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關於人種及文化差異的討論並非新鮮事。當「黑人的命也是命/黑命攸關」(Black Lives Matter, BLM)在美國各地風起雲湧時,在臺灣最大的網路論壇批踢踢(PTT)卻不見太多對於黑人平權運動的支持,「黑人自助餐」這個負面詞彙仍然持續被使用。如同仇女的網路鄉民們使用「女權自助餐」一詞,黑人自助餐意味著:種族如同女權等口號,被黑人隨意「濫用」來爭取(不應得的)權利。 既然「黑人自助餐」一詞在網路上被普遍使用,本文也來「批踢踢看天下」一番。
標籤: 種族
尋找「跨族公共領域」:馬來西亞淨選盟大集會中的族群問題
【馮垂華/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淨選盟大集會(BERSIH Rally)是一系列由馬來西亞公民組織「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Coalition for Clean and Fair Elections,簡稱淨選盟)發起的社會運動。自 2007 年到 2016 年,淨選盟因應國內局勢,總共號召了五場遊行集會,主要訴求為選舉制度改革、推動議會民主、杜絕貪腐等。然而,在馬來西亞參與社會運動是件高風險的事。暫且不論警方會不會使用催淚瓦斯或水槍來驅散人群,在社運前夕,多名社運分子、政治人物遭逮捕的新聞就已經足夠讓人恐慌。
活命,在異性戀霸權下
何謂歧視?就是認為自己的命比別人更值得活下來。
被歧視的人並沒有做什麼事情,只是擁有權力的歧視者,選取任意的某種社會特徵加以標籤,歧視者利用這個標籤,用盡一切手段來保持自己自己的特權,並且不讓別人活命。
是的,我說的是「活命」,因為社會制度存在的歧視,使得許多人無法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