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品味的軌跡:社會流動與音樂品味的關係

莊致嘉/東華大學社會學系

 

不存在無瑕的感知(Marshall Sahlins)

近日和一位從事國際貿易工作的長輩聚餐,席間,他聊到對於歐洲社會的飲食與文化觀察,頗有社會學/人類學家的味道。這令我回想起幾本閱讀過的書籍,如《葡萄酒的文化密碼》觀察了法國的社交圈,葡萄酒的話題已是社會融入的密碼;在葡萄酒的背後,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文化,更是由一整個體系支持而交織成主體性深厚的價值。《烹飪、菜餚與階級》從食物的生產、分配、消費及飲食烹調連結到社會經濟結構和文化統御能力。這些有趣的常民生活觀察串起了「我/我們」和「所處世界」之間的連結。

 

Bourdieu的階級品味論點,在各國是否適用?

日常的飲食,乃至於其他的消費行為或生活慣習,都是社會學感興趣且欲進一步瞭解其背後的運作模式。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在1984年出版《秀異: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法文版書名為 La Distinction),將日常生活中的消費品味連結上社會位置的討論,可說是相當經典的研究,並且引起許多的討論。在其他各國的研究,則相繼發現與法國社會不一致的現象,例如美國學者Peterson 和幾位同事的多份研究觀察1980年代末的美國社會變遷,發現Bourdieu所指出的社會階級與藝術消費之間關係的對應一致性,並不符合當時的情況,而是存在著文化雜食現象,即職業地位較高者不僅偏好精緻性的音樂類型,也會涉略流行性的大眾音樂。菁英的文化品味從純食 (Univore) 朝雜食 (Omnivore) 轉向。另外一位學者Lamont也發現,Bourdieu的文化再製觀點較適用於描繪一個相對同質性高、社會流動又較低的國家/社會。這引發我們去思考兩個有趣的問題:(1)從農業、工業生產轉向後工業社會的台灣,整體社會的文化品味輪廓 (cultural taste profiles) 為何?(2)上述的多份研究挑戰了Bourdieu的文化再製觀點,指出社會流動對文化品味的影響。那台灣社會呢?

我們嘗試透過「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第三次「社會階層組」的資料(張苙雲、廖培珊,2008)做初步的分析。在調查資料中,受訪者對九種音樂的消費頻率進行回答,包括「台語流行歌曲」、「國語流行歌曲」、「日本流行歌曲」、「西洋流行歌曲」、「古典音樂」、「國樂」、「平劇」、「歌仔戲」與「布袋戲」。我們將受訪者消費這九種音樂的頻率進行分群,在比較了區分為1至10群的分群狀況後,發現台灣社會的音樂品味可區分出五種特質鮮明的文化品味群體(整理於表1)。

13213

 

從音樂的消費看台灣的階級品味

台灣社會的文化品味輪廓以雜食的群體占整體的42.3%,是主要的多數。雜食群體又可區分出「雜食但偏好本土音樂」與「雜食但偏好精緻音樂」,前者所占的比例高於後者。「幾乎不消費音樂」的群體在各項音樂消費的廣度與深度皆遠低於整體的平均狀況,即該群的消費程度極低,約占整體的20.5%。「純消費流行音樂」的族群占14.5%,該群的消費喜好主要是在台語流行歌曲與國語流行歌曲。偏好「精緻」類型者以國語流行歌曲、日本流行歌曲、西洋流行歌曲與古典音樂為主,占整體的比例是五種類型之中排序第二。

我們進一步從代間教育流動、年齡、主觀地位分數和收入來瞭解這五種文化品味群體的特質,並思考其意義(見表2)。同樣具有雜食特質,「雜食但偏好精緻」相對有更高的比例是「父子代間教育皆高」的菁英再製群體。「雜食但偏好本土」則有近70%是來自「子代教育向上流動」者。對比於「雜食但偏好精緻」者,「純精緻」者是「父子代間教育皆高」的比例又更高。「父子教育程度皆低」比例最高是發生在「幾乎不消費音樂」的群體。「純精緻」者和「雜食但偏好精緻」的主觀地位分數明顯高於其它三類,收入也高出許多。所以,透過代間教育流動與音樂品味的連結,似乎可以發現家庭背景 (social position of origin) 所烙印(內化)的文化品味軌跡是深刻而無從隱藏;但同時,社會流動也會為文化品味注入多樣性(雜食)的色彩。透過2008年資料所呈現的台灣社會之文化品味輪廓,提供了我們再次思考/反省Bourdieu與持(文化品味)社會再製觀點者對「幼年的社會化經驗是最深刻且具持續性影響力」之論點。

2225

 

我們對於階級的品味分析還有許多有趣的切入點(例如王宏仁、陳伯偉和唐文慧發表於《巷仔口社會學》的〈階級魔咒如何再製:文化與品味的遊戲〉就是一份精彩且有趣的社會學觀察),你/妳可以適時地開啟社會學想像之眼來觀察周遭看似平凡無奇的人事物。從處理與人生命最貼近的日常事務去認識自己和所處的世界就是社會學為我們開啟通往世界的一扇窗,也是一面映照我/我們是誰的鏡子。我一直很喜歡從這扇窗/鏡子去認識「這樣的生活日常」和「我/我們」之間的關聯,你/妳呢?

 

Cover Photo by wanderluster

在〈台灣文化品味的軌跡:社會流動與音樂品味的關係〉中有 4 則留言

  1. 過於喧囂的一九六八:台灣搖滾樂團與流行時尚元年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756/3238105

  2. 如何述說台灣電子音樂和派對文化?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816/1235257.htm?feature=todaysforum&tab_id=268

  3. 什麼是精緻文化消費? 好像缺個定義。

  4. 音樂的「流行」和「精緻」兩個特性完全不衝突,同樓上,我也相當好奇研究者如何定義精緻音樂?此外,音樂類型為何是以語言而非曲風區分?無 Vocal 的曲風該作何解?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