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業帶回來:戰爭時期臺灣軍需工業的建立?

如果你走訪位在雲林縣的臺糖虎尾糖廠,會發現廠區內有兩座以紅磚砌成的巨大環形建築。斷垣殘壁的外牆,佈滿碧綠的爬藤植物,似乎隱含著許多歷史故事。實際上,這兩座建築是「酒精槽」,用來儲存工廠生產出的酒精。糖廠內出現酒精槽看似突兀,但有其獨特的歷史意義。這就要回到製糖業鼎盛的日本時代,在既有的產業基礎上,日本人引進機械化,大幅度提升製糖的速度與產量。而製糖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副產品「糖蜜」。原本作為工業廢品的糖蜜,隨著技術的革新,臺灣業者將其轉製為飲用的糖蜜酒或工業用酒精,大量銷售至日本國內。然而1930年代開始,日本發動一系列的對外戰爭,需要龐大的燃料資源,確保各式機具的運作。日本在缺乏石油資源的狀態下,又遭受能源禁運的打擊,內閣不得不尋找替代燃料,「無水酒精」在1933年的燃料協議會被提出。僅要將原本的工業酒精,經過蒸餾並脫水,便能製成可與汽油混合的新興燃料。配合政府的軍需產業政策,各大製糖會社擴建酒精工廠。換句話說,糖廠內的酒精槽揭示原先生產民需產品的業者,如何在短時間內轉為生產軍需產品,讓我帶大家進一步討論這個有趣的歷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