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與社會學的交會:視覺社會學發展概況

鄭怡雯/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伴隨著傳播科技不斷演進,我們正處在一個視覺影像數量爆炸性成長的時代,日常生活裡高度仰賴影像來認識世界的「眼球世代」已儼然成形。面對圖像視覺文本產出豐沛的發展趨勢,如何使用影像來進行社會科學的知識生產與傳播,其需求日顯迫切,從近十年來視覺社會學(visual sociology)相關國際學術社群紛紛成立的活躍情形,已可窺見一二。本文將從其中扮演領頭羊角色的「國際視覺社會學學會」(International Visual Sociology Association, IVSA)介紹開始,並輔以參與該年會活動的觀察,嘗試勾勒出視覺社會學於國際間的發展概況。

國際視覺社會學學會 (IVSA)

今年於法國Evry大學舉辦的國際視覺社會學年會,其實已堂堂邁入了第36個年頭。受到社會學家Howard Becker等人關於影像與社會研究的啟發,該會最初由一群在北美和歐洲的社會學者於1982年共同創立,成立初衷是希冀將社會學研究與視覺影像連結在一起,透過視覺的途徑來激活該學門,使能在抽象論述和統計數字之外,邁向另一個更寬廣的感知世界,並讓社會學被更多人「看見」(making sociology visible)。該學會自成立以來,每年定期舉辦年會,除了社會學界之外,也陸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從事攝影、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傳播、藝術表演、文化與教育等等不同領域的學術和影像工作者前來交流。也因此IVSA從成立初始的一個社會學次領域,在多年持續的互動討論中,不斷地開疆闢土並逐漸建立起社群的認同,至今已發展成為一個根植於社會學,但又在社會學的傳統框架外,以視覺影像為主要範疇,結合多學科的綜合領域。從IVSA出版的學術期刊《視覺研究》(Visual Studies)即可看出這樣的發展方向,該期刊是以提供發展視覺研究的國際平台來自我定位,旨在提倡和促進以影像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取徑和典範,從而降低社會科學中不對等的視覺與文字的研究。

對於一個打破並融合既有學科疆界,不斷成長中的社群來說,要清楚定義其知識領域的結構其實也是個挑戰。因此筆者將從近年參與年會的發表與討論,以及和其他與會者的交流中,整理出下列三種途徑,來呈現我所觀察到的視覺社會學社群,是如何將廣義的社會科學研究與視覺影像連結,並概述其所涵蓋的知識內涵。

visual6.png

連結一:視覺影像作為分析的文本

將視覺影像作為分析的文本,應該是最能夠被理解的連結途徑。但除了以學科的角度,來進行諸如社會學想像式的影像內容分析,提供對於隱藏在事物表象背後,個人與社會結構之間關連的深度詮釋外,以影像來做為分析的文本,往往還涉及更多面向待探討,因為「觀看」本身,即是一個複雜的議題。

這個複雜性不僅涉及到觀看者本身的位置,一如約翰・柏格(John Berger)早在《觀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中即指出:「雖然每個影像都具現了一種觀看方式,但是我們對影像的感知與欣賞,同樣也取決於我們自己的觀看方式」。另一方面,影像紀錄的科技發展與限制、影像展出的形式,以及影像如何被保存等面向,也都影響了觀者能夠看得見或是看不見的東西。換言之,觀看本身即是一種「社會建構」,哪些社會因素會影響觀看事物的方法以及視覺的呈現,即這個世界是在甚麼樣的脈絡下如何被觀看、拍攝或是繪畫,從而影響這個社會的運作,這其中的精采之處,在以文字和數字為主導的社會科學研究中,相對少被觸及與認識。因此在視覺社會學的討論中,將視覺影像作為分析的文本,也從影像本身承載的內容意義,延伸至到影像形構過程的探討。而今年IVSA年會以「政治過程的視覺化」(Visualizing the political process)為主題,某種程度也是在突出此一層面,讓與會者聚焦在以視覺的角度,去思考討論從國家機器政治宣傳的操作,到日常生活中的職場、家庭、學校和公共空間等場所中與視覺圖像相遇的各種方式,其間反應了權力關係是如何形塑社會的樣貌。在這個脈絡下,香港雨傘革命中的視覺藝術創作、雪梨的街頭塗鴉、波蘭政論雜誌的封面圖片,以及孟加拉電視新聞影像,都出現在今年年會的論壇報告裡。從此一連結取徑切入,可以看到從視覺社會學蔓延輻射出來,與視覺文化、公共藝術、科技與社會,甚至是影像文化資產保存課題的關聯。

連結二:投入影像製作,進行知識生產與傳播

有別於以文字來進行知識概念生產,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工作者直接投入影像製作來呈現他們的研究成果,則是另一連結的途徑。這種直觀的連結,具體呈現在今年IVSA年會進行期間,會場多個角落有報告者的小型攝影展出,在議程安排上也有數十部與會者拍攝影片的放映討論會。這種鼓勵將社會科學的分析論述轉用影像來呈現,也是該社群的一個突出特點。他們認為透過影像,研究者的主體性和他們所進行的概念化工作兩者之間,會產生有別於文字生產的融合效應,從而帶出不同面向的知識產出。而在今年大會的開幕演講中,本身也積極投入紀錄片製作的社會學者Greg Scott,即回顧過去數十年來社科領域學術工作者投入紀錄片製作,在呈現概念和技術應用上的發展與變遷。

visual8.png

這群視覺社會學者除了透過影像生產製作,來表達他們立基於社會學訓練的觀察外,另一方面更是希望透過影音來生產與傳播社會學知識,以觸及更多的閱聽觀眾並產生社會對話,讓社會學出版不只限於圈內同好間流傳。而本次年會的主辦單位法國Evry大學社會系,正是積極在這條道路前進的要角,該系於1997年成立了「影像與社會」碩士班,該學群的訓練重點,即是由社會學者和影像製作專家共同授課指導,提供結合社會學理論與調查研究方法,以及學習影片製作的課程與訓練,最後必須製作出一部具有影像製作專業水準的社會學紀錄片(sociological documentary),截至目前已有350人從這裡畢業。此外,視覺社會學也是該系博士班的三大主要發展方向之一,選修該領域的博士生,其畢業條件除了要拍攝一部30-55分鐘的紀錄片外,也必須要撰寫一篇與該影片主題緊密扣連的學術研究論文。

Evry大學社會系榮譽教授Joyce Sebag,本次便是以法國版的視覺社會學道路為題,在大會演講中和與會者分享該系在過去二十年來,推動上述視覺社會學課程的歷程和感想。他談到這種結合社會學理論與影像製作的路徑,一來可視為該系在公共社會學的實踐場域,另外在訓練養成的過程中,也能將過去進行社會學研究常常陷入的孤軍奮戰狀態,轉化為能夠進行團隊合作的積極主動學習歷程,且更能與研究對象互為主體。

visual9

但他也說到了這條道路面臨的困難與挑戰,這包括在論文和紀錄片產出有其本質上的差異,文字和影像語言表達也截然不同,因此前者的理性論證和嚴謹的邏輯分析,要如何能與後者詩意的影像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進而製作出有深度又「好看」的社會學紀錄片呢?換言之,吸引更多的閱聽人是視覺社會學心之所繫,那麼在內容與美學、在分析論述與情感節奏之間該如何拿捏,從而能引起觀者的迴響,又能促發更多社會的對話?這些都是一路走來無法迴避的課題。再者,從訓練到作品的產出,這條視覺社會學的實踐道路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投入,期間不僅涉及傳統社會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得要培養起從運鏡、拍攝、音效到編輯等方方面面的影像製作能力,又製作完成後影片的傳播方式,包括影像評論書寫到載體設備的規劃,也都是要學習的課題。因此這種需要更長時間的社會學知識產出模式,如何在現今學術場域的各式規訓壓力包圍下殺出重圍,從而被更廣泛地實行,也是個有待克服的挑戰。

連結三:影像作為社會研究的方法

第三種連結的途徑則是以影像作為社會研究的方法,亦即以「視覺研究方法」來進行社會調查。語言與視覺兩者本質上是不同的符號反應系統,從人類演化的過程來看,大腦對於視覺資訊處理的發展其實更早於語言系統,因此影像比起語言,具有更能激發人類深刻感知與覺察的特質。也正因為如此,視覺研究方法吸引了越來越多人投入探討,成為視覺社會學領域裡近年來快速蓬勃發展的一支。

這裡的視覺研究方法,可泛指以影像為媒介來進行田野調查的諸多方法。由於影像媒材範圍甚廣,從繪畫、照片、錄像到多媒體不一而足,且不同媒材在應用上巧妙各有不同,因此以下先列舉兩個在IVSA年會論壇的討論中,較常出現且易理解的視覺研究方法來簡要說明。首先是照片引談法(photo elicitation),該方法最大的特點即是以照片作為研究工具的基礎,來與受訪者進行訪談收集資料。今年IVSA年會報告中,有位英國博士生即是應用此方法來從事智利勞工階級的家庭研究,她請受訪者拿出他認為最棒的家庭照片,並分享認為最棒的原因。結果發現不論是哪種型態(包括單親、同性等多元家庭)的勞工階級家庭組成,照片背後都有個共同的故事,即這一家人其實很難聚在一起,因此每張家庭合照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在進行「我們是一家人」的家庭儀式練習。從這個以家庭照片為基礎,展開的研究報告的討論中可以看到,觀看照片所具備的多義性(multivocality),使得該方法在實際執行時,有助於提供非制式架構的訪談,讓受訪者能更為自在地回憶、揭露和反思其個人的經驗和主觀意識,從而帶出更多不同的資訊。

再者,影像發聲法(photovoice)則是另一種以攝影作為媒介的參與式行動研究方法。其與上述方法不同之處,在於影像發聲主要是將相機交到研究對象手中,讓他們拿起相機有意識地拍攝自己的生活,並在接續的團體討論中,透過照片呈現的視覺影像,和其他參與者一同分享與討論他們如何感知自身所處環境的問題。透過這個過程,研究對象從過去的被動者(被觀察),轉化成為主動的參與者。再者,由於影像呈現能帶給觀者想像空間,因此在觀看彼此照片的團體討論中,當拍攝者用照片來描述表達其所知所感,其他的參與者也可以從該照片觀看到不同的意涵,進而引發團體內部對於所處環境面臨的問題,從認知到解方的更多交流與對話,從中不僅可以有效地進行參與者在問題處理上的需求評估,也得以延伸到之後的行動方向,包括透過公開展演參與者的拍攝作品來向社會發聲,促成改變的可能。換言之,上述從拍攝實作、照片觀看的分享討論,到照片的公開展演,影像發聲法圍繞攝影的不同面向展開,是一個兼具需求評估和培力行動潛能的研究方法。筆者多年前在希臘IVSA的年會初次接觸該方法,回台後陸續與民間團體合作,舉辦多場影像發聲工作坊,深感影像發聲在參與式需求評估上確有其細緻與特出之處,且結合影像的公開展演,也創造出另一個與社會大眾對話的平台(其中一個與當代漂泊協會合作的過程,已整理出版為期刊論文〈影像發聲法的應用初探:以「棄物展」為例〉,供有興趣的讀者延伸參考)。從以上多個方面來看,影像發聲法作為一種視覺研究方法,與上述視覺社會學的兩種連結途徑,也正相互輝映。

visualn1

有鑑於影像媒材的多元性,以及視覺方法的應用尚有許多實驗創新的可能空間待開發,因此在視覺社會學的發展脈絡下,出現了另一股以「視覺方法學」為主軸的新集結。2009年國際視覺方法學會議(International Visual Method Conference, IVMC)首次於英國Leeds大學召開會議之後,IVMC每兩年定期舉行。從筆者去年出席於新加坡理工大學(SIT)舉行的第五屆國際視覺方法學會議(IVMC5)的現場經驗觀之,參與者除與IVSA社群有重疊之外,其跨域色彩似更為濃厚。該會議以「視覺化城市」(Visualizing the City)為主題,舉行了包括「視覺方法作為改變城市的行動」、「視覺方法在教學和學習上的應用」、「視覺研究方法的批判觀點」、「行走、感受與體驗城市的空間」和「看不見的視覺化」等數十場與視覺方法相關的子題論壇,可以看出與視覺方法學有關的討論跨度之大,從研究方法、教學方法、社會行動方案到當代藝術策展,都能在這裡找到交流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會議同時舉行多場視覺方法應用的工作坊,筆者也從工作坊的實作參與中,得到將視覺研究方法轉化成課堂教學方法的啟發。讓影像在教學中的角色,不再只是停留在視覺化的教材,也能讓學生透過各種攝影創作的過程,重新理解社會關係的運作,以及更深刻地認識所處環境的社會變遷。

visual12

小結

今年剛卸任的IVSA理事長Douglas Harper曾談到,IVSA當年在「讓社會學被更多人看見」的盼望下誕生,而推動這個「被看見」背後的動力,正是希望讓更多人能了解到社會深層結構之於個人的影響,進而找到改變社會運作的方法。這個與《巷仔口社會學》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視覺之路,其實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在以文字為主導的學術氛圍下,當年美國社會學學會並未通過視覺社會學先行者提出成立部門(section)的提案,因此他們轉而成立IVSA,開始走自己的路。三十多年下來IVSA花開葉散,營造了一個多元活潑的國際社群,至今從英國社會學學會,到國際社會學學會,均可見視覺社會學群組的身影,也與其他相關組織團體(如上述IVMC)在視覺研究的道路上分進合擊。由於學術期刊仍無法接受圖像比例較高的論文,他們也因此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陸續成立自己的刊物,鼓勵結合影像和文字的研究出版,而今Visual Studies已成為一個提供深度探索視覺主題的重要國際學術期刊。回顧這段影像與社會學交會的發展歷程,不也正展現了社會學另一課題—主觀能動性的力量?

 

在〈影像與社會學的交會:視覺社會學發展概況〉中有 2 則留言

  1. 社會影像發聲筒——紀錄片發展現況反思https://letsnews.thisistap.com/3303/%E7%A4%BE%E6%9C%83%E5%BD%B1%E5%83%8F%E7%99%BC%E8%81%B2%E7%AD%92-%E7%B4%80%E9%8C%84%E7%89%87%E7%99%BC%E5%B1%95%E7%8F%BE%E6%B3%81%E5%8F%8D%E6%80%9D/

Conan Yang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