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怡婷/中研院社會所】幾年前加入「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有了機會深入瞭解果樹農家和一個淺山農村的處境。我們帶著「什麼都可以試試看」的社會學介入關懷,膽顫心驚地展開對淺山農村的認識,並探索與當地居民合作的可能。但是當我們成為一種外來資源進入到資源較匱乏的農鄉地帶時,很容易只接收到農村的問題、不足、缺乏與需求,而資源提供者也容易自我催眠認為問題可透過我們的介入被解決。經歷挫折之後,我們才發現很多烏托邦的理想,並不是照搬複製就會成真。
標籤: 社會創新
協力滋養、遍地種菜:台大社會系2014年小畢典致詞
吳嘉苓 /台灣大學社會系 2014/06/07 ◎共同栽培的新生代 柯主任、各位老師,各位親友團、粉絲團,各位 … 閱讀全文 協力滋養、遍地種菜:台大社會系2014年小畢典致詞
從設計到社計的社會學想像(二)
陳東升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我從自己的工作談起,台灣大學的教育,學用落差問題嚴重、學生學習意願低落、大學 … 閱讀全文 從設計到社計的社會學想像(二)
從設計到社計的社會學想像(一)
陳東升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為什麼一個不做產品設計的社會學者會談設計? 因為設計思考(思維)、因為社會創新 … 閱讀全文 從設計到社計的社會學想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