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一直來,小草吹又生? 

林秀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柯文哲和吳欣盈在這次總統大選拿到26.45%的選票,以及立法院八席立委的成績,讓民眾黨成為臺灣政壇崛起速度最快的政黨。鮮少聽聞其政黨組織、文化與價值的討論,執政成績只有2屆的臺北市政,以及現任的新竹市政,民眾黨卻能夠在短期間內與兩大黨平分秋色。如此的崛起速度,如果不是基於政黨理念,也不是得利於執政成績,那麼會是什麼?

筆者最近剛完成的新書《很深的民主,需要很厚的共同體:兼論「民主人」的養成》緊接著大選結束後出版,似乎要對臺灣政治的這個新現象有所回應。到底臺灣人是否已經在民主路上轉大人成為「民主人」了,還是仍在青少年階段凡事不滿?接獲社會學會理事長潘美玲老師的詢問,就我的新書是否有可以回應之處作討論。

我認為臺灣民主的白色浪與小草風並非無端生起。其中有臺灣民主歷史本身需要克服之處,也有時代的因素。也許我們就先從上報〈帝國夾縫中的臺灣民主:永恆危機還是超越前進?〉一文中,有關全球民主倒退的七大挑戰開始討論:

「根據義大利歐洲大學研究所(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主持的跨國計畫『21世紀民主的挑戰』(Challenges to Democracies in the 21st Century),其中一冊研究成果《壓力下的民主〔Democracy under Pressure〕》(2022),歸納出全球民主面對的七大挑戰:(1)資訊科技革命(網路科技)的不預期後果(主要是演算法造成了社會分割而非連結,因而破壞了公共領域或妨礙其形成);(2)主張解除國家管制,讓資本暢行無阻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削弱了主權國家規範跨國資本、保護本土社會的能力,導致全球各地出現民粹、民族主義型態的反彈,以及國際政治多邊主義的瓦解;(3)移民潮(特別是來自中東戰亂地域的移民)對北美、歐洲國家社會、政治整合的挑戰;(4)全球(國內與國際間)經濟不平等的擴大(這是全球化直接後果之一);(5)西方與中俄為首非西方集團權力均勢變化引發新一輪強權或帝國主義競爭(亦即從後冷戰美國獨霸的一元體系過渡到不穩定的多極體系所引發的競爭);(6)氣候變遷問題的解決仰賴長期穩定的政策,但民主制重視短期選舉效應,不利解決暖化問題,使部分環保人士對民主信心下降;(7)Covid-19 的影響,尤其是疫情導致國家監控社會的能力大幅上升。(上述七項中,至少第二、三、四、五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直接後果或者與其相關。)」[1]

如果我們先不將民眾黨的崛起預先視為民主倒退,但是,前述七項挑戰中,12、4、5、7都和臺灣的現況有關。有關新科技與社群媒體的分眾化;全球化導致的新的政治經濟情勢;貧富差距擴大;地緣政治;疫情後續影響。如果放在臺灣的脈絡,我們又可以再整理為:(1)網路社群的分眾化;(2)全球化導致的青年就業問題,[2]貧富差距,[3]居住問題,而疫情後續實則包含在全球化的影響內。(3)地緣政治的壓力。

而我認為,臺灣這幾個問題共伴的結果,造成了一群對既有政黨不滿的世代。而這三個問題有其個別和共伴更為深層的脈絡、起因和邏輯。因此,我將《很深的民主需要很厚的共同體:兼論「民主人」的養成》一書中相關的段落擷取出來,也許有助於理解這個現象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向。

在此書結論中第二部分,我將之貢獻給臺灣當代問題的把脈和詮釋,擷取如下:

正視民主危機、培植生機厚土

因此,在這個臺灣命運的十字路口,我們深覺有責任,在這個關鍵時刻,追索民主的源頭,釐清民主和共同體的關係,打開民主更寬廣的視野,為了更深的民主做準備。歷經幾代人的努力,我們得以承接一個具民主制度的國家和本土認同的共同體。然而,臺灣已然處於一個新的歷史相位,過去的目標不再能負荷新的挑戰。如果輕忽這樣的轉變,依舊沿用過去的認知和行動模式,民主限於制度打造,認同被認為是集體性制約,共同體被認為是排外內聚,誤以為民主和共同體相斥。那麼我們將無法通過時代給予我們的考驗,有關民主如何深耕這塊土地,有關共同體如何和民主共構。結果往往變成一邊以恐懼動員集體情緒以抗外敵,另一邊因此擯棄共同體這個載體。民主變成個人權利保衛戰,共同體變成集體性脅迫,民主和共同體互相削弱其基礎,臺灣將不復面對當代諸多挑戰。

尤其在一個網路互動的時代,人們更加傾向以抽象符號議論和爭執,認知與感知脫逸於共同體的脈絡,停留在表面淺層,選項成為非A即B,離開我們期待的民主和共同體互構更為遙遠。此說並非批判網路的存在,網路的正面功能顯而易見,不管是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還是近期臺灣的me too運動,網路都在運動初期扮演極強的傳播和賦能的功能。但是,我們要強調的是,接下來象徵依舊要完成它未竟的旅程,有關社群的建構、重構或是修復。當代民主危機多衍生自民主想像的淺層化,民主失去澆灌,根基越來越薄。透過以下實際案例,我們或許更可以看清臺灣民主在當代的趨勢,以及我們可以有的對治之道:

一、「社會民主」如何被理解

有感於臺灣社會面臨全球化的挑戰,臺灣經濟民主連合等團體倡議多時以實踐社會民主來減緩臺灣受到的衝擊(吳啟禎 2020,2023)[5](林敏聰 2020)[6]。社會民主的典範雖然來自於北歐,然而其運作核心在於以共同體的互信來促進自由平等,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社會團結」,也就是涂爾幹所謂的社會連帶(solidarity)。換言之,本書的肇始在於打開民主政治的想像和深度,途中以涂爾幹作為這條思脈的關鍵轉折者。而涂爾幹的思想就是從社會連帶(團結)到社會的象徵建構之路。那麼,我們也可以說,社會民主的社會團結以及自由平等,也將會是一個從名詞到真實社會場域的象徵建構之路。換言之,社會團結不是一個天生稟賦,必須透過社會生活中不斷提供的場域,經歷各種矛盾、衝突、協商,各種不同位置起點的象徵建構,不斷打磨公共意志,進而傳感整個社群。而所謂的「社會創新」也必然是象徵建構途中的巧思權變而生,其對象必然是公共目的。

透過本書的論述詮釋,我們知道,場域的提供,以及面對面社群的必要。回到涂爾幹,所謂國家和個人之間,必須有中介團體的存在,以連結個人到國家之路。民族國家範疇的擴大,提供了資源調配的方便,也帶來互動符號抽象化的危機。我們必須逆向思考,提供更多面對面協商的場域,不管是地方社群,還是職業團體(工會),還是社運、公益或同好社團…。公共意志或說社會團結不會從天而降,必須透過練習,有如儀式的週而復始,從具體到抽象,從抽象到具體的詮釋循環,拓寬同理他者的深度,掘深共同體的厚度,逐漸打磨出「民主人」的主體。而公權力可以著力之處在於創造公共協商的空間,在當代的國家框架下,我們期待地方社群的復甦。其目的不在於地方產業,也不在「地方創新」。最核心的目標依舊是公領域的形塑,是社會連帶,公共意志的琢磨,是兼顧具體的日常生活與理念打造的象徵建構過程,是「民主人」的養成。「創新」實是象徵建構途中即興產出的成果。

當代的我們往來於城鄉之間,困難於和在地人維持持久的關係,以進行群性我的轉化。然而,我們依舊可以秉持「我做為詮釋者」的精神,在既有的社群關係,不管是家庭,還是友朋,還是同好社團,還是公共事務參與上,盡量維持面對面的互動,以及更為持久的夥伴關係。夥伴不意味著只有「和諧」,而是持久互動的對象,非擦身而過的路人甲。我們亦可以在各種關係中截長補短,以持久關係中習得的同理與照顧能力,補充較遠而疏的關係;以較遠關係中習得的理念,補充周遭的親近關係。這樣的截長補短是創作,也是詩意,需要自我肩負責任,進行「群性我」的鍛鍊。以上所有的群體或夥伴,都包括給養我們的環境與其間的動植物。換言之,社會民主不可能抄襲自他國的表相,而應把握社會民主的核心精神,在自己社會中盡量提供的群性空間中進行練習,從自己文化中的象徵網絡中尋找靈感,而目標始終是社群生活的公領域與公共意志的琢磨,「創新」自然應運而生。

處於內外交迫的臺灣民主尚屬起步階段,而民主經驗尚淺的社會大眾,仍舊把「社會民主」視為只是福利制度或是所得重分配,這樣的限縮想像反映出臺灣政治的瓶頸。解嚴30餘年來,前一個民主運動目標在於制度的轉換,因此大眾對民主的想像也傾向於法律和政策,在社會民主則聚焦於數字,譬如稅收是否足夠的問題。然而民主政治實牽涉以上所述完整的社群建構過程,「社會民主」可說是民主政治不離社群性的成熟表達,重分配只是其中一環。不管是財物還是服務作為具體的象徵,依舊要完成其象徵建構的旅程。然而臺灣民主流於制度政策的想像,讓民主政治與社會場域分離,更難肩負社會民主的完整歷程。網際網路雖然擴張了公共討論的參與度,然而,社群經驗的貧乏,讓公共討論流於表層化。如果我們無能提供更多的公領域場域,形塑更深的民主文化,我們將無能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二、臺灣認同是否註定要流於僵硬固化?

臺灣這個民族國家的建構一直是伴隨著對中國認同的解構而展開。威權時期建構的中國認同是透過由上而下的教育機制及其他威脅利誘而形鑄,然而臺灣認同的建構卻是發生在民主政治的環境下。但是,諸多對於臺灣認同的批評總是有意無意將中國認同的單一性等同於臺灣認同的未來發展。臺灣認同者雖然極力加入公民民族主義等不同的視野來辯護,然而,還缺乏更為社會面向的實踐來區辨兩者間的差異,也就是民主政治全觀下的社會基礎。在前述的民主過程論中,「認同」並非僅是觀念,還涉及社會實踐,一如Ida山上牧羊人之認同建構的多義性,更給予我們生動的圖像以啟發。克里特島的山上人家認同自己是希臘人,卻不接受官僚體系的馴化。有別於法律的體系,偷羊既對立又聯盟的關係扮演了編織社會肌理的角色。因此,這個社會的公領域德行不是依靠文字,而是行動,充滿冒險、在張力中出其不意的創意行動才是他們認可的希臘精神。這樣的地方公義轉而幫助他們抵抗國家機構的收編,並進而樹立他們自己的希臘價值。因此,當地人的「認同」並非歸屬,也非被收服,卻是保留自己詮釋民族為何、以及詮釋不同共同體間關係的主動權。更因為當地的「我才是詮釋者」的價值,讓每一個個人成為詮釋關係的主動者,也被鼓勵做出影響結構的「有意義」的行動,此為「民主」之在地含義。換言之,「認同」並非「實體」(entity),而是象徵建構的過程,而象徵作為容器允許每一個人從自己出發,透過他特殊的立足點走到群體中的我。因此,對於「認同」的符號之爭:中國or臺灣,讓認同扁平化為歸屬或是馴服,認為臺灣認同只能走向中國認同的單一、排他和馴化一途,是我們對於民主平面化思考所致。而近年中國威脅日增,恐懼感籠罩在島嶼之上,本土政黨不可避免地受惠於外敵造成的內聚力。如果,我們無能創造更多的次群體及培養其個別的主動詮釋力,和國家之間進行動態的互動,那麼臺灣認同的確可能步上固化之途。有鑑於中國認同在臺灣的型鑄過程,我們更應警惕自我,避免重蹈覆轍,深切體會民主和共同體之間動態互塑的關係。

三、行銷式的民主

一如前述討論,社群中的個人走向社群我的過程,需要具體感知和抽象理念之間的互動與互塑,兩者缺一不可,就像圖騰的兩種形式,也是北臺灣客家信仰結構中的對位形式。我們也在Ida山上牧羊人的行動和詩歌,以及武士道的詩和傳奇中看到這樣的互補與互相塑造。然而社群尺度的擴大,造成溝通形式的改變,印刷文字的發明與民族國家的締造是這個世界經歷第一次大規模的溝通形式抽象化。當代全球化下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更是透過再抽象的符號取代大部分的溝通形式,人們漸漸失去直接互動的能力,並進而自我內捲化。民主內涵也越來越朝向個人自我界線的樹立和自我權限的保護,以及恐懼他者的入侵。具體感知因此不再補充群性理念的形塑,兩者呈現分道揚鑣。一方面是網路上空洞的符號交換,一方面是個人獨自進行感官的刺激、身體的運作和展示,不管是健身房還是街邊成為身體的伸展臺。兩者成為平行時空,失去了互為補充的機會。個人的親近性空間無能銜接群性的公領域,反而親近性的需求擴大領地到公領域,公領域的討論變身為八卦巷議,選舉有如選美或是自身欲求的投射。這些都是抽象符號和感知經驗脫離的結果。當代又更強調功績形象,而不管形象背後的實際運作過程,造成「形象」符號的權力擴張,人們趨從於這些空洞的表面,選舉因此成為行銷術競賽。只有回到民主政治的基礎,回到眾多公領域的日常運作,我們才能免於這場行銷式民主的災難。

以上三點是我攫取自書中結論第一、三、四點。第一點的「社會民主」旨在回應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我們以為「社會民主」是一個有關左右的政策選擇。透過本書的思想溯源,「社會民主」的「社會團結」(solidarity),也是社會學界稱的「社會連帶」,是涂爾幹提出的「道德」的社會學定義,也是一個社會得以運作的基礎。而涂爾幹後續的工作就是在為「社會連帶」找到組織與象徵互構運作的形式。因此,我們認為「社會民主」並非選擇,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社會得以成立的基礎所在。在全球化的壓力下,共同體的維護,也就是「社會民主」的實踐,幾乎是保障成員免於被全球勢力壓迫的唯一方法。青年世代面對的壓力更是其中的最核心的問題。因此,政策必須兼顧有形和無形,以及大小尺度的社會連帶。前者如重分配;後者在於促成各種組織與文化建構。理念和日常互相形塑。執政者如果缺乏這樣的認知和努力,在第一線受到生存壓力衝擊的青年世代自然毫不留情地轉身而去。第二點的「臺灣認同是否固化」在於回應近年中國的威脅,對內可能造成共同體的內聚與排外,是否可能一併排斥內部的多元差異。翻譯成選舉時的語言就是本土政黨是否販賣芒果乾的問題。疏忽於處理這樣的議論,也可能是造成「硬要投出第三黨」的原因之一。畢竟,民主本身就是多元差異之間的挑戰、協商、容納、修正……。如何處理外敵壓力和內部多元的共容,是臺灣民主不可迴避的命題。第三點的「行銷式民主」歸結了臺灣近年的政治現象。選舉媒介越來越集中在網路,而網路世代又漸漸失去人際之間具體互動的能力。缺乏實際進行合作和協商的場域,人人只願自我保護,進而內捲化,造成民主內涵的限縮。親近性空間和公領域不見互構,而是互相征戰,甚至扭曲公領域的性質。這樣的議論模式,早已出現在網路上各種網紅以及酸民的各種現象。

以上三項討論,是從更深層的脈絡來討論網路分群、全球化帶來的就業與貧富差距問題以及地緣政治的壓力。這個深層脈絡早已埋在臺灣民主發展的伏流之中。「白色現象」只是以更尖銳的聲音反應了這個早已潛藏的民主危機。而「社會民主」也應該以更為全貌的方式被國人認識與實踐。這樣的實踐,連結了「共同體」和「民主」,也試圖解決「階級落差」以及「網路分眾化」的問題。「脈絡性」是理解全貌的必要關鍵,因此,本文論點的脈絡還在於《很深的民主需要很厚的共同體》全書的論證,非短短三點可以窺見全貌。


[1]吳叡人,2023: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73176

[2] 青年就業問題,請參考: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政策報告/社會安全/8913-臺灣地區青年失業原因與對策-兼論日本發展經驗的啟發/

[3] 臺灣貧富差距見經濟日報社論和遠見轉載的報導:https://udn.com/news/story/7338/7522826。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7114

[4] 參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https://esc.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7804&id=6960

[5]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9041。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9762

2020,<公平經濟新圖像-一個勞動主權與創新機制的視角>,收錄於林幸、吳叡人編《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臺北市:臺灣經濟民主連合。

[6] 2020,<邁向「臺灣社會民主國」-「臺灣因素」初探>,收錄於林秀幸、吳叡人編《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臺北市:臺灣經濟民主連合。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