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問題不患寡,是患不均:論教育部的「玉山計劃」

戴伯芬/輔仁大學社會系

 

教育部、科技部目前提出要幫「高級教授」加薪的想法,是教育經費錯置的做法,他們完全沒看到目前高教問題最嚴重的是「流浪博士、師生比不合理」,這一筆經費如果可以用來解決上述問題,而非針對已經是山頭的教授加薪,那才會對整體高教有所裨益。

行政院七月底才宣布明年軍公教不調薪,這是連續第七年軍公教不加薪,但緊接著不到一週,教育部馬上端出玉山計畫,以三年2000萬的薪資延聘國內外尖端人才,同時給予全國教授每月增加5,409元的學術研究費,又再給予教授加薪無上限的彈性薪資,目的是要「延聘高級人才,減少人才外流」。

2017080804教育部甫推出「玉山計畫」,目的是要「延聘高級人才,減少人才外流」。
圖片來源:教育部,https://goo.gl/4cx2Gt。

 

每次軍公教人員加薪失敗時,教育部總是有辦法以人才外流為由,要求各校實施彈性薪資,巧立名目為公立大學教授加薪。民國100年審計部發現各大學彈性支付的薪資並非實際用以延攬海內外優秀研究人才,兩年合計僅聘入25位外國人才,不得不跳出來批評各校不用彈性薪資方案增聘人才,反而是為現職教師變相加薪,有大學教師自肥之嫌,尤其是成功大學99學年度實施彈性薪資教師人數竟高達661人,交通、中央兩所大學也不遑多讓,三校優秀人才都比臺大還多,成大被外界批評之後,100年度的優秀教師人數遽降至233人,顯示「不夠優秀」教師混充問題嚴重(表1)。

2017080801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10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頁乙156。

 

幫教授加薪的謬誤說法:教授會因為低薪而出走

林全院長在106年7月6日行政院院會第3556次會議提示:「請教育部就大學教師彈性薪給制度通盤研議,儘速提出可行方案,務必留住我國高等教育優秀教研人才。」在院長指示下,這次的玉山計畫直接全面調整公立大學教授學術研究費,同時增設1000位玉山學者,以更高薪資延攬高級人才。然而,教授出走真的只是「貪財嗎?」

官員經常恣意選取比較對象(通常是香港、新加坡的全球特例),說明臺灣的教授薪水很低。香港或新加坡兩地教授的名目薪資確實是臺灣2~3倍,但是如果考量物價水平及退休年金制(所得替代率要在十年之後才降到六成),再加上主管加給以及各式的研究計畫主持費,臺灣的教授即使沒有全球頂尖大學的學術表現,薪水卻輸人不輸陣、悄悄地追上全球的水準了。 [1]

依據2012年的公立大學教授薪資調查,臺灣助理教授的起薪確實偏低,換算成月薪大約2,586美元,一般教授月薪4,033美金,略低於日本,在29個國家的公立大學薪資排名大概18(圖一);但一旦計算臺灣最高薪的終身特聘教授制,月薪可達1.8萬美元,即使不考慮年金及物價水準,臺灣「高級教授」薪資其實可以傲視全球了。如果只考慮一般助理教授/正教授的薪資距,大約為1.6倍,未來一旦加入玉山學者,玉山學者與助理教授之間的薪資可達7倍之多,臺灣將超過中國,成為以下29個國家中公立大學教授薪資差距最大者;更不用提公、私立大學之間長期存在的年金差距,每月繳納同樣的退休保費,退休之後的月退所得差距竟達4倍以上。因此臺灣教授薪資並非低薪問題,而是資深與年輕公立與私立大學之間長期存在的所得分配不均問題

2017080802.png

圖1  各國教授薪資排名,2012。
資料來源:Scott Jaschik , March 22, 2012, Faculty Pay, Around the World, Inside Higher Education,https://goo.gl/MCEiuW。

官員立基於「教授低薪」的錯誤觀點,接著就引導出「台灣人才會外流」的說法。但是學院中的人都知道,臺灣公立大學的教授通常不會流動,因為在同一個位子蹲久了就會成為資深教授,在講求輩份排行的學術秩序中,資深自然就優秀。學界向來各自攻佔山頭,畫地為王,為爭取國家有限教研資源而相互排擠,除非退休,不然資深教師很難移動,也不會流動,因為建置的學術工廠已然成形,有各式的研究資源、獎勵,以及一群可供差遣的子弟。這種終身僱用、年功序薪的方式,再加上金字塔式的升等以及評鑑方式,讓許多本來有潛力、獲得正式教職的年輕學者,被壓進學術工廠的底層,為資深教授做牛做馬,賣命生產論文。

臺灣名教授(如果不算海外的院士)確實經常穿梭於中國以及國際之間,但不是被挖角,而是退休之後赴中尋找第二春,或者是暑假集中講學,多賺外快,到中國講學的價碼經常每場以萬計算(注意是人民幣),因為有了臺灣教授的地位,到中國講學才能有這種傲人的價碼,除非退休,否則臺灣教授不可能平白離開臺灣學術圈,也就沒有人才外流的問題。至於那些在國際學界流動的院士們,他們本來就在國際間流動,也沒有人才外流問題。

 

抓錯藥方的高教政策

真正外流的人才其實是大量找不到正職工作的博士、流浪教師。從表2可以看到,中國好的公立學校教師薪資都低於臺灣薪資水準,為什麼仍有許多臺灣年輕博士絡繹不絕地前往中國任教,原因不外乎在臺灣的學校找不到正職工作,學界留給年輕學者的職缺是為資深教授做嫁的博士後,或者用後即丟的專案教師,再不然就是每月兼10堂課,平均月薪只比最低工資高1千元的兼任教師。因此,中國學校的薪水固然低,甚至還要忍受統戰的思想教育,但流浪博士也只能離鄉背景,求個溫飽。

表2 臺灣與中國教授年薪比較
2017080803

生員短少問題在研究所更加嚴重,博士賣雞排的效應已經預告了博士過剩、無法就業的難題,招生不足從後段私校一直延燒到國立大學,連臺灣大學都面臨招生困境,106學年度博士班甄試招生名額178人,報名人數卻僅有201人,有12個系所無人報考,[2]年輕而有潛力的人才不敢再投身高教,形成人力斷層。

善待下一代的新進學者才是高教危機處方

教育部的攬才計畫究竟要攬什麼樣的人才呢?請問一下,我們有限的高教資源可以留多少人?能留多久?他們帶來什麼樣的效益?到頭來會不會又成為公立大學「不夠優秀的資深教授」再度集體加薪的手段,用以彌補年金改革之後的損失?還是讓國際知名學者再海撈一筆的凱子?

一千位玉山學者的支出可以提供每年3,000位年輕博士在臺工作(三年總經費可增聘300位專任教師30年職涯保障),讓高等教育的專任生師比降低10%,提昇高等教育教學品質,強化學術競爭力;或可以讓每年5萬個弱勢家庭子女免學費就讀,拉近高等教育帶來的所得逆分配現象,因為目前社經地位高家庭子女付更少學費上公校,反而社經地位低的家庭必須付更高學費、甚至貸款念私校。

要解決目前高教危機的手段之一,不是繼續目前擴大教授之間的所得差距,而是縮小臺灣學界存在的資深教授與新進學術人才、公立與私立學校之間的教員薪資與福利兩極化現象,多聘用年輕學者進入高教體系以創造更多就業、照顧更多高教中的弱勢學生,才是正軌。

 

 

 

 

註解

[1]馮建三,〈教授的平均勞動所得  台灣可能超過歐美〉,2015年3月10日,島嶼邊緣,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50310/bkntw-20150310000514416-0310_04411_001.html

[2] 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106 博士班甄試招生報考人數,http://www.aca.ntu.edu.tw/aca2012/gra/access/acc_drse/aboard-b07.asp?id=8

在〈高教問題不患寡,是患不均:論教育部的「玉山計劃」〉中有 1 則留言

  1. 學術補助,處罰冒險的年輕學人?

    教育部長解釋,「玉山計畫」不僅照顧資深學者,年輕學人如副教授、助理教授亦有機會獲得。但現今各種對年輕學人的學術補助,審核方式只是給予過去已取得資源的學人錦上添花:

    第一,決定人選的標準,往往不是未來的開發性,而是過去的業績。每個申請者的計畫書都送請不同專家審查,最後將審查意見交回核定補助款的委員會,委員們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細部領域,因此通常根據申請人過去期刊論文發表、出國開會次數,判定申請者的研究潛力。發表量不多者,九十五%真正是不具研究潛力,但五%反而是企圖心雄大,短期內難成功。TSSCI、THCI核心期刊競爭激烈,要求零缺點的論文,這種情況下,草創階段元氣淋漓但不可避免地帶有瑕疵的論文,通常與不具洞見的論文,一併被淘汰。而參加知名學者研究團隊,獲得獨占性材料,擁有「代工」舞台的人,最易出線;其次是謹小慎微的論文,也可安全過關。

    第二,獎勵乖乖搭直達車,處罰冒險繞路:評估計畫申請者是否具研究潛力的指標之一,是其過去的知名度、履歷。要塑造漂亮的履歷,便不能冒險,以免失敗浪費時間。必須搭直達車:在博士生階段申請博士候選人補助計畫、畢業後在一流研究機構擔任博士後研究人員,累積學術人脈,受邀參加大型國際會議,交出一張漂亮履歷表,自然容易獲評審青睞。

    但某些議題遲遲無法突破,正是大家都走同一條路,沒人願意傾盡自己微薄的積蓄,冒險跨出去外面引來活水。跨領域整合雖被提倡,但相關制度卻未能配合,要能整合兩個領域,至少要扎實下七、八年功夫(而不是修個輕便的學程、輔系即可,至少須寫完一本學位論文,才能進入另一學門的核心)。繞路或許看到更多風景,卻遠不如搭直達車可快速累積漂亮資歷。被淘汰的申請者,的確,多數是能力不足,但現有制度,把少數的開創者,一併否決了。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25645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