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克綱/中研院社會所】水產養殖(aquaculture)通常歸類在農業當中的漁業,是一種生產漁業產品的初級產業。然而,「初級」的概念實不足以掌握水產養殖所歷經的變化以及簡化後的複雜性:半陸半水、半漁半牧、半科學(技)半實作、既是食物的生產也是商品的交易等。正因為這種「半X半Y」的混雜性,遇上追求明確與清晰再現的科學,以及轉化現實為可計算、可測量與可掌控的現代管理和經濟技術-簡言之,如同 Bruno Latour 所言之處在混種和純化的恆久張力之間-水產養殖於是得以成形。本文所處理的課題是台灣的水產養殖相對於西方的相似與差異,並指出台灣的水產養殖領域儘管看似存在科學與實作的分離,但這兩個部門卻同樣展現了從原本鑲嵌的「社會-自然」秩序脫離並代之以「技術-經濟」秩序的企圖。最後,本文指出偏重食用或商品目的對於養殖漁業的不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