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中學:一場扣人心弦的教育實驗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發生在二○一五年夏天的高中生反課綱運動,身為學生、家長、老師與教育官員的你,是否會不解、憂心、驚恐、譴責……或者羨慕、佩服、讚嘆?《成為他自己》將會讓你以新的眼光看待這件臺灣教育史上的大事。

Screenshot 2015-10-07 15.19.23

如果學生與老師平起平坐;如果讓學生自己決定自己的學校生活;如果讓學生自組類似法院的自治委員會來處理彼此間的爭議;如果一個學校「沒有大人管」,那麼學生會變成什麼模樣?是走向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還是會發展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發自主的成長團體?這種另類學校是否能如其所願的實現理想?或者本身也歷經革命?它是否注定無法在規約嚴密的既有教育體系存活?或者最終被整合而與傳統學校無異?本書透過精彩的故事,報導了苗栗全人中學這場扣人心弦、驚心動魄的教育實驗,它提供的答案出乎意料,超越了上述選項。

全人中學是一個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驗,與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在實驗室中的實驗不同。自然科學與生命科學的實驗通常是在精心設計的實驗室環境下,證明某種物質存在、它的性質或者現象上的因果關係。但社會生活中的實驗無法隨心所欲地控制實驗的條件,參與實驗的人、事、時、地、物,都不斷變遷,無法重複操作,而且實驗的目的不在於觀察現象,而在於改變社會現象,如全人中學試圖改造臺灣的學校。再者,社會生活中的實驗,實驗的主體是人,有著實驗室物件所沒有的反思性。最後,社會生活的實驗揭櫫並實踐了另類的理想。也就是因為如此,這場全人中學的教育實驗彌足珍貴。

這場教育實驗逼使我們去面對一些基本的問題:師生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教育又是什麼?換一種問法則是:「孩子為什麼要上學?」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引用夏目漱石來回答這個問題:「當我的鼓動停止時,如果有一個新的生命在你的胸中停駐,我就很滿足了。」簡言之,教育是生命經驗的傳承,而生命經驗傳承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成為與老師不同的個體。於是,既要給予學生空間,但又必需適時、適切的引導;既要下放權力,但又不是全然不管。這就是教育的挑戰與弔詭之處。

關於教育是什麼,本書如此回答:教育是開啟不確定的空間,讓師生在這個不確定、但卻又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空間中共同成長,並進一步反思。本書和作者在書中展現出來的內省,就是最好的見證。不過這個過程存在著各種風險,如學生可能順從自己的慾望行事,從而危及原本要促成學生成長的那個空間。此時,老師是要回到傳統的規訓,或者允許學生繼續探險?對於身為老師的我,邀請學生「成為自己」是何等令人歡喜令人憂!對學生而言,「成為自己」又是何等重大的挑戰?如何才能成為自己?全人中學這場實驗的答案似乎是:給予學生做自己的空間,同時也給予適時的扶持,而老師能做的則是不斷反思,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等待,因為教育是永不止息的過程。

傳承生命經驗與其中蘊含的弔詭,必須透過學校中具體的制度來處理,而本書的特色正在於從制度設計、制度運作與制度變革的角度,來觀看全人中學。全人中學學生自治會從成立、運作、廢除與重組,學生領導者由「白道」到「黑幫」,再到整合黑白兩道;在課程方面,全人讓學生自由選課,但卻帶來學生偏好「玩」的表演取向的課程,而不選「學」的傳統學科;老師之間,強調「說理」的教學組與強調「同理」的輔導組,雙方激烈的衝突等;這三個例子讓我們瞭解高層次的理念落實到具體制度的艱辛,以及制度運作中非意圖的後果。

全人中學的實驗告訴我們,教育就是要提供學生各種嘗試的空間,然後再從中反思。像全人中學這樣的教育實驗需要具備各種物質條件,如經費與人才,但不是每個學校都如此幸運,我們要如何調度資源,才能讓每個學校都有進行實驗的環境?那些不具備這些物質條件的傳統學校,要如何進行這樣的實驗呢?如果欠缺集體實驗的條件,個別的老師是否有可能在各自的場域中做類似的實驗?

這本書的前身是作者的碩士論文,當時她即嚴謹推敲因果、細緻詮釋各種事件與運用多種資料等優點,獲得二○一三年台灣社會學會的田野工作獎,畢業後,她又進一步將論文改寫成這本適合大眾閱讀的作品。


過去,我們有吳偉立改寫自碩士論文的《血汗超商》、洪伯勳的《製造低收入戶》,現在我們有劉若凡的《成為他自己》,未來呢?

大學實驗室中的工程研究生如何在實力、資歷與性別角色中競逐與求生存,從而埋下「過勞死」的遠因;美容院中的實習生如何在「生存至上」的情境下接受變形的建教合作;合歡山巔的松雪樓,在其中工作的原住民房務工如何捍衛自己的勞動權利;高雄製作大型拖車斗的師傅為何既以自己的技藝為傲、但卻又不希望下一代繼承衣鉢;失智者如何與人互動來展現身為一個人的協商過程,從而證明「以人為中心」的另類照顧模式可行;戰後臺灣共產黨組織「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成員如何在秘密組織中體現他們的政治理想;來自西班牙天主教耶穌會的神父如何在戒嚴時期為臺灣的工運撒下種子。這些都是我所知臺灣各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研究生深入探討的課題,他們寫就了高品質的碩士論文。

喜的是,我們社會學的新生代,全面而深入地探究臺灣社會,讓我們更進一步理解她;憂的是,這些結合了研究者生命關懷與嚴謹學術分析的作品,可能束之高閣。

想像有一天,這些論文都能改寫成像《血汗超商》或是《成為他自己》的社會學科普書籍(社會書),那麼臺灣社會的知識生活與公共領域將因此而踏實、多樣、豐富。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5年8月13日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