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遷移?

高郁惠/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些人可能終其一生都住在同一個地方或地區(例如出生地),有些人則是因為不同因素(例如求學或求職等),短暫或長期地離開原生家庭或原生地。那麼什麼是促成一個社會「人口流動」的原因呢?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故事來理解。

 

小美今年24歲,六年前從家鄉雲林北上就讀大學,預計今年從台北某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即將取得碩士學位的她,目前正在考慮是否繼續就學(唸博士班)或者投入職場。以下是她的兩個選擇:

  A方案:申請博士班
  B方案:投入職場

如果她選擇(A方案)申請博士班,那麼接下來,她要考量的是要申請國內或國外學校(美國、英國、歐洲或其他國家)。如果她選擇(B方案)投入職場,那麼她考量的是回到她的家鄉雲林、留在台北,或是去海外找工作。而她所做的選擇(就學或就業),將會連帶地決定她會留在台北、搬回家鄉、搬到國內其他城市,或者移居海外。而這個看似「個人的決定」(搬去哪裡),卻是諸多外在「結構性因素」與「個人因素」交錯下產生的一種結果。

怎麼說呢?

在這個例子中,假設小美最後決定(B方案)投入職場,那麼她首先要考量的是「就業市場」(labor market),意即她能不能在雲林找到一個符合她社會學專業的工作。如果不行,那麼她可能選擇繼續留在台北。再則,有些公司在招募新進人員時,對於「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例如:教育程度、畢業學校、工作經歷、專業技能--的要求較高,小美考量到,雖然她是碩士畢業,但並沒有任何工作經驗或接受過職場上的工作訓練,這些因素也可能影響到她求職的機會。另一種情況是,她畢業時剛好又碰上台灣「經濟蕭條」(economic depression)時期,不要說在雲林找工作很困難,連想在台北找到合適的工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她也可能延遲畢業,或暫時先回到自己的家鄉再做打算。另外,小美本身是一個喜愛都市生活風格的人,都市的各項「生活設施與娛樂活動」(amenities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也是她未來居住地點的考量。最後,由於小美成長於一個單親家庭,同時也是家中唯一小孩,她與母親的情感深厚,因此「親屬關係」(family ties)也是她選擇工作地點的重要考量。

那麼,在看過小美的考量後,你認為她最後的決定會是什麼呢?

  決定A:留在台北工作
  決定B:回到雲林
  決定C:暫緩畢業,留在台北

在這個故事中,故事主角小美為了找工作,考量了相當多的因素,每個因素都會影響她遷移(或搬家)的去向。這些因素包括:就業市場、人力資本、經濟蕭條、生活設施與娛樂活動、親屬關係。然而,現實生活中可能包含了更多的因素,例如:她最後可能決定不留在台北(物價太高),但也不回雲林(就業市場有限),而是選擇到離家鄉較近的城市(例如:台中或台南),因為她剛好有一些朋友住在這些地方,能夠適時地提供她一些幫助(如:求職資訊、住所等),因此,最後是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s)讓她決定搬去台南工作。

 

什麼是遷移(migration)或遷移者(migrant)?

以上的例子,作為一個起頭,主要是讓我們理解影響一個人遷移與否的考量,涉及了多重的外部因素與個人因素。當我們關注的不僅只是某個人遷移的決定,而是一群人在遷移這件事所表現出的特徵與規律時,我們必須先對此一現象進行初步的分類或定義,以避免把看似相近卻不同的行為,都放在同一個脈絡下來理解。

以下幾個概念,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清楚地知道什麼是「遷移」或「遷移者」。換言之,我們如何定義什麼是遷移。

簡單來說,留在當地的人,通常被視為「非遷移者」(stayer),因為某些因素離開目前居住地的人,一般被稱為「遷移者」(migrant)。遷移者可能是個人,但有些情況是一個家庭,包括:妻子跟著丈夫搬到某處,或者夫妻與小孩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過去的研究多關注那些促成遷移的因素,而將重點放在遷移者本身,但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理解非遷移者(尤其是住在外部環境條件較差的地方)留在當地的原因,也是重要議題。

再者,這樣的遷移可能是短距離的(例如:同個縣市中的不同地點)或是中長距離的(例如:跨縣市、跨區域、甚至是跨國的),反應出不同的遷移意涵。例如:一個人從台北市大安區搬到中正區的意義,顯然不同於一個人從花蓮搬到台北,更不同於一個人從台灣搬到美國。過去的研究發現,短距離的遷移大多是因為住宅的轉換,因此這類遷移一般被稱為「居住遷移」(residential mobility);而另一種中長距離的遷移,由於涉及了多重且複雜的因素,更是行動者考量成本與報酬之後所做出的決定,因此,中長距離的遷移是研究者更為關注的遷移類型。另外,當我們以遷移是否跨越國家界線來分類時,若遷移僅發生在一個國家的疆界範圍內,稱為國內遷移(internal migration、domestic migration);當遷移是跨越國家界線,則稱為跨國遷移(international migration)。儘管這樣的分類有助於我們區分或理解遷移的類型,但正因為遷移所指涉的範圍可大可小,對象可以是個人或家庭,因此,在進行人口遷移的研究時,一個明確的定義應至少包括:「對象」、移動的「範圍」與「時間」(近一年或近五年的人口移動)。例如:以2015年社會變遷調查資料進行國內人口遷移研究時,研究者將遷移者定義為個人(對象)在過去五年中(2010-2015)(時間),從其他縣市搬到目前住所的人(跨縣市)。非遷移者則包括了那些在現居縣市居住超過五年的人(至少2010年前搬到此處的人)。

 

早期人口遷移的經典研究

1.  遷移法則 (The Laws of Migration)

每一個領域的研究都是過去無數經驗知識的累績,人口遷移的研究也是如此。早期對於人口遷移的研究多僅是描述性的,缺乏嚴謹方式來計算或測量遷移的數量與方向。而英國的人口學家雷文斯坦(Ernst Georg Ravenstein)於1885年提出的「遷移法則」(The Laws of Migration),被視為是人口遷移領域中最具原創性的研究。雷文斯坦使用1881年英國人口普查資料,來探討郡(county)之間人口遷移的數量,並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了11項遷移法則。雖然已是百餘年前的研究,這些法則仍然反應出當代人口遷移的特徵:

.png

 

2.  推拉理論 (The push-pull Theory of Migration)

雷文斯坦所提出的人口「遷移法則」,是建立在人口統計的實證基礎之上,具體描述了當時人口遷移的主要特徵,也開展出後來許多的人口遷移研究。其中,李(Everett S. Lee)所提出的「推拉理論」 (the push-pull theory of migration) 最具有影響力。李提出從四個面向來解釋促成遷移的原因,包括:移出地的因素(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 of origin)、移入地的因素(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 of destination)、遷移過程中的障礙性因素(intervening obstacles),以及個人因素 (personal factors)。首先,移出地與移入地同時存在著某些促使人口外移的「推力」(push factors)(如:人口成長、人口密度、缺乏經濟機會、或政治壓迫等),以及促使人口移入的「拉力」(pull factors)(如:勞動力的需求、土地、經濟機會或政治自由等)。當然,移出地與移入地的推力與拉力,並不會直接造成遷移的發生,遷移過程中的「障礙性因素」(兩地距離或移民法的限制)與「個人因素」(個人能力、生命週期、對環境的認知、訊息的掌握等),也會影響這些推力與拉力的作用程度。

.png

人口遷移的一些理論觀點

對人口遷移研究更進一步且深入的探討,一開始是來自經濟學領域。早期主要關注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採取的是一種「新古典經濟學派」(neoclassic economics)的觀點,即從經濟因素來解釋遷移的原因,認為勞動市場的差異(例如:工作機會與薪資結構差異)是造成人口移動的主要因素。換言之,在新古典經濟學派觀點下,遷移反應出的是一種「勞動的遷移」(labor migration)。

但是我們都知道,完全以經濟因素或勞動市場來解釋人口的移動,必然無法解釋那些非經濟因素在人口遷移過程中的影響,儘管這些影響是確實存在的。首先,有一些學者指出儘管都市的薪資結構較高,但是以新古典經濟學觀點作為假設的研究,並沒有考量到都市消費水平對薪資的影響,會大大減低了實質所得(real income)的影響力。再者,這些研究也沒有控制非市場因素(當地公共設施、生活品質、天然資源、都市犯罪率與氣候等)對於勞動遷移的影響。

此外,經濟學家指出總體的經濟環境,也會引響人口遷移的數量。透過觀察過去數十年總體社會人口遷移的數量,他們發現人口遷移數量與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的波動有很大關係。在景氣成長與繁榮時期,遷移的數量大幅增加,當經濟蕭條時,遷移的數量則大幅減少,主要原因在於總體經濟環境反應了就業市場的穩定性。當一個人不容易找到工作時,考量到遷移所需付出的成本與遷移後的效益,他們會傾向暫緩遷移的考量 (Molloy, Smith, and Wozniak 2011; Greenwood, Hunt, and McDowell 1986)。除了以勞動市場、經濟環境,或當地的生活環境解釋遷移的原因外,其他「非經濟」的因素,例如:一個人的社會網絡、生活風格、自我認同、過去的生活經驗與遷移的經驗、與親屬的關係等等,同樣會影響他們遷移的考量。這個部分是許多社會學者所關注的地方。

2

人口遷移與生命歷程的關係

過去一些學者指出,遷移與生命歷程的轉變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在一個人的生命階段中,「教育」、「婚姻」與「退休」是影響他們遷移的三個重要因素。在一開始的故事中,主角是一個24歲、即將畢業的學生,因此求職是她遷移的主要因素。假設今天是一對夫妻,家中有即將入學的小孩,那麼找尋更大的居住空間或接近學區較好的社區,可能會是他們的考量之一。相對的,即將屆滿65歲並準備退休的人,可能考量回到自己的家鄉、或居住在一個遠離市區的環境。圖三顯示的是人口遷移頻率與生命歷程的關係,人口遷移數量約從18歲時快速上升,到25歲時達到頂峰,這時期遷移的原因主要包括:進入大學、大學畢業、進入研究所、實習,或進入職場。25歲到35歲之間,儘管遷移的數量快速下降,但仍然是整個生命週期中很高的一段時期,這時期遷移的原因主要為進入婚姻、第一個孩子出生或工作改變。40歲後遷移的數量持續下降。接近60歲左右,遷移的數量略為往上波動,則可能與退休後重新安排住所有關。

.png

結語

人們為什麼要遷移?要去哪裡?有什麼目的?期待得到什麼樣的結果?看似簡單的問題,事實上,反映出一個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中所面臨的選擇。然而,個人的選擇,卻又受到外在環境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人選擇留下,有人選擇離開,每一種選擇(無論行動與不行動),都伴隨著相應的與成本與報酬。從社區或國家層次來看,人口的移動(無論是移出與移入),可能會帶來多個連鎖效應,例如:人才流失、資源分配不均、人口結構改變、勞動市場萎縮等,而這些不利的因素,又會進一步加劇人口外流或人口過度集中的問題。正因為如此,人口遷移無論是在過去或現在,都是一個值得我們持續探究的重要課題。

 

Cover Photo: Jacob Lawrence: The Migration Series, Panel 3: “From every Southern town migrants left by the hundreds to travel north.”

在〈人為什麼要遷移?〉中有 3 則留言

陳育賢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