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惜福」錯了嗎?育幼院教養文化如何生產院生的階級恥感

林昱瑄/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陳旺德/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陳伯偉/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您是否曾造訪育幼院抑或看過新聞媒體上對育幼院的報導?當您看見這些有安置保護需求的孩子,可以住在几淨窗明、舒適整潔的機構,過著吃穿用度不虞匱乏的日子時,心中是否曾浮現這樣的念頭:「這些孩子真的很幸福!」、「真的很幸運,還能碰到這麼有愛心的人!」、「用了這麼多的社會資源,真的應該感恩惜福!」

有位安置機構社工跟我們分享,每次她聽到有人這樣說,當下總是覺得很不舒服,如鯁在喉,想開口反駁,又不知如何回應這種看似沒有惡意又政治正確的話語。矛盾的是,她本身既是社工也是一位母親,平日同樣會將「感恩惜福」的價值觀灌注在親子教養和生活當中,那麼,為什麼當人們對院生說要「感恩惜福」時,她卻覺得很不安、不對勁呢?

本篇文章改寫自2020年12月刊登於《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的〈培力還是侷限?:兒少安置機構、慣習形塑與階級效應〉,田野資料來自於15名過去曾在育幼院住3年以上,目前已離院自立生活的青年。我們採深度訪談的方式,試圖瞭解過去在育幼院的安置經驗和教養文化,如何形塑他們特定的慣習與階級情感,並深刻影響青年離院後的階級處境。同時,我們也說明過往的階級傷疤,如何成為他們生命的滋養。

因為篇幅有限,本文只聚焦在「感恩惜福」這種華人社會常見的道德價值,被育幼院拿來教化受安置兒少時,產生的非預期反效果──形塑院生的階級恥感,讓他們容易覺得自己「不值得」、「不夠格」,不配追求美好的生活。

 

階級化的教養從層層物資管控開始

臺灣的兒少安置機構在現代化過程中,已從過去團體模式轉為家庭模式,希冀服務能夠貼近一般家庭的生活形態。因此,院生大多分家而居,每個小家有專屬工作人員(保育員或生輔員),扮演類爸媽的角色。走進每戶小家,各式家電設備一應俱全,每位院生皆有獨立的床鋪、書桌和衣櫥。此外,機構也會連結外界資源,讓孩童學習各種才藝,或由大學社團入院為孩子課後輔導,接受各式物資餽贈等。因此,正如一般社會大眾所見,育幼院的確提供這些脆弱兒少一個不愁吃穿、穩定度日的地方。

然而,外界不知的是:這些看似豐富的設備資源、文化貨品,大部分都需經院方同意才能有條件地使用,院生實際上無法自行選擇,如同小寧所言:

「育幼院的資源都是別人捐贈,由大人決定要給誰、怎麼給。」

即使院生嘗試提出自己的需求,過程中會一直被要求檢討自身行為表現、對育幼院的貢獻程度,甚至得看管理者臉色,阿齊將這個過程形容為:

「申請東西就像是跟人談判的過程」。

穿著打扮就是典型例子。育幼院的衣服大多為善心人士捐贈,但收到捐贈後,院生沒有試穿、主動挑選的機會,他們發配到的服裝都已經過工作人員篩選,只有管理者認可的服裝才能出現在院生身上,也沒有機會嘗試打造自己的美學品味、建立正面身體意象,如同小寧所言:

「你沒辦法學習怎麼穿搭衣服,而且院裡面太保守,很多衣服你都不能穿,連裙子都不能穿,可是哪個女生小時候不愛漂亮 。」

機構每個月也會發零用金給院生,但這些錢通常由機構直接幫院生存入他們的帳戶,帳簿與印章都由機構保管。院生如果要用錢就得提出申請,且需經過層層關卡審核。申請金額越大,需審核的關卡越多、期間越長。因此,院生看似有個人存款,卻不能自主管理、運用金錢。有時,零用金還會被當成懲處的手段,例如:小芽每次生理期來,衛生紙用量就會超過機構限額,常因此被扣零用金。

此外,育幼院的書籍、電腦、DVD等文化貨品,雖然充裕齊備,但使用的時間、空間、甚至「誰有資格使用」都受到嚴格的管理和限制,導致最後變成只是「擺在那邊好看」、「小孩很少看」。

至於,機構提供的才藝學習和課後輔導看似豐富多樣,但對院生來講,這些似乎只是「為了表演給贊助的人看」、「表演完就沒有再學了」。導致這類短期、被編派的學習任務,很難成為一技之長,還佔去他們許多時間,正如阿齊所說:

「這個也要表演,那個也要表演,這邊有活動,那邊也有活動,變成你的時間已經分配給所有育幼院的活動。感覺就像明華園那種感覺一樣,就是接case,然後去表演。」

諷刺的是,當他們主動提出自己的學習需求時,常被打回票。例如:小寧曾提出補習需求,卻被大人訓斥:「要考慮機構作息,不要只自私地想到自己。」

由此可見,育幼院雖具備各種資源,但由於這些物資多是被動接受慈善餽贈而來,未必符合孩童的個別需求,只能「將就」著使用,造成表面上資源豐富,實則無法提供院生個別化支持的窘境;同時,為了方便管理這些有限的資源,院方傾向採取以機構為中心的控管和安排,限縮院生的自決權和表意權,以免無法回應孩子們的個別想望。

然而,遇到「不聽話」或「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院方還是需要一套經過潤飾的說法,才能讓院生由內而外、身心合一地順服機構訂下的規矩或安排。在這脈絡底下,「感恩惜福」這種看似無可挑剔的普世價值,變成一種好用的道德規訓論述。

 

感恩惜福是階級認份的最佳掩護

只要在育幼院生活過的孩子,對於「感恩惜福」這四個字絕不陌生,這是院方經常耳提面命、諄諄教誨的價值觀:

「大人會告訴我們,我們是來這裡管理你、照顧你、保護你的,你就應該要感恩!」;「你知道你身上穿的吃的用的,你現在所待的這個機構是我們納稅人的錢,要感恩、不要浪費。」

乍聽之下,這些道德教化似乎很有道理,然而,當院方以一種上對下的態度,三令五申地告誡院生應懂得感恩,一方面提醒他們正處於社會中的異常(低下)位置,其日常生活互動或態度應符合被救助的正當性,否則就失去福利資格,可說是一種經過粉飾的「福利烙印」(唐文慧、張婷莞,2011)。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慈善烙印」的強化和再生產,要求孩子展演出一種「值得」被幫助的受助者樣貌,以便爭取更多善心人士的同情和餽贈,並透過「感恩惜福」合理化對院生的資源限制與道德管控。

而院生對這樣的說法反應如何?有些人會正面回應,將知足感恩內化為自己的人生座右銘,有機會就想幫助別人、回饋社會;然而,也有人直言:「這根本就是幹話!」因為,他們知道機構資源有限,也不重視院生個別需求和想法,這只是為了壓制院生的各種想望和需求,而搬出來的託詞;更多人因此內化「劣等感」,認為自己「不該要求太多」;「以自己的身分而言,能夠擁有這些東西就應該滿足了」。例如:阿廉很早就發現自己對美術有濃厚興趣,在選填志願時,他非常想讀美工科,卻被院方好說歹說地「勸退」。他說:

「原來我想要學的東西都是有錢人才可以學的,這是他們灌輸我的。他們三年來就一直灌輸我不要念這個不要念那個,應該是覺得我不適合念那個,或者說環境不許可,我不應該有這些東西。」

顯然,「感恩惜福」只是美化過的說法,背後真正要傳遞的是「階級認份」的價值觀(謝國雄,1994:96-97),用來暗示院生應接受自己(低人一等)的命運,不該有多餘的妄想和追求。而多數離院青年的自我認同和生涯想像的確符合這樣的指涉。

 

「我不值得」、「我不夠格」的階級恥感

院生長期接受育幼院這種階級認份的教養文化,容易織就一種「平凡就好」的生涯圖像。許多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人生「沒有想要什麼成就」,只要「吃飽睡飽,平凡過日子就好」、「不太敢讓自己冒險、嘗試,導致一直停留在原地,沒辦法往上」。

這種「平凡就好」的生命地景,就是Bourdieu(1990)所謂的「慣習」(habitus)。它是一套指導行動者以特定方式行動和反應的秉性(disposition),也是個人歷史和社會結構的產物。從中,我們可以看見社會結構的驅動力,如何透過潛移默化的過程形塑個人特定心理基模,以及過去經驗如何持續在現今生活中無意識地被活出來。就像院生們偏好「平凡就好」的人生藍圖,和育幼院強調聽話認份、抑制個人發展的教養文化息息相關,甚至持續影響青年離院後的階級處境。無怪乎,受訪的15位離院青年教育程度多半集中在私立的專科、高職或大學;職業以體力勞動、服務業、低階行政職員為主,還有一些人的工作呈現高度不穩定,極有可能落入貧窮循環。

此外,學者如Diane Reay(2015)和Andrew Sayer(2005)也提醒我們對階級的理解,應看見銘刻在日常互動中的複雜心理面向,亦即階級的情感經濟與道德意涵──透過相對比較的過程,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不值得」、「不夠格」,甚至「自我輕蔑」、「羞愧」、「自責」。的確,我們發現這些情感對離院青年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他們常活在一種低自我價值的心理狀態中;也常拿多數人尊崇,但無法企及的生活方式和標準,嚴格檢視自己的言行舉止;即使已獲得多數人肯認,仍經常性地自我懷疑,甚至為「不匹配」的自己感到羞愧。長期下來,個人的自尊自信大多遭受嚴重斲傷,同時也容易養成退縮卑怯的生存心態,自我侷限於渴望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之外。

 

一樣「感恩惜福」,兩樣情?

回到本文一開始,那位本身也是母親的社工對「感恩惜福」這句話的矛盾情感。我們可以看到同樣強調「感恩惜福」,在育幼院和一般家庭卻是完全不同的意涵。機構資源看似充裕,但未必能充分回應院生的個別需求,為了管理方便,院方容易採用上對下的權威式管控,讓院生將就使用現有資源。在這樣的脈絡底下,「感恩惜福」不僅可以粉飾資源不足的窘境,還投射了機構(助人者)對院生(受助者)的「福利監視」與道德審查,亦即機構有義務代替社會大眾監視他們的受惠反應,並暗示著他們既已獲得人家的善心善行,如果還想要求更多就是不知好歹。相較之下,「感恩惜福」作為一般家庭的教養價值,常是希望孩子形塑良善美德,如果有做可以累積「道德資本」,沒做也無損人格,但並非資源不足的託詞,也不是「慈善烙印」下的產物。

令人不忍的是,許多院生因為讀出這些言外之意,而學到:自己低人一等、不值得過好的生活、不該要求太多,如果可以「平凡生活」就該感恩惜福了。在這種場域規則下,階級恥感成為不可避免的傷害,同時再回過頭來形塑他們的人生。

育幼院為國家提供弱勢兒少保護的福利服務,其目標在促進服務使用者身心健全發展,然而,本文中呈現的育幼院教養文化非但無法培力服務使用者,反而可能造成他們的侷限,這提醒我們應重新檢討育幼院的教養文化、或者敦促國家挹注資源,讓院生有更多自我發展與充權的機會,才能有效協助這些高風險兒少建立自尊自信,敢於想望、追求不只「平凡就好」的人生。

 


參考書目

Reay, D. (2015). Habitus and the psychosocial: Bourdieu with feelings.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45(1), 9-23.

Sayer, A. (2005). The moral significance of cla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唐文慧、張婷莞(2011)。〈積極性社會救助方案與福利烙印〉,《社區發展季刊》,135,379-398。

謝國雄(1994)。〈勞動力是什麼樣的商品?計件制與台灣勞動者主體性之形塑〉。《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83-119。

 

延伸閱讀

陳旺德、陳伯偉、林昱瑄(2020)。〈培力還是侷限?兒少安置機構、慣習形塑與階級效應〉。《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2,1-55。

陳旺德(2017/12/15)。我在育幼院的13年:體驗多年貧窮、恥感和標籤之後。報導者讀者投書。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childrens-home-years?fbclid=IwAR0nTxIKrRRUUTw9j_a8zhN6tczlrOxFc4l9byD7o4MtZVFeL14qzpO9X2g

陳旺德、黃于飛(2020/4/4)。失家兒少創辦NGO,帶來改變:國際經驗給台灣安置機構的啟示。報導者讀者投書。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children-youth-welfare-institutes-intrenational-cases?fbclid=IwAR05Eds9S4l-yiXFFskAu6t6l5kRlhSG3lY-tKdQHT6Faxu-xQLTUhmrYyM

在〈「感恩惜福」錯了嗎?育幼院教養文化如何生產院生的階級恥感〉中有 5 則留言

  1. 感謝分享,其實不少家庭-組織,都會透過感恩惜福來逃避賦權的義務,因為給予弱勢權利,至少初期會為管理帶來不便,這種不便需要管理者的信仰、外來支持系統,才有可能願意承擔。就像期待不受疼惜終於熬成婆的人,主動疼惜年輕媳婦,也是對婆婆的刁難,屬於弱弱相逼,真正的既得利益者(老爺、公子、花錢買贖罪券及良好自我感覺的捐助人 ),仍然不在檢討之列。

  2. 很感謝寫這篇文章的朋友
    用心的為育幼院孩子發聲

    我覺得
    您說的內容
    確實會發生
    但不是教育感恩惜福造成的
    這之間的因果關係有待釐清

    一間育幼院如此
    不代表所有育幼院如此
    但我知道
    你是希望孩子能過的更好
    才會寫這篇文章

    我們有共同的出發點
    就是希望育幼院孩子過的更好
    在此
    我想給您不同的意見參考

    關於感恩惜福
    從小,照顧我們的人教我們:
    「感恩惜福是做人的根本,要感謝你所擁有的,珍惜你所擁有的,吃果子要拜樹頭。」

    「善心人士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和物資來分享給我們,我們要好好珍惜,不能糟蹋、不能浪費。縱使以後自己有本事賺錢了,也不能浪費糟塌物資。要珍惜社會資源。」

    「要感謝你所擁有的、珍惜你所擁有的!東西夠用、能用就好!省水、省電、東西壞了再換,衣服有的穿就好,穿的乾淨整潔才是最重要的!內涵、思想、品行才是最重要的!物質上都是其次!」

    以上的內容我聽了有很多年
    所以都印在我的心裡

    還記得以前小時候
    我們燈忘了關
    會被罵
    我們食物浪費了
    也會被罵
    我們衛生紙亂用
    也會被罵
    紙張亂畫浪費
    也會被罵
    我們的鞋子要穿到壞掉了
    才能換
    被罵當然心情不開心
    但是我覺得這些罵
    挺好的
    我不討厭他們罵我們
    反而很感謝長輩教導我們
    他在教我們正確的觀念
    他是針對事情來教育我們
    不是在否定我們的人格
    我們學會了珍惜和感謝

    照顧我們的人,有時也會在吃飯時,跟我們分享:
    「米,要好好珍惜,不可以浪費!農夫種菜很辛苦!」所以我們吃飯會吃光,不敢浪費。

    「衣服,穿到不能穿再換,沒有這些做衣服的人,你們也買不到,要感謝做衣服的人!」

    「鞋子,可以穿就好,穿不下或壞掉再換,一個人不用太多雙,只要有涼鞋、拖鞋、布鞋,再備用一雙布鞋,這樣就夠了!」

    在這樣的教養觀念下
    影響著我的價值觀
    東西不求多
    能用夠用就好
    但不代表我沒錢買
    我只是不想浪費地球資源
    製造垃圾
    再加上我的原生家庭
    也不可能給我這些
    所以擁有這些已經很多了
    如果想要很多鞋子
    以後長大再自己買
    不要浪費捐款人的愛心
    而且機構多出來的鞋子
    也可以給其他有需要的人
    我也學到分享

    不是機構有很多
    就無上限的給我們
    這樣會放縱我們
    反而對我們不好
    因為等到離院之後
    發現沒辦法過上和育幼院一樣的物質生活
    反而會痛苦
    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
    適當的給我們物品
    有節制的給我們物資
    我覺得才是對我們好
    不是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
    畢竟我們那時候還是孩子
    無法成熟判斷

    給我們良好的價值觀
    才是對我們最有幫助的

    關於自卑

    我在育幼院長大十幾年,從不覺得自己自卑,自卑不是因為在育幼院長大才有的,是個人的個人議題。

    我在育幼院長大十幾年發現:
    有些育幼院孩子不自卑,有些育幼院孩子卻很自卑,但是我們吃一樣的米、在一樣的地方長大、上一樣的學校。有些人好害怕讓人知道他是育幼院的,但有些育幼院的孩子就不擔心讓人知道。

    我做的直行的正,不用害怕別人看不起我,我們都是人,從小到大,同學朋友都知道我在育幼院長大。他們不會看不起我,我也不會看不起自己,雖然曾遇過來者不善的人,我就罵回去就好,怕他幹嘛。

    照顧我們的人,平常都有教育我們說:
    「我們和大家都一樣,都是人。人都是一樣平等的!」

    「育幼院的孩子,沒什麼不如人的地方,不要因為自己在育幼院長大就看不起自己。」

    「如果你做壞事,你才要看不起自己!當你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做人,你就沒有什麼好看不起自己的!」

    「不要去羨慕別人,你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有些孩子正在受苦受難沒東西吃、沒書讀。我們有東西吃、有書讀要好好感恩。」

    所以,我在成長的過程,沒有覺得自己不如人,除非我做壞事時,我才會看不起自己。才會擔心別人的眼光。但我沒做壞事,我幹嘛自卑?很多人本來就比我厲害,比我弱的也一大堆,我也不需要去比較這個。我只要好好做人就好。

    我想,照顧我們的人,多年來的教育,給了我們很大的精神糧食,才讓我們有能量去面對。

    關於團體規範
    凡是團體生活一定會有規範
    不是安置機構才有
    規範是一個秩序
    就像是社會也有規範
    才有穩定的社會秩序

    國有國法
    家有家規
    校有校規

    這些規範
    就像學校一樣
    也像一般家庭一樣
    有規律的吃飯時間
    有規律的做功課時間
    有規律的打掃時間
    有規律的睡眠時間
    有玩樂的自由時間

    在這些時間之內
    我們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但在這些時間之外
    我們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規律的生活
    讓我們可以預期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情
    我們會有安全感
    也會培養好習慣

    規範是限制
    合理的限制
    對我們是有益的
    小孩的意見固然重要
    但不是我們要什麼
    就給我們什麼
    不是一昧的同意孩子的意見
    也不是一昧的反對孩子的意見
    而是大家共同討論出
    適合當下的決策

    不同時空
    需要的不同
    別人給的不是我們要的
    我們要的也不是別人能想到的
    只要大家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傾聽
    告訴我們
    為何有這種限制
    為何需要遵守
    不是孩子說了就一定要滿足他
    我看我同學的父母也不會無限制滿足他們
    因為
    有些事情
    需要大人幫我們判斷
    給予我們好的觀念
    要不然我們還需要大人幹嘛?
    如果孩子都是對的
    孩子說的都是重要的
    就全部孩子自己決定就好了
    也不需要育幼院了

    孩子可以表達
    但是 不是無限制的滿足
    表達跟縱容是兩件事情
    他表達了不代表會被滿足
    我覺得就要跟孩子說
    為什麼不同意
    什麼時候可以同意
    什麼年齡適合
    孩子也才會學到價值觀念

    規範不是都不好的
    在育幼院長大的我們
    學到了更重要的事情
    學到了團隊精神
    我們在考量事情時
    不會只考慮自己
    不是自己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們會去考量會不會影響到別人
    不是自己要幹嘛就幹嘛
    也學到了
    除了在這些時間之外
    我們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我們學會利用時間和珍惜時間

    除此之外
    有創傷的孩子
    我觀察到
    非常需要規律的生活
    有適當規範的生活
    可以讓他預期
    下一個時段要做什麼
    他就會有安全感

    關於表演
    小時候,我很愛表演,我們很多人喜歡表演,也有些人不喜歡表演。上台時,會有被關注的感覺,大家為我們歡呼,讚美我們。我們不是被勉強的,我們透過表演,感謝幫我們的人。他們很好會稱讚我們,給我們信心。表演可以增強信心,增強上台不怯場的能力。會覺得自己很棒!

    但是在訓練的過程,有時候會累,自己愛參加,又不想負起努力,這樣當然會被罵。就跟去外面學習一樣,自己要表演然後又愛做不做的,當然會被罵。

    不是表演就是不好的。

    要看那個單位的出發點
    如果是培養自信,感謝別人,又不是靠我們賺錢。我們沒有因此有什麼不好的回憶。長大之後還會聊到我們很喜歡跳舞唱歌。

    而且, 如果別人看輕我們,照顧我們的人,會去罵他,也不屑他們的錢。不是給了錢,我們就要接受,寧可窮也不受辱,我們是透過表演感謝。

    可能是價值觀念教育,讓我們的心態很健康。
    照顧者的言行合一很重要!

    關於自我決定
    自我決定是依年齡層,也是依這個孩子是不是能夠自律,年齡到了不能自律那就需要別人規定。而且自決的程度,也會受到照顧者的價值觀影響,未必是機構的規定。

    自我決定的部分
    除了看孩子的「年紀」
    也要看決定的「內容」
    還要看孩子的「脈絡」
    一樣的年紀
    一樣的事情
    有些人可以自決
    有些人不能讓他自決

    自決
    探討的範圍很廣
    在機構的教養中
    最重要的是「傾聽」
    然後「回應」

    傾聽我們需要什麼
    然後為何不同意
    什麼時候可以同意
    有什麼是絕對不會同意我們的

    當我們有情緒引導我們
    而不是我們什麼都能自決

    自決也會視照顧者的處理能力
    我現在覺得這些照顧者很不容易
    照顧者得面對很多孩子不同的聲音
    有能力回應孩子的照顧者
    可以讓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個別化自決
    他要能面對孩子的疑問
    孩子會說不公平
    這時要能夠回應
    而且要讓孩子心服口服

    沒能力回應的照顧者就只能一個規定
    他們都是希望孩子好
    只是每個人的限制不同做法不同
    我看到大人為此很痛苦很煩惱
    以上是長大之後在回頭看的反思

    小時候,我們想要被滿足,我們會抱怨沒有自己的時間,我們會抱怨不能幹嘛幹嘛。我們會抱怨幹嘛打掃。我們會抱怨為什麼不能出去。

    後來我讀國中,發現我同學更可憐,他們要被約束的更多,可是他的家境非常好,是很有教養的孩子、成績好、功課好、態度好,他們的父母很用心,才會這樣。

    那照顧我的人也很用心,才會限制我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不會我們要什麼就給什麼。

    我瞬間覺得,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好了,其實很自由。

    有時候是相對比較出來的。

    再更長大一些,就很感謝當時的環境磨鍊了我,才知道照顧我們的人的用心

    他教我們,做事的態度。
    要做事的時候,長輩會帶著我們做事,他做的比我們更多。小時候不喜歡做事,大太陽要做事,放假要整理。我們覺得很煩,很想休息,很想玩,但是做了之後,又沒那麼煩了,我們一邊唱歌一邊完成,學會樂在其中。因為你得完成,因為你不能離開,你只能想辦法在當下去面對,去完成。所以慢慢的,我們學會做事情有分工,從中學到責任感、懂得整理歸納。我們家庭不好,如果不懂得吃苦,如果只要抱怨就會被滿足,我想長大後,我們會很辛苦,沒辦法突破自己的盲點。

    長大之後發現,有些限制、是為我們好。而不是無上限的滿足我們,而不是我們表達什麼,就要被滿足什麼,這樣會養大胃口。我們不可憐,是別人看我們很可憐,覺得我們有匱乏,但我們不覺得自己有匱乏。

    在自我決定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
    要告訴我們
    限制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然後跟我們討論

    什麼可以決定
    什麼不能決定
    能夠決定的程度到哪裡
    做到什麼就能自決
    這些都是在保護我們能正向發展

    總結
    謝謝你看我打這麼多
    我身邊有很多育幼院孩子
    有好的價值觀
    在這個世界上用自己的手腳賺錢工作
    不偷不搶有份正當的工作
    會感謝社會曾經的幫助
    也做一個有用的人
    長大之後捐錢回饋社會

    感恩惜福
    培養了我們的品格
    讓我們了解到做人的基本道理
    吃果子要拜樹頭
    感謝社會不認識的人愛護我們
    我才能健康長大

    以上內容的分享
    沒辦法代表全部育幼院的孩子
    但也是一個案例
    甚至也能代表一些的案例
    因為我身邊很多人很棒
    他們都會回饋社會
    價值觀也很正向
    我們是在感恩惜福的教養下長大的
    感恩很重要!
    惜福很重要!

    這是淺見,僅供參考,我覺得自卑是跟價值觀念有關,是跟品格教育有關、是跟願不願意傾聽及回應有關、而不是感恩惜福造成的。

    我很感謝您
    謝謝你為育幼院的孩子發聲
    我想有些地方如你所說
    需要被正視

  3. 沒有見過哪個還欠缺社會經驗的小孩,就自動懂得感恩惜福的,教導要感恩惜福只是讓小孩知道要”表現出”感恩惜福的樣子吧!

    在還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就被教導各種”正向”價值觀,自然養成小孩不必想太多,只要”遵守”大人說的就會得到較好待遇,如此特定價值觀灌輸,自然方便管理來自各路”不正常”家庭的”不完美”小孩,自動讓小孩知道必須壓抑自己的個性與需求,才能符合”團體生活”的秩序,才能為自己爭取到”資源”。

    教導院生感恩惜福的另一面,有意無意間透露出了”你能活著已經很好了”的訊息,既然你還不會工作賺錢卻有吃有住,你還挑什麼呢?你還想要有更多要求,憑甚麼呢?來點貢獻吧,還不乖!當然以上可能用溫柔委婉,充滿關愛眼神的方式,甚至宗教儀式來施行,而讓小孩不會產生反思的動機或心理上反抗的機會。對小孩來說,最強大的威脅,就是跟他說你是不是沒人要的。

    不過說話說回來,育幼院並不是學校,可能也不太算教育機構,許多來自不同環境不同年齡的小孩聚在一起,如果要讓每個小孩都適性發展,都能在”嘗試錯誤”中成長,隨之必需相應俱全的生活空間、場域規劃,乃至陪伴人力、素養等,都必定會增加育幼院營運極大成本。把”小朋友”與”成本”拉在一起想像令人不安,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許多時候成本決定了事情發生的結構,決定了人思考的方式。

  4. 感謝分享
    這文章寫出我的心聲
    我不是成長在育幼院 但成長過程中 我的單親媽媽常常對我們說:
    “你們有得吃就不錯了”
    現在我已經37歲 回頭去想母親的話語 確實影響了我潛意識
    想出國念書 卻經常覺得自己不配擁有 或者不夠格
    想來真是可惜 太晚領悟到這一點了

    很謝謝你的分享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