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與變遷:5隻猴子的故事

林寶安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離開高雄,前往澎湖任教已經進入第五年。最近因為新學期課程安排改變,卻意外帶來生活不算微小的變動。因為這項變動,讓我自己驚覺,原來我過去4年來的生活,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軌道,不知不覺地支配著我的作息與思考。這讓我想起在網路上看過的一則流傳甚廣的故事,可以用來說明生活習慣、社會傳統與創新的問題。

大約十年前,網路曾流傳一則很夯的故事,是有關5隻猴子的實驗。為了方便本文的討論,也稍做改寫如下。

monkey

【猴子的社群運作,跟人類有許多類似之處】

資料來源:www.nsysu.edu.tw/ezfiles/0/1000/pictures/91/part_35992_452647_23208.jpg

研究人員擬定一項實驗設計,這個實驗的基本元素包括:五隻猴子,一個大型鐵籠子,籠子中間設有可以掛置香蕉的掛勾,掛勾上設有可以啟動強力水柱的感應裝置,以及猴子喜愛的香蕉。其中,有些元素是固定不變的,包括籠子、掛勾、以及香蕉;其他的部分則是可變的,也就是可以由研究人員控制的設置條件,包括5隻猴子的組成與變動、強力水柱是否啟動噴射。這樣的組合,讓研究人員可以透過改變這些元素的條件,做為觀察社會個體與群體的互動、個體習慣的養成、群體傳統的形成、以及權力關係如何形成與延續作用等問題。

猴子實驗的第一到第四階段

第一階段:5隻猴子(ABCDE)被放置進入這個鐵籠子,掛勾上掛有成熟好吃的香蕉,每隻猴子都可以摘取食用,供應無缺,強力水柱裝置並未啟動。雖然香蕉供應無缺,5隻猴子卻開始出現弱肉強食的趨勢。領導與跟隨的權力關係開始出現,而決定強弱的關鍵,則通常在於最原始的拳頭大小與格鬥經驗技巧,能否在競爭地盤老大的過程中取得最後勝利。跟隨的最弱者(說他是E好了)負責跑腿拿香蕉,領導的老大(這隻應該就是A了;而A到E則依序代表權力位階高低)則擁有大部分的香蕉。

第二階段:研究人員開始調整香蕉的供應數量,以便觀察5隻猴子的互動關係。研究人員發現,當香蕉供應量開始減少時,跑腿的弱者E依然必須負責跑腿拿取香蕉,但是他能夠吃到的香蕉也隨之減少;而籠子裡的老大A則依然擁有最多的香蕉。

第三階段,研究人員開始啟動強力水柱的感應裝置,對於任何企圖靠近抓取掛勾上香蕉的猴子,立即噴射強力水柱予以制裁。這個改變造成籠子關係的改變與緊張。一開始,平常原本負責跑腿、拿取香蕉的E猴子因為遭到水柱制裁,根本無法拿取香蕉。這樣的結果,甚至導致籠子的權力領導體系對這隻猴子的制裁:為何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辦不好?!不過,當猴子一隻一隻、甚至老大A都被強力水柱制裁之後,這籠子裡的猴子社會開始明瞭:香蕉是拿不到了!不僅如此,由於強力水柱的懲罰並不限於企圖接近掛勾拿取香蕉的猴子,而是對整個籠子所有猴子都一體適用,更使得掛勾香蕉逐漸成為人人敬而遠之、甚至敬畏的象徵。

強力水柱改變猴子行為的方式,背後運作的機制是心理學的「刺激—反應理論」(SR Theory, Stimulus-Reaction)。這個理論運用了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領域常見的「蘿蔔—棍棒」(Carrot-Stick)策略,也就是透過給予獎賞或懲罰(benefit or punishment)的方式,以嘗試改變行為的技術。因而在個體而言,這可以帶來一種習慣的養成或強制改變。對社會而言,社會成員的習慣化則是邁向制度化的必要條件。

第四階段,制度的形成。這個階段,研究人員又改變了實驗的條件設定,將強力水柱取消,也就是說籠子裡的香蕉又成為人人可輕易取得的食物。理論上,籠子社會又回到過去的時代,然而,實際經歷過強力水柱懲罰之後,這個小小的猴子社會也因此產生變化。也就是說,曾經滄海難為水,在遭受強力水柱懲罰之後,這群猴子已經養成或被調教成對香蕉敬而遠之的態度。或是應該說,雖然這個時候的外在環境條件又恢復到過去的時代,但是重要的是,經過水柱懲罰之後的籠子社會,對於「從掛勾拿取香蕉」這件事,已經形成新的社會習慣或制度。事實上,這件事甚至可能成為這個社會的一種禁忌(taboo)。也就是整體社會為了保護社會的正常運作,而對社會成員予以禁制或保護的特定行為。發展至此,也就是隨著不得「從掛勾拿取香蕉」禁忌的建立後,籠子內社會也就完全受到此一既有傳統的制約,幾乎喪失重新檢視、反省其他可能出路的能力。 

逐步以小猴替換老猴,看傳統制約與世代關係

這個階段,研究人員進一步改變籠子內的條件,他們透過部分替換、而非一次全部替換的方式,依序替換籠子內的猴子,直到完成所有的替換,並以此為實驗的終結。[1]

部分替換的方式,可以有每次1隻到4隻的4種不同組合,並因此使得全數替換完畢必須經歷不同的次數,分別是5次到2次,並直接造成新舊猴子在人數上的變化。例如一次替換1隻跟4隻將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前者形成「舊4—新1」,後者則是「舊1—新4」的關係(所有關係變化詳如表1)。如果民主就是票數的簡單加減乘除,那麼這新舊之間因為部分替換而產生的新舊人數差異,也就可能帶來籠子內的猴子社會,在新舊世代之間的權力關係張力。換句話說,因為加入替換猴子的設計變數,也就讓這個小小的籠子社會產生「世代」的變化,帶來老成員與新成員的世代關係,或也可說是舊住民與新移民的關係問題,以及因為新舊成員人數相對多寡而可能造成的權力結構張力與變化。

表1   籠子內5隻猴子(ABCDE)替換方式及其影響

Poan

傳統的制約

新舊世代的爭議或緊張,就在於「從掛勾拿取香蕉」這件事。關鍵在於,在籠子裡的猴子社會,由於經歷過前面四個階段,已經養成不能「從掛勾拿取香蕉」的習慣、甚至禁忌;相對而言,來自籠子外的猴子,由於並無此一經歷,則將「從掛勾拿取香蕉」視為天經地義的事。因此,如果說後者是猴子的天性,那麼前者就是猴子社會經過新環境因素的作用下,為了生存而自然或被迫修改此一天性,所養成的一種新社會習慣、禁忌、或制度。

職此之故,當外來新猴子進入籠子社會時,「從掛勾拿取香蕉」將構成新猴子與籠子裡既有猴子之間的衝突來源。對原有籠子裡的猴子而言,如果任何一隻被替換進來的新猴子企圖「從掛勾拿取香蕉」,等於犯下違反這個社會禁忌的大罪。因此,舊社會的猴子,將會不惜代價極力保護「掛勾香蕉」不被侵犯,甚至可以想像,將會對於這種侵犯的行為予以嚴厲的制裁;之所以如此,關鍵在於籠子裡的猴子社會在這件事情上擁有「既得利益」,也就是要保護舊社會「免於被強力水柱制裁的利益」。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傳統」也就正式建立;而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出現不同的「世代」,並且藉由不同世代之間的差異,才彰顯出這個社會的真正傳統所在。

monkey-fight

【不遵守社群規定的猴子,必須跟既有的權威對抗】

資料來源:c1.staticflickr.com/1/6/6053022_d541ec3664_b.jpg

相對而言,在任何一隻「後來新進」(newcomer)的新猴子看來,這個籠子社會是一個奇怪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社會,竟然會禁止「從掛勾拿取香蕉」,更別說是享用。由於未曾經歷強力水柱的洗禮,並無不得碰觸「掛勾拿取香蕉」的禁忌,這些新猴子可以說是社會的新鮮人,心中是一片乾淨的白紙,尚未畫上色彩與圖案。因此,當他們進入籠子社會時,恐怕會難以理解、甚至相當氣憤,何以舊社會竟然會做出違反猴子最基本而自然的反應,嚴厲禁止猴子「從掛勾拿取香蕉」。為了捍衛這與生俱來的自然需求(基本權利?),新猴子將可能直接衝撞、挑戰舊社會的習慣、禁忌與制度,跟既得利益發生直接的衝突。世代的衝突、甚至戰爭,以及因此對整體籠子社會的衝擊與影響,也將不可避免地引爆開來。

在此一基本世代差異之下,研究人員對於籠子社會採取的不同部分替換方式,則對籠子社會帶來全然不同的影響。每次替換1隻到4隻的不同方式,直接造成籠子社會結構產生「舊4—新1」、「舊3—新2」、「舊2—新3」、「舊1—新4」等四種不同的變化,對這個社會結構的後續演變帶來不同的張力。

世代對抗帶來的變遷張力

4—1」:以最簡單的算數來說,此一關係下的新一代猴子,除了依循原有舊社會傳統之外,幾乎是毫無出路可言。也就是說,在舊社會世代佔有壓倒性優勢的條件下,單槍匹馬的新世代很難有機會改變舊社會的傳統。而且不僅如此,這個新世代,也將面對來自舊社會給予嚴厲再社會化的洗禮!這個過程很可能如此:進入籠子以後,新世代自然而然地想要「從掛勾拿取香蕉」,但是將立即遭遇來自舊社會所有成員的強力攔阻與制裁,最終的結果將是新世代學會「不得」從掛勾拿取香蕉!此處的關鍵差異在於:第一代之所以學習與形成不得「從掛勾拿取香蕉」的禁忌,是來自當時遭遇環境因素(強力水柱制裁)互動後的結果,新世代則是由舊世代以其「禁忌傳統」強行施加於新世代的結果。

因此可以想像,隨著新世代被再社會化完成之後,一旦再替換下一隻新猴子進來,可能將跟上面第一隻猴子一樣經歷「叛逆」(企圖拿香蕉)、「制裁」(最早進來、已經服膺舊傳統的那隻新猴子,可能此時會對這第二隻新猴子制裁得特別嚴厲!)、「再社會化」(接受/服膺籠子內的舊傳統)的過程。

值得反思的問題是,如果第一代對此一傳統之所以形成,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二代卻已經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世代。當傳統何以形成的最初緣由,逐漸淹沒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之後,傳統也就可能成為神話,成為可以操弄、塑造權威的源頭。

3—2」與「2—3」:這二種情況,可能帶來籠子社會相當激烈的世代衝突出現。影響世代衝突結果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新舊世代在人數上的差異,一是舊世代手中掌握的舊傳統權威。前者說起來就是票數多寡優劣的問題,而此處的二種情況都無法讓任一世代可以高枕無憂,因為沒有人佔據一個絕對壓倒性的優勢地位。這也就使得新舊世代之間的衝突、折衝、妥協成為必要經歷的過程,而其結果則充滿變數,難以事先估量。

jie

【太陽花學運,難道不也是世代之間的對抗嗎?】

1—4」:最後一種情況,也是新世代佔有壓倒性優勢的情況,意味著舊傳統可能被打破,並由新世代建立起新傳統。這個情況最大的問題是,舊世代(因為世代凋零)面臨傳統無以為繼的窘境,新世代卻紮紮實實地崛起,扮演著決定籠子社會走向的關鍵角色。換句話說,新世代可以重新定義被舊世代奉為禁忌的事物。

比較第四階段與此階段的差異可以發現,任何社會都存在著許多習慣或傳統,一直在支配著人們的生活。依循這些傳統過日子,讓社會可以在安全而且可預測的軌道上運行。然而可怕的是,即使傳統本身因為時遷勢移而失去功能、只剩下外在軀殼,某些社會卻還是牢牢地被這個傳統所束縛,喪失反省、改變、以及重新界定的能力。在此一意義下,第五~2階段出現的「新世代」就變得非常重要。由於並未經歷舊社會傳統/禁忌的洗禮,來自籠子外的新世代有能力以全新的角度思考籠子內的傳統;這也就反映出「距離」的重要性,與傳統的適當距離成為反省思考能力的前提要件。在此同時,新世代要能有機會改變或重新定義舊傳統,則還涉及新舊世代之間的人數多寡與權力大小的鬥爭。上面的實驗表明,單槍匹馬難以成事,預期創新、改革得以有成,需要的是團隊的力量才可能成事。

生活裡的習慣

在生活裡,我們被習慣、傳統所束縛而不自覺的例子,不勝枚舉,可說幾乎到了俯拾皆是的地步。我自己離開高雄、前往澎湖任教4年多以來,已經養成的週一飛馬公、週四回高雄的生活模式,就是一個習慣到「不自覺」的例子。當然,從某個角度說,這其實不算一件壞事。畢竟人是習慣性的動物,需要仰賴平時建立的習慣過日子,以因應周遭無限複雜的生活環境。因此,我們每天不論工作、上學、開車、用餐、睡眠……,都會有我們建立起來的習慣。不是說,人是習慣的動物嗎?的確,正因為如此,所以反而可以從習慣被打破的影響,回頭檢視習慣的影響力本質。例如,假設哪天一早出門,卻因為交通工具(自家汽車、捷運、火車、公車、專車……)出問題,就會對所有趕著上班、上學的人帶來極大的不便與問題。如果這是火車出軌,停擺,那麼對於平常利用火車通勤的人來說,這天早上根本就會像是世界末日。所有人心急如焚,急著跳腳,急著想辦法;為了擠到辦公室、學校、公司等任何目的地,每個人此時必須從腦海裡仔細盤算所有可能的替代路徑,然後想辦法擠過去;接著很可能就立即發現,每一個可能的替代路徑,也都同樣擠滿了人。結果不僅花時間、花錢、花精神、還嚴重遲到,讓很多人整天心情不好,更讓某些人喪失了平時搭配火車通勤養成的習慣:在火車上打個盹,看個書,吃早餐,或是看看辣妹!

這樣說來,習慣是我們在生活裡建立起來解決需求的辦法,也是我們降低焦慮感與環境不確定性的關鍵。在現代忙碌的生活節奏裡,人們需要建立各種習慣,以協助解決每天生活所面對的不同需求與問題,降低生活遭受不確定性干擾的可能。因此,可以將習慣看成是一種解決問題或需求的路徑,是我們在生活裡依據環境的要求,檢視各種可以選擇與運用的手段,才從嘗試錯誤(trial and error)中慢慢建立起來。而習慣的路徑一旦建立起來,生活也就有了運作的常軌,就像地球繞著太陽運行一般,維持著一種穩定的秩序,令人安心。

當然,人的生活畢竟不像地球軌道一般不可改變;毋寧是,人們會有他自己的習慣,但是也往往會隨著生命歷程的演進,或是外在環境的改變,而必須打破既有的習慣,嘗試建立新的軌道。例如,從小讀書,經常是每升上一個年級,就要換個教室,生活就要重新適應;此時偶爾會出現學生「不自覺」地走回原教室上課的糗事,就是習慣作用的見證,也總要一段時間,等習慣了新教室的生活以後,才會消失。

◎新舊習慣與保守/創新

不過,一旦舊習慣不再堪用,必須建立新軌道,這卻並不見得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也恐怕不見得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事。部分原因在於,如果這種新舊交替是被迫的,常可能引發某種的反彈,至少是心裡百般的不願意。此外,也有部分原因來自於舊習慣本身的慣性。很多時候,人們在生活裡養成的習慣,不僅使得生活相當熟悉、有軌跡可循,更多時候這還意味著一種安全感。面對建立新軌道的壓力時,這種安全感有時候會讓舊習慣變成一種強力抗拒改變的惰性。老實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保守。

從生活習慣、常軌的角度來看,「保守」並沒有錯。按著既有的慣習,生活可以易如反掌,可以到達「閉著眼睛」的自在。慣習因此如同安全膠囊,讓人們受到保護。問題是,即使安全如媽媽的娘胎,胎兒也不可能永遠待著而不發生問題。時間到了,胎兒還是必須離開娘胎——雖然大部分時候是掙扎著、歷經千辛萬苦,不過一旦通過之後,等待的卻是眾親人的歡呼,以及娘親高興的淚水。麻煩的是,大部分時候,我們面對改變/丟棄舊習慣、建立新習慣的過程,卻並不見得都是這麼令人期待,也不見得都會獲得掌聲。改變或丟棄舊習慣本身,是痛苦的;建立新習慣,則是辛苦的。這中間,沒有容易二字。

極端的例子是進入諸如監獄、過去的軍隊等全控機構,幾乎要完全把圍牆外的習慣從頭到尾丟棄並且全盤改造,對新來者所帶來的震撼教育。現代人普遍的例子,則是換手機、換電腦、換作業系統所帶來的短期習慣風暴,總是突然發現一切都不對勁。這可能也是為何非智慧型手機仍舊有一定的市場的緣故,畢竟相對於年少世代非常能夠熟悉新3C產品的操作介面,很能夠輕易搞懂運用各式APP而言,上了年紀這一代或許真的還大部分被束縛在非數位化、非圖像化的思考模式中,以致大多只能停留在按鍵式手機的時代。事實上,也正是從生活軌道的角度出發,讓我們更加了解為何許多小說、文學著作會以這類軌道改變做為故事發展的軸線或引子!因為這些事件可以引發幾乎所有人類的共鳴,增加故事的張力。

brokern-iPhone

【生活中的習慣,連換一隻新手機都是挑戰】

資料來源:pic.pimg.tw/mioavian/651e5cc14212ea380e703acc1ef41c29.gif

生活裡嘗試改變舊習慣所引發的痛苦,如果戒煙不算好例子,小嬰兒如何戒掉奶嘴,應該可以算,大家也都知道這中間的辛苦。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顯然不論是大人戒煙、小孩戒奶嘴,或是生活裡想要改掉的某些習慣,都不只是表面可見的「習慣」二字所能形容。依據心理學的研究,任何習慣的養成,都還涉及每次習慣行為進行時,在腦部完成的一次獎賞過程。透過習慣,我們在腦部會分泌某些腦內化學物質(例如腦內嗎啡),從而獎賞了自己,令自己擁有成就感,並因此不斷強化習慣動作的存續。這也就說明了,為何改變習慣會令人「痛苦」。對很多人而言,即使改掉舊習慣、建立新習慣就好比未來有個滿漢大餐在等著他,相對於眼前被活生生剝奪而去的美味,還是會令人產生極大的痛苦。老實說,這也是上面猴子實驗裡,舊世代之所以會極力捍衛舊傳統,並且要想辦法制服新世代加以接受傳承的理由。

因此,對於硬是要我一下子改變過去4年來,已經習慣於週一來澎湖、週四回台灣的作息規律,還真是一件頗令人痛苦的事情。表面看來,這只不過是從週一/週四的週期,改變為週二/週五的週期,在校時間依然4天,在家陪媽媽、老婆、小孩的時間依然是3天,變動不大,有何好不習慣的?!實際上講,日子當然是不一樣的,就因為習慣被硬生生地改變了。

◎避免落入習慣就是自然的謬誤

對現代人而言,週一是生活裡工作的開端。絕大部分的事情會在這一天開始,然後在週五結束。這也是為何我們會稱呼週五就是小週末,因為到這天下班,一週的工作也就結束,至少原則上理該如此。因此,我過去週一來、週四回的舊習慣,其實是跟我的家人、我周遭的環境相匹配的,大家都開始工作/上學的這一天,我也趕著搭飛機回澎湖,以便展開我的教學研究等工作。週四回則更有好處,因為至少表面上,我比大部分的現代人提早一天進入週末;雖然我老婆從來不相信這套鬼理論。從她認識我、直到嫁給我的這20多年來,別說週末了,她根本認為我沒有一般人羨慕的寒暑假。即使平常在家,也整天窩在書房工作。在她眼裡,我根本就是個工作狂。

週一/週四的規律還有個好處,我可以把一些需要面對面溝通、去擔任委員、受邀演講等等的事安排在週五。對很多人而言,週一是個特別的日子。週一既是銜接上週工作的第一個日子,卻也是結束週末休假日後的第一個工作天。正因為這種雙重性格,人們往往會出現所謂的「週一症候群」,就是心裡上還停留在昨日的狂歡,現實上卻已經被一件一件等著處理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週一不是外出洽公的好日子;相對而言,週五卻因為大家經過了整整一週的緊張工作之後,有著期待週末舒緩來臨的美好氛圍,適合洽談安排公務。

Monday-syndrome

【週一症候群是不是也是一種習慣?】

資料來源:c4.staticflickr.com/4/3785/12579918125_8af826fb37_b.jpg

結果是,從週一/週四的規律,轉變為週二/週五的節奏,首先不適應的就是我孩子。週一/週四規律下,我會在週四下午、週五全天負責接送;週二/週五則會變成週一全天跟週五下午接送。規律改變後,每週一早上我會對孩子再三叮嚀、下午下課則會用手機緊迫盯人:我會來接你;不過還是有好多次,我孩子已經走到捷運站才想起。週四下午,仍在澎湖的我偶爾會接到他的電話:你在校門口了嗎?不僅如此,我學校的助理也經常被搞糊塗了:老師回去隔天不是還得上一天班?老師請假嗎,怎麼今天還沒回來上課?看來,她還停留在週一/週四的規律,就好像活在另一個星球般,一下子改不過來!

老實說,如果沒有養成生活習慣,我們的生活會陷入毫無章法的混亂之中,像極了一隻無頭蒼蠅般,到處無意義的飛舞。需要防備的是,我們會陷入不自覺的習慣或傳統束縛之中,無法因應外在環境的改變而適時反省調整。因此,馬克吐恩的名言:「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堅持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What gets us into trouble is not what we don’t know. It’s what we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或許也是我們面對習慣時,一記發人深省的暮鼓晨鐘啊!

 --

[1] 本文僅探討部分替換造成新舊世代數量差異的影響,並未處理從舊世代ABCDE替換為新世代

每次替換猴子數 1 2 3 4
替換順序可排列組合數 120 30 10 5

abcde的所有過於複雜的排列組合,及其對籠子社會的影響。

在〈習慣與變遷:5隻猴子的故事〉中有 5 則留言

  1. 題外話,人2抄襲的紀錄滿多的,而且目前持續增加中。可以的話儘量不要用他的圖吧。

  2. 很深刻的分享,
    這個實驗如果可以在深入變項控制,尤其是A-E之間的關係。
    例如 舊1—新4 中的舊1是A老大,新4是其他較弱小。
    這對於社會制約的分析會更加貼近。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