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擴張與學用落差

張峰彬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本文專屬授權巷子口社會學,不接受轉載,欲轉載者請直接與作者連絡”

  • 博士賣雞排效應

當「棄教授夢 博士改賣雞排」(蘋果日報,2013.03.10)的新聞登上媒體版面並成為討論話題後,年輕人「學用落差」的問題再次引起眾人的關注。所謂的「學用落差」是指年輕人在離開學校之後,無法在工作崗位上應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隨著台灣高等教育擴張,在這個大學生滿街跑的時代裡,「學校所教的」和「學生所學的」是否對未來職場工作機會取得方面有所幫助?無疑是學生、家長、老師、以及社會大眾所關心的問題。

不少社會人士和學者專家在看到「學用落差」造成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企業則找不到人才的困局時,感到憂心忡忡。然而也有些人認為由於產業變動太快,認為「學用一定有落差」(陳力孑 2013),CBRE諮詢公司和中國公司Genesis Report(2014)甚至認為智慧機器人出現之後,未來10年內有50%的工作將會消失。所以年輕人剛離開校園無法學以致用,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就像一個企管系的畢業生,不太可能在剛踏入職場之際就有機會應用所學去管理一家公司,或許需要累積足夠的經歷之後才能獨當一面。因此,「學」和「用」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會隨時間而變化的動態過程。

本文企圖以簡單的實證資料分析來呈現高等教育擴張後個人的教育經歷和職涯早期學用落差之間的關係。我們認為在高教擴張後,技職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需要因應學生的學用落差狀況而有所調整。

  •  高等教育擴張引發職場變化

蔡淑鈴(2004)歸納台灣現代教育變遷的歷史軌跡,指出三個重要的發展里程碑:(1)在1968年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2)在1972年停止私立學校設立:(3)在1985年重新開放私立學校設立。她認為高等教育已經從早期的「菁英教育」過渡到「大眾教育」,並且轉化成為「普及教育」。在上個世紀90年代,台灣民間對教育鬆綁的訴求高漲,於是有「410教改大遊行」的社會運動產生,要求政府「廣設高中大學」,暢通人民的升學管道。為了回應這樣的教育機會訴求,教育部除了增設新的大學之外,同時鼓勵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或將獨立學院擴大改制為大學(章英華、黃毅志 2007)。

圖1呈現高等教育機構數量變化的趨勢圖,如果把大專程度的學校分成兩群:第一類是專科學校包含五專和二專;第二類則是包含大學和學院,顯示出大學或學院的數目從1997年的78所迅速增加到2002年的139所,5年之內增加61所。換句話說,在這短短的5年期間,平均每一個月會有1所新的大學或學院成立。在2004年之後,大學和學院的數量則是呈現穩定的趨勢。

資料來源:行政院教育部(2015)《教育統計》。

對於專科學校的數量發展來說,在相同的1997年到2002年之間,專科學校的總數和大學及學院的數量呈現正好相反的變化走勢,我們可以據此瞭解到透過專科學校升格的方式是達到「廣設大學」之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大學和學院數目的增加在一方面提供年青人更多的升學機會,同時,隨著受教育年數的提升也意味著延後進入職場工作的時間。如圖2所呈現18到21歲年齡層人口的淨在學率的成長趨勢圖,男女兩性在1991年大約有20%具有學生身份。一般而言,如果18歲從高中畢業的話,表示這20%的人是在就讀大專院校。到了2015年女性的淨在學率上升到76.2%高於男性的65.9%,而且從趨勢圖上顯示近年來的性別落差甚至出現些微擴大的跡象。

a淨在學率=各該級教育相當學齡學生人數÷各該相當學齡人口數 × 100

資料來源: 行政院教育部(2015)《教育統計》。

有關高等教育擴張後所引發的學用落差問題,部分學者透過分析教育和勞動力的總體性資料,呈現出高教擴張後勞力市場人力供需的變遷趨勢(王立昇 2014),主要的研究發現是:廣設大學造成畢業生人數大量增加,但過去10年產業結構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所以產業與人力結構失調是學用落差的主因。

 

  • 高教擴張與學用落差

本文企圖循著以上的討論脈絡,但採取比較微觀的方式,利用個體層次的調查資料,即從年輕人的角度來看學用落差的情形。本文的實證資料來源是利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後續調查(TEPS-B)」計畫,在2010年所收集的問卷資料,以便用來檢視不同的教育經歷和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之間的關係。

分析對象是一群具有人口代表性的出生世代樣本,他們大約在1984或1985年出生,且曾經在2001年、2003年、以及2010年參與問卷調查。有關這筆資料特色的介紹,請參考之前關秉寅(2016)巷子口文章的說明。

分析內容著重在回答幾個問題:(1)當前25-26歲年輕人的工作或升學的狀況如何?(2)有多少比例的年輕人處在學用落差的狀態?(3)以技術和實務導向的教育經歷是否有助於在工作崗位上學以致用?(4)在這個從學校到勞力市場的轉銜過程中是否存在性別差異?

 

  1. 大專教育之後的抉擇

 

首先,我們先來看在2010年這群25到26歲年輕人的求學或工作的分佈狀況。圖3顯示:在男性樣本當中,有13%仍然保持學生身份,這些是代表繼續攻讀研究所的比例;至於女性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比例(10%)則是低於男性。在進入職場方面,全體女性樣本當中有71%取得全職工作,她們每週至少工作40個小時以上。但在男性樣本當中,投入全職工作者占63%。至於從事兼職工作的比例則比較少,女性有6%,而男性則只有4%。

另外,圖3顯示在這群25到26歲的年輕男性當中,有20%既沒有學生身份,也沒有投入職場工作,是處在一種不確定的狀態,這群人符合最近報章媒體上流行的「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由於這群年輕人絕大多數擁有大專學歷,當許多具備高等知識、訓練、和技能的年輕人無法在畢業後即時找到發揮潛力的舞台時,學用落差的問題自然就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至於在女性樣本當中,尼特族的比例則比較低,占13%。

大體而言,年輕男性比年輕女性更有機會攻讀研究所學位,同時也有比較高的風險會落入工作學業兩頭空的尷尬處境,至於女性則是在職涯早期的表現上,比男性更容易找到全職的工作機會。

 

 2 . 學以致用或學非所用?

 

接著,針對那些已經進入職場工作的年輕人,我們請他們回答一個主觀評估學以致用的問題。問題的內容是:「在工作上,我可以發揮我的所學」,受訪者的五種可能答項是:(1)非常符合;(2)符合;(3)無所謂符不符合;(4)不符合;(5)非常不符合。我們將受訪者的答項分佈整理成圖4。

從圖4顯示:在2010年有工作的年輕人當中(在扣除學生、非學生沒有工作之後樣本數為2889人),回答「非常符合」者占13%,而回答「符合」者占42%。這表示有55%認為自己在工作上可以學以致用;至於另外接近一半的人則是對自己的所學與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之間的關連性抱持著一種保留的態度。

 

 

3 . 教育經歷和學以致用

 

        為了探討高等教育擴張與學用落差之間的關係,我們依照5種受訪者最高教育程度類型「(1)高中或高職;(2)專科;(3)科技大學;(4)一般大學;(5)碩士或博士」進行分群,並分別統計不同教育程度者在主觀學以致用問題的答項分佈情形,圖5呈現的是跨群比較的分析結果。

我們發現:擁有研究所學歷的人在工作崗位上有最大的機會發揮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碩士或博士工作者當中,有70%認為自己在工作上,可以發揮所學(其中回答「非常符合」者占18%,而回答「符合」者占52%)。這個比例遠高過一般大學畢業生的56%(其中回答「非常符合」者占16%,而回答「符合」者占40%),以及科技大學畢業生的52%(其中回答「非常符合」者占9%,而回答「符合」者占43%)。從這些數據顯示:雖然有可能發生如媒體上所報導「博士生賣雞排」的特殊個案,但總體而言,擁有碩博士學位者比其他同輩在學以致用方面仍然擁有普遍性的優勢。

另外,比較值得關注的是科技大學的部分。我們發現科技大學畢業生認為自己在工作崗位上,「非常符合」發揮所學的比例只有9%。不但低於一般大學畢業生認為「非常符合」16%,甚至低於專科畢業生認為「非常符合」的13%。這樣的結果和一般大眾所預期的不太一樣。通常我們會認為強調實務和應用取向的科技大學在培養學生取得一技之長方面,會比一般大學的訓練來得好。但我們目前的分析結果並沒有看到支持這種想法的證據。從學以致用的角度來看,目前的技職高教體系似乎尚未達到其所宣示的目標。

 

 

 4 . 教育經歷和學以致用的性別差異

 

接著,我們進一步以連續變項的方式轉化學以致用問題的每一個答項,我們設定「非常符合」=5分;「符合」=4分;「無所謂符不符合」=3分;「不符合」=2分;「非常不符合」=1分。依照這個方式,可以估算出每一個位工作者的主觀學以致用程度分數。分數越高表示越能夠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過去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我們可以運用這個新變項來比較不同學歷和學以致用之間的關係,同時觀察是否存在性別差異(如圖6所示)。

圖6同樣呈現研究所教育經歷對學以致用的正向效果。同時碩博士學位對於在工作上發揮所學的助益方面,性別差異並不大(男生平均3.69,而女生平均3.72)。以95%的信賴區間估計範圍來看,擁有研究所學歷的年輕人,在學以致用程度上,顯著地高過那些沒有進入研究所的同輩。

在一般大學部分,我們發現女性一般大學畢業生(平均3.38)比她們的男同學(平均3.08)更容易在畢業之後,找到發揮所學的工作機會。類似的性別差異也出現在科技大學的畢業生族群。我們可以理解由於男性就讀理工科系的人數和比例高於女性,而當台灣勞力市場的工作機會是由服務業主導時,大專畢業女性在職涯早期會比男性擁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和自己在校所學相關連的工作崗位。至於男性畢業生學以致用的表現優於女性的情形,只出現在高中職畢業生和專科畢業生當中。

如果只觀察男性樣本的話,我們看到科技大學的男性畢業生在學以致用方面(平均3.00)低於一般大學的男性畢業生(平均3.08),也低於專科男性畢業生(平均3.14)。可見雖然高教擴張之後,增加科技大學的設立,使得專科學校在數量上以及畢業生的人數方面已經遠低於過去,但專科學校的教育訓練成果,相較於科技大學並未有所遜色。透過這些數據的比較,顯示當前的科技大學在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方面需要進行重新的檢視。

 

  • 學用落差下的退場機制

 

目前台灣的大專院校數量已經達到158所,在考慮面臨人口少子化、以及學用落差等問題之下,政府宣示的改革方向是以輔導轉型或退場的方式,規劃降低大專院校的數量到100所以內(聯合報2014.09.30)。過往技職教育體系所培養的人才在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曾經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在過去二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擴張浪潮下,技職高等教育體系從師資來源到教學內容,一度朝向一般大學化的模式發展,因而逐漸失去自己的特色。本文的分析結果也指出科技大學畢業生並沒有在學以致用方面勝過普通大學畢業生。如今,政府與社會大眾重新發現技職教育的重要性,就如同教育部宣布從2018年起將推動第三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中國時報2015.11.27),便是寄望能夠經由各種制度性的調整措施來縮短學用落差。

以上分析只是一些初步觀察,由於我們使用的資料是個人層次的長期追蹤資料,進一步可能需要再控制公立或私立、學生專攻領域和科系、以及職業類型等等,來深入探討學用落差的複雜問題。我們也希望能夠持續跟隨這一群關係著台灣未來發展關鍵的年輕人,收集他們更詳細的工作訊息。這樣的追蹤資料將有助於未來相關政策的擬定,進而協助年輕人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從學校到職場的轉銜過程。

 

 

 

參考文獻:

王立昇(2014)。從統計數字看學用落差問題。學用落差因應策略論壇,臺大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

http://www.cppl.ntu.edu.tw/newsfile/2014newsfile/20140502/ppt1.pdf

陳力孑(2013)。2013年6月4日聯合報願景工程專題報導(A6版,記者李昭安)。

章英華、黃毅志(2007)。台灣地區教育分流對階層位置影響之變遷:1997年與2005年的比較。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十一次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蔡淑鈴(2004)。高等教育的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7:47-88。

關秉寅(2016)。台灣高等教育擴張後,仍然鳳生鳳、鼠兒打洞嗎?巷子口社會學。

CBRE. (2014). Report Fast Forward 2030: The Future of Work and the Workplace. Genesis Research Report 2014.

http://www.cbre.com/research-and-reports/future-of-work

在〈高教擴張與學用落差〉中有 5 則留言

  1. 當教學要和用人的公司做連結,
    就請與政府和稅金脫離,
    不要動用人民的稅,
    不要用暴力限制通過甚麼樣的考試才能當老師。

    【使用者(資方廠商)付費】
    【法律鬆綁】
    【甚麼課程都能開,甚麼畢業資格都能訂】
    【當然,教員也適用勞基法,變成環保材質,隨用隨拋】
    【回歸市場機制】

    這不是政客和資方最喜歡的福音嗎?

  2. 我看重的反而是認為自己在工作上,可以發揮所學?回答”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的人數比例。
    如果換算成人數,每年就有好幾萬人學非所用,累積下來更有上百萬人學非所用,這些人的教育資源不但浪費了,更造成整個社會充滿了不滿、反對的氛圍,也是台灣成為鬼島的主因。
    建議進一步還可以比較分析:相較於已開發國家,這種比例是否類似?

陳育賢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