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族想像中的時空疆界:府城日治時期文化資產詮釋

【姚明俐/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曾經有一段時間,那洗石子、紅磚外牆、帶有點西洋洋樓式的日治時期建築,隱身於曲折的巷弄間。由外觀上,或許能令人察覺到其歷史性,但由於大多數與雜物相處,模糊它們的價值與美感,僅有陳腐與老舊,成為過去存於今日的模糊印象。就像台南府城市中心民生綠園圓環周邊環繞的日治時期建築,其中一棟最具規模者,位於中正路跟南門路交接路口,為當時的台南市政府:兩層樓的紅磚色建築,周圍圍繞一道牆;圍牆與建築之間,有幾棵一層樓高的大樹;正門口圍牆外的左右兩邊,各自立著一個公布欄,兩根紅色柱子所撐起的綠色中式屋簷,上面斑斑駁駁的是紙張撕貼痕跡。即使座落在人來人往的鬧區,它也與生活保持一段距離。當原本逐漸消失在記憶中的事物陸續被列入文化資產,回到市民日常生活,地貌隨之更新,召喚出記憶重新訴說往事,台灣的國族想像也隨著這些文化資產,鑲嵌在看似理所當然的日常情境裡。

祖先無從選擇,幸福可以追尋

紀駿傑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前陣子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率團前往中國,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時,為了討好 … 閱讀全文 祖先無從選擇,幸福可以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