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日本政府聘用的知名日本藝術史學者E. F. Fenollosa, 開始在東京大學教授社會學。當時的史賓塞學派對於日本年輕學者很大的影響。1924年建立日本社會學會,是在美國、德國之外,全世界第三個開始建立社會學會的國家。
標籤: 研究
教授的論文都是用抄的? ——臺大校長倫理爭議的分析
最近隨著臺大教授郭明良、校長楊泮池論文疑似論文造假、掛名一事,引爆學術界的倫理話題,再度重創臺灣國際學術形象。回家吃飯時,母親突然冒出一句話:「臺大教授的論文都是抄的哦!」我嚇了一跳,回說:「沒有啦!只有少數人,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母親半信半疑,大概覺得如果連校長都涉入抄襲,一般教授更不用說,特別是連兩任臺大校長都爆出倫理問題,很難相信教授的清白。我才驚覺倫理事件在社會上對於學術界的殺傷力,對於只受過初等教育的母親而言,媒體是重要的資訊來源,構成民眾仰望學術象牙塔的印象,在市場或巷尾聊天時,再將事件誇大放送,造成民眾對於專家學者的不信任。
游盈隆民調「同婚零共識」的問題:兼論人權與共識
日前,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發布一項民調數字,指出同性婚姻的贊成方與反對方旗鼓相當。他進一步解讀:由於共識是零,通過的話會撕裂臺灣社會。陳美華與吳秋園針對其民調解讀,提出強烈質疑。面對質疑,游盈隆又發表〈關於當前同性婚姻的社會共識〉一文,為自己辯護。游盈隆先生的辯駁文章,呈現出來的問題,恐怕比釐清的問題更多。
協助組織知識,應對大學失效的年代
如果我們要理解大學在城鄉發展過中的角色?那我們應該把大學(普通、技職)、城市、鄉村分成三個不同的主體來思考這問題。不可諱言的,在過去幾十年城鄉發展過程中,大學扮演的一直是把鄉村青年往城市輸送的角色,說得更精確點,是把南部青年往北部送的角色。鄉村青年大學畢業後,留在城市工作結婚成家立業,一代一代的年輕人就這樣從農村的土地上被拔起來,移植到都市叢林裡。
社會運動的研究有用嗎?
何明修/台大社會系 這學期我在台大社會系開了一門大學部的「社會運動」課程,在期中考時,我特意出了一個沒有標準答 … 閱讀全文 社會運動的研究有用嗎?
典範轉移、理論教學與師徒傳承
黃厚銘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人們常說,科學發展日新月異,但這是怎麼一回事?究竟科學進步是累積而來、還是不連續斷 … 閱讀全文 典範轉移、理論教學與師徒傳承
小國的學術魔球:評黃樹仁〈小國的學術困境〉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南港小學者:我做了一個夢… 黃樹仁老師過世之後約 … 閱讀全文 小國的學術魔球:評黃樹仁〈小國的學術困境〉
高教擴張與學用落差
張峰彬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本文專屬授權巷子口社會學,不接受轉載,欲轉載者請直接與作者連絡" 博士賣雞排效應 … 閱讀全文 高教擴張與學用落差
故事裡的社會學
張義東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楔子 Wozu heute noch Soziologie? 此句德文為20年 … 閱讀全文 故事裡的社會學
「年級生」的說法有意義嗎?從社會學的Cohort分析談起
翁志遠 /輔仁大學社會系 2016年的總統暨國會改選在農曆年前順利落幕,相較於不太令人意外的結果,從去年底一路 … 閱讀全文 「年級生」的說法有意義嗎?從社會學的Cohort分析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