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剝削與階級:Erik Olin Wright與新馬克思主義典範的核心概念

剝削與階級,做為馬克思與受其重大影響之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看似清晰實則模糊。受到時代的限制,馬克思本人浩繁的著作中,並沒有清晰定義或測量過剝削與階級,這個任務直到美國社會學者Erik Olin Wright才有明確的進展,因此,本書作者Wright可說是新馬克思主義量化典範的奠基者。

科學母職、育兒衛生與知識典範競逐

家中有學齡前嬰幼童的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往往對於處理髒污不陌生。從嬰兒時期處理孩子的吐奶、尿床、大便、流口水、清洗奶瓶、準備副食品;口腔期的小孩喜愛用嘴巴啃咬各式物體感受世界;到幼童時期學習拿餐具吃飯、喝水的杯盤狼藉、四處玩耍用手觸摸感受世界。照顧者時常花很多時間處理各式各樣的髒污,打掃清潔消毒,希望能降低孩子接觸病毒生病的風險。

《我的黑手父親》:一個社會階層研究的思考

《我的黑手父親》一書中,描繪了以我父親為中心的一家三代,歷經了由臺南到臺東、由臺東到高雄的遷徙,並且在社會流動上,隔代呈現了由農轉工、由工轉白領的兩次流動歷程。在本書中除了描繪了拖車產業的技術與樣態之外,也透過書中的人物經歷描繪了臺灣從50年代至今的社會變遷史。在書中,我專注描繪父親的工作與故事,將理論與學術討論的痕跡盡量抹平。因此在本文中,我想試著從「師徒制」、「社會流動」、「對好工作的想像」三個概念為線索,將本書內容與社會階層研究進行對話。

階級不平等的心理學

【張硯評/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貧窮是許多社會問題的主要根源⋯⋯嗎?我們普遍相信學生學業落後、成人或青少年犯罪、公共衛生與疾病等等問題,都與貧窮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原因似乎很合理:因為家裡沒錢,學生放學後要打工、幫忙家裡生計,也就相對缺乏時間溫習功課。沒讀書,成績落後大概也只是剛好而已。另一方面,經濟地位低的家庭可能也沒有能力在孩童進入正式教育、讀小學以前,透過先修、補習、「全腦開發」幼兒園、甚至「補充大腦需要的營養」等方式,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進了小學,第一次考試時就失去信心,往後也就更放棄學業了。至少奶粉廣告都是這樣恐嚇爸媽的。

「量」的數位落差,「質」的數位落差,以及由家庭所傳承的數位文化資本

【馬國勳/臺北大學社會學系】資訊與數位科技的發展蓬勃快速,並且不斷推陳出新。上個世紀末的人們常問:「網路與數位科技會不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到了這個世紀,這類的問題已退居幕後,現代人更想知道的是:「下一個新推出的科技,將會是什麼?」社會學者所關心的其中一項課題,是不同程度的數位近用(digital access)與不同種類的使用方式(digital use),如何產生新型態的不平等,進而形成一股難以消弭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這問題自 1990 年代開始出現,但到了 2019 年的今天,關注這類問題的研究者似乎沒像以往那麼多了,彷彿數位落差已不復存在,但數位落差真的消失了嗎?

台灣孩子的第二輪班:課外活動中的階級、性別與社會界線

【石易平/輔仁大學社會學系】你是否曾經在四點十分時,路過社區附近的國民小學門口?那是台灣大部分國小學童放學的時間。倘若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門口上演的劇碼,不單純是溫馨接送的親子團圓場景,還有更多更多,是急著招呼孩子搭上安親班大型遊覽車的補習班老師、是父母雇用的課後保母、亦是遛狗的外籍家務移工們,拉長身子在圍牆外等待。觀察從校園邁步出現的小學生,肩頭上除了沉重的書包,幾乎男男女女都拿著另外一個,標誌著才藝安親班招牌的第二個包,他們排著隊,跟著安親班老師,從一個教育機構進入另一個教育機構:才藝補習班做為台灣孩子的日常,童年學習的「第二輪班」。

墜入真實烏托邦︰Erik Olin Wright速寫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Erik Olin Wright 教授是美國最著名的新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之一,曾經獲選為美國社會學會 2012 年度的理事長。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為所有會員(包括參與學會的教師或學生)上網投票普選出來的,筆者也每年參與投票。通常,學術成就備受肯定的公共知識份子,才能獲得多數會員的青睞。Wright 是近年來美國社會學界最活躍的公共知識份子之一,獲選實至名歸。不幸的是,他 2018 年傳出罹患血癌,並在 2019 年 1 月 23 日過世,引起全球社會學界追悼。本文原刊載於群學出版社真實烏托邦中譯本的推薦序,略作改寫,以茲紀念。

該「廢止同志教育」還是「停止異性戀教育」?推翻不平等性階層

【陳美華、陳家平、許姮安 /中山大學社會系】日前中選會通過三個關於反同的公投提案,引起所有關心性/別運動者的高度關注。在這波的討論中,有些討論是環繞著公投法的制度設計而來的,更多的討論則是這三個反同公投提案恐進一步延宕同性婚姻入民法的進程,甚至重挫過去二十年來民間團體致力推動的性/別平等教育。

奇蹟之後:如何研究與治理台灣的經濟衰退?

台灣戰後曾經歷長達四十年的經濟成長,創下1963 年至 1996 年平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超過9%之紀錄的「經濟奇蹟」,違反馬克思主義依賴理論的預測,引起國際學界關注,將台灣視為第三世界發展的成功典範。在上述脈絡下,台灣經濟社會學研究蓬勃發展,或可稱之為「奇蹟典範」(miracle paradigm)。

台灣跟越南的勞工,哪個勞動條件比較慘?

最近民進黨政府翻修勞基法,理由是讓「勞資雙方」對於工作時間更有彈性,事實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給資方的彈性。整個民進黨的思維邏輯,就是以低工資、長工時的血汗經濟為主,以勞工的鮮血來救已經在生命末期的企業,跟以前的國民黨有何兩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