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氣概的轉換:男性口腔癌的個案分析

林東龍/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

 

長久以來「男子氣概」成為受批判的概念,一方面,過去研究發現男子氣概與攻擊行為、性騷擾、藥物濫用,以及不利健康等負面行為有關;另一方面,則因父權體制中,男人被視為是唯一有權處理男、女兩性性別認同的群體,且任何不符男子氣概的定義就被視為偏差。同時,男性也是父權體制中占有優勢且擁有權力的群體,將壓迫的性別論述強加諸於女性身上。如此看來,男子氣概似乎有利於男性,可在性別關係中藉由展現男子氣概以獲取利益。

實際上,男性亦背負社會期待的重擔,努力扮演具備眾人稱道的「男子氣概」,因為「男子氣概」是規範男人在各種場合展現合宜行為的重要依循和準則,亦使男人深怕自己看起來不像男人。對許多男性而言,常常以「男子漢大丈夫」和「男子氣概」的標準來評量自己與其他男性言行舉止是否合宜,避免自己免於被羞辱或排擠。換言之,身處父權體制、性別角色扭曲的文化中,女性受的苦是看得到的外傷,而男性則是內傷(王行,1998)。

不過,近年來已有不少研究主張以正向取向來理解男子氣概,藉由促進男子氣概的健康形式,以提升男性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換言之,男子氣概可以是男性維護個人價值、保持正向信念的重要因子。國內口腔癌患者以中、壯年男性、藍領勞工朋友占多數,口腔癌被視為一種勞動階級的疾病。同時,罹病前抽煙、喝酒、嚼檳榔、重交際應酬等種種行徑,亦被視為男子氣概的負面展現。然而,與他們接觸過程發現,其罹病後男子氣概有了正面轉化,工作、人際關係或家庭生活也有正面的發展。因此,本文嘗試從與男性口腔癌存活者互動的經驗中,耙梳男子氣概與個人心理健康關連性,指出當中男子氣概轉化的重要關鍵,即是當男人從工作職場走回家庭,便有機會能從中找到自身對男子氣概的看法,活出真正身為男人的自在和自信。

 17101701國內口腔癌患者以中、壯年男性、藍領勞工朋友占多數,口腔癌被視為一種勞動階級的疾病。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https://goo.gl/cDt2Wa。

 

一、罹病前的男子氣概展現

Connell(2005)將男子氣概分為霸權型、從屬型、共謀型,以及邊緣型等四種類型,其中又以霸權型男子氣概居於主宰和上層位置,特徵包括主宰關係、參與競爭、具侵略性、身體優勢、禁欲主義、異性戀、厭惡女人等。霸權型男子氣概也是唯一被接受的男子氣概形式,相對於其他類型具文化上的崇高性,男孩與男人則被鼓勵或要求努力讓自己具有此種形式的男子氣概。同時,男性為維繫自身在此階層的位置,須表現異性戀偏見、恐同、反女、厭女等作為,避免與男同性戀者一樣被邊緣化,落入男子氣概階層的最底層。

最典型的霸權型男子氣概的代表人物是指受教育、上階層的歐裔美國男人;相對地,弱勢的男性則透過其他方式來展現男子氣概,彰顯粗獷、豪飲、蠻勇或逞兇鬥狠等傳統的陽剛氣質、挑戰權威或公權力,而被稱為邊緣型的男子氣概。本文所論述的男性口腔癌存活者多為勞工階級,在工作後與三五好友應酬,展現抽菸、喝酒、說黃色笑話等男子氣概的行為,他們自述罹病前認為男子氣概就是有責任感或擔當、重人脈、好強、侵略性、自負、以自我為中心、不怕事、氣魄、具正義感、大男人、體格壯碩、外表體面等特徵,同時,也包括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行為,如抽菸、喝酒、吸毒、家暴、打架、出入聲色場所等。

雖然,男性口腔癌存活者對男子氣概抽象特徵的描述不多,但他們不僅提到罹病前以工作和人際交往為主、忽視家庭的生活型態,也深入且自然揭露罹病後的影響與日常生活方式的改變,包含過去風光或荒唐的事跡和罹病後的自我省察與行為改變,伴隨著口腔癌存活者回顧罹病前後展現男子氣概方式的轉變,明顯覺察到其情緒的起伏與波動,甚至有些受訪者眼角泛著淚光。

 

二、癌症對男子氣概的衝擊

口腔癌對男子氣概造成衝擊的來源包含喪失工作和人際。在工作方面,男性口腔癌存活者表示離開讓自己獲得成就感、肯定自我,以及追尋人生目標的工作職場,頓失生活重心和人生意義,更進一步影響人際互動網絡和家庭角色。由於工作是表現男子氣概的重要生活範疇之一,在某些文化中,男子氣概與身為負擔家計者息息相關。因此,一旦男性無法再為家庭提供經濟、證明自己的男人本色,將衝擊原本男子氣概信念,亦影響其男性認同和自尊,出現焦慮、恐懼、或自我否定等適應困難。

人際網絡的萎縮亦造成男子氣概的衝擊。男性口腔癌存活者認為,在生疏或陌生的人際互動中,檳榔被視為可與他人建立人際互動、親近某社會網絡、化解人際隔閡、或有利工作協商的媒介物。在熟識的人際互動中,如與同事或朋友一起從事娛樂活動,抽菸、喝酒、嚼食檳榔代表著休息、放鬆,以及提升樂趣的催化劑。因此,一旦戒除菸、酒、檳榔等共同習性時,意味著原有人際互動方式和網絡的轉變,其認同與歸屬感亦隨之消失。即便戒除菸、酒、檳榔的行為對健康有益,但也失去過去的人際互動網絡。

此外,有些男性口腔癌存活者因過去人際互動與工作範疇重疊性高,當失去工作時,人際互動便受到影響。於是,一旦退出職場就面臨工作與社交的雙重退縮。工作在男人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也是男子氣概認同的主要基礎。因此,當男人失業、從事女性工作,或暫時離開職場回到家中照顧孩子時,都將對其男子氣概產生重大挑戰。王行(1998)指出,男性的自覺與成長是跟女性相反,需要回到他的家庭。因為長久以來,男人的生命意義被定義在外在的成就和他的工作上。因此,男人回到家庭參與子女成長、婚姻關係以及家務事,才有一種新生命意義的體驗,並從家裡獲得平安、歸屬。

 17101702人際網絡的萎縮亦造成男子氣概的衝擊。一旦戒除菸、酒、檳榔等共同習性時,意味著原有人際互動方式和網絡的轉變,其認同與歸屬感亦隨之消失。圖片來源:https://goo.gl/Ga26HC。

 

三、男子氣概的轉化與韌性形成

男性口腔癌存活者其男子氣概轉化與韌性形成之間關連性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從「夫權至上」,轉趨於「夫妻平權」,學習融入家庭生活;二是,過去重人脈、交際應酬和自我享樂的男子氣概,轉變為強調身為父親對家人的責任,積極尋求重返工作的機會;三是,原本追求競爭、刺激、冒險、侵略性等男子氣概,透過建立新人際關係而找到被社會接受的行為出口,也扮演傳承經驗和幫助他人的老大哥。

 

1.融入家庭生活的新好男人

男性口腔癌原本以自我為中心、自負和大男人等觀念和作為,不僅學習接納和肯定妻子的能力和意見,也參與家務工作。罹癌前生活重心以工作和人際互動為主,甚少參與家務工作和家人互動;罹病後因生理照顧的需求和原有工作與人際互動領域的萎縮,導致男性口腔癌存活者在家中時間增多,原本一家之主的角色,也轉變成被照顧或依賴者,學習接納家人的意見。對於太太責怪因過去不聽勸戒除菸、酒、檳榔而罹癌,也都自我省察而自認是自己的錯,相較於罹病前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有所差異;同時,部份受訪者亦調整在家中的行為,增加與家人互動時間和協助家務工作等。

 

2.努力工作、栽培孩子的好爸爸

有一位口腔癌存活者原為警務人員,在發現口腔癌前二個月,因涉及關說案件遭到停職且司法訴訟纏訟多年。對於過去吃喝嫖賭的生活感到懊悔,目前生活重心放在兩個孩子身上,積極尋找工作,期望維持一個家,扮演好父親的角色。他說:「我現在可以把精神放在我兩個孩子,維持這個家,我不要把剩餘的精神花在有的沒有的……」。

另一位口癌存活者在生病休息1 年半後,考量自己年紀尚輕且有子女需要培養,擔心未來有經濟壓力,選擇重回職場。先前已嘗試做過燈管業務,但認為必須靠人脈、靠關說、不好做,因此,已轉業投入不動產業務。他說:「以前做檯子,錢好賺就比較捨得花錢,有賺錢沒有存起來的很多啊……現在有一些事情想做但不敢做,像開KTV、唱歌的,這個夜生活比較多我就放棄了,乾脆做比較正途的,因為怕太操勞,雖然那個比較好賺……賺不了錢沒關係啦,生活可以過就好了,以前都想說要趕快去拚,要去哪裡賺錢賺比較多怎樣的,現在不會。」

 

3.傳承經驗、幫助他人的老大哥

罹病後原有工作和人際關係網絡雖退縮,但有些男性口腔癌存活者發展新人際關係、參與運動社團、俱樂部、宗教組織或非營利組織等所辦理的各種教育學習或運動休閒活動。此新人際關係型態不同於過去以喝酒玩樂為主,不僅得以在被社會接受的正向管道中延續其追求競爭、刺激、冒險、侵略性等男子氣概,甚至心存利他心態而願意扮演傳承經驗和幫助他人的老大哥。如有位男性口腔癌存活者提到,「自己罹癌前蠻注重自己,要追求自己喜歡的感受,企圖心、執著力很強。以檳榔來講,我可以吃到開刀吼,這就是我這個人有很多惡習性,把檳榔當作好朋友,會想去吃,吃完了再吃,甚至不用刷牙用檳榔來刷牙,其實那是錯的啦!那有點刺激,認真說,每一個人好像都在追求一些刺激的事情。」癌症治療後,熱衷參與桌球聯誼競賽,他說:「年輕桌球選手很喜歡跟我討教啊,哈哈,你如果是高手的話,很多普通選手對你有一種向心力,他可以從你身上學習,如果你還肯去指導他的話。」聽說太極拳有益身體也參與課程,並又經介紹參與宗教團體的「重大傷病關懷班」,到處現身以自身經驗鼓勵病友,分享一些心得、面臨死亡的威脅。

另一位則提到過去人際關係以工作為主,經常應酬喝酒。當失去工作時,原有人際關係網絡也急遽萎縮。他說:「以前都拼(酒)到直接倒下去啊,要倒大家來倒,好像很有氣魄,其實真的很笨……交往的人全部都是工作上有關係的,不管是朋友還是客戶什麼都玩在一起,現在變成說工作上的人際關係變少」。不過,由於性格開朗、喜歡在人群中,罹病後主動發展新人際關係,彌補因工作而喪失的人際互動。他說,「我痊癒以後因為無聊到了極點,去補習電腦,就看看那邊有沒有什麼同學可以聊聊天、打打屁,老師虧一虧也好。我也很想來這邊當義工,因為可以跟他們開開玩笑……上次病友討論會邀請我,我接到電話想說搞不好有好康(臺語)的,不會無聊,所以就去參加了……我喜歡看人家出糗啦,我都會吃個豆腐幹嘛,反正就耍耍嘴皮子這樣……可能是我從初中、到高中一直都當班長,當兵的時候也當班長,領導人慣了吧,我喜歡有人啦,那種感覺很棒」。

整體而言,男性口腔癌存活者的男子氣概從原本重視工作和人際互動並展現「霸權型」或「邊緣型」男子氣概特質,轉而活出重視家庭和協助家務的「新好男人」形象。同時,當受訪者仍承擔家中經濟責任時,則期待能從事正當工作而不論該工作是否為典型男性工作,想努力賺錢養家、展現「好爸爸」男性特質。有些受訪者開展出新人際關係,以社會認可方式延續冒險、競爭、侵略性等特質,同時,展現利他助人行為,具有「老大哥」男人形象。

 

四、男子氣概的轉化:回歸家庭找到自我

男性口腔癌存活者因罹患口腔癌導致原有以工作和人際互動為重的生活型態受到衝擊,卻也意外地使其有機會回到家庭生活中重新認識自己,開展出不同於過去的男性形象。當然,這樣的過程並不輕鬆簡單,對過去習慣以工作和人際關係為重的男人而言,重新學習扮演家中男人的角色,除了自身願意放下過去對男人形象的堅持外,也需要旁人(特別是家人)的支持與鼓勵。

家庭是罹癌存活者重要的社會支持來源之一,其提供罹癌存活者包括資訊、情緒,以及工具性等各方面的協助。同時,家庭支持與罹癌存活者的生活品質、免疫系統、存活率亦有關聯性。男性口腔癌存活者因罹患癌症而原有工作和人際互動受到影響,卻開啟男性口腔癌存活者回歸家庭、重新省視自身角色的契機。此時,家庭支持與接納是維繫男性口腔癌存活者的男性尊嚴,擺脫過去不斷追求成就和掌控、內心深處害怕自己不像男人的恐懼,並牽動男子氣概正向改變的重要力量,得以在家中找到適切且更像自己的男人形象,更加放鬆和自在地生活在日常生活各層面。

 

五、結論:男子氣概作為韌性因子的研究取向

如前言提到,近年來有研究主張以正向取向來理解男子氣概,如責任感、勇氣、利他、正向父職等特質為健康男子氣概的內涵,亦認為男子氣概可作為韌性因子。同樣的,男性口腔癌存活者於罹患口腔癌後因關係脈絡轉變(從原本以工作和人際關係為重,轉為家庭和新人際關係),一方面,男子氣概轉化並展現正向男子氣概,有助於適應家庭生活和尋找新工作態度;另一方面,過去某些被視為霸權型的男子氣概(如冒險、競爭、侵略性等)亦在新人際關係中賦予新的意涵,並展現出正向利他特質和行為。換言之,男子氣概並不是一個指涉某些固定男性特質的概念,而是隨著不同關係脈絡產生變化。

就此而言,健康男子氣概作為韌性因子的重要性在於,此理論取向所關照的男性,不再是一味地強調男性如何在工作和人際交往中努力爭取成就、金錢或刺激,抑或是在各種關係中競逐權力控制或剝削;相反地,這樣的視角使我們看見的男人,是一個可以融入家庭生活的丈夫或父親,同時,也可以在人際關係中,與他人分享自身經驗、成為別人幫助的老大哥。男性口腔癌存活者歷經生活脈絡轉變,男子氣概也從強調事業有成、勇猛、開黃腔、豪飲、逞兇鬥狠等傳統陽剛氣質,轉而發展出多元男子氣概的風貌。更重要的是,藉由此健康男子氣概的視角,確實看見他們從中重新認識自己並在家庭、工作,以及人際互動等各層面發展出韌性的可能性。

 

(本文改寫自林東龍(2014 )〈從男子氣概分析男性口腔癌存活者的韌性形成過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30:139-186。)

 

參考文獻

  1. 王行(1998)。《解放男人:男性的自覺與成長》。台北:探索文化。
  2. Connell, R. W. (2005). Masculinities (2nd).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在〈男子氣概的轉換:男性口腔癌的個案分析〉中有 3 則留言

  1. 1,煙草、檳榔、酒各有宜忌,論傷害、不知自身寒熱虛實任意亂用傷害最大,真要講的話,在台灣傷害最大的是酒--海島地處濕熱
    2,中國將醫者歸為士人,99%以上西醫是謀財害命的敗類,剩下的是敢講真話:西醫毒害世界的極少數
    3,中國人講的是氣節、最起碼也要有一定的品格,和廣告一樣專職謀財害命的才在那邊講五四三

asdfx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