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母職、育兒衛生與知識典範競逐

韓采燕/國家教育研究院

家中有學齡前嬰幼童的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往往對於處理髒污不陌生。從嬰兒時期處理孩子的吐奶、尿床、大便、流口水、清洗奶瓶、準備副食品;口腔期的小孩喜愛用嘴巴啃咬各式物體感受世界;到幼童時期學習拿餐具吃飯、喝水的杯盤狼藉、四處玩耍用手觸摸感受世界。照顧者時常花很多時間處理各式各樣的髒污,打掃清潔消毒,希望能降低孩子接觸病毒生病的風險。

與傳統強調「衛生清潔」的育兒建議相反,近十年歐美各地開始吹起「髒養」風潮,建議讓孩子弄髒,透過感官體驗,盡情在自然中探索世界。為什麼以往科學家建議保持衛生,現在卻有科學家建議讓孩子盡量弄髒?為什麼同樣是科學家做出來的科學研究,卻出現截然不同的育兒建議呢?到底該不該讓小孩在草地上爬?挖土?找蟲?玩沙?吃土?在泥巴中玩?究竟「清潔、衛生」、「細菌」、「泥土」與孩童健康的關係是什麼?讓我們進一步討論社會文化對於育兒的科學期待,多元的育兒流派對於育兒衛生的觀點,以及科學社群的知識生產與競逐過程。

圖:讓孩子玩泥巴

一、現代育兒的科學母職期待

當家庭內有新生命加入時,不僅為父母帶來新成員的喜悅,也帶來許多嶄新的任務、角色與社會期待。傳統性別文化往往將照護嬰兒與養育孩童視為母親的天性與責任,期待女人生了小孩之後,應承擔「母職」。(請參考梁麗芳「為母則強:母職作為改變社會的場域」,對於母職的討論。)在傳統社會,親朋好友與婆婆媽媽口耳相傳的育兒經驗與習俗,往往是指引新手母親如何做好「媽媽」這個工作的重要參考,然而在現代社會,醫學與科學知識逐漸取代傳統長輩遺留下來的育兒經驗與習俗,成為當代育兒過程中最重要的資訊與知識來源。研究指出現代社會期待媽媽應執行「科學母職」──媽媽應積極學習吸取最新的育兒醫學與科學知識,給予孩童妥善的照護。一個好媽媽被期待有能力安撫照顧小孩,具備正確的科學知識撫養、照顧、培育小孩,媽媽被期待須承擔起確保孩童發展良好健康成長的責任,尋求科學和醫學專家的建議,確保孩童能健康成長,健全發展。

二、多元的育兒流派與建議

蓬勃發展的育兒知識、觀念與建議派別林立,各立山頭,不同的育兒流派對兒童健康與成長發展有不同的理解與觀點,也發展出截然不同(甚至互相衝突)的育兒建議。不同育兒流派彼此競爭對育兒知識的詮釋權與建議的主導權,而母親做為育兒選擇主要決定者,往往承擔許多風險與責任。(請參考曾凡慈「當幼兒發展成為母親的風險事業」,對於母親面臨多元育兒建議與選擇的分析。)

例如,在嬰幼兒作息與互動上,「親密育兒派」與「百歲育兒派」對於該如何回應嬰幼兒啼哭、安撫與擁抱的頻率、調整作息等有截然不同的建議。在嬰幼兒餵食上,「寶寶自主進食派(Baby-led weaning, BLW)」與「湯匙餵食物泥派」對於該提供嬰幼兒何種食物?以什麼順序?什麼質地?分量多寡?如何進食?提出的建議大相逕庭。

近年來,在育兒衛生面向上,也出現兩種不同的科學理論觀點與建議。不同於傳統傳染病學家與公衛學家強調清潔與衛生,建議母親應打造乾淨衛生的育兒環境,讓孩童保持乾淨、清潔,注意消毒殺菌,確保兒童不會接觸病菌而生病,21世紀以來微生物學家提出新興的「髒養」理論觀點,建議母親應降低衛生標準,讓孩童盡量接觸自然,玩沙挖泥巴,吃土啃樹葉,提高接觸微生物菌叢的機會,降低未來過敏的風險。

三、育兒衛生理論與典範競逐

我們對於乾淨與衛生的理解很多時候是根源於科學家的研究所發展出的科學新知,為什麼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育兒建議?如果不同的建議都是科學研究後的發現,那哪一種科學知識是比較正確或是比較錯誤的嗎?

孔恩指出科學知識的發展不是線性的累積,而是呈現非線性的典範轉移。科學研究仰賴共享同樣的價值、理念、技術、理論假設與科學方法的科學社群,在常態科學下,科學社群依據特定理論典範生產科學事實與知識。當科學社群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遭遇到許多既有理論無法解釋的異例時,學者提出新的理論解釋與典範,學術社群內出現不同典範間的競逐,並可能出現典範轉移。

當我們從孔恩的觀點來理解不同育兒衛生的理論時,可以發現不同的學術社群(流行病學與微生物學)針對細菌(微生物)與嬰幼兒健康有不同的分析重點與理論假設,也生產出不同的育兒衛生定義、界線、範圍與育兒建議。

以下將討論細菌理論與衛生假說,以及立基於兩個不同理論典範的育兒衛生建議。並思考這兩個不同的理論典範如何定義髒汙與衛生、衛生的界線、意義、範圍以及對於維持健康的功能的不同觀點。

 1. 細菌理論與育兒衛生實作(清潔、消毒、殺菌)

從 19 世紀後期開始,細菌理論開始成為致病的理論基礎。遵循細菌學說的人,認為接觸細菌就是致病的原因,殺死細菌和減少接觸細菌是預防疾病的最佳方法。髒污和灰塵被認為是攜帶和藏匿細菌的載體,因此,不僅是細菌,髒污也是對健康的威脅。流行病學與衛生學家所主導的兒童健康模型,認為越乾淨,接觸髒汙的機會就越少,接觸越少細菌,將越健康。

在細菌理論的典範下,細菌是有害的病菌,當嬰兒或幼兒接觸細菌時,這些病菌會侵入兒童脆弱的身體,提高生病的風險。因此,潔淨與衛生是父母在育兒時最重要的原則,可確保孩童減少接觸細菌的機會,健康成長。因為細菌無所不在,任何育嬰用品皆可能藏汙納垢,讓細菌增生,因此一個盡責的「好媽媽」必須時常打掃、清潔、消毒與殺菌。

1990 年代美國兒科醫師所撰寫的暢銷嬰兒護理書籍、指南和手冊,為母親提供鉅細靡遺的各種嬰幼兒照護建議。醫學與公衛專家認為,母親是第一線保護孩童健康的守護者,她們應該維持清潔衛生的育兒環境,即時清潔、消毒、殺菌育兒用品,保護嬰兒、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例如,「在更換尿布後用肥皂和水洗手。這可以防止有害細菌的傳播」、「如果在給嬰兒洗澡時使用海綿墊,每次使用後都應在徹底烘乾消毒殺菌,以防止有害細菌的生長」、「當被嬰兒放入口中的玩具、奶嘴或固齒器掉在地板上時,父母應該立刻將它們清潔、消毒、殺菌,然後再將它們交給孩子。」才能避免讓孩子接觸細菌,降低生病風險。

 2. 衛生假說與髒養育兒實作

對於細菌的恐慌與徹底消毒殺菌的育兒建議與策略在20世紀末出現轉折。1989年學者發現「農場效應」── 在農場長大的孩子比起在都市長大的孩子較不容易過敏,並提出「衛生假說」──與都市的孩童相比,兄弟姐妹較多、居住在農場、家庭規模較大的兒童,其清潔、衛生和個人衛生習慣的標準往往較低;而較不衛生、不乾淨的成長環境,讓他們有較多的機會接觸到豐富、多樣、天然的微生物菌種,使他們的免疫系統及早發展耐受性,發展較健全。

微生物學家與免疫學家建議,應讓孩童接觸多樣的微生物,帶孩童出去戶外玩,與動物互動,讓小孩在泥巴、河流、小溪和大海裡面盡情玩耍,挖沙、吃土、碰觸動物,讓小孩「又髒又好」。不要對所有他們會碰到或放進嘴裏面的東西清潔、消毒、殺菌。研究發現:當孩童的生活環境過度乾淨時,將無法有效觸發、刺激並訓練孩童的免疫系統;不斷地清潔、殺菌、消毒,使孩童遠離細菌和動物,可能是引起許多免疫相關疾病的原因。將掉在地上的奶嘴殺菌消毒後,可能會提高小孩長大後對食物過敏的風險。多樣的微生物菌種將培育孩童的免疫系統發展更健全,而早期微生物群的接觸和發展,對於孩童的免疫系統學習非常重要,有終生健康效益,協助對抗急性和慢性疾病。

許多倡議髒養與接觸微生物菌叢益處的團體,在21世紀開始組織各式各樣的活動與國際串連,呼籲現代家長讓孩童多接觸自然與土壤,讓小孩弄髒也沒有關係,增加各式各樣的微生物菌叢接觸機會。例如,源自於澳洲與尼泊爾的國際泥巴日(6月29日)2009年開始,兩位創辦人Gillian McAuliffe 與 Bishnu Bhatta發起一起玩泥巴,親近大自然、土壤與地球,反思當代孩童成長過程中對乾淨的要求,如何限制了孩童的遊玩經驗,以及個人清潔用品取得的全球階級不平等。

圖:國際泥巴日

四、小結

當代母親在科學育兒期待下,參考吸收育兒科學新知後,往往發現科學知識並非一致且單一的知識體系。以多元的育兒衛生建議與理論流派為例,不同的育兒衛生觀點與建議,反映了當代科學知識典範間的競逐。科學知識的發展,倚賴學術社群的辛勤研究,不同學科對於相同的主題,可能有不同的理論假設與詮釋觀點,彼此是相互競逐的。

從醫學專家與科學家對育兒「衛生」以及「清潔」的建議可看出:細菌與健康的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取決於不同的科學知識觀點與學門。當傳染病學家強調細菌對於傳染病的致病機制時,微生物學家強調微生物菌叢在幼兒免疫系統養成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因此當公衛學家強調育兒中的「衛生清潔」時,微生物學家則強調育兒中的「髒養」,傳染病學與微生物免疫學在育兒衛生上呈現不同知識典範間的競逐。

讀到這裡,讀者也許想知道,現今哪一種典範比較流行?抑或是哪些爸媽會採用哪種典範?可惜的是,現階段欠缺大樣本調查資料,也沒有相關的實證調查研究成果,能完整回答這個問題。僅能就針對美國東北區域小樣本的質性調查分享最新的研究發現。簡而言之,育兒選擇與家長的階級有很大的關係。在歐美地區,許多父母較崇尚讓小孩多接觸自然,體驗不同地貌、天氣狀況、戶外活動,感受不同山林溪流與泥土的生命力,認為玩得髒兮兮代表孩子有美好的戶外活動與經驗。實施「髒養」,對於「髒污」有較高承受力的家長,絕大多數都是中產階級家長,她們擁有較高經濟、文化與知識資本;也多居住於在沒有環境汙染、綠地比例高、公園設施多樣化且功能良好的社區,當孩子四處挖沙、吃土、抓蟲、探險玩耍時,不用擔心孩童暴露於菸蒂、垃圾、汙染物之中。相對於中產階級家長,藍領階級的家長,相對而言,多確保孩童從頭到腳乾淨清爽為主要照護責任,希望能讓小孩遠離髒污與疾病的威脅,培育他們良好的衛生習慣。

最後,做為父母的讀者或許也想知道,我們應該採取哪個典範?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而是對於每個家庭有不同的答案,因為每個家庭的經濟、照護與環境資源不同,家長在育兒的旅程中,透過多方嘗試,從做中學,逐漸摸索出最適合自己家庭與小孩的方式,一起在育兒知識瞬息萬變的浪潮中,穩健前進,健康成長茁壯。

在〈科學母職、育兒衛生與知識典範競逐〉中有 1 則留言

匿名訪客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