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怎麼更「深」又更「真」?來自重量級研究者的技巧

謝達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訪談是社會科學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新聞、商業等各個領域也都經常需要應用。訪談看似簡單,甚至有人以為會講話就會訪談,但其實,訪談技巧的好壞,決定訪談品質的高低。而關於訪談品質,我們經常擔心兩個問題:首先,我們訪談的深度夠不夠,是否能得到足夠豐富的資訊?其次,受訪者的講法,又是否真實反映他們的真實看法(尤其是一段時間以前的看法)?

關於這兩個問題,近期都有重量級的社會學研究者專門討論。關於第一個問題(怎樣更深),我將從賓州大學Annette Lareau 去年(2021)的新書Listening to People中,選出五個我自己覺得最有啟發、最有用的建議,消化後簡單改寫成五個技巧。而關於第二個問題(如何更真),哥倫比亞大學的Mario L. Small去年也與學生Jenna M. Cook合作,寫了一篇Using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Why,提出了五種挑戰,並分別列舉了一些解決方式,我也從中挑選、整合出五個技巧,因此總共有十個建議,提供給讀者做參考!

出自 Canva.com 的 ©[BBuilder]

挖深技巧1:用「簡單的一般性問題」開場

受訪者有時候也不知道要怎麼受訪,因此,先從一個簡單、好回答的問題開始,對受訪者而言比較友善,可以讓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沒有標準答案,就是說說你的經驗」,受訪者會比較有辦法自在地多分享一些。同時,這個問題最好也是「一般性」的(先問大方向,而不是馬上問「人事時地物」),這樣可以為下一步鋪路,順著受訪者的回答,往下追問具體細節。

具體來說,Lareau的例子是,如果訪談家庭,他可能會先問「可以跟我介紹一下你小時候你們家怎樣嗎?」;如果訪談員工,他可能會先問「可以跟我介紹一下你一天都在做什麼嗎?」。問完這種題目,就可以順順往下追問他們的職位、上司下屬、假日在做什麼、覺得什麼比較有趣等等。先用一般性的問題開場,對方提到一些點之後,再來藉此追問具體的「人事時地物」。

挖深技巧2:一開始就追問

受訪者經常不知道訪談者希望自己講到「多麼細節」,訪談一開始的階段,因此也是受訪者在「找節奏」的時候。因此,如果我們在前十五分鐘都不追問,受訪者可能會以為我們就是想要聽到很簡短、很「像問卷回答」、很「整體而言」的答案;而一旦在訪談開始培養出這樣的節奏,訪談中後段要打掉重來就很困難了。

所以,提早開始追問,給受訪者訊號說「我對你的故事很有興趣!」,可以讓受訪者「習慣」多講一點,放心從自己的經驗出發。

同理,Lareau也建議訪談者,甚至可以適時鼓勵受訪者:「哇很感謝你!這種故事就是我想要的!」,不但可以讓受訪者知道我們想要怎樣的資訊,也有讓受訪者更放鬆的效果。也同理,如果受訪者提到值得追問的事情,當然不要死守著本來訪綱的順序、硬是跳到本來準備的下一題,而是可以直接開始追問(當然,如果後來才想到可以追問,或是先問了別的題目之後岔開,也是可以回去補問,這是沒問題的)。不論如何,我們的目標,是讓訪談步調能夠儘量順暢,讓受訪者自然講出我們需要的細節。

挖深技巧3:預備好用的追問句

從前面兩點我們可以看出,追問很重要,但追問要怎麼問呢?如果每一題都要想追問的話,有時候突然之間想不到怎麼辦?

Lareau建議,我們可以預備一些好用的「追問句」,在需要的時候拿出來回收利用,這些好用的「追問句」包含:

→「關於你說的__,你可以跟我多說一點嗎?」

→重複對方的用詞,等候對方往下講(重複用詞看起來簡單,但Lareau強調這很重要:重複用詞不但可以清楚顯示「我有在聽」,或許更重要的是,訪談者如果不是用對方的用詞,而是用自己的話「換句話說」,有時候反而會有反效果,因為受訪者對詞彙的理解與訪談者未必相同,反而可能導致誤解,所以直接重複經常是最好的)

→安靜一下,示意對方繼續講

→「你可以想到一個最近的例子嗎?」

→「那這件事讓你有什麼感覺?」

→「有些人會跟我說xx,有人會跟我說yy,對你來說是怎麼樣呀?」

→「你可以告訴我這件事情怎麼發生的嗎?」

→「哇這聽起來很辛苦欸」

出自 Canva.com 的 ©[ChristianChan]

挖深技巧4:問具體的經驗

從上面的這些問句中就可以知道,問問題的一個重點是問出「具體經驗」,這是Lareau認為訪談的核心目標:到最後,訪談這種方法要能夠說服讀者,不是靠抽樣、數字和趨勢,而是靠呈現出具體、特定的細節,能夠告訴讀者「他們的經驗真的是這樣,他們之所以這樣做選擇,真的是經過這樣的過程」,這些細節也讓讀者可以自己判斷「對,如果當事人真的這樣講他們的經驗和感受,那作者這個詮釋有道理」。相反地,如果訪談中只有大而化之的資訊(一些簡單的有或沒有、是或不是,或是一些「官方說法」或受訪者自行簡化),讀者就沒辦法自己判斷,遑論被說服。

因此,從訪談題目設計、到實際訪談的執行,訪談者都應該要想著多問「具體的行動、事件或經驗」,想辦法了解他們在面對真實的選擇時怎麼想怎麼做怎麼感受(而不是一般性地說都是怎麼樣);對於用得到的事件,要「得到足夠多的細節,讓我們可以產生一個心裡面的圖像」。

出自 Canva.com 的 ©[kgerakis]

挖深技巧5:結束前確認「有沒有要補充的」

這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說:自己有準備的,以及對方有想到的。

一方面,既然訪談經常是「遇到一個點就繼續往下追問」,訪談者難免有時候會漏掉一些原先有準備的重要問題,因此,在訪談結束前可以跟受訪者說「稍等我一下,讓我確認我有沒有一些有準備的問題還沒問到」。

另一方面,受訪者也可能有想到一些有意思的訊息,是我們還沒問到的,Lareau說自己在訪談最後總是會問「關於這個主題,有沒有什麼其他重要的事,是我們還沒講到的?」,也有研究者(Shamus Khan)會問「我的研究是關於___,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剛才沒提到,但你覺得可以講的?或者有沒有什麼問題,是你覺得我該問卻沒問的?」

至於要怎麼求真呢?Small和Cook分別就五個可能的「偏誤」來源,也就是受訪者說的為什麼有時候不一定是真的,分別提出了不同的小技巧:

求真技巧1:顧及受訪者自尊

受訪者可能會謊報自己行動背後的真正動機,而受訪者不分享訊息的原因,可能是出於避免威脅自己的「自尊」,怕給了真實的答案會很沒面子。

比如說,研究者可能想問受訪者新聞閱讀量,但我們擔心受訪者可能會覺得自己讀太少很沒面子,這時候,就有研究者會在問題前給一個「引子」,比如:「我知道現在的人們不太有時間,不太有辦法一直關心世界上發生的各種事情,但你可不可以跟我分享,你最近有沒有讀到關於東亞危機的相關資訊?」,以此減緩受訪者感覺需要「承認自己無知」帶來的受威脅感。

求真技巧2:重建情境細節

很多時候,受訪者無意說謊,但可能記錯或者不記得自己的動機。這有可能是因為受訪者現在的想法已經跟過去不同,所以會用現在的方式來詮釋過去;此外,研究訪談過程的心理學家也發現,受訪者經常因為自己「現在能回想起某件事」,就誤以為這件事一定對於他們當時的選擇有影響。

遇到這種狀況,一個好的技巧是透過各種方式,去重建「當時」的情況;具體而言,這可能包含多去追問當時的情緒、感官感受(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心情如何?),以及各種其他細節。我們未必對這些細節本身有興趣,但這可以幫助受訪者回到當下的狀況。如果有辦法,甚至可以問問受訪者有沒有一些紀錄可以用做輔助,比如照片、日記、行事曆或剪報,以此喚醒他們的記憶。

求真技巧3:問假設性的問題

受訪者有時候會講一些很「符合常理」的回答,但這些回答可能只是「事後之見」,不是當時真正的動機、考量。

如果擔心有這個問題,訪談者可以就具體的事件,提出反事實的假設性問題,問問「如果當時不是這樣,你還會這麼做嗎?」,藉此歸納出人們行動「真正」的邏輯是什麼。

本文的兩位作者都有這樣的經驗,各給了一個例子:Small曾經有一份研究,是想要知道人們怎麼選擇自己「求助的對象」;為此,他問到一個過去求助的具體經驗之後,他還會追問「如果今天是面對不同的問題(比如另一個狀況),你還會找他嗎?」、「欸同樣的理由,某一個人看起來也很合適,你當時找這個人而非那個人的考量是什麼?」等等。Cook 也發現,直接在中國農村問家長「你偏好生兒子還是女兒?」不太有用,但他先詢問受訪者之前生了兒子(或女兒)之後做了什麼,再接著追問「那如果當時這胎生了女兒(或兒子)呢?你還會做___嗎?」,這樣的問法,讓我們可以看見他們不會直接承認(甚至自己也不知道)的性別邏輯。

求真技巧4:不要直接問「為什麼」

我們經常想要知道受訪者「為什麼」這麼做,但直接這樣問經常會有反效果。當訪談者問受訪者「為什麼」的時候,受訪者接受到的訊息,就可能是訪談者在找一個「經得起檢驗的『好』答案」;因此,受訪者可能誤將失誤、意外、順水推舟、或者未經思考的行動,都描繪成「仔細思考」下的產物(這就是作者所謂的「意圖偏誤」);除此之外,受訪者也可能給出很簡短、很防備的答案,彷彿在說「這個解釋對你來說夠好吧?」。

因此,在提問的時候,可以問一件事「如何」而非「為何」發生;不要直接問「為什麼」,以免只問到事後之見,而是如同前面所說,把選擇當時的情境重建起來,問他們的感受、經驗與想法。這樣一來,就能來為「可能並非有意為之」預留空間,邀請人們把所有他們認為相關的事情都先納進來。

求真技巧5:問問「理解中其他人怎麼想」

有時候受訪者沒有說謊、也沒有記錯,但當時他的決定背後其實有很多考量,他現在卻只跟我們說一個(他有想到的)動機。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除了直接問人家「還有沒有其他考量」之外,有一個小技巧,是可以請對方說說「他們理解中別人的動機」。

這聽起來有點違背直覺,因為訪談是要問受訪者的經驗,他轉述別人的經驗,我們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但我們這麼做的目的,不是真的藉此知道「別人怎麼想」,而是從「受訪者認為別人怎麼想」當中,知道受訪者認為「做這種決定,還有可能會考慮什麼」,邀請受訪者。作者引述的一個例子,是一個關於輟學生的研究,研究者就發現,當我們多問「那你有認識其他人也選擇輟學嗎?」,受訪者會主動把別人的經驗跟自己做對照,講出一些「我也有這個考量」。

【結語】

以上整理出了十個訪談的技巧,目標是幫助我們在訪談時可以獲得更深入、也更真實的資訊。這篇文章雖然是以一本書和一篇文章為基礎,但是經過挑選、整理和改寫,還是非常鼓勵各位讀者如果有興趣,可以去閱讀原文:Lareau在訪談的章節中,還提及了一些訪談的大觀念,以及事前準備、行政細節、筆記紀錄等等的建議,並且透過實例講評呈現一份訪談怎樣可以更好,整本書中其他章節更介紹了研究計畫、田野調查、研究寫作等等研究的方法與環節;而Small和Cook的文章中,不但對於五種偏誤的來源和性質有更細緻的討論,也有一些建議並沒有納入這篇整理當中,都值得有興趣的讀者自行閱讀。

當然,任何的技巧要如何運用,還是取決於具體的情境。不同的專案、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訪談者與受訪者的關係,乃至面對不同的群體與文化,都可能帶來狀況的差異。舉例而言,研究目的會決定提問與追問的方向,尤其在時間有限下,必須依照目的做取捨;而此外,怎樣提問可以讓受訪者覺得自在,什麼時候追問會造成受訪者的壓力,我們都需要注意自己與受訪者的關係,隨時做調整。又比如,同樣的問句,面對不同的受訪者,或是使用不同的用詞、語調時,也可能造成不同的理解、進而帶來不同的結果;也因此,讀者可以特別注意,由於我上面的討論是從英文轉譯過來,大家在設計自己的訪談時,可能也要思考一下,怎樣的應用會更順暢。如同Lareau所說,訪談是一種與受訪者「合作」的關係,而且這個合作充滿了「即興」的成份,訪談者必須時時觀察訪談進行的狀況,觀察受訪者的反應,一邊仔細聆聽,一邊調整自己的策略。

在〈訪談怎麼更「深」又更「真」?來自重量級研究者的技巧〉中有 2 則留言

  1. 我是住宏偉我學到很多東西 謝謝你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