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生命鬥士:紀念陳俊翰博士在臺灣障礙權利運動上的足跡

陳俊翰博士,也是民進黨不分區立法委員的被提名人,在過年期間因病過世,引起許多回響。各界惋惜聲不斷,也紛紛用「生命鬥士」來彰顯俊翰短暫卻燦爛的一生。 障礙研究對「生命鬥士」的論述其實是採取批判態度的。 為自己的生命奮鬥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事。 但是生命鬥士論述很容易讓我們把「障礙」視為個人應該克服的問題,忽略結構條件的限制與歧視。

鄭怡雯/《末代礦工攝影展》:在後煤業時代,為礦工的勞動歲月留下刻痕

在選舉的風口浪尖下,從礦工寮到礦工之子引爆的礦工議題,一時間在台灣社會吵得沸沸揚揚。儘管台灣煤業已成過去式,此刻在高雄勞工博物館展出的《末代礦工攝影展》,訴說的卻是另一個在選舉脈絡之外、現在進行式的礦工故事。

文化產製研究與計算社會科學:文字及自然語言資料的運用

計算社會科學在近十年間蓬勃發展,在包括社會學的數個社會科學領域中,此類著作的數量,都在大約2012年左右開始明顯增長。計算社會科學,通常指的是運用計算方法及數位資料(如媒體與社群媒介內容、商業或行政活動紀錄、數位化的歷史資料等),探究人類行為的研究(Edelmann et al. 2020)。所謂的計算社會科學,並非在近年才橫空出世,與較為人熟知的「大數據」、「機器學習」等相關名詞類似,計算社會科學的發展,其實奠基於許多在1980年代或更早之前,即已發展出的統計模型,再加上近年數位資料的大量產出,以及電腦運算能力的進步,才逐漸被廣泛應用到更多的學科與研究領域中。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2023小畢典致詞

各位B08的畢業同學們、各位家長、各位來賓,大家好: 今天非常榮幸受邀來為畢業生說些勉勵的話,我與你們這一屆有段非常特別的情誼:大一時我教你們的「社會統計」課,這是一門很難教的課,因為你們之中多數不喜歡數學,甚至對數學有恐懼感。所以我的目標是希望你們能輕鬆學統計,只求懂概念,不要求背公式。我後來發覺你們懂我的心,因為後來疫情興起,我們上起網課來,我也當起直播主,而你們竟然把課名命名為「志哲的歡樂社統課」。這門課真的充分達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我教你們如何輕鬆學統計,你們則教我如何幽默地教學。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2023小畢典致詞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大家好,很高興在小畢典見到各位畢業生。我想在這個特別的時刻,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當成 … 閱讀全文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2023小畢典致詞

世界與地方的辯證:長時段視野中的山城農業(下)

值得注意,我們應該擺脫「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線性歷史進步史觀。近代以來全球資本主義的猛烈擴張,對於世界各地鄉村地區產生了劇烈的衝擊,地方農業愈來愈被編織入一個巨大的跨國經濟分工網絡之中,只不過由於各區域生態地理環境、政治經濟制度、階級鬥爭形勢與地方社會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區域農業發展模式。一個地方的農業發展路徑,甚至可能因為重大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變故,發生超乎預期的偏移。小農階級的處境,在許多國家也各不相同,如今國際農民研究更加在意哪些因素塑造了地方農業實踐的差異,而不把「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當作理所當然的最後歸宿。

世界與地方的辯證:長時段視野中的山城農業(上)

    如何理解臺灣農業?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也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在臺灣人的日常印象中,說起農業,大家總是夾雜許多矛盾的印象。有人說,臺灣農業很厲害、技術很強,農民擅長創新。又有人說,農村太苦了,年輕人都跑掉,農業只能靠補助維持。還有一些常見的說法,例如強調臺灣農業仍屬小農經濟,拼不過國外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的現代化農業。另外一些朋友,則把「小農」這個稱號保留給堅持友善與永續的小型耕作者,而把某些耕作面積動輒二、三十公頃的專業稻農或年收入輕易超過百萬的精緻農業,描述為現代的工業化農業。基本上,這些說法都沒有錯,只不過觀看的尺度不同,因此聚焦在不同的面向罷了。

創造改變的力量:「社會學出社會」新書座談

「社會學出社會」是今年二月初的新書,集合了三十位臺大社會系系友的職涯故事。由臺大社會系主任林國明主編,六位大學部學生採訪撰寫,再由劉定綱系友創辦的奇異果文創出版。這本書剛出版便接受到熱烈的迴響,劉定綱說許多正在『思考職涯』的讀者,表示自己原先的焦慮,在看完這本書後轉變成信心。其他系所也躍躍欲試,想要將畢業校友的故事集冊出版。

找尋民主社會發展的理由──紀念影響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的巨人查爾斯.蒂利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社會與世界的常規。一個不義的侵略戰爭,打破了後冷戰的世界秩序。一個始料未及的美國總統,挑戰了世人對民主的理解。在查爾斯.蒂利(Charles Tilly) [2]離開我們近15年之後,全球也在這段時間產生更多的變化與挑戰。而這正是蒂利生前不斷地在課堂上、在他的許多著作中提醒我們的事──社會關係與社會構成的複雜性,以及民主體制的發展從來就不是直線向前。相反地,民主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偶然,也必須要靠著不斷探索人民與權勢者的對抗關係,並且充分地去理解與分析我們所處的社會權力架構,我們才有可能鞏固民主於當代的社會中。

在世界與臺灣之間:《陳紹馨傳》寫作過程中的一些反思

2018年年中,主編臺大出版中心的〈台灣研究先行者〉書系的黃英哲教授有鑑於當時已出版傳記主角均為日本學人,認為應當要開始討論臺灣學人的臺灣研究,而臺灣第一個社會學博士陳紹馨,就成為接下來的出版目標,並詢問筆者撰寫的可能性。當時筆者對陳紹馨的理解僅限於著名的〈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一文,以及聯經所出版的《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一書,再加上當時洪子偉教授所推動的臺灣哲學史運動所挖掘出陳紹馨在日治時期關於黑格爾的論文,誤以為應該可以用主要研究課題之外的時間完成這個有意義的工作,就答應下來。傳記雖然不是當代社會學的主要文類,但筆者就讀博士班時曾在歷史學系修習M. H. Hacohen教授所開設的思想史方法,透過閱讀青年Karl Popper研究來掌握思想傳記這個文類,再加上廣泛閱讀國內外學者所撰思想與學術傳記,自認應當可以面對傳記書寫挑戰。不過實際進行下去,發現陳紹馨學術生命的複雜度遠遠超過原先想像,暫時擱下了其他的研究與寫作計畫而將這本書做為主要工作,歷經了兩年寫作完成書稿並利用一年進行學術審查與修改,最終在今年10月順利出版,在書籍出版後也陸續在幾個不同場合中與學界同仁交換意見,藉此一角紀錄書寫過程的一些點滴以及在出版後的一些初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