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路上,繁星點點,毋須抹滅

【陳婉琪/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兩週前,《30年教改是場災難浩劫,摧毀最烈的就是「努力」這價值觀》這篇評論台灣教育現況的文章,在網路上得到相當多的注意。兩個原因,讓它得到我的注意:一是,不少人似乎並未完全瞭解文章在表達什麼,就開始瘋傳並補充自己的評論,且多數讀者明明表達了「我不能同意更多」,但其評論內容卻經常與文章論點相衝突。二是,這類標題下法實在太常見,我原本就覺得該反省一下這種全面毀滅式的表達,此外,文章論點本身也有不少可商榷之處,尚待釐清。以下談談我的解讀及意見。

繁星的天空真的如此美好?對繁星身分的異質性觀察

【陳薏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陳易甫/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每年大學學科能力測試的成績出爐後,高中生們即陷入選擇入學管道的焦慮中。究竟該準備甄試備審?還是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拚指考?又或是選擇參加繁星推薦呢?在多種大學入學的管道中,選擇繁星推薦,其好處在於可以提早知道自己大學的落點,免於二次考試的壓力。依據大學招生聯合會規定,「繁星推薦」的申請者其學測成績必須先通過各校系自訂的「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檢定標準、術科考試成績檢定標準、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檢定標準」基本門檻,再由校方從申請者中篩選出各學群排名前一至二名的學生,最後依據全國高中校排名百分比高者取得入學資格。繁星推薦從2006年開始試辦,並於2010年起廣泛的成為各大學招生管道之一。以繁星推薦進入大學的學生逐年的增加,針對這些學生進入大學後表現的討論也為學界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