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跨族公共領域」:馬來西亞淨選盟大集會中的族群問題

【馮垂華/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淨選盟大集會(BERSIH Rally)是一系列由馬來西亞公民組織「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Coalition for Clean and Fair Elections,簡稱淨選盟)發起的社會運動。自 2007 年到 2016 年,淨選盟因應國內局勢,總共號召了五場遊行集會,主要訴求為選舉制度改革、推動議會民主、杜絕貪腐等。然而,在馬來西亞參與社會運動是件高風險的事。暫且不論警方會不會使用催淚瓦斯或水槍來驅散人群,在社運前夕,多名社運分子、政治人物遭逮捕的新聞就已經足夠讓人恐慌。

跨越族群性別空間與傳統禁忌:社會學的省思

隨著近年來部落觀光的興起,越來越多遊客進入原住民的生活空間參與部落祭儀,部落巷仔口的盡頭往往通到山邊或海涯,遊人進入的不僅是部落的的生活場域,也常跨越文化與社會的空間,進入部落生活居所與祭儀場域,伴隨著遊客如織,攝影與媒介的鏡頭也隨著進入部落文化與社會空間的脈絡,文化空間成為進入其中者所需理解、關照與反思的場域,而其中性別空間更經常成為跨入其中者需重新學習與理解的知識板塊。

為何世大運原住民選手那麼厲害?揭開種族基因論點的迷思

台灣舉辦的世大運在充滿原住民圖騰的舞蹈展演中圓滿落幕,這次原住民選手在世大運得牌數更創下空前佳績,在90面總獎牌中有11面由阿美、泰雅、卑南與排灣的原住民運動選手獲得,包括滑溜冰的宋青楊、陳彥成、高茂傑、洪萬庭,舉重的郭婞淳,跆拳道的李晟綱、蘇佳恩,田徑的楊俊瀚、陳傑。原視、TVBS與各大報紙分別以「世大運原住民選手成績佳 米田堡血型引話題」、 「米田堡血型呼吸代謝快 原住民體能具優勢」「為何世大運原住民選手超強?」「專家發現阿美族血統有全球第一的”先天優勢”」為專題報導。

台資與越南女性:偷竊、搞破壞、集體昏倒

當外來資本剛進入第三世界投資生產時,經常偏好僱用女工,例如在越南台商之間最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就是:「越南是母系社會」,都是女生在工作,「男人都很懶惰」。過去西方帝國統治者,總會將殖民地的人民女性化、陰柔化,創造一種西方陽剛,東方陰柔的雙元對立論述,而台商幹部所流傳的「母系社會」說法,正是這種東方主義論述的變形,這樣子,一方面排除了男性會自我行動的可能,也同時可以透過宣稱要保護女性,進而正當化雇用女性的理由。

一個女性主義社會學家的界線思考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比起任何現成的答案,提問的方式是更關鍵的。因為,問題的架構決定了你可能前往的方向。 … 閱讀全文 一個女性主義社會學家的界線思考

捕獲婉君:網路「鄉民研究」的評析

黃厚銘 /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緣起:資訊社會研究與台灣社會學家的退卻 最近出了一本新書《婉君你好嗎?》為臺灣近 … 閱讀全文 捕獲婉君:網路「鄉民研究」的評析

白城惡魔:誰是白色力量城市中的惡魔? - 現代性城市的發展與都市公共性的建立

董建宏/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閱讀全文 白城惡魔:誰是白色力量城市中的惡魔? - 現代性城市的發展與都市公共性的建立

女總統跟她的男性內閣們:女性人才哪裡去了?

姜貞吟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中華民國2016年總統大選候選人> (資料來源:h … 閱讀全文 女總統跟她的男性內閣們:女性人才哪裡去了?

性/別化的種族歧視:後殖民女性主義的觀點(上)

楊佳羚 /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 這是一篇拖延許久的文章,起源於法國查理週報編輯總部被攻擊的事件(結果不小心寫長 … 閱讀全文 性/別化的種族歧視:後殖民女性主義的觀點(上)

印度洋的風為誰而吹:一個有關族群、國族和帝國性的想像  

林秀幸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人文社會學系 我並非出於自願的到這個印度洋的小島做田野,而是我身在客家學院。我們院長 … 閱讀全文 印度洋的風為誰而吹:一個有關族群、國族和帝國性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