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女人味:女性與運動的矛盾情結

姜穎/致理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管理系

 

運動的女人

2016年夏季奧運會甫落幕,臺灣唯一一面金牌由女子舉重選手許淑淨奪下。檢視過去臺灣參與奧運歷史,女性運動員是主要的奪牌者,然而,女性選手為了獲得獎牌,必須經歷艱苦訓練歷程,不過,媒體報導總聚焦在其容貌、體型,並隨著個別運動員「女性化外表與否」而發展出不同的評價。

11.jpg

得到奧運金牌的女性往往被視為缺乏女人味,需要「慢慢把裙子穿回來」。
資料來源:Youtube (https://goo.gl/MyoJQo)

這種對於菁英女性運動員身體容貌的「女性美」關注歷久彌新,早在1928年12月3日,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有一篇〈近代女性體格變化〉的報導,就談及「一般婦女運動家,容貌姿勢過於帶男性的,所謂曲線美暨嬌媚之女性美漸次喪失,真可悲現象」。時間更近代些,1988年夏季奧運於南韓首都漢城(首爾)舉行,該年10月3日《民生報》報導,漢城奧運選手村在10月1日晚上舉行了一場「奧運選手村小姐」選美活動,當年在女子跆拳道表演賽獲得雛量級金牌的臺灣跆拳道選手陳怡安穿著旗袍,也參與這次「選美」活動,並獲金牌獎。同日《聯合報》的報導中,描述在該項「選美」中當選的「波蘭的韻律體操選手佛爾加(Tevesa Folga)舉手投足賽過職業模特兒,她卸下外套露出雪白泳衣,彷彿不著一物」。這些有關女性運動員的論述在今日看來十分荒唐,但以本屆夏季奧運為例,金牌女子舉重選手「不像個女孩」、賽後應「慢慢把裙子穿回來」仍是臺灣可見的媒體論述。

 

奧運中的女人

談到現代奧運,世人的普遍認知為法國人Pierre de Coubertin,即「現代奧運之父」,催生了1894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以及奧運精神。檢視歷史,儘管女性運動員自1900年法國巴黎奧運起參與現代奧運競技,但Pierre de Coubertin在1934年「奧運40年:1894-1934(Forty years of Olympism: 1894-1934)」的演說中,仍然強調「我本人反對女性參與公共的競賽」,至於「女人在奧運中扮演的最主要角色,應當如同在古老的競賽場(ancient tournaments)上一般,僅是男性贏家頭頂的桂冠」。因此,運動社會學者如Jennifer Hargreaves(1984)就[1]曾直指「現代奧運之父」是一個為人熟知的「厭女主義者(misogyny)」而現代奧運在發展之初就是一個「制度化性別主義和階級宰制」(institutional sexism and class domination)的範例。

 

運動與性別之間存在著一股張力。許多女性主義歷史學者和社會學家認為, 19和20世紀誕生的現代運動,支撐並且合法化了(ideologically legitimates)加諸於女性的男性宰制意識型態,這種意識形態在教育、政治、媒體等其他場域早已受到挑戰和質疑。直到1990年代,仍有運動社會學家主張,運動是男性權力和特權重申及合法化的「終極沃土」(Kidd, 1990)[2]。因此,運動研究曾被視為「女性主義的繼子(a stepchild to feminism)。」然而,正是基於運動場域根深蒂固的性別結構,運動參與也成為現代女性賦權的重要象徵。看在歷史學者Eric Hobsbawm(1983)眼中,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世界最重要的社會實踐之一是運動,因為運動「提供了布爾喬亞女性一個新的社會角色」。Hobsbawm談到當時網球運動的發展,他認為,這是首次,運動提供許多西方上層或中產階級女性一個被認可的公共角色,她們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和她們妻子、女兒、母親、配偶或是其他男性附屬角色分離開來。

回到2016巴西里約奧運,在1萬多位參賽選手中,女性運動員佔約45%,比例為史上新高[3]。相較於1900年巴黎奧運997位參與運動員中,僅有22位是女性,今日女性的奧運參與實非「現代奧運之父」所能想像。然而,截至2014年5月,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106委員中僅有24位是女性;加上前述女性運動員的媒體再現持續存在的性化與瑣碎化困境,奧運和女人的關係仍有改變的空間。

 

運動作為一種日常消費實踐

但除了菁英女運動員的運動實踐外,運動作為女性的一種日常休閒消費實踐又是怎樣的風景呢?。運動社會學者Louise Mansfield(2013)[4]認為,在西方社會中1980年代是一個關鍵的年代,他以1937年出生的女星Jane Fonda的健身操書籍為例,強調1980年代有一種商業化的健康(美)(commercial fitness),啟動了西方女性身體商品化的歷程。這種身體是精瘦、有肌肉的,是年輕、健康、活力與長壽的象徵,並且是異性戀女性氣質的典範。從1980年代開始,這種「運動養生(exercise regimes)」及其變化形式,開始滲透到公共與私人的休閒空間裡,成為身體論述的常規,規訓著女性的身體,讓她們自動地達到內、外的異性戀女性化。

12.jpg

美國女星Jane Fonda帶動女性運動風,追求女性肌肉與線條。
資料來源: http://www.flickr.com

在臺灣,日本殖民時代開啟了臺灣人對於現代體育/運動的認識,體育課、登山、修學旅行成為臺灣女人運動休閒的濫觴。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臺灣在1980年代末期從以工業生產為主的社會逐漸轉為消費社會,女性逐漸成為重要的消費者。運動休閒消費也在這個階段發展出來,以「運動中心」為例,在臺灣由1970年代發展至1990年代達到高峰。1970年代中南部的「舞蹈社」,到1981年專屬女性的「佳姿韻律中心」成立;1990年代跨國連鎖健身中心的發展,使得運動中心逐漸成為臺灣都會女性運動休閒的重要空間[5]。2003年3月,臺北市第一座帶有「公共」性質的市民運動中心開啟營運。檢視臺北市12個市民運動中心的性別統計,2015年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使用者的性別統計顯示,男性使用者達592萬3329人,佔54%;女性使用者則佔46%,有499萬5293人次,以臺北市女多男少的人口結構來看,男性仍是運動中心的主要使用者。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確感受到一股「女性運動」熱潮,登山、自行車、路跑到健身房裡的重量訓練,臺灣女人似乎正前所未有的熱烈投入運動實踐之中。

 

以臺北富邦馬拉松為例,由2005至2011年9公里組的女性參與人數在七年間成長了12%[6]。2016年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女性則有8,523人參加,比例達到三成五(「2014臺北富邦馬拉松」女性參賽者首度超過三成);2016年月NIKE 女子半程馬拉松也有1萬8000名女性參與。此外,運動商品是感受這股熱潮的重要途徑之一,除了舉辦專屬女性的運動賽事與課程外,跨國運動品牌設有訴求女性的社交媒體專頁,有關運動的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如男強女弱、女人討厭流汗等,似乎在「由我創造」、「一起變強」、「每一滴汗水,都是一種無畏」等標語中被翻轉,宣稱「跨出舒適圈,用運動突破框架。這一刻,我的世界更加廣大」更「正確」挪用了許多女性主義的詞彙。然而,在同一個品牌專頁上也可見「一起終結單身,一起大吃美食也不發胖,一起拼出馬甲線」、「準備好為夏日繽紛出擊,一起美美的練出馬甲線」或是「跑道,就是我的保養之道,我的紅潤好氣色,誰也卸不掉」的貼文,卻是再次鞏固了父權社會對於女性的身體規訓。

13

慢跑已經不再是男性專利,而是流行的女性運動。
資料來源:www.publicdomainpictures.net

 

美的規範與解放

這種將運動與「變美」、「自由」與「選擇」的構連,是一種「變美的規範性(normative practice of beautification)」與「解放的認同(emancipated identity)」的連結(Lazar,2011)[7]。「運動的女人,女人的運動」挪用了有關女性主義的知覺,成為一種全球化、解放式的新女性氣質;部分性別研究者和主流論述可能會視這種「運動美麗實踐」是一種愉悅、自我選擇的女性氣質追尋。畢竟在多數情形裡,這些女人絕不會自認為是「被迫」運動;她們可能真切熱愛運動;她們自由地選擇所從事的運動鍛鍊項目。但為何我們還是得留心呢?因為這些選擇與此類運動實踐企圖保持/達至之「健康(美)」身體具有高度的同質性。最淺而易見的同質化是前述的運動品牌女性專頁,再現出運動女人(代言人)們有著極為相似的身體體型與外表,儘管她們可能被再現為汗水淋漓、從事各種劇烈運動,但她們的身體仍一再示範著標準的「又殺又美的線條」。而這個「同質性」是許多女人與自己的身體之間存在著的痛苦關係根源。儘管對許多運動的女人而言,運動不(僅)是負擔、規訓或任務,而是象徵「自由」的抒壓、休閒、養生與健美。

 

更進一步想要問的是,人類真的存在一種「對於運動的自然/本質需求」嗎?如果答案為否,那運動的需求由是從何而來的呢?運動的品味/胃口又如何產生?若運動還是一種品味與身分地位的象徵、生活風格的展示,運動的女人又該如何想像自身與運動(商品)之間的關係;如何實踐運動呢?這篇文章並不企圖否定女性在運動休閒消費中獲得的愉悅與賦權,而是認為我們不應輕忽持續存在著的那些有關女人、運動的性別想像與規範。畢竟,這是一個越來越多女人實踐運動、越來越多女人宣稱她們愛好運動的年代,當運動消費被視為女人「自我創造」的重要途徑,我們怎能不留心這樣的議題呢。謹以Susan Bordo[8]的論述為本文作結:

女性主義者的文化,並非個人行為的藍圖,也不是想增加個人的自主性,以超越文化的限制,或者勸說所有人成為女性主義者理想典型的殉道者。它並沒有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是否要減肥、化妝或增重。它的目標在於啟迪與理解,加強民眾對文化權力、文化複雜性、文化的系統特徵的「認知」。(Bordo, 2003: 30)

 

 

 

 

參考書目

 

[1]請見Kidd, B. (1990). The men’s cultural centre: spots and the dynamic of women’s oppression/ men’s repression. In M. Messner & D. Sabo (Eds.), Sport, men, and the gender order: critical feminist perspectives (pp. 31-44). Champaign, ILL: Human Kinetics.

[2]請見Hobsbawm, E. (1983). Mass-producing traditions: Europe, 1870-1914. In E. Hobsbawm & T.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pp. 263-309).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請見More women will compete in Rio 2016 than in any other Olympics Updated by Zachary Crockett on August 5, 2016, http://www.vox.com/2016/8/5/12386612/rio-olympics-2016-women.

[4]請見Mansfield, L. (2013). ‘Sexercise’: Working out heterosexuality in Jane Fonda’s fitness books. In J. Caudwell and K. Browne (Eds.), Sexualities, spaces and leisure studies (pp. 139-158). New York: Routledge.

[5]請見曾麗娟(2004)。從健身休閒連鎖店的發展探討女性消費者對服務品質概況探究。大專體育,74,142-149。

[6]請見張烽益 (2014年12月日)。「路跑」的資本主義:台灣本地的初步觀察【線上論壇】。取自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12/30/changfengyi/

[7]請見Lazar, M. M. (2011). The right to be beautiful: postfeminist identity and consumer beauty advertising. In R. Gill & C. Scharff (Eds.), New Femininities: Postfeminism, neoliberalism and subjectivity (pp. 37-51). London, UK:Palgrave Macmillan.

[8]請見Bordo, S. (2003). Unbearable weight: Feminism,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bod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在〈找回女人味:女性與運動的矛盾情結〉中有 2 則留言

  1. 感覺文章好像都擦邊球,運動不能視為簡單的增值行為嗎?女性讀書高學歷,就為了嫁入豪門當一個帶的出去的門面,或是以此特色成為網紅;女性思來想去用身材換取財富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那些缺乏女性特徵的,我完全同意她們是在自我實現,因為過於男性化的外表使得,幾乎沒有男性會對她們有性衝動,這種「自願放棄利益而追求某個目標」的行為當然是值得佩服的
    但要談戀愛就別勉強其他人了吧

yushihhsuan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