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長存,還可搜尋、檢索、刪除、甚至植入偽造過的資訊。這樣的世界,你喜歡嗎?英國科幻影集《黑鏡》(Black Mirror)第一季第三集“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就勾勒了這樣一幅光景。當時的世界,幾乎所有人都會在耳後植入一個晶片(稱之為“Grain”),晶片上存有你經歷過的所有景象,“Live, breathe, smell, full-spectrum memory”,按下按鈕就可讓想回顧的影像在你眼前、或傳輸到螢幕上播放。
標籤: 倫理
教授的論文都是用抄的? ——臺大校長倫理爭議的分析
最近隨著臺大教授郭明良、校長楊泮池論文疑似論文造假、掛名一事,引爆學術界的倫理話題,再度重創臺灣國際學術形象。回家吃飯時,母親突然冒出一句話:「臺大教授的論文都是抄的哦!」我嚇了一跳,回說:「沒有啦!只有少數人,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母親半信半疑,大概覺得如果連校長都涉入抄襲,一般教授更不用說,特別是連兩任臺大校長都爆出倫理問題,很難相信教授的清白。我才驚覺倫理事件在社會上對於學術界的殺傷力,對於只受過初等教育的母親而言,媒體是重要的資訊來源,構成民眾仰望學術象牙塔的印象,在市場或巷尾聊天時,再將事件誇大放送,造成民眾對於專家學者的不信任。
社會學的人煙罕至之路:中山社會系2015小畢典致詞
王宏仁 /中山大學社會系 親愛的各位同學、各位粉絲加油團、各位老師: 非常高興看到我們社會系的第一屆同學,舉辦 … 閱讀全文 社會學的人煙罕至之路:中山社會系2015小畢典致詞
麥當勞的雞住五星級?談消費者的認知困境
殷志偉,劉正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住在「五星級套房」的「母雞媽咪」? 在臺灣麥當勞官網的「樂親子」專區的「漢 … 閱讀全文 麥當勞的雞住五星級?談消費者的認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