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天方夜譚」,讀許多聰明女兒的故事津津有味,那時候還不知道殘忍的國王有個名字,叫做「父權」。「照顧」,其實酷似「一千零一夜」。為了阻止蘇丹每晚殺掉一個妻子,宰相之女自告奮勇為他說故事以替女人求命。從事照顧者絕大多數是女性,不僅為了維持人類基本的福祉而努力,活人性命,同時也保護著自身與家庭的生存。一千零一夜的照顧,在光天化日下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被消弭於無形,被父權社會視而不見。頂著世界防疫光環的台灣,似乎有了更好的藉口不必面對被偉大數據與醫療科技遮蔽的暗面:脆弱不安(precarious)的照顧世界。 2020年爆發的全球疫情逼迫許多社會正視Care──除了台灣以外。
標籤: 照顧
工作的身體性:服務與文化產業的性別與勞動展演
【張晉芬/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工作幾乎都是透過不同的身體部分來完成的,但除了職災和職業病之外,學術界其實很少討論身體和工作之間的關係。例如,護理師、看護、居家照顧服務員都是在執行照顧工作,但為什麼清一色幾乎都是女性呢?美髮設計師、美容師都是滿足人們追求美麗、時尚的行業,但為什麼她們也被要求穿戴時尚,甚至必須是美的代言人呢?再者,前述這些工作者又是如何透過各種身體技藝的學習,才能從職場菜鳥變成熟練老手?這些問題凸顯了「工作」其實已經不只是勞務輸出、把事情做完而已,而是進一步地在篩選產業自身所界定的合宜、適當的身體;而且這種身體篩選的過程也經常和既定的性/別體制息息相關。思考工作、性/別和身體之間的關係正是本書關注的主題。
不只是婆婆媽媽的事:以公共托育取代失靈的手
王舒芸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王兆慶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鄭清霞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 家有剛出生的 … 閱讀全文 不只是婆婆媽媽的事:以公共托育取代失靈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