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孩子的第二輪班:課外活動中的階級、性別與社會界線

石易平/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你是否曾經在四點十分時,路過社區附近的國民小學門口?那是台灣大部分國小學童放學的時間。倘若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門口上演的劇碼,不單純是溫馨接送的親子團圓場景,還有更多更多,是急著招呼孩子搭上安親班大型遊覽車的補習班老師、是父母雇用的課後保母、亦是遛狗的外籍家務移工們,拉長身子在圍牆外等待。觀察從校園邁步出現的小學生,肩頭上除了沉重的書包,幾乎男男女女都拿著另外一個,標誌著才藝安親班招牌的第二個包,他們排著隊,跟著安親班老師,從一個教育機構進入另一個教育機構:才藝補習班做為台灣孩子的日常,童年學習的「第二輪班」。

近年來,東亞社會的非正式教育機構,由於教育競爭的白熱化、階級次文化的浮現,以及教養焦慮的升高,逐漸受到社會學相關研究領域的重視,包括南韓的 Hagwon、日本的 Juku、台灣的補習班,中國的興趣班,甚至是亞裔美國家庭參與的「影子教育(類似台灣補習教育)」,成為家庭與學校制度角力的焦點。在台灣,過去十年教養書籍出版蓬勃,教養指導書已成為書店展示中,新開發受到肯認的一個獨立類屬(genre)。課外活動的教養元素與隨之而來的代間複製不平等,甚或親子關係緊張,更成為流行文化的題材(如韓劇《SKY castle》, 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或是日劇《下剋上受驗》等等),但我們對於台灣國小學童的課外活動的理解,仍舊十分有限。

讓孩子參與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其實已經成為歐美社會中上階層的教養理想,美國學者早在八O年代,就指出中產階級家庭將子女的課外活動當成是一種「嚴肅的事業」在經營,隨後 Annette Laureau 的研究,在分析中產階級密集母職的家庭生活日常形式時,也將此現象概念化為「精心擘劃(concerted cultivation)」類型,意指:家長藉由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互動,轉化為學習的機會,意圖訓練孩子的學術與社交能力,進一步培養出有自信、習於與大人互動、平起平坐的子女。隨後的研究也再度肯定了相關的論述,中上階層的家庭,藉由課外活動從小建立孩子秀異的履歷表,除了將自身的階級優勢代間傳承給下一代之外,更期待藉由課外活動,建立起子女的自尊自信與權威感,進一步鞏固他們在教育以及職場的優勢文化地位。

歐美社會強調個體性的自尊自信,在個人主義與高等教育申請入學的制度環境中,我們不難想像才藝活動所彰顯的個人天賦與文化資本,的確可能在西方教育制度裡得到更多的競爭優勢。但是在一個獨尊智育、考試導向的教育脈絡下,加上台灣父母傳統教養觀強調長幼有序的威權關係,兒童常常被斥為「有耳無嘴」,如無嘴貓 kitty 一般的存在。台灣的父母親為何要讓國小階段的孩子去學所謂「沒有用」的才藝呢?這其中,難道台灣也有父母偏好培養兒童自主性的教養觀在形成?抑或台灣兒童課外活動的內涵是強化對於團體秩序的規訓,而不是滋養孩童個人特色與意見的發展?

本文藉由分析「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計畫中的長期追蹤資料,試圖勾勒北台灣兒童在本資料中呈現的才藝活動學習狀況,並分析其與父母教養價值的關係。簡而言之,我們的研究發現:課外活動具有相當顯著的階級性,而且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呈現相當歧異的分布,此外,課外活動也有相當明顯的性別區隔,分別對照了台灣父母對於女兒與兒子性別社會化的區隔想像,以下分述。

在台灣,教養價值的確存在著階級差異

首先,台灣父母的教養價值的確有階級差異。以兩組指標進行因素分析,結果發現:中上階層白領父親偏好發展孩子的自主性,但藍領階級父親則偏好服從價值(此處的階級以職業來定義)。代表自主性價值的指標為:期待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抱持好奇心、期待孩子擁有想像力、以及期待孩子探索事情發生的原因。此發現再次肯定了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Melvin Kohn 的教養價值假設,即使是在我們另外計算出的「民主教養指標」裡,台灣父母仍舊呈現出白領與藍領顯著的階級差距,白領父母的民主教養指標明顯地高於藍領父母。可見,固然台灣社會仍舊強調升學競爭的重要性,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父母的教養價值,仍存在明顯的階級分歧。

偏好權威教養的父母,也會相對限制子女接觸多元文化的機會

我們也發現,白領與富裕家庭子女,在調查中回報的才藝學習種類,也明顯地多於來自藍領與非富裕家庭的兒童,而且成績較好的兒童,學習過的才藝種類越多。就算控制了父母的階級地位與教育水平,擁有偏好服從權威教養價值的父母,他們的子女學習才藝的種類也較少。至此幾乎可以確認,台灣兒童的才藝學習,是一個具有階級複製機制的競爭場域,而且具備傳統教養價值觀的家庭,在實質的教養實踐上,也可能比較缺乏多元文化的接觸與體驗。

然而,以上分析是以學習才藝活動的「種類」,也就是「量」作為分析標的,所得出的結論。如果將每一種不同的才藝,拆開來做一個「質」的檢視,這當中的細節,則透露出更多的故事。我將研究資料中調查的七項課外活動,進行二元邏輯迴歸分析後,根據統計結果描繪出兒童課外活動目前在台灣形成的社會劃界:

西洋古典音樂課程:學鋼琴作為一種家庭地位指標

學習音樂,在大多數台灣才藝班的脈絡下,指涉的大多是兒童到音樂教室學習西洋古典音樂鋼琴的技藝訓練。由於鋼琴與其相關課程大多要價不斐,也因此「學鋼琴」竟然成為七項課外活動中,最顯著的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指標。分析結果顯示,台灣上層白領子女學習過西洋古典音樂的機率,是勞工階級子女的兩倍,也是七項課外活動中,唯一顯著與家庭收入水準呈現正相關的課外活動。換句話說,兒童在課外時間學習西洋古典音樂的經驗,隨著父母的階級地位、家庭的經濟條件、以及父母的文化資本,有顯著的影響。在台灣,音樂型的課外活動是家庭高社經地位的象徵。

書法與藝術課:高教育程度母親的文化投資

書法與藝術課程的階級性和學鋼琴不相上下,可以說是中上階級白領父母偏好的才藝活動,尤其是高教育程度的母親,子女參與過這兩種才藝課程的機率,比起其他群體明顯高出許多。比較書法與藝術課程,發現偏好服從教養觀的父母,比較不會讓孩子參與強調自由創意的藝術課程;女兒參與藝術課程的經驗也顯著地高出兒子。而書法,或許是藝術,但也兼負著練習寫字的功能,是七項課外活動中唯一沒有任何性別傾向的課外活動。在這裡我們發現,除了階級,父母的價值取向,也明顯地影響著其子女參與哪種類型的課外活動,不僅僅是經濟地位的結構位置與資源,文化價值觀也左右著父母為子女選擇什麼樣的課外活動參與,同時影響了子女的童年社會化過程。

舞蹈與棋藝課:陽春白雪的性別社會化工具

舞蹈和棋藝是分析裡顯示最冷門的才藝活動,前者僅有 7.1% 的受訪學生有經驗,後者也僅 6.6%,有趣的是,偏好民主教養價值的父母也偏好讓孩子擁有這兩種才藝課程的經驗。除了晚近興起的雲門教室律動教室,在台灣大部分的舞蹈才藝課程,意指的是古典芭蕾舞或民族舞蹈的訓練,而棋藝則是同樣為中西文化兼備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門冷門才藝的性別隔離狀態十分明顯,男童參與舞蹈課程的機率僅為女性的 8%,但參與棋藝活動的機率卻是女童的 3.5 倍。各位很容易將舞蹈訓練中的芭蕾舞蓬蓬裙,與傳統的女性化氣質連結,但下棋與雄性氣質的關係為何?筆者觀察坊間棋藝課程的廣告詞彙,發現這類活動經常標榜訓練子女的數理邏輯能力以及策略分析戰略能力,甚至延伸到未來職場與教育制度中的競爭優勢,在後續的分析我也發現,棋藝課程很明顯的受到中上階級白領母親的喜愛,這類強調競爭與邏輯的能力,也的確呼應了父權制度中肯定的男性雄風,無怪乎,中上階級秉持民主教養的白領母親,有明顯較高的機率將兒子,而不是女兒,送到棋藝班去進行校園外的學習。可見,舞蹈與棋藝的才藝學習,可以說是台灣兒童性別氣質社會化的活動之一。

體育課程:跨越社經地位的男孩活動

和其他課外活動不同,體育類的課外活動參與模式,幾乎不涉及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文化資本、甚至是教養價值的影響,在所有課外活動中是最普遍又最跨越階級界線,最開放多元的一個活動選項。

但進一步分析顯示,台灣國小男童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機率,是女童的兩倍,台灣學童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模式,具有顯著的性別差異。其中,不知道是否因為父母害怕子女在體育活動受傷,或者因為台灣體育產業的不發達,擁有長子與長女地位,甚至會降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機率。過去西方文獻對於體育活動增進學童身心健康、降低中輟比例,以及增進學生同儕歡迎度,甚至申請入學的相關社團經驗,皆持有正面的肯定,但由於台灣體育產業的型態與歐美國家不盡相同,並且在本份原始調查中並未詳細詢問受訪者參與的體育活動類型,也因此本文對於參與成本較高(例如高爾夫、網球等)或較低(例如棒球等)的體育活動,無從比較,留待未來研究者蒐集更細緻的資料,做進一步的探討。

電腦課程:高社經學霸男孩的課外優勢?

最後,讓人頗感意外地,國小學童的課外電腦課程,在本分析中呈現相當程度的階級、性別、甚至學業成績的界線。在分析台灣學童總體才藝活動的量時,我已經發現,國小成績越好、排名越前面的學童,其實是才藝活動相關經驗越豐富的孩子,換句話說,成績不好的孩子,很可能參與過的才藝活動也相對較少。其中可能的解釋,就是我們的家長仍舊把國小學童的學業成績當作是子女的主要責任,才藝學習是一種額外的負擔,當一個孩子的學業成績不甚理想時,父母會傾向補強他的學業能力,而不是投資在他的才藝發展。

在這次的邏輯迴歸中,台灣學童參與課外電腦課程的經驗,也呈現類似的模式。在調查中勾選自己在班上排行前五名的「好學生」,參加過校外電腦課程的機率,是其他同學的 1.3 倍,男孩參加電腦課程的機率,是女孩的兩倍,而以藍領勞工階級為基底,其子女參與校外電腦課程的機率,隨著父母的階級地位(勞工階級、服務業、中產階級、中上階級白領)上升,也跟著提高起來。由此可見,台灣下一個世代的「數位落差」,不僅是階級的、性別的,更是以學業成績為區分的秩序。

當然,在現今的台灣仍有許多課外活動是這份資料分析無法涵蓋的,本文也無意進行全稱式的論述,但光是從這七種較為普遍的才藝活動分析來看,課外活動作為理解台灣當代家庭價值觀代間傳承,有其重要的研究意義,在學童才藝活動的參與「量」上,肯定了父母教養價值對國小學童活動參與的顯著相關,在不同活動的「質」上,發現台灣人在不同文化品味、性別社會化、甚或「好學生」的劃界思考。

翻轉課外活動:帶著孩子劃界或跨界?

又到了新學期的開始,眾多國小家長們或許也正在苦惱規劃新學年中,子女的課外活動與繳費。各位爸爸媽媽們想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課外活動時間?在發稿之際,恰巧發生美國有線電視網「早安美國」節目主播 Lara Spencer,訕笑年僅六歲的英國喬治王子,對於芭蕾課的喜愛,說出「看看他能維持多久」的評語。此舉引發超過三百名男性舞者,在時代廣場上跳舞表達支持與抗議,此位主播同時也在個人 IG 帳號上表達「誠摯的歉意」,並且表示:「不論芭蕾或生命中的任何事物,我相信我們都應該擁有自由地追求熱情的權利」並承認自己嘲笑對喬治王子的舞蹈熱愛是「麻木不仁」,在請教眾多舞蹈社團後, Spencer 承認:「我終於瞭解在這個時代,男孩需要多大的勇氣,克服難關,去熱愛學習舞蹈」。

讓我們這樣翻轉才藝補習的思考:也許,我們不是英國皇室,但作為父母,丟掉效率式的思考,讓你的孩子成為王子,自由地追求他的熱情吧!如同玩芭比娃娃的吳季剛,遇上了能夠支持他做自己的母親,從本文的分析出發,建議認同多元文化的家長或者青少年們,可以打破對才藝學習的個人式思考,以社會學的想像去突破自己家庭的舒適圈:選擇參與體育活動或許能夠提供給孩子,更多與不同社經地位家庭子女接觸的機會,若讓男孩能夠自在開心的學習舞蹈,或是鼓勵女孩嘗試理解棋藝與電腦相關技藝,也可說是對於現存性別隔離課外活動的挑戰。在公共政策的結構面,更期待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中,能夠致力打破階級的界線,讓課外活動不再只有商業化市場的選項,能夠提供勞工階級家庭子女更多、更平價學習各式才藝的管道,讓孩子自由自在的在教室外的時間與空間,尋找屬於自己的熱情與夢想,讓孩子做自己,不做性別,不做階級。在課後,在週末,在寒暑假時,期待新世代的父母,能以親子活動做為日常公民參與的橋樑,建立跨越階級性別界線的社區共生部落,共同尋求打破框架與界線的可能。

 

註:本文摘錄自作者已發表的期刊論文,詳見:Yi-Ping Shih and Chin-chun Yi (2014). “Cultivating the Difference: Social Class, Parental Values, Cultural Capital and Children’s After-School Activities in Taiwan”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45(1): 55-76

 

Cover Image: Photo by Clark Young on Unsplash

在〈台灣孩子的第二輪班:課外活動中的階級、性別與社會界線〉中有 1 則留言

Conan Yang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