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朋友」那樣叫妳綽號:青少女綽號裡的象徵意涵與性別互動探究

【平雨晨/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妳(你)有綽號嗎?若回想之前的經驗,妳(你)喜歡那些綽號嗎?又是誰能用那些綽號對妳(你)命名或呼叫呢?事實上,綽號不僅是表徵字義,當中更可能有著性別結構與權力關係運作的痕跡。在校園日常中,可見學生們彼此取綽號之現象。正如同 Bechar‐Israeli(1995)所言,人們的綽號通常由周遭他人所提供,一個人甚至可能擁有多個綽號,而那些綽號可能會持續形塑個體的自我形象,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自我的方式,並對個體造成影響。綽號類型多樣且多變,在青少年同儕間互相命名綽號,亦有許多令人感到困惑的綽號產生。其中,青少女似乎亦特別容易面臨「遭取不雅綽號」的處境。即便現今性別平等教育法已於 2004 年通過,此現象仍持續發生,尤屬女同學遭男學生取「不雅」綽號情形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