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自我、換位思考:臺北大學社會系 2019 小畢典致詞

陳韻如/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各位即將畢業的同學,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大家好。

每年在這個時刻,我都可以感受到即將進入人生另一個階段的學生是多麼的不安。對於未來的各種想像讓你們充滿期待,但也為你們帶來許多的焦慮。不可否認的是,你們這個世代和我們過去相比,似乎期待變少,焦慮變多。

不確定的未來

在一個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變化更快速,未來變得更難以預測,人生更無法掌控的年代,的確令人焦躁惶恐。其實從歷史經驗來看,未來一直是難以預料,變化也無法掌控。當 30 年前柏林圍牆倒塌,蘇聯瓦解,大家都樂觀的期待走向一個民主開放、和平的世界,但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卻是各地國族主義和保守勢力的興起。當 10 多年前社群媒體開始大量普及,大家期待人與人的交流更便利,社群建立更容易,但今日年輕學生卻認為交友非常困難,他們雖然害怕但卻很嚮往更多和其他人面對面談話與互動的機會。

這只是歷史上兩個不預期發展的例子,類似的案例相當多。但是人類並沒有因為諸多非預期的結果,而放棄預測和規劃的可能性。為了追求更和諧的社會,讓每個人能夠在穩定中朝向夢想的生活邁進,人類試圖透過科學研究找到大自然和社會的運作規律,以便預測以及規劃未來。

大學教育的責任

因此追求理想的生活是各種科學研究和知識累積的動力。大學作為研究和教育機構,在這個任務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的角色。在為人類社會創造更美好生活的願景下,大學被賦予多重的功能,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所承擔的教育責任。我認為大學教育是幫助各位,在面對無法完全預測的未來做好準備,讓各位有能力為自己,為身邊的人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假如你從來沒有意識到,假如你已經不記得,我們做為社會系的老師為你們做了哪些準備,我想在你們離校之前和大家一起離回顧。

拓展視野、換位思考

首先,大學教育是讓各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在不同時空下所累積的經驗和知識。無論是從歷史觀點探討不同時期的社會運作方式,了解東南亞、中國、拉丁美洲的社會發展,或者檢視台灣不同社會群體的生活處境。這些議題的探索都能拓展你們的視野,彌補無法親身一一體驗的生活情境,為你們將來即將面對的各種陌生的人事物做準備。

同時我們也試圖培養各位面對越來越多元的社會所應有的態度與應對能力。台灣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從本省,外省的區分,變成四大族群:外省、閩南、客家、原住民的劃分。但這四大族群的分類已經不足以成為大家在現實生活中的互動準則。因為今年統計顯示有 175 萬移工、新住民,新二代在台灣生活,是原住民人數的 3 倍。

從這個例子來看,既有的社會範疇,無論是族群,性別,階級等等的劃分在快速的社會變遷下,越來越複雜,更動也越來越迅速。社會群體之間的差異將持續挑戰我們對社會秩序的想像。包容和尊重是我們面對差異時應有的基礎態度,但這遠遠不夠。你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在職場上,將持續接觸到與你的價值觀,文化習性相異的人,這時需要的不僅僅是友善的態度,而是能夠溝通理解,進而攜手合作的能力。社會系培養你們的同理心和換位思考能力。這是進行社會探究的基本功課,也是讓大家在全球化下的多元社會裡應備的能力。

科學探究和思辨能力

作為一個探討社會現象的科學領域,社會學發展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也是我們想傳遞的核心知識與技能。我們要求各位學習釐清問題的方法,探索和分析社會現象的技藝,訓練各位能夠面對複雜的社會現象時,能夠洞悉其背後的結構性因素,所隱含的社會關係,同時也了解其中行為模式及個人動機。今天當大家都在擔憂未來電腦將取代人力時,要告訴大家的是,電腦比人腦強的是記憶力和計算能力,包括我們認為困難的邏輯推理。但是電腦在全面性,生活性智慧上的開發卻很困難。例如,長時間與人互動和溝通的任務,所需要處理的資訊過於龐雜,電腦很難無法找出最好的做法。社會學訓練大家比其他人更有能力接收非常不同類型的訊息,能夠全面性的分析判斷。在變動的環境下,洞悉複雜問題的能力,以及社會探究的方法,能夠幫助各位做出更好、更適當的決定。

透過自我反思決定下一步

在分析外在環境的同時,深入的自我了解也很重要,我們強調高度的自我反思。反身性或反思性(reflexivity)是一個是自我內在對話的日常習作,它是連結著結構性特徵以及個人思維和行動的中介機制。這個機制,透過日常的自我對話,思考自己的行為背後的價值信仰、自身與他人的權力關係,自己所擁有的資源與限制,然後形成下一個行動決策。課堂上的各種討論設計,除了讓大家學習理性溝通之外,其實也引導各位進行自我對話,思考自己與其他人的差異以及自己的結構性位置所產生的影響。反身性是現代人面對無法規畫和預期的人生,遇到種種挫折時,所發展出來的自我調節與改善的能力。因此這項能力和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變得異常重要。

感謝與祝福

以上我試圖讓各位在座的畢業生,畢業生的家長和親友,知道我們為學生的未來所做的努力。我要感謝在場的家長,因為你們我站上這個講台。原來我並不想做這件事。我在上課時問學生,是否希望在畢業典禮上聽老師講話。外系學生用力搖頭,本系學生基於禮貌完全不吭聲,沒有任何一個人點頭。我非常可以理解。但讓我決定致詞的原因是,這是一個祝福畢業生也是一個對在座的親友交代社會系老師在大學裡教什麼的好機會。

最後我要告訴即將離開學校的各位,面對無法預期的,令人焦慮的未來,不要放棄想像更幸福的生活和更理想的社會。我認為唯有能夠想像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的頭腦,才能夠發展出創新的點子面對未來。為此請各位持續保有好奇心、自由思考能力,追求夢想的勇氣和認真的生活態度。我們提供宏觀視野和多元觀點課程,傳遞嚴謹的科學研究/思辨的方法以及培養你們自我反思能力,加上你們這四年的努力探索與學習,這些已經奠定你們在未來面對變化與困境的能力,請為追求幸福的生活、理想的世界持續努力,祝福大家!

 

 

Cover Image: Photo by Josh Calabrese on Unsplash

在〈反思自我、換位思考:臺北大學社會系 2019 小畢典致詞〉中有 1 則留言

  1. 不要再相信「只靠自己努力就會成功」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614/1465715.htm?feature=todaysforum&tab_id=268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