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社會學系2023小畢典致詞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大家好,很高興在小畢典見到各位畢業生。我想在這個特別的時刻,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當成畢業前夕送給各位的小禮物。

我想從一件最近發生的事情說起。就在前幾天,輝達(Nvidia)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大畢業典禮上說了一句話:「記住,要麼是你追逐食物,要不然你就是被他人追獵的食物」(Remember, either you run for food, or you are running from being food)。他還說,要用跑的,別用走的(run, don’t walk)。追逐、奔跑、捕獵,這是大企業家對畢業生的期許。

我想對這些話提出一點回應。我想說的是,社會並不僅僅是一個戰場或競技場;社會也應該是一個溫暖而包容的共同體。社會能夠運作,絕對不只是因為「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割喉式競爭,而是因為同時還有合作、互助、扶弱、利他等價值。這些價值是讓一個社會更溫暖、更適合人居的關鍵。

以上這些話,並不是在唱高調。事實上,很多人口中的「叢林法則」,並不真的理解叢林。在真實世界的叢林中,生物絕對不是只有弱肉強食,而是還有物種內部、甚至跨物種的共生與協作。人類也是如此。演化人類學與政治人類學的研究告訴我們,生活在叢林當中的採獵部落,充滿了娛樂、遊憩、互助,以及高度平等的政治生活。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演化史給予我們的啟發是:驅動物種演化的力量,不只是個體與個體的競爭,或是團體與團體的競爭;同等重要的,還有個體與個體的合作,以及團體與團體的合作。因此,競爭固然重要,但社會也需要建立一種彼此關懷、支持和協作的文化。而且,晚近的許多跨學科研究都指出,人的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有深刻的演化與生物基礎。人會因為他人的痛苦而悲傷,因為他人的幸福而快樂,是因為人(以及部分其他物種)擁有以鏡像神經元為基礎的感同身受的能力。人會厭惡不平等,在意事物的公平性,在多數情形下也願意合作與付出。人的行動經常是出於「內在動機」,而不只是回應「外部誘因」。舉例來說,發展心理學家發現,14-18個月的孩童就會表現出助人的傾向,但父母的獎勵無法增加孩童的助人行為,反倒可能削弱他們的助人傾向,這證明了外部的獎罰甚至會破壞內在動機。以上這些論點都有紮實的科學根據,而且其中許多研究發現都高度呼應社會學的觀察和結論。

再來,我想要強調,社會學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起點和機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槍響的那一刻輕易地向前奔跑。奔跑是有社會條件的。社會的價值不僅在於個人的功成名就,更在於我們能否共同努力,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追求自己珍惜的價值。

我希望大家不要只用一時的輸贏定義自己。有的時候,你需要奔跑,追求自己的目標;有的時候,你需要慢下來,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有的時候,你甚至需要停下來,等一等那些跑不動、走不快的人,伸出手扶他們一把。比起崇尚少數成功菁英的社會,一個互助的社會整體而言反倒更有「競爭力」,也更適合多數人生存。除了霍布斯的《利維坦》,我們也需要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和克魯泡特金的《互助論》。

社會學的訓練給予我們反思社會制度的能力,同時也讓我們反思自己的成長軌跡與選擇。這種能力不是為了讓我們憤世嫉俗,而是為了更全面地理解他人與自我的處境,並以此為基礎,找出改善和創新的機會。

我不想對你們說:「社會學畢業生應勇於改變社會、推動社會變革」。因為我知道這樣做並不容易,也不一定能成功。但我想說:「社會學的畢業生應該帶著同理、關懷、反思的精神投身到社會的每個領域」。我們可以從自己所處的位置出發,關注身邊的人,傾聽他們的需求和困境。這種同理和關懷,可以體現在各種日常的工作當中,成為我們工作的原則。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日本小說家中山七里在《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這本小說中,藉著角色之口,說出「受人恩惠就要還給別的人,否則世界會越來越小。……如果我和官官(按:角色名)為你做的讓你很開心,你就要同樣對不認識的陌生人行善。這樣一件傳一件,整個社會就會越來越好。」(中譯本,時報文化,頁206)小說家這裡要表達的,其實就是社會科學家說的「連續互惠」(serial reciprocity)。這種「把愛傳出去」式的互惠,已證明是人類社會相當普遍的一種行為模式,能夠促進社會的信任合作。我也要呼籲大家:仔細想想,你的一生到目前為止,接受過哪些幫助或恩惠?在接下來的人生中,試著也對別人這麼做。回到小說的對白:「這樣一件傳一件,整個社會就會越來越好」。

最後,祝福各位畢業生能夠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和擅長的事情,不僅做得好,也做得快樂。也期盼各位畢業生能夠永遠對社會、對自己保持好奇心和關心。謝謝大家。

在〈中山大學社會學系2023小畢典致詞〉中有 1 則留言

  1. 一個人的財富基本盤,有兩個組成部分: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連接的本事。而後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