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力性別化的身體為主體:拳擊培力課程的性別觀察

【廖珮如/屏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在 NGO 的工作現場常常聽到「培力」(empowerment;中文或翻成「充權」、「賦能」)一詞,社政系統也慣常使用「培力」來指涉他們提供的服務,不同的專業領域都會使用「培力」來作為實務操作的基礎概念。在國際發展的領域裡,「培力」一詞往往指涉經濟援助,且常常被視為不容質疑的好事。即使是流行文化或營利導向的商業模式也會使用「培力」、「賦能」這樣的詞彙,或類似「給予女性能量」或「賦予女性力量」等用語。

台資與越南女性:偷竊、搞破壞、集體昏倒

當外來資本剛進入第三世界投資生產時,經常偏好僱用女工,例如在越南台商之間最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就是:「越南是母系社會」,都是女生在工作,「男人都很懶惰」。過去西方帝國統治者,總會將殖民地的人民女性化、陰柔化,創造一種西方陽剛,東方陰柔的雙元對立論述,而台商幹部所流傳的「母系社會」說法,正是這種東方主義論述的變形,這樣子,一方面排除了男性會自我行動的可能,也同時可以透過宣稱要保護女性,進而正當化雇用女性的理由。

政治動能與年金改革:從擴張到縮減

台灣在1990年代民主化之後,開始黃金十年的社會政策擴展階段,逐步建構起各面向的社會保障制度。其中最廣為稱道的是1995年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整合了以往制度零散的醫療保險種類,建立起以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為主要調控者的全民醫療保險。不管是醫療成本控制與服務提供,全民健康的成就令人矚目,被視為臺灣民主化過程中建立的指標性醫療保障制度,也成為正在從事醫療保障改革的國家參考對象。

我不需要被修補:障礙、文化與普世人權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修Steve在夏威夷大學Manoa分校開設的研究所課程,課名是「障礙與多樣性」(Disability and Diversity)。課程的基本預設是「障礙是人類差異的一種,障礙者不是需要被醫療修補的次等人」。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啟蒙經驗,讓我看到障礙者的抵抗與國外障礙文化的發展。那也是我第一次開始從文化的觀點來思考障礙議題,讓我從此開始投入障礙研究的領域。 

邁向社會企業之路

蔡 亮/國立金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企業的社會爭議與企業社會責任關係 今年四月,數百噸死魚被沖刷至越南中部的河靜 … 閱讀全文 邁向社會企業之路

從恩惠到權利? 讓學術審查面對司法審查的一場社運SOLO

陳竹上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A、2014/03/02傍晚的一通電話 「科學權力監督聯盟…? … 閱讀全文 從恩惠到權利? 讓學術審查面對司法審查的一場社運SOLO

都市的大型慶典:狂歡解放?財團宰制?

董建宏 /中興大學景觀學程  1999年,千禧年將近之際,全世界卻為了一個「數字問題」,而引爆了一個潛在的危機 … 閱讀全文 都市的大型慶典:狂歡解放?財團宰制?

教科書與天然獨世代:媒介真實VS.生活現實

廖珮如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生活在這個高度媒介化的社會裡,我們每天生活都與媒體科技、媒體訊息脫離不 … 閱讀全文 教科書與天然獨世代:媒介真實VS.生活現實

「和理非非」與香港佔中:談非暴力抗爭

黃厚銘 /政治大學社會系 這年頭還有人敢寫文章談和平理性(外加非暴力),八成是腦袋有問題吧(啊,我是在說我自己 … 閱讀全文 「和理非非」與香港佔中:談非暴力抗爭

對社會學的無知,正反映台灣社會對不公義的無感

黃敏原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 2014年春、台灣社會經歷一段學運與社運的市民社會發展期。在這過 … 閱讀全文 對社會學的無知,正反映台灣社會對不公義的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