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腳本、性社會學與皮繩愉虐:追憶Gagnon

高穎超 /美國羅格斯大學社會學系

約翰‧蓋格農(John H. Gagnon,1931–2016)——開創「性腳本理論」(sexual scripts theory),奠定並影響「性社會學」(sociology of sexualities)領域近半世紀的美國社會學家,於2月11日逝於加州棕櫚泉家中,享壽84歲。

依據石溪大學統計,Gagnon畢生有至少473次學術期刊論文、書章、文章、書評、受邀演講,以及刊載在《紐約時報》、《今日美國》等大眾刊物上的發表,主題涵蓋社會學觀點的批判/性研究、犯罪學、家庭、藥物與菸酒、工人階級與大專青年,以及擬像和遊戲。Gagnon的學生兼摯友,英國性社會學界的扛霸子Ken Plummer(Essex大學社會系榮譽教授)在部落格貼出訃聞,細數他與Gagnon的相處與激盪,且將在期刊《Sexualities》撰文紀念。《紐約時報》將Gagnon譽為「扣連性(sexuality)與社會影響之人」,不過這略嫌隔靴搔癢。Gagnon生前服務三十年的石溪大學下的標比較到位:「重新定義性行為本質的社會學家」。

滑動1

【Gagnon與筆者,攝於2013年美國社會學會年會,紐約。Amy Brainer攝影】

曾與Gagnon有一面之緣的我,想在《巷仔口》為他搭座棚架、辦場追思。本文簡介Gagnon社會學取向的「批判/性研究」,有何劃時代的理論創見。我以皮繩愉虐(BDSM)為例,說明如何運用「性腳本理論」分析與批判當代性文化,提示五種觀點來針貶Gagnon的貢獻及限制。最後,我將場景推進到與Gagnon相會,也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公開出席學術會議的時刻。希望透過觀察美國學圈的發展,喚出有台灣味的「性社會學」。

◎性,渴望社會:Gagnon的學思歷程

Gagnon於美國實用主義與符號互動論的重鎮芝加哥大學,取得學士(1955)與博士學位(1969),並在芝大結識他的學術夥伴William Simon。在Gagnon轉往東岸的石溪大學任教前,「金賽性、性別與生殖研究所」聘用Gagnon成為該所首位社會學家。稍後Simon也加入團隊,兩人展開長期合作關係(1960s-1980s),產量豐碩。

1973年,兩人出版集大成之作《性舉止:人類性相的社會根源》(Sexual Conduct: The Social Sources of Human Sexuality)。2005年二版,數度再刷,至今仍名列美國亞馬遜書店「性相」與「社會理論」類百大暢銷書。兩人合作發展的「性腳本理論」於1987年臻至成熟,成為研究性社會學與人類性相必讀的社會建構論代表作。

Gagnon與Simon與行為主義式科學的分道揚鑣,具體而微地顯現在他們援引Ernest W. Burgess的概念,將研究對象界定為「性舉止」(sexual conduct),而非性行為(sexual behavior)。

性舉止「是團體規定、評價制約下的行為。不同於單純能從外在觀察到的行為,〔性舉止〕是傳達出規範與評價的行為」。Gagnon與Simon一面批判1960年代相當盛行的結構功能學派,另一面承襲現象學與符號互動論者,如G. H. Mead、Howard Becker和高夫曼的劇場理論。Kenneth Burke認為,Gagnon與Simon建立在性舉止概念上而發展的性腳本理論,點出「所有慾望的隱喻特質」。

sexualConduct

【《性舉止》至今仍為美國亞馬遜書店「性相」類與「社會理論」類百大暢銷書】

放眼1960年代,Gagnon與Simon所面對的學術傳統,是長期把「性」視為人與生俱來、內在於身體的自然成分,或放諸四海皆準的普遍化心理學類屬。當時極具影響力的佛洛依德式精神分析學派把性看作原欲或趨力,若不壓抑性便會造成混亂,故須加強社會規範以促成人類文明的發展。多數性學家則把從事同性戀、易服癖、施虐與受虐等性行為的人,醫療化為疾病分類,須經矯治才能讓這些「變態」變正常。不管當時或現今的基因論、演化心理學、社會生物學及部分反同忌性的宗教或家長團體,仍持守這種觀點。

Gagnon與Simon倆人四拳,奮力挑戰這種把性限縮在生物學、心理學範疇的觀點。在〈性發展的社會起源〉中,他們指出上述取徑預設了認識論和社會語言學前提,問題重重。一來,這類研究的資料取自成人口述自己幼年與兒童期的回憶。但回憶可能遺忘、刪改、扭曲,研究者如何驗證口述資料能真實反應其幼童經驗?從存在主義觀點而言,其實並非「過去」決定了「現在」。當人透過敘說重構自身的生命歷程,讓生命事件能整合進敘說者「當下的認同、角色、情境與語彙」時,「顯然是現在重塑了過去」。

再者,由於孩童缺乏足夠的語彙,無法充分言說自身的行為與慾望,就算研究者直接訪問孩童,資料品質依舊堪慮。這意味著,如果缺少帶有社會意涵的語言或符號介入,性行為不可能存在。好比一位幼童可能觸摸陽具或陰部,獲得愉悅,但這稱不上「性」。惟有等他/她學會了成人的符號系統,懂得這種行為叫做自慰,瞭解與自慰相關的知識和價值後,他/她才有可能進行成人理解下的自慰。

Jackson and Scott(2015[2010])總結出Gagnon與Simon對精神分析學派提出的四大挑戰:

(一)他們質疑精神分析學派內在性趨力的預設。

(二)他們堅持應將性置於日常生活與社會現實中考察,而非把性視為難以抑制的原始力量。不應錯誤預設所有人都有難以壓抑、具毀滅性力量的性衝動。

(三)精神分析過度強調嬰孩與兒童期對人類性相發展的重要性。

(四)性與性別在分析上應有所區分,性自我(sexual self)立基於先行建構的性別化自我(gendered self)上接續發展,而非像精神分析學一樣將性與性別混為一談。

簡言之,Gagnon與Simon開啟的性研究的社會建構論觀點,首在去除所有缺乏經驗證據、難以驗證的性概念。他們強調社會因素、社會制度與人類性相間的交互影響,也提高我們對性研究資料品質的要求與品味。

◎「性腳本理論」:以皮繩愉虐(BDSM)為例

超過40年前創的「性腳本理論」,還能解釋21世紀的性文化嗎?我們可用近十年台灣新興的「皮繩愉虐」次文化來牛刀小試一番。

學者與實務界對皮繩愉虐文化的定義與疆界雖仍有爭議,但為便於討論可狹義定義為:基於「安全、神智、知情同意」(safety, sanity, and consensus)三原則,進行三組情慾權力戲耍(erotic power play)的關係:

  • B/D, Bondage and Discipline:綑綁與調教
  • D/S, Dominance and Submission:宰制與臣服
  • S/M, Sadism and Masochism:施虐與受虐

換句話說,BDSM的場景千百種,從用繩子、鐐銬、絲巾、六尺褌、貞操帶把人(或被人)的身體全部或部分綁縛住(B/D);到玩伴間角色扮演,如女王命令男執事,小兵操軍官體能順帶口頭羞辱,或女奴服侍雙性戀女主,陪她逛街、提包包,還接到指令「下週考試high pass,不然得接受處罰」等權力交換遊戲(D/S);再到打屁股,用皮鞭、籐條或板子施予痛覺,甚至穿刺、身體改造等(S/M),都屬於BDSM皮繩愉虐的範圍。有時,皮繩愉虐還會混合進皮革、絲絨、靴襪、制服、運動服、緊身衣、手足、氣味等材質、身體部位或感官的戀物情結,形成每個人不同的私房BDSM品味。

螢幕快照 2016-04-05 上午9.03.27

【BDSM有千百種方式,這是網站皮繩愉虐邦的照片:自縛吊聖誕女孩們

資料來源:http://www.bdsmtw.com/2014/12/2014-merry-xmas/

可以想見,若純觀察上述行為,很多人會以為皮繩愉虐等於性虐待、暴力、混亂、淫蕩,再製了男性宰制女體的父權結構,但其實不然。Gagnon與Simon的「性舉止」概念有助我們理解,這一種性實踐或性文化其實如同其他日常的社會實踐與文化一樣,鑲嵌在外控的社會規範下,同時具備內部價值體系,自有一套運作邏輯。

當主流社會還停留在佛洛依德之前的性學時代,把皮繩愉虐者看成是心理變態,肇因於童年或家庭創傷時,「性腳本理論」及受其啟發的近期研究,可帶領我們看到社會力量是如何形構著皮繩愉虐的次文化。性腳本理論將性分析出三個層次,由鉅觀到微觀排列依序為:文化場景(cultural scenarios)、人際互動(interpersonal scripts),與內心戲(intra-psychic scripts)。

一、文化場景

「文化場景」層次強調外在於人的文化、教育、媒體、家庭等社會化機構,提供了什麼是好的性、壞的性,或者,性可以怎麼做的「地圖」或「指導手冊」。性的文化場景來源廣泛,包括電影、漫畫、網路、流行歌、色情片,及學校、教會和遊樂園等教化人「性」的具體環境。這些機制所提供的文化場景相當細緻,包括在特定社會中,什麼是合宜的性,性的對象、目標與人我關係為何,性應該發生的時間、地點、姿態、順序,以及性行動者與伴侶間在特定性場景應有什麼樣的表達與感受。

就「文化場景」的觀點而言,其實造就皮繩愉虐情慾的正是這個充滿不平等的社會。文化歷史中無所不在的權力不對等(如強/弱、男/女、婆/媳、家長/孩童、教官/學生、主管/部屬、資深/菜鳥、異性戀/同性戀、順性別/跨性別、漢人/原住民、資本家/無產階級、身心健全/身心障礙),以及綿密的規訓與懲罰機制(如體罰、恐嚇、羞辱、罷凌、鐐銬、監禁、戰爭、虐囚、凌遲),均為皮繩愉虐者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文化腳本作為性實踐資料庫。

若推到極致:假設一個社會完全平等公義,那麼皮繩愉虐性文化不可能存在。因為,該社會中的個體將缺乏不平等的文化腳本,供其進行權力交換的互動與幻想原料。換句話說,若有人認為皮繩愉虐違反道德,欲消滅這種「變態」,他們最應該推行運動或政策戮力於消滅上述諸多不平等的結構,才能「斬草除根」。

另外,「文化場景」不能被解釋為亙久不變的同質鐵板。由於提供文化場景的機制內充滿差異,又會隨時間變化,因此再製出的文化腳本也具有異質性與演進的動能。例如,當中國武力從落後到超越台灣,中國的愉虐實踐者穿著解放軍服,乞求台灣同好著國軍迷彩服羞辱、咒罵他,這性場景才更顯得權力翻轉,有挑戰現實的愉悅。

又如,由於在戒嚴體制下「憲兵」被建構成一權威暴力、三軍表率的符碼,因此當繩主用日式繩縛(shibari)把憲兵吊綁起來,這畫面才具有解構權威、挑釁霸權陽剛氣質的情色意涵。但當民主化、多波裁軍把憲兵的特權與功能削減,結訓典禮上凌亂的新兵隊伍又重挫憲兵形象,那麼同樣的憲兵受縛場景似乎也沒那麼挑釁愉悅了。

二、人際互動

人際互動腳本,強調「性」顯現在人與人日常互動中的模式與創新。這裡的互動不僅包括性伴侶間協商性活動的可能性、種類與時機,也包括與人討論性話題。

人際互動層次凸顯了,不是天生身體裡的基因或賀爾蒙讓人自動懂得如何交媾。如果生理機制可以完全解釋性行為,那麼,為什麼不是所有男人看到中意的女人就像發情公狗一樣撲上去求歡?決定性實踐內涵的,是性行動者參照文化場景,用身體與符號體現出他的性願望與性計畫,並依照過去的互動經驗或預期回應,作出具體性實踐的過程。情慾關係之所以可能,來自性行動者與他人在互動中協商出屬於他們當下的性腳本。

Kinbaku_show_by_Naka_Akira_at_Toubaku,_Tokyo,_Japan

【皮繩愉虐的雙方必須進行細緻的協商

資料來源:CC By Esinem – I took this photo at the event, Toubaku, CC BY-SA 3.0, 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35364374

皮繩愉虐文化常被貼上「淫亂」、「性虐待」的標籤,但其實專業的皮繩愉虐實踐者會在社群與自學的養成過程裡,學會許多協商人際互動性腳本的類別與技巧。Wiseman的基礎入門書《SM101》便教導使用者:從事皮繩愉虐實踐前需協商16大主題,包括人物、角色、時間、場地、風險、限制、酒藥、安全密碼、綑綁、痛覺、羞辱、性愛、機會、疤痕、後續追蹤與其他等。協商內容相當細緻,以「角色」的部份子題為例:

誰當Dom(主宰方)?________誰當sub(臣服方)?____

場景類型:主/奴、女主/奴、俘虜、僕人/管家/等、扮裝/性別戲耍、年齡角色扮演、假扮動物、其他:________

有沒有角色互換的機會?___有;___沒有。說明:_______

臣服方會立刻服從嗎?___會;___不會。說明:________

主宰方可以「征服」或「強迫」臣服方嗎?___可以;___不行。說明:__________

臣服方可以口頭反抗嗎?___可以;___不能。說明:_____

如上,16大主題下共有181個子議題需協商並達成共識。議定後的性腳本,可能長這樣:

男奴開車接女王下班→晚餐,男奴買單→汽車旅館,男奴買單→進房→男奴跪著,乞求女王穿高跟鞋踩他→幫女王脫高跟鞋,按摩小腿→按得不好,接受打屁股懲罰→女王幫男奴帶上眼罩→用道具玩奴的乳頭、陽具,但不能碰肛門,不能拍照攝影→男奴這禮拜表現欠佳,得不到女王恩准的射精→鎖上CB(貞操套)→回家

皮繩愉虐關係的多樣、彈性與平等商議過程,一方面呈現了人際互動腳本可協商範圍的廣泛與深度,另一方面具體示範了Anthony Giddens所謂的「親密關係的民主化」過程。試問,那些常以「性虐待」當作反對積極性教育的衛道人士,自己的性愛有經過上述細膩協商、廣泛溝通的民主過程嗎?多少人的性有像皮繩愉虐文化,把性參與者都當作主體,在相對平等的基礎上開放、對等協商性的原則與內涵呢?

或許,讀者可把這題拿去問家長:「爸、媽,當初妳們生我的時候,有沒有先簽〈性愛同意書〉,協商16大主題,181個子議題,才決定如何造愛、受孕哩?

Gagnon與Simon指出,由於社會價值體系會嘉賞某些模範性腳本,因此弔詭的是,有時演完主流期待的樣板戲,甚至會獲得比性愛本身更大的快感。例如:高喊「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口號所獲得的群眾注目、榮耀與自豪,可能比這些領袖在閨房裡重複傳教士體位更爽、更高潮。

然而,文化場景雖會影響人與人的性互動,卻不能完全決定人際互動的腳本。事實上,人際互動層次一方面呈現出行動者如何理解或實踐文化場景,另一方面,藉由選擇性遵循、改寫或抵抗主流文化腳本,人也能形塑與展演自身認同,定位自己與主流社會的距離。換句話說,對某些人而言,從事被污名的文化場景腳本(如男下女上、肛交、公廁性愛、女主男奴),更能協助互動雙方建立性自我,在解放中享受全人的幸福。至於互動中的性衝突,如違反意願的強制性交、婚姻中的性暴力等,則可解釋為性實踐者雙方(或多方)對文化場景的理解有落差,或協調人際腳本過程中發生齟齬、協商失敗。

三、內心戲

內心戲層次是「性腳本理論」最容易被誤解的部分。內心戲指人的性慾望、性幻想,在思維或情感中,為未來的人際腳本先行規劃藍圖。不同於精神分析學派將慾望的根源指向潛意識或童年創傷,社會建構論下的內心戲強調:透過個人的慾望與思維,性主體的自我,進行著內在反思的歷程。反思的材料,來自外在於內心的文化場景與人際互動經驗。人在內心戲裡不斷詮釋這些素材,與自我進行內在對話。

Gagnon與Simon舉例:用藥者只有在友伴告訴他,進入那種生理反應的境界後的「意義」是什麼、怎麼用之後,接著自己在內心不斷詮釋、編織這些來自文化、互動與生理感受的元素,才能產生一次藥物帶來的「嗨」。缺乏「內心戲」,光用藥不會愉悅,甚至會有負面感受。

又以制服物戀實踐者為例:制服控在內心裡主動或被動地學習社會的各種文化場景,舉凡軍教片(《報告班長》系列)、戰爭片(《搶救雷恩大兵》、《復仇者聯盟》系列)、軍訓教育(學校教官的言行)、國族符碼(國旗、國徽、勳表)、陽剛氣質(做兵轉男人)或兵役制度(軍階、單兵基本教練、500障礙、學長學弟制)等。這些社會機制所製造與散佈的軍事訓練、陽剛化制服的文化腳本,源源不絕地為制服控提供性幻想素材。制服控會在內心戲層次,將文化腳本擷取、編排、改寫成屬於自己的人際互動腳本,期待有一天能找到合適的玩伴,付諸實行。在實踐前,也許他會跟同好交流,談彼此的性幻想就很爽快。也許他會存錢,收藏軍服,穿上軍服後幻想著自己是腳本中的主角,一邊摸著皮靴一邊自慰。

Simon強調:唯有透過內心戲,人才能體驗慾望、建構幻想,與反思性經驗。換句話說,內心戲的任務在於「編排能引起並維持性興奮,有時能促成高潮的(行為、姿態、物件與動作的)意義次序」。然而,性自我並非永遠穩定、有條有理的。面對性心理和性互動中的波瀾與失序,性腳本理論拒絕承認這是「原始性混沌」的結果(primal chaos),而主張是「社會生活的失序造就了內在生活的混亂」。

運用性腳本理論必須留意兩種常見的誤讀:首先,文化場景、人際互動、內心戲等三個層次並非彼此獨立互斥,而是彼此扣連、互動形構的。續以上述制服物戀為例:一方面軍事的文化場景形塑了制服控的內心戲與人際互動,但反過頭來,制服調教社群的集體性實踐(如「憲兵遛鳥俠」事件、脫衣舞男持續文本盜獵軍警符碼、玩家穿著軍服相互綑綁與做愛),與性幻想(論壇與社群網站不斷增生的軍事主題情色小說、調教照片),也會回過頭去改寫主流文化場景中,所謂正典「性」、陽剛「性」的內涵。易言之,文化、人際與內心三層次間的交互形塑是多向、多層次的動態竄流。

另外,「性腳本」不能簡化為固定不變的、社會決定下的舉止規條,人人都只能演出同一套劇本(如:異性戀單偶婚中,為了生殖目的始能在臥房裡進行不愉悅、無玩具的免費陰道交)。相對的,即使是最常見的情色模式,皆「來自於層層疊疊的象徵意義,所形構出的複雜組成」。同樣的人演出相同的「性戲劇」,象徵意義也不會相同。換句話說,性腳本本身是流動的即興表演,其間搓揉了持續不斷的詮釋與協商過程。

◎Gagnon的貢獻與限制

綜觀Gagnon與Simon一生,Plummer在《性舉止》再版的序言裡,由五種觀點重新耙梳Gagnon與Simon的貢獻:

一、挑戰生物本質論和醫療取向的性學觀

二、強調人類性相的社會意義與暗喻

人類是「運用符號的動物」。經過Gagnon與Simon,「現在語言、符號與隱喻成為多元的人類性向觀的一部分」。經過社會建構論的洗禮,批判/性研究必須關照性的五種形式,包括:行為(在哪發生?)、場景(性進行的脈絡為何?)、施為者(誰是展演性的主體?)、能動性(性,如何可能?),以及目的(為何有性?)

三、解構「性的分類」與輕率的理論

台灣很多人熟悉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將同性戀除病化的歷史。但鮮為人知的是,同一時間社會學家Gagnon與Simon也批判當時美國社會看待同性戀的方式。他們指出,過度簡化、同質的心理學,與視同性戀為一種性分類的觀點,宰制了社會理解同性戀的視角。讀者可藉此檢視,這種批判若應用於台灣社會,是否仍擲地有聲?

IMG_2663s

【我們必須解構「性的分類」與輕率的理論

資料來源:http://gender.pct.org.tw/

四、《性舉止》一書與它誕生的年代,有其永恆、有其變遷

《性舉止》於1973年成書。其接續1960年代的「性革命」風潮,第二波女性主義才剛冒出頭來,關鍵性的辯論如性暴力、色情和女性情慾,仍方興未艾。而1969年發生的「石牆運動」,甫被同志平權運動建構為象徵性的起點。Gagnon與Simon對同志相當友善(「友善同志」一詞在當時尚未存在),但兩人都不是同志。針對Gagnon與Simon思想的時代意義,Plummer說得精妙:

當他們初次書寫時,諸如「同性戀恐懼症」、「異性戀中心」和「仇恨犯罪」這些詞壓根就不存在;欲爭取「同志伴侶關係」的論調,聽起來多麼可笑的過度樂觀。〔別忘了,〕他們寫作之時,是前—酷兒、前—愛滋、前—網路性愛、前—瑪丹娜、前—新興生產科技、前—戀童與兒虐恐慌、前—威而剛、前—MTV、前—全球化、前—「文化轉向」,甚至是前—後現代的年代!

五、新興的性相研究

儘管Gagnon及Simon的性腳本取徑,確立了批判/性研究的社會建構論基礎,影響後輩甚多,但可惜的是,他們思想的光輝很快便被傅柯的陰影遮蔽住了。再者,Gagnon與Simon雖強調「性」的社會定義,以及社會因素如何形構文化、人際與內心的性腳本,但他們並未考察「性」這個概念與知識範疇,是如何在歷史與社會機制的運作生成的,遑論耙梳性的知識系譜——這便是傅柯超越Gagnon與Simon的部份了。

◎兩度邂逅Gagnon

說來慚愧,即使我在台灣受大學、碩士班共七年的社會學訓練,出國前我卻從沒聽過性腳本理論,沒想過除了性解放派與公衛醫療派的性學外,性之諸相(sexualities)也可以成為社會學認可的次領域。

Gagnon走進我的視界,來自與指導教授Arlene Stein的一次會談。博一下剛開學,我興沖沖拿著以交織性分析台灣制服物戀社群與實踐的期末報告,跟Stein討論可否發展成資格考論文之一。治學嚴謹的Stein噘著嘴說:「這篇文章只不過與性有關,稱不上『性社會學』。」我內心晴天霹靂:這文章改寫自在台灣發表過的研討會論文,我好歹也跟傅柯、Gayle Rubin,與Judith Butler的作品搏鬥多年,怎麼會跟性社會學無關?

在爬完Stein丟給我的數十篇(本)書單後,稍微有點服氣。在她的知識系譜裡,性社會學從批判19世紀末生物與心理取向的性學開始發展,到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派前後期轉折,大規模的金賽調查報告,便銜接到社會建構論的Gagnon與Simon。綜觀1980年代經歷女性主義的性論爭,傅柯與酷兒理論的論述轉向,採取廣義建構論立場的學者已運用不同的概念(如慣習、交織性、裝置性)、取徑(如政治經濟學分析、後殖民、跨國主義),與研究法(如性敘事、歷史檔案、國際比較、質/量混合法)來探究許多當代議題,讓性社會學開枝散葉。

純讀書,無法管窺一個知識領域如何建構、對話、發展並綿延自身歷史。我與Gagnon第二次邂逅的場景,或許更能鮮活地描繪這點。2013年在紐約舉辦的美國社會學會年會,性社會學組特別為Gagnon辦了場特別論壇,題為「回顧與前瞻:Gagnon與Simon的《性舉止》出版四十載後的性社會學」,邀請了五位學者與談,Gagnon親自出席並回應。同樣在石溪大學任教的Michael Kimmel一語道破:「咱們承認吧!沒有Gagnon與Simon,就沒有Judith Butler。」

滑動3

【2013年,美國社會學會年會「回顧與前瞻:Gagnon與Simon的《性舉止》出版四十載後的性社會學」論壇。左起:John H. Gagnon, Adam Isaiah Green, Elizabeth Bernstein, Roderick A. Ferguson, Arlene J. Stein, and Michael Kimmel。高穎超攝影】

 

同為與談人的Stein則分享,1980年代她在柏克萊攻讀博士學位其間,「性相」尚未成為一門被社會學家認可的領域。有位老師要開相關課程,另位教授在系務會議上說:「為什麼要開一門課來談性相?那幹嘛不研究『左撇子的愛斯基摩人』咧?」性被社會學邊緣化的程度,可見一斑。

Stein認為,Gagnon是制度性的創建者。性相,在美國社會學界已成為一生猛活躍的領域。除了性社會學組外,其他組別或論壇都有帶著性相關懷的社會學研究發表。

滑動4

【Stein指出,Gagnon是制度性的創建者。高穎超攝影】

◎喚出有台味的「性社會學」

Gagnon與我的兩度邂逅,其實僅映射出孕育他、承繼他的那個知識社群的冰山一角。下面這些觀察,或許可讓台灣讀者更加體會「性社會學」在美國建制化的程度。

美國社會學年會現每年連開四天,約有600場次,4,600位發表者出席。學會下設52個領域組別,明確以性為名的組別有二:Sex and Gender組及Sexualities組。其中「Sexualities組」於1997年設立,不到20年便已穩定擁有超過500名會員。會員一半以上是研究生,可見後續發展之潛力。

Sexualities組定期提供五種獎項,包括以Simon和Gagnon為名的終身成就獎,及傑出專書獎、傑出論文獎、Martin P. Levine紀念博士論文獎,和最佳學生論文獎。組內專屬的電子報每年出刊兩期,平日用電郵群組討論、聯繫,彙集並報導與性社會學相關之學者動態、專訪、出版、職缺、獎助機會、媒體邀訪,和研討會與徵文訊息。

2015年,用量化調查研究校園性行為(如約砲文化)的Paula England,擔任美國社會學會會長。該年年會主題便訂為「Sexualities in the Social World」,召喚社會學者重視並肯認性相對社會生活的廣泛影響與解釋力。目前,Sexualities組在衝會員數。若能穩定超過600人,不僅每年年會分配到的場次會增加,且可爭取由學會發行新的性社會學期刊。

台灣與美國學圈的文化與歷史迥異,當然不必也不應循美國為標準。若參考台灣婦女與性別研究的發源地是學生社團或草根組織,或依趙彥寧指出,1990年代同志研究的貢獻者多為碩士論文與少數專職教授,那麼若要發展有台灣味的「性社會學」,或許得相當倚賴底層,由下而上的學術、運動與社群力量。

在Gagnon辭世之際,台灣學子們或許可以思考:台灣社會學數十年來的努力,是否已成功讓社會學想像的眼光,照進長期被生物與心理觀點籠罩的性相了呢?性相不只包含性趨力、性行為或性認同等三相。我們如何能將性相概念化為一種制度,交織地理解「性制」與政治、經濟、國族、文化、宗教、醫療、教育、軍事、性別、種族/族群、階級等社會制度的相互組構,進而擴展或深化我們對台灣與跨國社會的理解與分析呢?

滑動5

【希望「性知識分子」之逝,能間接帶動台灣發展更平等、自主與公義的多層次性腳本,催化「性民主」時代的誕生。高穎超攝影】

退百步想,回答這些理論探問需要許多微觀基礎建設的支持。或許我們可以先反思,台灣的社會學教育是否已具備足夠的性相覺知(sexualities awareness)?例如,社會學導論課會引介性社會學文獻嗎?是獨立一週,或包裹在性別概念下談?國際(包括非英語系國家)的性社會學經典專著,台灣引進幾本了?碩博士生想研究性社會學主題,找的到適當的老師指導嗎?在歷屆台灣社會學年會的引言與場次,性之於其他主題的位置是偏中心、偏邊緣,或壓根不存在?規劃主題研討會、編合輯、寫專書或研發課程架構時,是否有把性納入重要視角之一?

如果一代「性知識分子」之逝,可以隔海促發新一波批判/性研究的文化地景,進而喚出有台灣風味的「性社會學」領域,並藉知識生產,帶動台灣社會發展出更加平等、自主與公義的多層次性腳本,那麼Gagnon與Simon世代的結束,或許能催化一個「性民主」時代的誕生。

此誌:John H. Gagnon1931–2016

**謝誌:本文感謝戴伯芬會長、陳美華教授、小林繩霧閱讀初稿,給予修改建議。惟若有未竟之處,仍由作者本人負全部文責。

相關參考文獻

Gagnon, John H. and William Simon. 2011[1973]. Sexual Conduct: The Social Sources of Human Sexuality (2nd Edition). New Brunswick, NJ: Aldine Transaction.

Gagnon, John H. and William Simon. 2015[1973]. “The Social Origins of Sexual Development.” Pp. 22–31 in Sexualities: Identities, Behaviors, and Society (2nd Edition), edited by M. Kimmel and The Stony Brook Sexualities Research Group.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ckson, Stevi and Sue Scott. 2015[2010]. “Conceptualizing Sexuality.” Pp. 9–21 in Sexualities: Identities, Behaviors, and Society (2nd Edition), edited by M. Kimmel and The Stony Brook Sexualities Research Group.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lummer, Kenneth. 2011a. “Critical Sexualities Studies.” in The Wiley-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ology, edited by G. Ritzer. Chichester, UK: John Wiley & Sons.

Plummer, Kenneth. 2011b. “Foreword: Permanence and Change: Sexual Conduct Thirty Years On.” in Sexual Conduct: The Social Sources of Human Sexuality edited by W. Simon and J. H. Gagnon. New Brunswick, NJ: Aldine Transaction.

Simon, William and John H. Gagnon. 1987. “A Sexual Scripts Approach.” Pp. 363–83 in Theories of Human Sexuality, edited by J. Geer and W. O’Donaghue. New York, NY: Plenum.

Simon, William and John H. Gagnon. 2003. “Sexual Scripts: Origins, Influences and Changes.” Qualitative Sociology 26(4):491–97.

Simon, William. 1996. Postmodern Sexualities. London: Routledge.

 

在〈性腳本、性社會學與皮繩愉虐:追憶Gagnon〉中有 3 則留言

  1. 從《打開男性:陽剛氣概的變奏》的延伸閱讀中看到性劇本這一說,興致上來google了一下來到了這裡,看完大滿足,謝謝梳理!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