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金融(social finance)的可能性

吳宗昇/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資本主義會被擊敗嗎?

資本早晚會被擊敗,或者資本主義是一個惡的體系,似乎在左派社會學中,是一個無需被證明的問題。從百年以來的馬克思,到近年的大衛‧哈維,幾乎都已經預言這個體系既是不平等剝削的來源,也是抹除人類本性的經濟制度。雖然此處這樣談可能過度簡化,但不可諱言有非常多數的左派,抱持著這個理念和想法,而且很少懷疑過。

但有些現象也很令人不解。為什麼共產主義的國家或地區,似乎越來越少?為什麼是美國去經濟制裁北韓,而不是北韓感化美國?為什麼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不是社會主義統一世界?資本主義這麼爛,為什麼體系越來越龐大?iPhone都已經出到十代了,為什麼公平貿易的手機沒有取代缺口的蘋果?還有,古巴棒球員為什麼一直跑到美國,在烏托邦應該很幸福啊?共產主義的查普曼(Aroldis Chapman)怎麼可以為邪惡帝國洋基投球呢?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這世界顛倒了,其實我們看到的都是幻象,這一切都是資本主義破敗瓦解前的華麗虛幻。公平正義、美好的烏托邦終於會來臨的,我們必須堅守陣線,等待勝利的到來。

 

😱⚧😱⚧😱⚧😱⚧😱⚧😱⚧😱⚧😱⚧😱⚧😱⚧😱⚧😱⚧😱⚧😱⚧😱⚧ (分隔線)

 

好,騙您們的。

雖然許多左派理論都認為會這樣發展,但我不覺得這一天會到來。我認為多數民眾可能在意公平、正義、自由、生活美好,但可能不在意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大戰。而且理念一直講一直講,老實說,有時候很痛苦,因為往往跟現實不符。如果有100個查普曼,請問會有多少個會留在古巴呢?5個、10個?市場經濟的薪資機制,對於人性的慾望還是有強大的吸引力,人才還是會因為比較利益的考慮而流動。

那麼,如何讓那些少數想要做出不同選擇的查普曼,擁有更多可能性呢?也就是說在結構層面上,除了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外,還有哪些可能性?有無可能創造出一些保護的空間呢?從經濟社會學的脈絡來看,其實有很多替代選擇,比如說社會經濟(social economy)、合作經濟(Cooperative economy)、道義經濟(moral economy)或者是雙重運動的解釋(double movement)。但目前看來,市場經濟仍遠遠佔了上風。

 

資本的基本邏輯仍是獲利

最近幾年,全球很流行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永續發展目標(SDGs)或是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等概念和作法,而且在全球各地有很多令人驚艷的案例,分別針對貧窮、社會問題、環境污染、資源循環等種種社會問題,採取更務實的作法。在這些過程中,也鼓勵實踐者投入創新,讓經濟和社會發展有更好的平衡。但基本上,這些創新的作為,很大程度仍依賴現行的市場交換體系。

有一些批評者就說,這可能是披著羊皮的狼,掛羊頭賣狗肉。其實是資本家的另一種陰謀,這都是商業策略,為的是更多的利潤、更多的市場佔有率,也可讓不同的消費者掏出錢來。

如果是那樣,而且蓬勃發展,那真是太好了!社會科學的盛世將會到來,因為企業必須聘用更多使用左派語彙的社會學畢業生,不但無須擔心失業,也可以要求更高的薪資,因為我們將會是獲利的驅動者。業務部門、行銷公關部門都必須配置社會學專家,哪家企業沒有社會學家擔任獨立董事都會被唾棄。

 

giphy

(潑冷水)

乖,別作夢了。擦擦口水,快醒醒。消費者沒那麼好騙,這東西也沒那麼會賺錢,多數這些議題的倡導者其實都撐得很辛苦。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企業都重視環境永續、勞動人權、貧窮問題,那就太完美了,因為企業正將理念逐步落實在經濟活動中。但現實上並不是如此,企業獲利的基本邏輯仍是首要考慮。

那如果退一步,用企業社會責任(CSR)來限制資本主義可能產生的惡行呢?當然,這有一點功能,不少企業仍希望與社會環境共存。但絕大多數企業最在意的仍是獲利,以及財務上的平衡。這也是許多經濟學論點的來源,認為企業能正常繳稅、守法,以及對股東負責,就是最好的社會責任。雖然研究上有人主張,CSR較好的公司獲利會比較高,可是這種論點也受到質疑,認為前者顛倒了因果,說不定是獲利比較好,才有更多的資金投入CSR,所以CSR的表現才會與獲利正相關。說穿了,CSR的基本邏輯繞來繞去還是獲利。

 

資本應該產生正面的力量:社會金融的誕生

但是社會學該如何看待資本與「獲利」?有沒有可能跳出左/右、金錢獲利論的框架呢?

就像前面所提到,近年來「社會企業」、「永續發展目標」、「循環經濟」的發展快速而蓬勃。從現象上可觀察到,雖然有不少社會學背景的人參與,但研究目前仍很稀疏。一來因為社會學以往的學術傳統,並沒有打算「跟資本合作」;二來,這些議題更強調實際的改變,而不是生產研究論述。

那有沒有什麼可能性,可以同時結合研究、批判論點與實務呢?或者是突破以往資本觀點的作法呢?

最近的趨勢是社會金融(social finance)、社會投資(social investment)與社會效益(social impact measurement)的研究。值得特別說明的是,社會金融的研究跨領域程度超乎想像,或者說,跨領域是必要的。包括金融、會計、NPO、社工、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知識的進入,以及更多觀點的結合。這個路徑挑戰資本主義和資本的想像,批判只有金錢至上的資本想像,並提出具體的主張、策略及改善方式。它不是顛覆市場經濟,而是修正其運行的方式,因此也更能被商業界所接受。

社會金融等概念,不僅是技術,更是對貨幣、資本流動的思考框架和意識形態。它同時包含了批判觀點的引進,以及技術和運作機制。這個路徑認為,如社會企業或是NPO的營運,一方面應該在財務上永續經營,同時也能適應不同的組織條件,建構適合的資金運用系統,達成原先所設定的社會目標。當然,不傷害環境和勞動人權是基本的要求。但社會金融等系統因為引進不同領域的觀點,因此目前並沒有固定的公式,僅能在資金來源、財產形式、會計系統、社會效益等幾個程序上有大概的共識。

具體的例子如NPO的運作系統該如何建立。NPO有相對應的會計財務系統,不同的行政法規,而且有其特定的社會目標(如協助街友、社區、單親婦女、債務處理…),因此財務來源可能包括捐款、政府契約、產品收入、企業合作等。至於社會效益,以及該社會問題是否有緩解,就需對服務對象以及利害關係人進行追蹤調查才能看到是否有成效,短則1年,長則3-5年。從社會投資的角度看,也可與政府投入、企業慈善等資金相比較,以找出更好的運作結果。

 

社會學的新戰場

在這套體系中,我認為社會學知識較佳的切入點在長期效益評估,以及對資金運用長期合理性的評估。以研究術語來講,就是使用結構面分析、貫時追蹤效益,並提出可行性較高的建議。相較於其他領域,社會學專業的強項是紮實的研究法訓練、社會問題的結構性理解,還有對防禦資本市場可能造成傷害的敏感度。

說來簡單,但實際進入現場動手做,完全就是一個心智折磨、瑣碎的過程。畢竟以往在學院內,多數強調學術研究上的耐心和技能,很少讓我們認識到人生就是不斷出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重考驗。研究上似乎成功的論點,在實際運作中卻不一定有用。

整體而言,社會金融的路線跟以往討論資本主義的論點有些不同。第一、從這個路徑來看,資本不完全是負面的,也不僅是企業或個人才能擁有。政府的投入也是資本、捐款也是資本,都是貨幣投資,關鍵是如何引導出較佳的社會效益;第二,也許意識形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本被宣稱的理念、使命最後是否能被落實在生活中,因此也才會更強調對於效益的追蹤。

最後,我認為社會學應該在這個領域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比如說何謂「較佳」效益,有些特殊的問題必須看歷史脈絡而定。如捐助某些社會運動或NGO,在當時也許是荒誕、叛逆、不符合效益的行為,但經過十年、二十年後來看,可能是無比巨大的人權、正義改善的正確判斷。這些特殊問題的視野和處理方式,我很驕傲的認為,社會學強悍又值得尊敬,也是我們需要持續努力的戰場。

 

Cover Photo: https://www.teachingsustainability.org/project/.

 

 

 

在〈社會金融(social finance)的可能性〉中有 1 則留言

  1. 創新社會金融 瑞士「居」不只是居住的互助家園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0424

Conan Yang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