sn=1175

[x] 附註:本文緣起。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答應了在戴伯芬老師交一篇巷仔口社會學文章,題目依序排了三個選項。無奈上學期末結束後開始著手,卻發現首選題目可能太敏感,也不知從寫起較好。更無奈的是,第二選項議題涉及的當事人與團體認為暫時不適合被寫,第三選項要動筆才發現也沒有原本自以為的哪麼理解。最後,只好乖乖地回來痛定思痛,認真面對,最後在胡言亂語之下擠出了本文。在此感謝戴老師的寬容。

 

 

在〈前進中國高校—台籍年輕博士的學術拓邊〉中有 7 則留言

  1. 能不能寫點口語化一點,看得辛苦呀

    1. 但確實好文章 推!

  2. 出處詳細又兼具有主客觀見解的好文。
    希望台灣的高教教師未來能從中發現更完善又具有契機的前景。

  3. 8000一個月的基本工資,還有其他的福利呢?比如住房補貼等

  4. 一般台籍的教師,都不走事業編制,走聘任編制的,薪水完全靠自己談,筆者真的只有8000一個月,只能說自己沒能力而已,據我所知,25萬到30萬年薪都會有。

匿名訪客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