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再次重返拉美進行田野調查。這是繼2017年二次踏上阿根廷土地。相較於六年前阿根廷通膨徘徊在20-30%,2023年已衝破三位數(今年8月15日相較於去年同期已達113.4%)。 阿根廷曾是南美第一個富裕的國家,長久以來以「拉美的白人國家」自居。白人優越感讓阿根廷民族自信心總是高於其他混血人種(el mestizaje)的拉美國家。但今日的阿根廷,卻屢次因為經濟危機深陷發展困境。債務與通膨問題,逐漸改變了阿根廷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生活,人民生活是愈發艱難。去年阿根廷勇奪世界杯足球賽冠軍的激情猶在,但民族自信心已不復從前。一位阿根廷歷史學者說到:「這個國家讓我們一代不如一代」;另一位同儕說道:「足球是阿根廷人的認同,也是我們僅存的自尊。」 以下,本文將從社會發展與變遷角度,分享阿根廷當前危機的歷史根源、群眾政治和衝突,以及社會生存樣態的幾點觀察:
十年磨一劍:精品咖啡產業鏈成形
2014年,臺北入選BBC全球六大咖啡城市,許多人才驚覺臺灣咖啡產業正在崛起,同年賴昱權就獲得世界盃烘豆賽冠軍,劉邦禹獲杯測賽冠軍,2016年,吳則霖拿下咖啡師大賽冠軍,隨著臺灣咖啡人短時間內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上游種植端與下游咖啡廳與也不遑多讓:2021年首次與卓越咖啡聯盟(Alliance of Coffee Excellence,ACE)合作舉辦的「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PCA, Private Collection Auction),創下競標平臺史上單價與均價最高紀錄;Simple Kaffa連續在2019年、2020年蟬連BIG 7 TRAVEL網站票選出的全球最佳50間咖啡店冠軍。本土企業路易莎咖啡於2019年底在臺展店數超越跨國龍頭星巴克,並且在2021年登錄興櫃,顯見臺灣精品咖啡產業不僅是小確幸,還能做成大生意,並且是從上游種植到下游零售均蓬勃發展的完整產業鏈。
理性化現代國家的政治寓言
幾年前,我還在中國廣東一帶做田野調查的時候,遇到了一點工作上的麻煩。身為一個研究城市內流動人口社區的研究者,我加入了地方政府出資、社會服務NGO承包的社區服務中心,想要一面做社區服務、一面觀察流動人口的社區生活。而我加入這個社區服務中心,在該年度的重點之一是要推廣防治兒童拐騙。 在當時的廣東,兒童拐騙是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從大眾媒體到政府的論述,都一再強調拐騙和人口販賣的嚴重性;另一方面,我所研究的流動人口社區,也的確是城市裡犯罪率較高的區域。在此同時,流動人口又是公認的社會弱勢。在一個犯罪率高的社區、幫助社會公認的弱勢群體防範當前重大的犯罪類型,這樣的計畫,難道還能出什麼差錯嗎?在聽到我們接下來一年社區服務的重點時,我是這樣想的。
從聯合國參與和北歐綠色殖民反思臺灣原住民權利
今年 (2023) 聯合國原住民族議題常設論壇(United Nations Permanent Forum on Indigenous Issues, 簡稱UNPFII)討論生物多樣性公約時,丹麥代表北歐國家全體率先發言,起手式就為原住民族抱不平,說氣候變遷不成比例地影響原住民族的生計與文化存續,所以氣候政策應該要讓原住民族有充分與實質的參與。不料薩米青年團隨即發言,尖銳指出:北歐國家向外高舉生態永續大旗,但所謂「綠色轉型」,是犧牲薩米原住民權益才達成的;青年代表緊接著說,薩米原鄉大型再生能源開發計畫完全沒有考慮薩米權益,他們認為說到底,北歐殖民主義仍在延續。
預想生命的終章:涉及未來的情感與行動
「醫師,我還有多少時間?」是安寧團隊照護末期病人時,常接收到的提問。我在Z醫院安寧病房進行一年的參與觀察期間,也時常在床邊照護、查房與家庭會議的場合,聽到這個問題。我觀察到大部分安寧團隊成員回應這個提問時,很少直接給確切的時間,而是關心病人有那些想完成或牽掛的事情。此時病人或家屬可能會娓娓道來,像是病人想回家,想處理重要事物,或是跟親朋好友道別。
申訴只是性騷最後一條防線,在此之前我們該怎麼做?
近日來,許多受害者出面指證,台灣政壇有多起性騷擾案件並未被妥善處理,因此引起許多討論,其中有一些建議,訴求讓申訴體制更為完善。確實,申訴體制絕對是制度調整的重要一環。但是我們同樣需要看到,申訴制度只是最後一條防線,在這最後一條防線之前,還有許多值得努力的事。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2023小畢典致詞
各位B08的畢業同學們、各位家長、各位來賓,大家好: 今天非常榮幸受邀來為畢業生說些勉勵的話,我與你們這一屆有段非常特別的情誼:大一時我教你們的「社會統計」課,這是一門很難教的課,因為你們之中多數不喜歡數學,甚至對數學有恐懼感。所以我的目標是希望你們能輕鬆學統計,只求懂概念,不要求背公式。我後來發覺你們懂我的心,因為後來疫情興起,我們上起網課來,我也當起直播主,而你們竟然把課名命名為「志哲的歡樂社統課」。這門課真的充分達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我教你們如何輕鬆學統計,你們則教我如何幽默地教學。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2023小畢典致詞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大家好,很高興在小畢典見到各位畢業生。我想在這個特別的時刻,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當成 … 閱讀全文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2023小畢典致詞
勞動待遇與代價:從性別觀點分析臺灣醫護工作
以寫作福爾摩斯偵探小說而聞名的英國人柯南道爾,在他獲得醫學士與外科碩士學位和執業資格後,給自己畫了一張素描。傳記作者描述畫中的內容:「只見他揮舞著自己的文憑,下面的標題寫著:「『殺人執照』」。[1]病人當然不是敵人,醫師的職志就是治療與救助病人、也不會想要給自己帶來牢獄之災。「殺人執照」這四個字代表著醫師的能力與自信,也反映醫師在診間的權威和地位。然而來到現實的工作場域,醫師遭遇病人暴力相向的事件已不再是「新聞」。在醫院的權力位階關係中處於優勢地位的醫師,近年來因為工作時間過長及壓力過大,公開要求改革。住院醫師自稱為從事血汗勞動,要求被納入「勞動基準法」,一部提供受雇勞工基本勞動權益的法律。相對來說,雖然護理是一項具有專業的工作,但是社會地位與實質待遇不如醫師。女性是護理人員最主要的勞動力。除了同樣遭受被病患或其親友語言和肢體暴力外,她們還要承擔高度的情緒勞動付出、工作對家庭及生活的衝突、及輪班造成的作息不正常和身心傷害。醫護之間待遇和代價的差異,只是反映專業知識和技術嗎?性別之間只是差異而非不平等嗎?
無法成為菁英的我們?985廢物們的自我剖白
2020年5月10日,豆瓣上一個名叫「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吸引了超12萬名校生的加入。小組的簡介是「98fiv大學,985、211失學失業者的新校園,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困」。985廢物是一個自嘲的產物,985是中國菁英高校的簡稱,和廢物之間的結合,體現出一種矛盾的荒謬感,一種教育神話在個體身上破滅的彰顯。 中國高考的勵志標語裡,常能看到「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等宣揚個人努力、藐視階級和家庭出身的話語,似乎只需要通過考試,就可以戰勝既有的不均等的資源分配,打敗金錢和權力。 但大多的教育神話只停留在高考或是大學以前,似乎人們進入大學之後就會自動的成為社會裡的菁英。鮮少有人探討,那些拿著高分進入名牌大學的天之驕子們真的翻轉了階級,甚至成為了「菁英」了嗎?「985廢物」給出的答案是自我否定式的。 那麼在中國的大學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