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口看大考】什麼是「標籤」

在113年的學測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中,題目引用了社會學家貝克的觀點:「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這個看法源自貝克所屬的社會學傳統──象徵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該學派主張人類具備思考與定義情境的能力,並會根據這些定義與詮釋來指導自己的行為。所謂的社會現實,正是由人們基於共享的象徵意義進行互動而逐步構築起來的。

【作伙來想社會】誰是民粹主義者?臺灣民粹主義的特色

▌根據你們的研究,什麼是民粹主義/民粹主義者? 蔡明璋:民粹主義,我們簡單說,是一種政治的想法,自認為自己是代表人民的心聲,來號召他的支持者或是選民,去對抗舊的體制及裡面的政治菁英。民粹主義者認為:舊體制中,掌權者都是同質性的一群人,無法進行改革。所以他們認為說,政治的事情,人民自己來就可以。這種想法,最近在世界很流行,美國、亞洲,都有這個現象。臺灣的總統大選也有發生這種現象,引起大家注意,這也是很需要研究的現象。   ▌在這篇文章中,你們是如何去看臺灣民眾的民粹主義的程度有何不同?是怎麼測量民粹主義程度的? 蔡明璋:一方面是民粹主義的支持者或是群眾,在全世界都有出現。所以他不是一時的現象。他是一個社會政治、體制之下,發展得很複雜,很高度發展的狀況之下,都有可能發生這種結果。 所以,不能只研究臺灣人支不支持民主,這是以前學者最有興趣的題目。現在新的研究方向就是說,大家是不是有可能,在特定的時間來支持民粹主義。 我前面有說過,民粹主義的基本元素就是說,相信人民的權力、力量受到政治菁英的阻礙,感覺在現在的制度之下沒有出路。所以產生這種反抗的勢力,所以有些人就集結起來,像這種現象。 如果要說到這個民粹主義的測量。有四個重點要注意。

十年磨一劍:精品咖啡產業鏈成形

2014年,臺北入選BBC全球六大咖啡城市,許多人才驚覺臺灣咖啡產業正在崛起,同年賴昱權就獲得世界盃烘豆賽冠軍,劉邦禹獲杯測賽冠軍,2016年,吳則霖拿下咖啡師大賽冠軍,隨著臺灣咖啡人短時間內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上游種植端與下游咖啡廳與也不遑多讓:2021年首次與卓越咖啡聯盟(Alliance of Coffee Excellence,ACE)合作舉辦的「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PCA, Private Collection Auction),創下競標平臺史上單價與均價最高紀錄;Simple Kaffa連續在2019年、2020年蟬連BIG 7 TRAVEL網站票選出的全球最佳50間咖啡店冠軍。本土企業路易莎咖啡於2019年底在臺展店數超越跨國龍頭星巴克,並且在2021年登錄興櫃,顯見臺灣精品咖啡產業不僅是小確幸,還能做成大生意,並且是從上游種植到下游零售均蓬勃發展的完整產業鏈。

理性化現代國家的政治寓言

幾年前,我還在中國廣東一帶做田野調查的時候,遇到了一點工作上的麻煩。身為一個研究城市內流動人口社區的研究者,我加入了地方政府出資、社會服務NGO承包的社區服務中心,想要一面做社區服務、一面觀察流動人口的社區生活。而我加入這個社區服務中心,在該年度的重點之一是要推廣防治兒童拐騙。 在當時的廣東,兒童拐騙是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從大眾媒體到政府的論述,都一再強調拐騙和人口販賣的嚴重性;另一方面,我所研究的流動人口社區,也的確是城市裡犯罪率較高的區域。在此同時,流動人口又是公認的社會弱勢。在一個犯罪率高的社區、幫助社會公認的弱勢群體防範當前重大的犯罪類型,這樣的計畫,難道還能出什麼差錯嗎?在聽到我們接下來一年社區服務的重點時,我是這樣想的。

預想生命的終章:涉及未來的情感與行動

「醫師,我還有多少時間?」是安寧團隊照護末期病人時,常接收到的提問。我在Z醫院安寧病房進行一年的參與觀察期間,也時常在床邊照護、查房與家庭會議的場合,聽到這個問題。我觀察到大部分安寧團隊成員回應這個提問時,很少直接給確切的時間,而是關心病人有那些想完成或牽掛的事情。此時病人或家屬可能會娓娓道來,像是病人想回家,想處理重要事物,或是跟親朋好友道別。

運用社會網絡分析半導體產業發展

近年來,半導體產業在臺灣的影響力愈來愈高,其不只是當前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更牽動了國際地緣政治的角力關係,而成為臺灣的「護國神山」。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能發展的如此成功? 經濟社會學的理論強調,企業透過各形式的合作往來,形成了複雜的網絡關係,對於企業運作起著關鍵影響。如張忠謀過去就曾表示,台積大同盟是幫助台積電能戰勝三星的致勝關鍵,即可顯見網絡之重要性。本文試著運用社會網絡的分析視角,呈現出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網絡圖像,並討論該網絡對於企業發展的影響,希望能一窺隱藏在產業發展背後的網絡線索。

靠爸族靠什麼?從基因強大與金湯匙的協同效應認識社會基因學

當我們看到星二代的美麗外表,而想起其父母的美貌時,我們稱之為「基因強大」的結果。當我們看到體育名將的兒女馳騁沙場時,我們也說他們遺傳到良好的「運動細胞」。而當我們談論富二代時,我們說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說他們是「靠爸族」。不可否認,所有人在這社會中能成功都需要努力與機運,但如果不小心在出生之前就贏得了大樂透,那這些人在社會中是不是能比其他人得到更多的好處呢?

雙重標準與它們的源流:水源治理如何「做環境」也「做人」?

從新店總站搭上公車,穿越郊區住宅與高速公路,大約三十分鐘就能抵達新北市坪林區。這裡是臺北的「里山」,也就是聚落邊緣的山間地帶;它是大臺北重要的茶區,特產文山包種茶名聞遐邇,而它同時也被列為「臺北水源特定區」,供給雙北都會區約三百七十多萬人口的民生用水。平日的坪林老街安靜得像一場漫長的午睡,偶有居民騎著機車穿梭茶園與市街,北勢溪緩緩流過,構成一幅悠然的茶山風景。我從碩士班就讀臺大城鄉所時期開始在坪林做田野,結識許多經驗豐富的茶農,雖然他們對「做茶」各有見解,但在對話中,多少都透露了對水源區管制政策的不滿,而這種不滿並不直接與他們對「環境」的認知相關。比如一位堅持守護環境、主張眾生平等的茶農,同時也會抱怨限建措施讓他的下一代失去回鄉的居住空間。開發住宅難道就不是破壞環境嗎?這種聽起來像是「雙重標準」的思維令我感到好奇,於是我從碩士論文的主題「做茶」,延伸到博士論文的主題「做環境」,嘗試討論從國家到草根社區,由政策、技術和公民行動連接起來的環境治理動態。我在論文中主要結合「環境治理術(Environmentality)」與「主體性(Subjectivity)」兩個互相嵌合的概念,環境治理術探問:水源區的環境如何藉由不同典範的治理實作,被形塑成特定的環境型態,以及治理典範的合理性及正當性,如何在特定的社會/政治脈絡中被建構出來;主體性則是探討治理實作與水源區在地社會的互動關係,包含個體層次的意識、認同、價值觀,以及社區層次的團結動能。本文主要分成四個部分:首先是概述臺北水源特定區的管理體制,再來回顧三個不同治理典範對坪林在地社會的影響,最後則是總結治理術與主體之間「做環境」也「做人」的交織關係。

教育商品的能與不能:批踢踢留學版案例的反思

2021年Netflix上發布的《買進名校:美國大學舞弊風暴》記錄了一件2019年轟動美國的大事。當時檢調陸續起訴了許多政商名流,指控他們如何聘僱專業的「申請顧問」,為他們的子女取得進入常春藤等名校的機會。這些行為包括找考試代考、尋找申請漏洞、賄賂大學校隊教練等。一時之間,有關社會菁英透過各種金錢手段協助子女取得教育優勢,變成熱門的話題。也帶動了對於大學入學相關的「入學申請市場」的討論。 臺灣近幾年也有非常多類似的爭議。包括戲謔的稱呼「多元入學」為「多錢入學」,或是隨教改提出「消滅補習班」的聲浪。隨著108課綱開始重視素養教育,以及近年來推出的學習歷程檔案等,相關的「素養補習班」也引起爭議。2021年,某公立大學因為推出收費課程給高中生,引來「學習歷程商品化」的批評。這些議題,顯示了隨著升學與教育系統的逐漸複雜(也開始全球化),學生、學校、甚至是市場之間的邊界,開始越來越模糊,也越來越難定義。

林宗弘:921地震23週年——災害頻仍的台灣,如何成為韌性之島?

9月17日晚間台東關山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深度7.3公里,18日下午台東池上再度發生規模6.8淺層地震,深度僅7公里,被視為主震,玉里等地屋毀橋斷,導致1死79傷,全台有感且餘震不斷,似乎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23年前的921。 1999年凌晨1點47分發生的集集地震,震央位在南投縣集集鎮,日月潭西方12.5公里,深度僅8公里,芮氏規模7.3,是台灣戰後最嚴重的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合計2,444名罹難者)、11,306人受傷、近11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留有官方紀錄者為89,347戶),財產損失超過三千億新台幣。