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的社會學:談數位足跡的社會研究

小時候曾玩過一個叫做「模擬市民」的遊戲,玩家透過在虛擬世界進行不同的選擇,使遊戲角色以不同的方式經歷一生。在遊戲中,人生所有的面向,從生理需求到世俗成就,甚至是飢餓、成就感、金錢等都能以數值化顯現,由玩家進行追蹤。

今日所處的時代,我們不僅是玩家,同時也像是模擬市民本身。日常生活中許多能想到的面向都已電子化,成為我們的「數位足跡」。例如智慧型手錶可以記錄我們的心跳血氧、信用卡紀錄了我們的消費行為、社群網站上打卡紀錄了我們的旅遊與社交。雖然說「數位人生」的概念已行之有年,但人類行為的數位化在近年來急速增長,遠超乎了過往數位人生所能想像的範疇,而此趨勢只會在未來更有甚之。

在社會學當中,數位足跡的資訊爆炸也對於社會學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人們使用這些電子媒體的過程中,留下了他們的想法、行動、溝通過程等等。這些紀錄提供了社會學者一個全新的管道來理解社會行為。本文將談談這些數位足跡在社會學的應用,以及使用數位足跡資訊時應留意哪些事項。

臉書是促進了社會聯繫,還是讓人們愈來愈隔離? 談社群媒體與個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前一陣子,臺灣社會學會在其Youtube頻道【作伙來想社會】系列,上傳了一部影片「台灣人變得愈來愈孤獨?社會網絡分析中,看見台灣近20年的社會變遷」,影片內容主要是由臺大社會系蘇國賢教授分享他近期的研究──臺灣個人核心網絡的變化。在這部影片中,蘇教授很清楚的說明了近二十年來,臺灣個人核心網絡規模的明顯下降趨勢,從1997年的平均4.62下降至2017年的2.92,無論工具性網絡或是情感性網絡,平均而言均下降超過1人,而沒有找人求助或談心事的孤立者比例從1997年的3%大幅增加至2017年的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