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朋友」那樣叫妳綽號:青少女綽號裡的象徵意涵與性別互動探究

平雨晨/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本文改寫自作者碩士論文〈青少女綽號裡的象徵意涵與性別互動:國中校園的民族誌探究〉,感謝蔡博方老師於本文改寫過程給予寶貴建議。本研究獲 2019 年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田野工作佳作獎,指導教授為楊幸真教授,碩士論文口試委員為游美惠教授、李淑君助理教授。感謝參與本研究的學生與老師,以及每一位提供寶貴建議與鼓勵的貴人。

 

前言

妳(你)有綽號嗎?若回想之前的經驗,妳(你)喜歡那些綽號嗎?又是誰能用那些綽號對妳(你)命名或呼叫呢?事實上,綽號不僅是表徵字義,當中更可能有著性別結構與權力關係運作的痕跡。在校園日常中,可見學生們彼此取綽號之現象。正如同 Bechar‐Israeli(1995)所言,人們的綽號通常由周遭他人所提供,一個人甚至可能擁有多個綽號,而那些綽號可能會持續形塑個體的自我形象,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自我的方式,並對個體造成影響。綽號類型多樣且多變,在青少年同儕間互相命名綽號,亦有許多令人感到困惑的綽號產生。其中,青少女似乎亦特別容易面臨「遭取不雅綽號」的處境。即便現今性別平等教育法已於 2004 年通過,此現象仍持續發生,尤屬女同學遭男學生取「不雅」綽號情形更甚。

例如,20184 月新聞報導,某位就讀小學六年級的父親發文指控同學與導師,因為女兒的名字有「愛」字,結果被男同學們取綽號叫「做愛」。然而,綽號與其象徵或許是浮動的互動過程,即便綽號看似不雅或難聽,卻在青少年同儕間的情境脈絡下,呈現更為複雜的互動樣態。因為綽號涵義與互動所呈現的情形,或許不是來自個人化因素,而是在運轉著異性戀常規,同時又試圖掩蓋情慾的校園場域中。這或許呼應楊幸真(2010)所指出,當人們置身於校園,透過互動彼此建立自我,從中經驗了性別化意義。換言之,即使那些綽號可能並不見得合心意,但綽號卻成為青春期成長的必經互動歷程,而這樣的互動歷程與綽號涵義背後,或許緊扣社會系統裡的性別結構與權力關係,也影響青少女看待自己及他人的反應。那麼,究竟現今國中女學生面臨著哪些綽號,藉由綽號互動過程中,又呈現了青少女正置身何種性別處境?

對此,筆者進入臺灣兩所國中進行田野調查,探究焦點核心為青少女綽號現象,並試圖檢視以下研究問題:(一)青少女綽號蘊含哪些性別意涵?(二)她們和取綽號者之間的性別互動,如何影響綽號涵義?(三)在田野現場裡,青少女對於綽號的反應,有何意義?顧及與考量研究倫理,文中所呈現的校名、人名或可進行辨識田野與身分的資料,已在不影響實際資料研究狀況下進行適度改寫。Mead(1934)認為,人們創建自我與理解他人的過程,是透過參與周遭符號媒介形塑而成。接下來,我邀請大家共同進入研究場域之一:豐玉國中校園內,看見青少女於日常生活中,她們經驗綽號互動的(被)參與過程裡,主體將如何藉由綽號象徵互動進入反覆辨證與建構自我歷程(Mead 1934),以及她們學習既有性別結構配置當中的順應與游移經驗。

綽號作為女體的凝視象徵

我初次在豐玉國中與小雅四目相望時,就被她將近 170 的身高吸引住,小雅的肩膀寬闊,穿起外套有種氣勢,一頭微捲短髮看來很隨興,爽朗笑聲時常迴盪於走廊,而她在班上的綽號是「大嬸婆」。某天校園午休時刻,我正準備回輔導室休息,一位男同學的聲音劃破寧靜。「幹!大嬸婆快點掃啦!我想睡覺了!」小雅和另一名女同學嘻鬧聲也隨之響起,而我站在不妨礙打掃的區域,看著她(他)們打掃的模樣。「媽的,誰吃完的零食袋和飲料罐丟地上啊?」男同學轉向小雅:「大嬸婆!妳負責撿起來!因為妳這麼大箍(臺語,身形胖、大之意)一定是妳吃的。」小雅笑著回擊:「閉嘴啦!」邊彎腰撿起垃圾,而女同學摀嘴偷笑,旁觀兩人互動。

下午輔導課時,老師帶領同學們寫認識彼此的輔導卡。小雅把卡片遞給某位男同學寫,坐附近的另一名男學生搶先攔截卡片,只見他有如發現新大陸般,不顧老師還在講台上,興奮地大喊:「大嬸婆暗戀張小白啦!」小雅觸電似地從座位上站起,一箭步上前將卡片搶回懷裡:「吼~我沒有啦!我只是說我覺得他人還不錯啦!你們幹嘛這樣啦~~!!」小雅邊緊抱著卡片邊在座位上尖叫,班上男同學宛如觀看世足賽轉播般熱鬧:「大嬸婆好羞羞臉喔~這麼大隻還裝什麼小女人!」「大嬸婆妳這樣很噁欸!」「張小白好衰喔,被大嬸婆喜歡!」這時,老師用麥克風警告同學們最好盡快完成手邊課業,我轉頭一看,小雅還緊抱著那張輔導卡,然後跟坐隔壁的男同學互打大腿。

我曾詢問小雅為什麼會綽號是「大嬸婆」呢?,她一臉淡然:「因為我很大隻吧。」很大隻是什麼意思?「就是很胖,很蒯(Kuǎi)啊」!」聽到大嬸婆這種綽號不會生氣嗎?小雅笑著搖頭說:「還好啦,就男生無聊覺得好玩吧?就陪他們玩一下囉。」若以小雅的「大嬸婆」綽號可見,在校園文化和異性戀常規交織的結構裡,容易呈現 Renold(2005)指出的問題,即是青少女時常面臨「成為正妹╱不成為正妹」的選擇課題。進而可知,倘若青少女體態「不符合」異性戀文化期待的女性樣貌,即可能產生如「大嬸婆」描述外型體態綽號。換言之,在異性戀文化當中,綽號成為命名與定義女性位置的符號手段,透過男性視角暗喻該女性為「非正妹」象徵,女性身體鑲嵌男性視角的符號,並於同儕互動中以符號形象現身。

然而,女性作為參與互動的主體,她們亦可能將男同學取綽號的行為,詮釋轉化為「男生比較幼稚」、「陪無聊的男生玩一下」的性別意義。如同 Renold(2004)所言,自我是透過不斷互動構築而成的主體位置,而這或許是女同學置身於既有性別位置中,藉由綽號互動參與所認知的自我定位行動。青少女再詮釋綽號意義的同時,也似乎以「接受」姿態,略有無奈地「坦承」綽號與自身連結意義:她們一方面呈現豁然成熟,體諒男性幼稚的女性策略,卻同時也呈現內化男性論述,內化父權社會結構對女體標準要求,包括「承認」自己身形較「大隻」。綜觀可知,女同學的綽號涵義,除了字義性質呈現的性別意義,綽號論述也在同儕互動實作過程,試圖使女性服膺異性戀常規,但女性作為互動參與者,她們亦會在同儕關係、情境脈絡當中,重新詮釋、轉化或修正綽號意義,也透露女性於性別位置中來回踱步的困境。特別是,當青少女藉由綽號互動,學習與同儕建構人我關係時,綽號亦可能在其中產生質變。

厭女?愛女?綽號的中介與質變

豐玉國中教室外的長廊,總是站滿嬉鬧聊天的學生們,小雪也在其中。她用手綁著頭髮,正在和一位梳著花輪頭的男同學聊天(姑且稱他花輪吧),兩人時而低語時而大笑,這樣的互動情形,使我想起前之前兩人的互動。當週值日生是小雪,小雪和另一名女同學在長廊上拖地,花輪正好經過,拖把掃到花輪的腿,花輪低頭檢查褲管的污漬:「欸!鮑魚妳是不會看一下喔?」「叫屁喔?」「幹你娘鮑魚要給人幹喔?」另一名女同學似乎看不下去,連忙幫腔:「靠夭喔,我們在打掃耶?」,花輪彷彿也自知理虧,拍拍小雪的肩膀:「好啦,鮑魚專心打掃。」小雪作勢要將髒水往花輪身上潑,花輪一溜煙跑不見。

小雪的綽號,即是「鮑魚」。但令人玩味的是,小雪的「鮑魚」綽號似乎是花輪專屬使用;換言之,班上沒有其他人會叫小雪這個綽號。花輪總會在各種時機叫小雪「鮑魚」,「欸!鮑魚!妳夾什麼菜?」「關你屁事?」原本兩人各自和朋友一起吃飯,但雙方似乎用「鮑魚」綽號拉近了距離,不知何時,小雪的朋友圈裡,花輪也在其中共同吃飯。當然,不可缺少的鬼抓人遊戲,花輪和小雪也會共同玩樂,花輪有時候會將小雪剛綁好的髮圈拆掉,邊跑邊喊「鮑魚不要嬈(hiâu,台語,形容女性搔首弄姿之意)啦」。

我曾詢問小雪,為何花輪會取鮑魚綽號,甚至喜歡叫妳鮑魚?小雪聳肩回應:「我也不知道欸,因為覺得好玩吧?」不會不喜歡這個綽號嗎?「沒感覺耶。」小雪妳知道這個綽號是什麼意思嗎?「應該知道吧,就女生的尿尿地方啊。」好像只有花輪會這樣叫妳?小雪和女同學互看偷笑,旁邊的女同學把手貼到我耳朵旁邊,但很大聲的說:「老師,小雪在跟花輪搞曖昧啦。」小雪邊放聲大笑,邊拍打女同學:「吼!妳不要跟老師亂說啦!」「真的啊!她們在搞曖昧啦!」

「鮑魚」綽號,不僅指涉對於女性生殖器官的物化或貶抑,花輪在運用綽號時講出「鮑魚要給人幹」的思維脈絡,蘊含男性有權定義女性身體,對女體器官抨擊涵義,同時可能呈現男性欲以「性」操控壓迫女性的厭女意識。如同 Allan Johnson(2008)指出,女性在父權體制中,置身於性被剝削、羞辱或壓迫的性別結構裡,包括男性們對於女性言語或肢體上的騷擾暴力,例如「女人要好好幹一幹」等話語符號,呼應厭女文化意義,又或是上野千鶴子(2015)所指,這是結構性的厭女現象,使男性潛意識對女性生育能力感到畏懼。因此,即便小雪拖把弄到花輪的腳,和「給人幹」看似沒有直接的關聯,但卻可從其互動脈絡中,窺見父權結構裡的厭女文化如何運轉。當女性若侵犯到男性身體或空間,即便女性是在「合理」的時空條件(如打掃)內,觸發拖把碰到男性的腳情境,但最後能夠「合理化」的事情,或許是男性透過綽號對女性實施象徵暴力行為。

然而,若將綽號置於互動脈絡思考,即便如「鮑魚」這般明顯對於女體抨擊意味的綽號,卻也可能在互動過程當中呈現複雜樣貌。女同學們面對綽號,並非完全照單全收其綽號象徵意義,或許亦會如 Jones(1993)所言,她們將在各種多元社會意義與實踐論述,尋找安身之處。也就是說,女學生們藉由與同儕互動過程,不僅呈現既有綽號象徵反映既有性別結構問題,同時也照映同儕情感將如何影響青少女看待綽號的意義。就像是小雪和花輪的「曖昧」互動,可能會即將「不雅綽號」的意義轉化成另一種親密默契。在田野現場,我察覺「鮑魚」綽號可能不僅有父權社會的厭女現象,或許在互動過程裡,亦成為個體間維繫「愛」的方式或資源。包括當花輪呼喊帶有抨擊女體涵義的「鮑魚」綽號時,也進而學習理解和實踐陽剛氣質,抑或在花輪和小雪的互動脈絡中,花輪讓「鮑魚」綽號成為彼此之間,默認共有的專屬「代名詞」,進而彼此經驗培養情誼的厚度。而這份厚度,可能來自於同學間扭曲又困難地,學習與經營人際關係「愛」的形式。

這份愛或許是友情的,也有可能是人際關係的,又或是情感的「曖」。只是,或許我們不能斷然否定同學之間的感情,但同時也需注意,在既有結構影響中,女性似乎容易以某種內化壓迫的樣貌,作為維繫感情的矛盾策略。畢竟「鮑魚」符號涵義,確實也涵蓋著對於女性身分的抨擊與戲謔意味,同時映現既有性別秩序,是如何將女性(被)置身於次等性別互動位置,或者是如何推動青少年進行錯誤情感關係經營方式的結構痕跡。

小結:校園綽號性別意涵的危機與轉機

同儕憑藉綽號象徵所倒映的青少女樣貌,宛如有著基本調色的萬花筒,在性別結構基底中,綽號涵義著對女性的厭惡與愛戀,看似歧視卻似乎也擁有情誼。隨著同學們的綽號互動過程,在校園裡旋轉出具備相異又相同,相斥又交織,交織又動態的性別涵義與互動樣貌。

在綽號互動的動態過程中,女同學們釐清、修正或主動詮釋自己與他者間的行動意義。父權機制與異性戀中心論述,交織而成看似穩固結構,但如 Thorne(1993)研究校園裡的性別互動現象所指,校園裡的性別實作並不是永遠相對地角色操演或情境面。之所以,她們既展現能動性,也同時受限於既有性別位置,但又仍能緩慢移動,思考自我位置。無論是透過詞語反制,或是以作勢打人的肢體表達反抗,或是藉由符號互動過程,將男性的行為再詮釋為「幼稚無知」,藉由各式互動脈絡,青少女仍有見縫插針,擾動性別秩序,甚或是反制既有性別形象的可能;但同時,這也是反應性別問題及受限之處。

雖然性別平等教育法明確指出:「蘊含性別歧視的綽號構成霸凌行為」,但事實上,綽號交織著性別學習與經營情感關係的複雜性,即便綽號仍蘊含著性別歧視,且容易使學生進入錯誤的關係經營模式,但若僅是單一、灌輸式地的指出綽號即為霸凌,排除學生確實有可能以綽號建立關係,這樣的「宣導」將無法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如同 Rich 認為,女學生如何在教學現場當中,勇敢大聲要求教育,是推進性別平等教育的核心之一,因為女學生在其過程中,不僅學習敢於表達需求,更學習理解自己的需要為何(孫瑞穗譯,1991)。

而倘若教育工作者能在課程設置當中,開啟師生共學綽號涵義的知識對話,或激勵女學生在面對不喜歡的綽號時,例如勇敢大聲要求「我不太喜歡這個綽號」或要求「可以叫我另外一個綽號」,則可讓女同學們藉由綽號互動中,覺察自己不僅是符號互動的參與者,抑是掌握自己需求的主導者,來翻轉女性既有位置的可能。如此一來,學生可以更加安心學習建立或釐清人我關係,學習認識多元性別樣態,理解綽號背後的性別涵義,進而學習判斷運用與拒絕權利,共同藉由綽號互動的動態性質,聯手推進性別平等意義。同時,使情感教育也將更貼近學子生命脈動,使綽號性別意涵危機,轉化為任何性別學生建立同儕關係互動時,皆能彼此安心善待的性別教育轉機。


參考文獻

楊幸真(2010)。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台北:巨流。

Allan G. Johnson 著、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

上野千鶴子著、楊士堤譯(2015)。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台北:聯合文學。

Bechar-Israeli, H. (1995). From〈Bonehead〉to〈cLoNehEad〉: Nicknames, Play, and Identity on Internet Relay Chat.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 Retrieved May 18, 2019, from https://doi.org/10.1111/j.1083-6101.1995.tb00325.x

Jones, A. (1993) Becoming a “Girl”: Post-Structuralist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Gender and Education, 5(2): 157-166.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enold, E.(2004) ‘Other’ Boys: Negotiating Non‐Hegemonic Masculiniti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Gender and Education,16(2): 247-265.

Renold, E. (2005). Girls, Boys and Junior Sexualit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Thorne, B. (1993). Gender Play: Girls and Boys in School. Piscataway, NJ, US: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Cover Image: https://reurl.cc/R4QmDG

在〈像「朋友」那樣叫妳綽號:青少女綽號裡的象徵意涵與性別互動探究〉中有 1 則留言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