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要理想,還是愛麵包?中研院蔡明璋解析從東亞到全球的「後物質主義」

你是否相信,與其想著如何發大財,一個社會更應該追求人人自由自主、獨立思考的理想狀態?或者寧可犧牲一些個人的自由,也要換取更富裕的物質生活、更穩定的社會秩序?這是「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與「物質主義(materialism)」兩種價值觀的不同之處,也是觀察當今全球各國民眾價值觀演變的重要向度。

雙重標準與它們的源流:水源治理如何「做環境」也「做人」?

從新店總站搭上公車,穿越郊區住宅與高速公路,大約三十分鐘就能抵達新北市坪林區。這裡是臺北的「里山」,也就是聚落邊緣的山間地帶;它是大臺北重要的茶區,特產文山包種茶名聞遐邇,而它同時也被列為「臺北水源特定區」,供給雙北都會區約三百七十多萬人口的民生用水。平日的坪林老街安靜得像一場漫長的午睡,偶有居民騎著機車穿梭茶園與市街,北勢溪緩緩流過,構成一幅悠然的茶山風景。我從碩士班就讀臺大城鄉所時期開始在坪林做田野,結識許多經驗豐富的茶農,雖然他們對「做茶」各有見解,但在對話中,多少都透露了對水源區管制政策的不滿,而這種不滿並不直接與他們對「環境」的認知相關。比如一位堅持守護環境、主張眾生平等的茶農,同時也會抱怨限建措施讓他的下一代失去回鄉的居住空間。開發住宅難道就不是破壞環境嗎?這種聽起來像是「雙重標準」的思維令我感到好奇,於是我從碩士論文的主題「做茶」,延伸到博士論文的主題「做環境」,嘗試討論從國家到草根社區,由政策、技術和公民行動連接起來的環境治理動態。我在論文中主要結合「環境治理術(Environmentality)」與「主體性(Subjectivity)」兩個互相嵌合的概念,環境治理術探問:水源區的環境如何藉由不同典範的治理實作,被形塑成特定的環境型態,以及治理典範的合理性及正當性,如何在特定的社會/政治脈絡中被建構出來;主體性則是探討治理實作與水源區在地社會的互動關係,包含個體層次的意識、認同、價值觀,以及社區層次的團結動能。本文主要分成四個部分:首先是概述臺北水源特定區的管理體制,再來回顧三個不同治理典範對坪林在地社會的影響,最後則是總結治理術與主體之間「做環境」也「做人」的交織關係。

參與式預算中的陌生人

參與式預算在台灣推動數年以來,雖然對於參與式預算運作的研究不勝枚舉,組織者的角色則較被人忽視,然而組織者從頭到尾介入參與式預算的每一個環節,若想了解參與式預算的進行,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討組織者的角色。作者以自身的經驗,結合陌生人(the stranger)與關係建構的觀點,說明什麼樣的組織者較能達到參與式預算的初衷,以及如何成為這樣的組織者。

臺灣參與式預算中的三個矛盾:以市政型模式的實踐與觀察為例

【施聖文/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臺灣自 2015 年所開啟「參與式預算」(以下簡稱 PB)的熱潮,短短幾年便掀起一股熱潮。但巧合的是在 2018 年地方縣市長選舉之後,這股熱潮也隨之逐漸退燒下來。我從 2015 年至 2020 年期間,先後負責臺中市參與式預算的推動(市政型),桃園市勞動局的移工參與式預算(主題型),以及大大小小各種社區型參與式預算的講習培訓等,並在 2019 年加入臺北市政府參與式預算(市政型)的輔導團隊之一。

何時真正放鬆遊戲?反思台灣遊戲場改革的親子友善目的

【鄭珮宸/臺大社會學系】最近幾年,全台有許多公園兒童遊戲場相繼翻修,從原本千篇一律的模組遊具,轉向提倡共融或具有地方特色的設計:新的遊戲場增設了更多樣的設施設計與鋪面材料並且考量周遭社區特質。這可說是台灣遊戲場的改革運動。本文從三個提問,追問從親子友善的角度如何思考這波遊戲場改革?三個提問包括脈絡化、細緻化和反思:為什麼之前的遊戲場會千篇一律呢?支持參與的媽媽們如何理解?社會轉變對兒童遊戲場的期待反映了什麼?透過這三個提問,本文總結在反省親子友善如何達成,並指出這波遊戲場改革的支持者,期待透過增加親子的參與,建立對媽媽和兒童更友善的空間。

搶救大潭藻礁事件的社會觀察

【林君諭/國立台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18年4月28日,由多個關心桃園藻礁的民間團體共同組成的「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召開記者會,並且舉辦了藻礁永存音樂會。在這個活動中,多個關心生態的環保團體齊聲表達「保護藻礁永不妥協」的信念,藉以喚起社會各界對藻礁的重視與保護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