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社會學在永續職涯中為什麼有用?九位臺大社會系系友永續職涯分享

黃怡菁/台大社會所 報導

超過四萬人響應今年(2022年)世界地球日RA100地球解方的系列論壇,顯見永續議題已經成為臺灣民眾關注的重大議題,不只是民間單位與公部門,更有許多永續標竿企業也參與這場盛事。

隨著這股國際趨勢,加上國家制定相關法規,越來越多企業增聘永續相關職位,ESG人才也成為炙手可熱的對象。根據《遠見雜誌》2022年的調查結果,有40.8%企業將ESG議題納入董事會議程。而據國際能源署(IEA)在2021年5月發表的《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報告指出,淨零排放將帶動企業對再生能源的投資,預計到2030年將為全球創造1,400萬個職位

ESG是3個英文單字的縮寫: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三大面向裡,S強調了永續轉型的社會面,這包含的不只關心企業的性別平等、員工福利推進,也強調企業的社會投入,其中重視的公平正義價值與社會學不謀而合。

臺大社會系環境社會學的授課教師劉仲恩注意到了這股趨勢,鼓勵學生畢業後投入永續議題,成為綠領人才。上週三邀請到九位臺大社會系畢業校友,至課堂分享他們現職的永續與環境相關的實務工作,呈現社會系所學的技能與關懷如何應用於工作之中。

活動講者之一陳惠萍

「社會學提供給我們一個看待這個世界不同發展的眼界與視野,而這個世界會成為你的一部分,你自己必須成為你想看見的那個改變。」這場分享由陽光伏特家的創辦人陳惠萍揭開序幕,她畢業於臺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在博士班期間,她研究臺灣太陽光電的在地使用與常民參與,發現當時臺灣的太陽光電使用率低、民眾參與度低。

2015年畢業後,陳惠萍選擇創業,透過社會創新的方式打造「讓所有人都能簡單參與的再生能源」。陽光伏特家將太陽能電廠切割為最小單位——每片,讓民眾能夠以小額認購太陽能板,參與綠電生產報酬,有屋頂的屋主也可以出租屋頂來獲益。

「社會學帶來的能力,便是將人放在核心」,陳惠萍笑說她的身體裡有著社會學的DNA,憑著「不遺落任何人」的想法,她著手打造這個公民電廠。在陽光伏特家的創業過程之中,陳惠萍串連起在地居民、民間單位、企業方與公部門,她說「社會學教我們串連,一件事情的完全需要很多人的力量才能達成」。

任職永續顧問綠能產業校友

在這場溫暖動人的分享之後,由四位任職於永續顧問綠能產業的校友上來分享。這四位分別是任職於上緯新能源的范旭承、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董宇恩、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林采鴻、睿思再生能源顧問的吳岱陵。

劉仲恩說社會學家在訪談時最喜歡詢問「每天都在做什麼?」,藉此讓四位分享者簡介永續顧問綠能產業的工作實景。范旭承的職位是事業發展分析師,憑著對於能源產業的知識,他藉由分析數據提供給投資人好的能源投資標的,並且協助追蹤專案的後續進度。董宇恩與林采鴻現職永續發展顧問,主要的工作內容是輔導企業在永續發展上遇到的困難、協助企業編撰永續報告書、報告書的確信與查核。吳岱陵身為綠能產業的顧問師,需要分析國內外法規與政策,提供給外國投資者評估。

范旭承提到,社會學教會他理解他人的處境,而這正可以運用在利害關係人溝通。他以與漁民溝通為例:興建離岸風電造成漁民無法捕魚,雖然有財務上的賠償,但是對於漁民而言是對於日常生活天翻地覆的改變,難以一下子拋棄掉二、三十年的工作習慣,因此他們與漁民合作,讓漁民在施工期間巡視有沒有魚群、鯨豚經過,達成與當地的共融。

林采鴻也認同前述想法,她認為社會學的DNA,讓她關懷不同處境的人們在能源轉型時所遇到的困境。例如在荷蘭就學期間,她注意到非白人、移民、女性為主的社區需要承擔更大的轉型代價,藉此重新思考她應該要媒合什麼樣的資源以及如何溝通,才能夠更促進轉型過程的平等。

「作為永續顧問確實能造成影響」,擔任永續顧問的董宇恩堅定地說出他的想法,「去年輔導企業參與國外永續評比,輔導過程就建議企業在員工假別上可以訂定優於法規的假期。今年再次輔導時,確實發現企業制定了優於法規的假別。」以自身工作為例,董宇恩說明就讀社會學的他更在意人權指標、員工福利與職安問題,而這份職位也讓他感受到這個理想逐漸被落實。

吳岱陵則將焦點放在社會學教導的技巧,她提到在社會系學到資料搜集、材料分析、撰寫報告的能力,相當適合成為顧問業者。過去撰寫論文時,要盤點政府政策、利害關係人網絡,現在也需要研究和分析產業政策,「我一直拿同一套方法在做事」,吳岱陵笑稱這套方法學讓她受益良多。

非營利組織與智庫系友

分享會第二部分交棒給非營利組織與智庫系友,他們分別是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吳澄澄、地球公民基金會的蔡佳昇、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的吳勁萱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廖翊筌。

「以前一直告訴大家不要什麼(反核),但是作為NGO應該要告訴大家要什麼(能源轉型)。」吳澄澄回憶起從早年參與社會運動的滿腔熱血,到投入非營利組織所經歷的轉變,「後來意識到與公務體系的人不見得是對抗關係,因為NGO彈性的角色,可以作為部會間的協調角色。」

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工作初期,吳澄澄擔心自己只有滿腔熱血,但是專業知識不足,但是後來發現,在社會系中培養的溝通與訪談技能很能派上用場。她舉例:在校園內舉辦能源民主工作坊,讓學生去發掘日常使用的電從哪裡來,進而促成進一步的行動。

吳勁萱則任職於環境規劃協會,「過去在提出問題,現在要提出解決方案。」她提到和吳澄澄相似的發現。環境規劃協會希望能夠達成環境共「融」,而非是欣欣向榮的「榮」,希望能夠在國土計畫內推動環境共融的空間,以社區作為尺度,去思考每個社區想要前進的方向。

蔡佳昇目前在地球公民基金會從事倡議工作,他用信箱比喻「倡議工作很像是信箱在接受陳情,然後傳達給政府。」他提到倡議工作並不如想像中單純,不僅是需要籌辦活動、議題研究,還有可能需要開發網站、行銷工作等。不過他提到相比其他同年齡階層的人,在中小型非營利組織工作的他已經有和政府高階官員對談的經驗。「在非營利組織工作就是重新定義何謂『正常』」,他說這份工作就像是「讓社會遠離『阻力最小(毀滅)的路徑』」。

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工作的廖翊筌,主要負責訪談、多媒體製作、平面排版、文字書寫等工作內容。他以菲律賓Plant Back Better社區工作計畫舉例,提到他目前的工作需要與社區協力,將專家知識進行在地轉譯,例如菲律賓當地比較習慣學校、教會形式的集體耕種,原先專家認為要一戶一地就不可行。在這樣的修正過程裡,不同文化的案例提供另外一種生活、韌性的想像。

「社會學的優點是讓我們做出連結。」劉仲恩老師歸納這場演講提到的社會學功用,一方面社會學讓我們擅長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樣的技能在利害關係人溝通、議題倡議上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社會學也擅長做知識的連結,例如將環境永續議題連結到性別問題、族群問題,擴大我們的思考、注意到不同面向。

從最近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報告書、臺灣淨零轉型路線圖中,都可以看見社會科學人才的重要性。近年國際專家不斷倡議,環境永續議題不只是具有硬底子技術理工科系的事情,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領域也相當重要。因為這些科系會注意到在轉型過程裡,社會、民眾、利害關係人的困難與不適應,才能相應做出轉型策略的調整,進而落實目標。

社會學能夠帶入到永續產業的不僅是滿腔熱血,而是基於對「人」的關懷,建立人與人連結的能力、議題研究與分析的能力。社會學教會我們聆聽各方意見和想法,考慮不同處境的人們所受到的影響,進而創造一個讓「每個人」都能發聲的場合。永續轉型需要所有人的參與,才能夠達成2030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 “A better and more sustainable future for all”,而社會學讓我們實踐這場轉型過程中「不能遺落任何人」的核心宗旨。

少了人文社會學科,這場轉型只會遺留下冷冰冰的機具,而未能被人們所用。技術再先進,如果少了人們的參與也是徒然。從環境共融、漁民溝通、社區參與、議題倡議,這場臺大社會系的系友分享,告訴我們正有一群社會學出身的人們,努力地帶著這個社會往更好的未來邁進。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