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仲/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 年三月時,師大附中傳出因為當年學測成績不甚理想,校方研議將對學生過度自由的校園生活與社團活動進行管制。無獨有偶,同一年建國中學也出現類似風聲,校方因學生在升學表現上與他校的差距有逐年縮小的趨勢,試圖減少課外活動,要求學生投注更多心力在學測準備。當時兩所學校的學生、畢業生,皆對此表達強烈反對意見。其中最核心的論點,便是他們認為自由學風以及豐富多元的校園活動,才是讓這兩所學校與眾不同的特質,而非僅是校方汲汲營營的升學數字。事實上,在過去十幾年間在某些知名公立明星高中不時出現類似事件:每當校方因種種理由而想要加強對於學生校園生活的干涉,學生通常會群起捍衛令他們「感到自豪」的自由傳統、與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在我的觀察裡,類似的情況似乎較不會發生在公立明星高中以外的學校。
標籤: 教育社會學
如何提升子女學業成就?努力參與子女的教育活動
【張芳華/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長期處在教育界,我有時會聽到家長詢問:「我的小孩成績不好,送到OOO補習班有用嗎?」我能同理家長的焦慮與擔憂,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文化氛圍下,只要是能提升子女學業成就,任何投資都是必要的。不過,很可惜的,國內許多研究皆指出,補習只有短期效果,補越久或是補越多科,其效果並不顯著,甚至對學習造成反效果,也就是台語所說的「越補越大坑」。那要如何提升子女學業成就呢?我常建議家長,除了補習以外,不管自身再怎麼忙,都要抽空關心或參與子女的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