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結婚嗎? 要相親嗎? 爸爸媽媽先來

何彩滿 /中原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早期的媒妁之言,到了現代,不論是日本、韓國或台灣,「相親」都有了新的發展形式,從媒人婆,來電五十、電視上的戀愛巴士、高鐵約會、媒人婆第二代接班後轉型的專業婚姻介紹所以及專門以婚姻介紹為主而開設的餐廳或咖啡廳等等,五花八門,然而活動不管怎麼新穎,都還是以男女當事人為主體而進行媒合。今年春節,聽到了一件挺新奇的事情,有長輩先行替子女參加聯誼會,成功地分別為兩個兒子找到適婚對象,其中之一今年六月就要訂親了。是的,替自己的兒女參加聯誼,見面的對象首先是家長,雙方家庭都看中對方之後,才約兒女一起碰面。

DSC00912

【早期台灣先生去娶越南太太,也常有媽媽跟去】

   這令我憶起2006年時曾經去了趟北京,聽當地朋友聊起,后海附近的公園,有父母替子女尋找婚配對象。一時好奇,就跟朋友跑到公園一探究竟。只見公園裡,人潮真不少,年長者手拿著子女相片與相關資料,三三兩兩的小圈圈互相交談了起來;也有「獨自擺攤」的,亭閣旁的小石桌子上放了子女的幾本相簿,立著的紙板上則寫有子女的身高體重、職業與學歷,甚至薪水等基本資料,盼著有人主動上前來攀談詢問。當時我拍了不少照片,可惜後來因為搬家,照片不知道隱藏在甚麼角落。

   上海復旦大學孫沛東(2014)針對上海某公園的“相親角”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參與式觀察與深度訪談,他發現“白髮相親”與公園的這種相親角活動,事實上效率極低,但是奇怪的是,明明知道成功機會小,人氣卻依然很旺盛。為了解決這個悖論,孫沛東認為,老一輩知青在他們的生涯發展上,甚至婚戀問題都有「黨疼」與「國愛」,到了中國進行市場轉型後,國家從很多層面包含私人情感退出,這些老知青們前往相親角,一開始固然是出於為子女解決婚事的動機,但到後來,這些活動奇妙地發揮一種功能,相親角成為這些老知青們排解集體焦慮的平台,因此這些銀髮族才會一去再去,儘管成功婚配的機率微乎其微。

 爸媽先相親,效率如何?

   家長著急子女婚事,積極想辦法介入,甚至來個家長先見面,是不是華人獨有的現象呢?台灣社會與中國北京、上海或杭州這種「相親角」的活動又有甚麼差異呢?

雖不像孫沛東跑去公園做參與式觀察,(畢竟我還沒到成為未婚子女家長的年紀),但好奇心驅使我假扮成家長致電該婚活中心,問了不少問題,我也與這位成功替兩個兒子找到結婚對象的長輩林先生聊了幾回,想了解未婚男女家長聯誼是怎麼進行的。

首先,附上一張掃描圖,該婚介所小冊子是這樣寫的:

螢幕快照 2015-07-13 下午9.40.13

【婚活平台的廣告內容】

   這個婚介平台利用週末假日舉辦家長聯誼會,活動場所地點分有北中南,經常是利用餐廳來進行聯誼(很多時候在國軍英雄館的餐廳)。參加費用包含用餐費大約1200-2000元左右。報導人每到週末,經常隨著主辦單位北中南跑,一兩年算下來,竟然也有50多次。想替兒子找對象,保守估計,他也付了6萬元,能夠找到滿意的媳婦,應該非常值得。他這麼積極,理由跟上海老知青後來排解的集體焦慮不同,但其相同點在於視子女的成家為己任,特別是因為太太忽然離世,隨著兒子年齡漸長,這責任變得更加急迫。

   若以上述這種有組織的婚活平台來對比相親角,經濟學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組織與市場轉化問題,但同時也告訴我們經濟學的限制。使用這兩者其實都需要交易成本。孫沛東指出那些前往相親角的白髮者排斥婚介所的商業性,因此利用公園作為活動平台。他們以為出入公園無須負擔費用,但實際上,不確定性本身就是一種成本現象,公園裡人來人往,情況複雜,何況要找到孩子的終生伴侶,這讓婚配產生很多困難。即使我們先假設婚姻市場是種經濟活動,它也並非是大數現象,讓很多人在競爭中協調各自的行為,某一人的條件(價格)過高,就轉到另一個對象,在茫茫人海終於達到供需均衡。但現實生活裡,婚配市場是個小數現象 (small numbers,只有兩個或是很少數目參與這類交易),若再加上資訊的不確定性,按照Williamson,市場很容易因為信息阻礙或是投機性而失敗,這也許很能解釋相親角的低效率問題。

Williamson以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投機性傾向(opportunism)以及小數現象(small numbers)四個概念作為提出交易成本的基本行為假定。上述個別單一的行為,並不會產生市場失敗,但是若這幾個行為現象相互結合,就會令市場失敗,而轉向其他形式,例如組織。婚活平台是個組織,餐費所支付的成本先是篩選了一些「非誠勿試」的閒雜人等,而後所進行的服務項目,例如未婚男女家長聯誼、素食或宗教信仰的見面會、晚婚離婚喪偶群、「國外專案」(指華僑、留學生、國外工作者),此種分類活動,從鬆散的人際關係中,協調與過濾了某些對象與資訊,而能提升效率,尤其是在華人的餐桌文化裡,很容易聊天,得到某些訊息。

 婚活平台的參與者是「媽寶」嗎?

倘若沒有特別偏好,那麼對個體而言,婚介所還能發揮「結構洞」的效用,將社會上不同社群網絡的人們但有相同目的者集結在一起。為了讓資訊的交換更有效率,參加的家長們,會別上寫有「找媳婦」或「找女婿」字樣的胸章或臂章,大家在餐桌上互相交流。儘管可能認識不同網絡社群的人們,事實上,婚介所的家長聯誼會,在交換資訊時,「門當戶對」的觀念已經排除不適當人選。底下是林先生在婚活平台活動所提供自家公子之訊息。 

螢幕快照 2015-07-13 下午9.40.25

【某徵婚者的資料】

這些訊息可看出,家長還是希望「男大女小」,且對女性身高有一定要求,至於職業與學歷並非最關鍵,當問及經濟概況寫著「自有房屋」的含意時,林爸爸回答這表示「沒有貸款壓力」,應可令替女生找對象的家長放心,不炫富但可增加尋偶之吸引力。若「感覺」對方的社會經濟狀況不如自己的期待時,不交換資訊即可,久而久之,這些「條件較差」者,漸漸地拿不到資訊,也就不再來此婚活平台。

我們不得而知,子女是主動或是被動讓父母去參加家長聯誼,但也好奇這些子女以及家庭的背景。以該婚活平台所提供2015年1到5月的資料稍作統計,參加未婚子女家長聯誼會者,女生尋找對象的參加人數(次)是298,相較於男生尋找對象的282人次略高。[1]林爸爸則以其參與聯誼的經驗說明,約有六成女生在尋找配偶,人數多於男生。主辦單位告知,參加者以軍公教為多,子女的學歷則有1/3為碩博士。

螢幕快照 2015-07-13 下午9.40.51

圖 1 參加婚配的性別分配

學歷方面,男女雙方具有碩士學位者多過學士學位

螢幕快照 2015-07-13 下午9.40.59

圖 2  參加相親者的學歷分佈

從三十拉警報,一直到四十繼續拉警報者,期待婚配的男女各年齡層,顯示如下圖3。

螢幕快照 2015-07-13 下午9.41.08

圖 3  參加相親者的年齡分佈

走筆至此,有點疑問,直到四十歲仍然單身卻企盼婚姻者,為何不是主動出擊親到現場,而仍然是由家長代為聯誼呢?為長子參加家長聯誼會時,林爸爸描述這次成功配對的經過,乃是與一對父母相談甚歡之下,彼此積極鼓勵子女雙方見面,父母與子女一起約會後,會先行離去,留下子女繼續相談。林爸爸認為,子女的自主權依然關鍵,因此認識的過程雖然傳統,但是子女仍是在戀愛的基礎上邁向婚姻的。當問起兒子的異性交往經驗時,林爸爸表示,「孩子很乖,總是專心讀書,沒有空閒。到了美國留學,照樣專心課業。我陪著去美國,幫忙找房子打理,包括買車,等一切安頓後我才回台灣。他畢業後回到台灣,進入職場,更加忙碌了,沒有時間認識女朋友」。兩位公子回台後,其中之一到了新竹當工程師,林媽媽幾乎每周從台中到新竹去幫忙清掃與洗衣。

 自由戀愛是近代社會的產物

台灣的大學有不少開設愛情社會學或愛情與社會的課程,探討浪漫愛的起源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我若在課堂上提問同學,是否願意接受安排的婚姻,沒有一個人會表示同意,也不知道是受到電視偶像劇影響、電影或小說等影響,現代男女不少以為戀愛、婚姻與家庭三步驟,是很理所當然的人生進行曲,雖然社會學者都知道「自由戀愛」、「婚姻要有愛情為基礎」的想法其實都是近代的產物。

有一天,課堂後,一個學生臉帶愁容地來問我,

「老師,我是不是失戀了」?

「你為什麼這樣覺得,你覺得你在戀愛嗎?」我問。

接著,他拿起手機給我看line上的幾句對話。老實說,憑那幾句,很難斷定他們是否曾有過戀情。男方覺得的愛情也許只是女生表達的友善。我只能問他,自小到大,他活動的地方是否只有家庭與學校?他點點頭。

「有沒有參加過社團」?

「沒有」。

Simmel

【Simmel認為,個體性的養成需仰賴社會團體的緊密連帶】

從齊默爾(Georg Simmel)的角度來看,個體性的養成倚賴社會團體的緊密連帶,如果跟其他愈多樣愈異質的團體往來,那麼就能夠拓展更多的空間,也比較能發展出自己的個體性。回頭想想人生,家庭是我們接觸的第一個團體單位,而後就是學校,若是沒有參加任何其他社團,畢業後就進入職場,那麼個人的生命經驗與性格的養成顯得有點單薄。網路頻傳一張歐美與台灣人才養成的對照圖,相較於歐美學前、小學、初中、高中與大學都有各階段養成功能,台灣人則從小到大學以前都在讀書考試,然後一股腦兒地在大學階段將生活管理、環境探索、夢想找尋、生涯抉擇與實務能力培養一起完成。除了那些總是「專心讀書」的小孩無暇發展其他關係外,為數不少的宅男、宅女可能也缺乏齊默爾所講的拓展空間與個體性的養成。

經濟學可以解釋市場或是組織的行為現象,但是現實世界裡,市場行為有其社會性。從小牙牙學語開始,除了會喊爸爸媽媽哥哥姊姊之外,見了隔壁鄰居的先生與太太,也全用擬似家族連帶的方式來稱呼對方(伯母、叔叔、阿姨等),到了校園環境,也還有學長姐和學弟妹。可見,家族是維持華人社會秩序的基石,是互動的的根基,而是不是也深深地支配我們個體性的發展呢?台灣電視劇那些永遠演不完的世間情、親家、嫁妝等戲至少反映部分社會事實,上下兩代的家庭關係糾纏不清,而作為個體的存在,則持續在當媽寶與追求自主之兩端間擺盪與焦慮煩腦。作為21世紀的台灣年輕人,到底有多自主,這也許不是個人意志的問題,而是有更多的社會結構需要探討跟挖掘。年輕學子儘管憧憬愛情,然而今天在多元發展、全人教育的迷人口號下,事實上並沒有容許年輕人更多摸索的空間與時間,包含戀愛與婚姻。

— 

參考文獻

孫沛東,2014。《上海相親角與“白髮相親”:以知青父母的集體性焦慮為視角》,吳小英主編,《家庭與性別評論》第5輯,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4年。

 

Williamson, Oliver E. 1975.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New York: Free Press

Simmel, Georg. 1971.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ety Forms. Edited by Donald Levine. USA. University of Chicago

[1] 圖1、圖2與圖3資料來源皆來自於林爸爸所提供之某婚活平台的網路資料

在〈要結婚嗎? 要相親嗎? 爸爸媽媽先來〉中有 3 則留言

  1. 感謝中原的老師寫了這篇文章
    讓我對於家長的婚姻觀念又更了解了一點點了

  2. 二十世代的約會就像玩大風吹,大家四處遊蕩、樂在其中,但30歲左右音樂逐漸停止,大家開始就座。我不想成為唯一站著的人,因此有時我覺得和丈夫結婚,只因為他是30歲時離我最近的椅子。
    展開事業、選擇居住地、尋找伴侶、在極短時間內生兩三個孩子,在30歲同時完成這些事,難度和壓力都將變得更大。
    利用你的弱連結選擇伴侶,遠離讓你不開心的感情關係。別受限於你不知道或不曾做過的事,此刻你正在決定你的人生。http://www.104learn.com.tw/cfdocs/edu/104coach/article_show.cfm?a=7413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