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術科普部落格的公共性意涵

王宏仁 /中山大學社會系

我們應該都很熟悉馬克思講的這句話:「哲學家只是用不同方式在解釋這個世界,但重要的是,改變它!」前任國際社會學會理事長Burawoy則說:「面對一個不平等的世界,我們除了詮釋、解釋它之外,我們也必須進擊,換言之,我們必須認知到,我們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也必須對世界負起部份的責任!」顯然,社會學知識除了客觀分析我們的世界之外,本身就具有相當強烈的社會實踐意涵。從這個角度來看,學術的公共書寫,傳播的不僅是該學科的知識,也是一種熱望,一種基於社會責任、推動改變社會的一股熱望!

Marx

【哲學家只是用不同方式在解釋這個世界,但重要的是,改變它!】

臺灣第一個人文社會學術科普部落格「芭樂人類學」,成立於2009年11月,一開始只是在人類學者之間默默耕耘,不過到了2012年時,該部落格逐漸引起社會大眾以及其他學科學者注目。2012年底,社會學界開始籌備屬於自己的共筆部落格「巷仔口社會學」,並且於2013年2月底開張,在極短時間內吸引了眾多人目光。2014年的三月太陽花學運後,又誕生了一波新的學術部落格,包含歷史學柑仔店菜市場政治學故事地理眼、到最近的經濟學「白鯨記」STS多重奏。值此巷仔口社會學已經刊登200篇的文章之際,此文希望探討一下這波學術科普部落格風潮的意涵。

沒有人讀的學術論文

有時候我們會懷念1980年代末與1990年代初,許多風起雲湧的新雜誌出現,例如人間、當代、南方、文星、島嶼邊緣,或者大量的西方書籍翻譯,成為媒介、傳播知識的重要平臺。但是過了二、三十年,整個社會的政經條件完全不一樣,特別是網路的普及,使得知識的傳播媒介有了非常不同的方式,這也給了學界參與公共書寫一個新機會。

低成本的網路資訊傳播,使得我們要對抗國家或市場資訊傳播的可能性提高不少。政治力介入媒體傳播,早已經是人儘皆知的事情,例如旺中的中資媒體對於黃國昌的抹黑、以及2015年「天下@獨立評論」將黃丞儀批評馬英九跟習近平見面的撤稿事件。不過,問題並非只有政治力的干涉,目前的媒體評論市場非常弱智,多數的電視媒體仍無法做到深度評論,這也是當前資訊傳播的問題。

網路的出現,多少克服了傳播成本高昂,無法抵抗龐大傳播資本的困境。就先不談跟平面報章媒體結合的網路評論文章,目前有一些「純」評論網站,以臉書「按讚」的人數來看,目前最多的應該是想想論壇,接著是「天下@獨立評論」,端傳媒、接著是巷仔口社會學、歷史學柑仔店芭樂人類學法律白話文運動。當然,不能單純就按讚的粉絲人數來看該網站的影響力,例如「地圖會說話」,點閱次數都是百萬計的。不過至少就傳播的角度來看,粉絲人數越多,發文能夠接觸到的人就越多,「廣告」效力也就越高。

可以看到,網路的出現,讓比較沒有資本的一般大眾,也可以透過低成本的網路,開始發佈、傳播自己的想法。我稍微整理了一下自發組成的學術科普網站跟有資本支持的評論網站(以天下評論為代表),不同的經營模式跟成果(參考表1)。臺灣的共筆學術科普網站,都是從社會中自己長出來的,沒有任何「經濟資本」支持,有的只是學界的「文化資本」而已。而從以下的統計數字來看,只要有特色的小眾獨立評論媒體,是可以在目前的網路競爭環境之中存活下來的。

表1  各學術科普與商業評論網站比較(至2015.01.25統計)

滑動1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目前也有一些個別學者經營自己的學術科普部落格,不過根據經驗,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有強大的動力來書寫之外,也必須考慮時間限制、學界要求的專業型書寫。在臺灣,廣受歡迎的個人學術科普部落格,包括地圖會說話、哲學雞蛋糕,但在個人受到條件限制的情況下,透過集體力量來經營科普部落格是克服單兵公共書寫困境的方法之一。

歐美國家也有社會學的科普網站,有的是個人部落格,有的則跟巷仔口社會學類似,是集體共筆。比較接近巷仔口社會學的網站包括:日常生活社會學,該網站的動能很強大,文章也都短短的。文章會舉社會學的簡單概念來說明日常生活背後的社會邏輯,例如角色衝突、去個人化,或者提問一些有趣的說法,例如用「指頭尺寸就可以顯露你的性傾向?」來說明統計的一些陷阱;另外一個有趣的部落格則是「社會影像」,主要透過影像來看社會現象。例如同一個人,圖片如果是穿上藍色工作服,對比穿上西裝,那麼他被認為「白人」的機會,是否會不一樣。這些部落格的文章都有社會學的最新研究做為論述基礎。

國外的大學社會系也有自己經營的部落格,例如英國的倫敦政經學院LSE,該部落格主要寫手是研究生,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一篇文章,動力很強,隨時都在寫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報告。牛津大學的Oxford Sociology則看起來像積滿灰塵的地方,沒有甚麼人氣,令人吃驚。

科普學術部落格真的可以吸引到眾多讀者,例如巷仔口部落格的點閱次數已經超過三百萬了。那麼,學者的學術論文,有誰在讀呢?根據統計,在學術期刊發表的文章,平均一篇只有10個人閱讀,更令人氣餒的是,在人文學科發表的文章,82%從沒有被引用過!學者花費了龐大的社會資源,包括國家給的研究經費、補貼大學的教育經費,還有自身花費許多力氣去調查、閱讀、研究、書寫、投稿刊登的漫長(痛苦或折磨)過程,但所做出來的研究若只有少數學界內的同儕閱讀,這不是非常可惜嗎?

過勞

【過勞的教授、沒人讀的學術論文】

此外,資訊流通越來越快,從學者開始一個新研究主題設定,到調查、分析、書寫、發表,大概也都要三、五年的時間,如何快速傳播這些新研究,是值得注意的事情。或許先將相關的想法發表在有公信力的地方,是一個可能的平衡,例如有的學術期刊在正式刊登前,將接受的草稿放在網站上面,供讀者閱讀與評論,以利作者可以繼續修改。如此做法,跟目前的學術部落格文章,有點類似,也就是作者將自己的一些研究丟出來討論,接著有些讀者會給許多意見,成為將來撰寫學術文章的參考。這種雙向的互動,是過去單純用期刊寫作發表時代的人,無法想像的。這種方式,已經比較接近於民主化的公共書寫了,不僅是圈內人閱讀、建議,還可以讓廣大讀者來評論、給意見。巷仔口社會學的一些文章,也開始有這樣子的特色了,例如陳美華寫的「你嘛用心洗:美髮沙龍裏的身體工作」,整理了初步田野資料,透過發表,有一些讀者給了回饋,例如展示洗頭洗到雙手傷痕累累的照片,讓她的此項研究有更加豐富的材料。

學術研究、社會介入與公共書寫

早起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學者書寫,許多人都希望成為「國師」,也就是獲得層峰關愛的眼神,進而可以「學而優則仕」,進入到政府或黨的單位任職,這是學官權力不平等關係的展現。進入到陳水扁擔任總統的期間,如何處理國家不斷吸納走社會運動能量,成為吳介民說的「克勞塞維茲的魔咒」,也在在考驗著社會學的社會實踐性格。

即使不是學官兩棲問題,還有另外的「學術與政治」問題,也考驗著學術與社會介入的關係。去年318太陽花學運時,蔡錦昌教授寫了一封信給學會,立場是反對學會對於學運的支持聲明,他認為學者如果參與任何政治聲明,就是「大學講壇上的政客」。對於他的論點,顧忠華澄清說,我們採取的並非「價值中立」,而是「價值自由」(Wertfreiheit)的立場,如同P. Bourdieu對巴黎郊區發生騷動的阿拉伯後裔年輕人說的:「我並非反對你們去火燒車,而是你們必須清楚知道為何要去燒車。」(見黃敏原「對社會學的無知,正反映台灣社會對不公義的無感」)。

不過社會學者實際介入社會運動的情況比較少,反而公共書寫才是臺灣社會學者介入社會最常見的方式。我認為,公共書寫,是一種介於韋伯說的「政治人物激情演說」與「冷靜思考的學者」之間的政治行動。學者根據自己長期的研究,針對某些議題來發言,除了是冷靜思考的言詞表述外,其實也希望傳播我們的信念,這一點,跟政治人物吸引群眾支持他的理念,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但是跟政治人物不同的是,為了獲得最多的選票,政治人物會講群眾喜歡聽的話語,或者要找到他的同溫層聽眾,並且吸引距離其政治立場不太遠的選民,因此可能往眾數靠攏;但是學者寫的公共文章,卻剛好相反,並不是要吸引已經站在其同一思考的聽眾,反而經常是撕裂讀者的慣性思考,要把原來的讀者轉化成為另外一種思考方式的讀者。所以我認為,會引起廣泛討論的公共書寫文章,就俱有相當重大的意義,不管我們贊成或反對其論點,因為它不是重複閱聽人早已熟知的觀點,而是透過「幾近挑釁」的方式,面對那些從來不曾如此思考、甚至從不覺得某些事物是有問題的人,來刺激他們嘗試從新的角度去思考社會現象。我們社會學不就是每天在吐槽人們的常識嗎?

在巷仔口部落格的文章,有許多是這一類的「挑釁」文章,例如楊佳羚的〈性/別化的種族歧視:後殖民女性主義的觀點〉藍佩嘉的〈蕃仔、外勞與阿兜仔:種族主義的社會學〉林宗弘的〈兩岸服貿協議真的「利大於弊」?統計的科學檢證〉趙恩潔的〈看不見的恐怖攻擊〉

要讓一般大眾可以接受非主流的觀點,並非那麼容易,這就跟廢死議題討論一樣,每次臺灣發生街頭隨機殺人事件,社會大眾跟許多政治人物就開始批評廢死立場的人跟團體,在臺灣,只有敢公開表態支持死刑、嚴刑重罰的政治人物,但很少敢公開表明自己廢死立場的人。學界在討論廢死議題上,則經常面對常民不同的正義觀,也因此經常被批評為不食人間煙火、空談理論,如何轉譯學術語言而且可以說服持不同意見的人,並非一件容易的工作(參考容邵武寫的「死刑存廢戰爭能否走出死巷?」 )。

 

http://2.bp.blogspot.com/-QT5jg9DsnZw/UlZ74um9hEI/AAAAAAAACAQ/g1zOity6bHQ/s1600/1010CG5%E5%85%A8%E7%90%83%E6%AD%BB%E5%88%91%E6%A6%82%E6%B3%81.jpg

【人文社會學術界多支持廢死,但如何跟多數支持死刑的大眾之間溝通?】

這樣「挑釁」的公共書寫,本身就具有改造社會意識的企圖,更精確的說,任何的寫作,都是一種政治行動、一種社會介入,面對社會的各種問題,社會學家透過不同方式的社會參與,都在彰顯社會學的身份認同,社會中的每個人都佔據了特定的社會位置,作為大學教授的我們,佔據了相當優勢的社會位置,對於正在發生的諸多事務,社會學者沒有置身事外的權利。

學術知識科普化的貢獻:問責、民主

將我們的學術研究成果,改寫成為通俗易懂的文章,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過去可能以教科書的方式呈現,例如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的《社會學與臺灣社會》,或者張晉芬撰寫的《勞動社會學》;最成功的科普社會學,應該是藍佩嘉的《跨國灰姑娘》,還有林宗弘等人撰寫的《崩世代》;也有以出版論文集方式呈現,例如王文基、王秀雲、郭文華主編的《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或者人類學者跟社會學者合作的《田野的技藝》(郭佩宜、王宏仁),都是一種公共書寫,試著將學術研究科普化。

除此之外,科普社會學知識,也是一種認真問責的態度。畢竟我們的研究經費多半從政府機構過來,也就是從納稅人過來,我們的研究除了在學界、學生之間流傳外,如果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研究成果,這就是對社會負責,而社會大眾也不至於對社會學茫茫無知,甚至有定見或偏見。日本社會學的發展已經超過百年,社會大眾、商業機構也理解社會學大有用」,社會系畢業生很容易在市場找到工作,這自然就會有助於大學社會系的招生,社會也可因社會學培訓出來的學生而受益。但是韓國社會學的發展跟臺灣類似,很晚才開始受到專業的認可,也面臨被誤解為社會運動的大本營(雖然這個說法部份正確),但社會學大有用的部份卻被忽略,這樣子的誤解,造成在當前少子化的年代,人文社會學科的招生困境,甚至發生韓國的培材大學(Pai Chai University)在幾年前裁撤了社會系的情況。

進擊社會學

【社會學其實大有用,只是多數人不知道怎麼用】

此外,部落格的書寫,是奠基於學者過去個人長期研究累積的成果,將這些新觀點傳播出去,不僅影響了非學界的人,即使學界的人,也可以互相知道同儕正在研究哪些議題,以及他們的觀點是什麼,這個對於臺灣在地知識的累積與流通,非常有幫助。目前的全球學術分工,仍多少承襲著核心-邊陲的架構,Heilbron調查了英國與美國的社會科學翻譯在全球的流向,結果發現,基本上都是從該兩國流向邊陲國家,而只有2至3%的翻譯是反向流動;拉美學者Zincke發現,該地區的社會學家在「核心地區」進行學術發表時,只有7%的參考書目引用拉美學者的研究;不過智利社會學者如果是在地發表的話,則高達55%的參考書目會引用智利跟拉美學者的研究。

如果我們要避免複製核心-邊陲的學術關係,發展出臺灣的南方在地觀點,那麼中文的書寫就很重要。此外,如果大家可以將自己的專業書寫轉化成為科普文章,那麼就比較可以不用花費很多時間跟力氣去閱讀、理解不同專業之間的專業學術發表(例如閱讀政治學、歷史學、人類學的專業文章),學者之間也可以更快相互吸收知識,在地研究的知識流通也會成倍數成長,這樣子可以多少避免上述核心-邊陲不平等的知識生產狀況。

最後,學術科普寫作,對於我們的教學非常有幫助。目前的巷仔口社會學網站,已經有200篇的文章(迄今為止),幾乎各種主題、類型的文章都有,老師可以任意組合不同的主題文章,來做為上課的教材,如果將人類學、政治學、歷史學等的部落格文章也納入選取的範圍,那麼可供選擇的範圍又會擴大好幾倍。

我們也看到LSE的學術科普部落格都是研究生的傑作,一般而言,博士生的研究非常俱有創意,理應鼓勵博士生多發表相關的最新研究,不過經過學會前任秘書長魯貴顯的實驗,似乎還沒有找到臺灣的路徑來鼓舞社會學研究生發表「青年版巷仔口」,或許臺灣的社會學研究生們應該來搞個「巷仔口之亂」,自己去成立自己的科普部落格,至少我們看到經濟學、地理學、政治學,都是以博班研究生為主力在經營!

◎學術部落格去市場化與國家化的未來可能

當然,公共書寫並非沒有它的限制,最大的挑戰仍來自學界專業型書寫的要求。一個最實際的問題,就是這些巷口文,可否成為升等的部份資料呢?(小編當然舉手舉腳贊成~~)目前學界幾乎不接受沒有經過同儕審查的文章為嚴謹的學術論文。但是我認為,如果把巷口文的寫作當成「研究紀要」(research notes),也就是將自己已經有的資料,透過部落格的書寫,不僅可以快速傳播新的研究,也可以開放討論,為將來的「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發表做準備,這樣子的貢獻應該被肯認。陳東升教授曾經提出一個點子來解決快速知識傳播與同儕審查的兩難,他說,部落格的作者可以自己提交網路文章為「送審文章」,由部落格組織一個編輯委員會來送審,如果通過審查,就發給外審證明。至於審查通過的標準如何,可以再討論,例如採用我認為比較關鍵的「挑釁、爭議」程度,或者此文提供了多少新的資料供人討論,或者編委會也可以將投稿文章的點閱率(代表「市場的考驗」)納入考量。

不過也有人認為,巷仔口文章的學術位置應該可以開放討論,例如現在的某些想法或觀念,雖然因為發展還不夠成熟而先在巷子口發表,仍會有人引用在正式論文中,不會因而失去其學術貢獻。至於是否算為升等論文的部份,它如果變成可升等,就會失去與大眾對話的意義與活力。如果希望保持巷仔口社會學是個抵抗市場跟國家的場域,它也應該拒絕成為升等體制的一環,保持一個激進的書寫空間,不被體制收編、不迎合出版市場。

Polanyi認為勞動力、土地、貨幣,都是虛構的商品,而社會則會發展出反制力量來抵抗這樣子的商品化過程,但目前則是連知識都被商品化了,知識生產相關的學術機構也漸漸採用「績效指標」來管控。面對這個趨勢,一向都帶有反叛的色彩的社會學知識,也在積極抵抗商品化的壓力,我們做為學者身份,或許無法分身去積極投入到某些社會運動,但是如果可以轉化我們本身具有的文化資本,成為改造社會的力量,那麼這就是某種形式對於商品化的抵抗。臺灣學術界的公共書寫,就具有「團結合作」精神,創造了一個傳播理念的基地,對抗者當前臺灣許多不公平正義的事情與論述;它同時也增加了學術研究的問責性,讓科普學術知識,成為社會問題解方的一部份!

在〈台灣學術科普部落格的公共性意涵〉中有 6 則留言

  1. 這些數據很有趣:『根據統計,在學術期刊發表的文章,平均一篇只有10個人閱讀,更令人氣餒的是,在人文學科發表的文章,82%從沒有被引用過!』請問出處為何?謝謝。

  2. 【哲學家只是用不同方式在解釋這個世界,但重要的是,改變它!】很常被引用
    但正確的翻譯應該是【哲學家只是用不同方式在詮釋這個世界,但重要的是,改變它!】

kai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