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與地方的辯證:長時段視野中的山城農業(下)

值得注意,我們應該擺脫「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線性歷史進步史觀。近代以來全球資本主義的猛烈擴張,對於世界各地鄉村地區產生了劇烈的衝擊,地方農業愈來愈被編織入一個巨大的跨國經濟分工網絡之中,只不過由於各區域生態地理環境、政治經濟制度、階級鬥爭形勢與地方社會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區域農業發展模式。一個地方的農業發展路徑,甚至可能因為重大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變故,發生超乎預期的偏移。小農階級的處境,在許多國家也各不相同,如今國際農民研究更加在意哪些因素塑造了地方農業實踐的差異,而不把「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當作理所當然的最後歸宿。

世界與地方的辯證:長時段視野中的山城農業(上)

    如何理解臺灣農業?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也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在臺灣人的日常印象中,說起農業,大家總是夾雜許多矛盾的印象。有人說,臺灣農業很厲害、技術很強,農民擅長創新。又有人說,農村太苦了,年輕人都跑掉,農業只能靠補助維持。還有一些常見的說法,例如強調臺灣農業仍屬小農經濟,拼不過國外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的現代化農業。另外一些朋友,則把「小農」這個稱號保留給堅持友善與永續的小型耕作者,而把某些耕作面積動輒二、三十公頃的專業稻農或年收入輕易超過百萬的精緻農業,描述為現代的工業化農業。基本上,這些說法都沒有錯,只不過觀看的尺度不同,因此聚焦在不同的面向罷了。

環境資源如何形塑工業資本發展:以日不落與日之出帝國的比較為例

從以前耳熟能詳的石油危機、前幾年的稀土禁運、到現在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之間仍在進行式的湄公河奪水糾紛,環境資源一直是國際政治經濟衝突的導火線與催化劑。沒有水,就無法滋潤土壤,無法蘊化作物,無法生產糧食,無法填飽人的肚子,飢餓使勞動力無法維續,也帶來社會動盪、擾亂經濟發展。任何人、社會、國家都不願承擔環境變遷與資源匱乏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環境及其資源做為人類與經濟存續的條件之一,不僅以災難、汙染等樣貌影響我們,也隱身在所有農工業生產活動以及生活的物質基礎之中。當18世紀後半英國邁向工業化後,整個世界也逐漸捲入工業資本主義的生產與消費模式,各國在世界之中競奪與運用資源的能力所帶來環境資源的差異,也使各國工業化的經驗大相逕庭,形塑各自不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樣貌。

有機食物:新的「農業問題」?

我很喜歡逛黃昏市場,因為可以喊價以及嚐到各類型令人唾唌的熟食(分明就是個吃貨,還假裝自己是逛菜市場辦桌的主廚!)。有些時候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到附近的連鎖超市添購食材。但不管是在黃昏市場還是連鎖超市,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聽別人怎麼「聊」食物(好啦~我知道我好像有那麼一點愛偷聽別人說話的怪僻~)。最近上了連鎖市場,會聽到有人說:「這是有機的耶~」、「什麼是轉型期有機啊?」或是「這有產銷履歷喔~」;而到了黃昏市場,和手上刺著美女圖的菜販閒聊攀交情,希望能多拿點蔥時,他竟然聊起新政府說要推「攻擊型農業」以及「有善農法入法」。更令我吃驚的是,他對農委會嘗試推動六都學童每週吃一次有機營養午餐,以及有機農藥驗證,發表了無數的深入意見。這證明了強者我朋友所說的,高手都是在菜市場賣菜或是掃地的!!而最近在學院或是田野裡頭,常遇到一些學有專精的專家或是擁有驚人地方知識的農民。他們熟悉各種有機農法以及農業技術改良等。在他們當中,有些人認為「市場導向型農業」或是「技術升級」應是台灣應要發展的方向;另外有些朋友則堅持「友善農法」、「生態有機」才是回歸農業本質。有機農業的發展問題,竟在最近農業界產生論辯:台灣農業到底要朝向「小農派」或是「 市場派」發展。

作環保的社會想像與實踐:社區、經濟與環境

郭瑞坤 /清華大學社會所 環保是什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平常習慣回答的可能是:宗教團體如慈濟做的資源回收、環保 … 閱讀全文 作環保的社會想像與實踐:社區、經濟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